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管理文摘

管理文摘

時間:2024-10-29 04:34:10

不承認團隊成員差異的危害

美國登山家喬恩·克拉考爾(JonKrakauer)在他所著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中,講述了1996年他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慘痛經曆。

一名登山者的行為可能影響整個團隊的安全,一個結沒打好,一次跌倒,一塊踢落的岩石,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這支登山隊中有新手,也有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我猜,每一名隊友都跟我一樣熱切地希望,向導能把那些能力可疑的人剔除掉,并有辦法保護我們每個人免受其他人缺點的拖累。”而事實上,那天當風暴來襲時,八名登山者在一天内喪生。

發生在海拔8000米以上“死亡區”的事充滿着困惑和争議。而對于在空調會議室裡讨論項目的職場人士,這種極端情形下的教訓看起來或許和自己沒什麼關系,但如果掩蓋了重要的個體差異,衆人緻力于實現同一個目标本身可能就是危險的,不重視、不承認成員差異的團隊,效率更低。

很少有比管理多元化團隊更艱巨的管理挑戰。首先,管理人員需要對多樣性做出正确評估;接着,他們需要設定一個明确的共同使命。但是,他們也必須确認,在團隊成員的差異中,哪些是對手頭任務基本沒有影響的,哪些是高度相關的,比如具體技能和經驗。凝聚力與合作或許看似美德,但它們可能是集體思維的征兆——集體意志越強大,并且事情越是事關重大,人們表達不同意見的可能性就越小,因為大聲談論風險就好像是說——你對團隊沒有信心。

對團隊成員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加以強調,可能會加劇團隊内部的緊張情緒,也可能意味着團隊需要更長時間來達成目标。但對于提高整體業績、避免災難而言,這些隻是小小的代價。

摘編自FT中文網安德魯·希爾

組織提升篇

史玉柱:我24年來帶隊伍的十條心得

1.創業初期,股權不能分散。民營企業創業初期,股權一定不能分散,不能搞得像五個哥們兒一樣,每個人1/5的股份,這種公司十個有九個是要出事的。

2.團隊對領導人也有考驗。老闆做得不正,團隊肯定會散掉。第一就是老闆是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第二是你對人、對下屬真不真誠。

3.弄明白員工為什麼要跟你幹?我認為這兩點是最重要的。第一是收入,過去我們老是用事業心去談,事實上這是不對的。這是很正當的,我跟你幹,我要改善我的生活。第二是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希望得到上級、同事以及同行的認可,你就要創造這樣一個環境,給他搭舞台。

4.不用空降部隊。回過頭來看,過去十年内,凡是用這種方式引入人才的中國企業,成功概率非常小。

5.選人标準:又紅又專。紅,指人品好;專,指業務好,這很大部分跟培養有關。

6.對幹部充分授權。讓最了解情況的人有決策權,工作效率會提高,在人數不變的情況下作出的貢獻更高。

7.允許下屬犯錯。用人,他可能是70分,你可能是90分,授權的時候,你就要忍受這20分的差距。交一次學費不就好了嗎?下次就不這麼幹了。

8.多引進戰術人才,少引進戰略人才。企業制定戰略的人不需要很多,否則就會整天在一起誇誇其談,因為那東西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沒辦法證實的。而戰術問題是你做得出來就是做得出,做不出來就是不會做。

9.隻認功勞不認苦勞。苦勞對一個企業是沒有任何貢獻的,它不會帶來任何利潤。所以要把這句話明确地提出來,灌輸下去,大家一旦認可,效率自然就會高。

10.做不到不要說,說了一定要做到。這是我們中國不少人的陋習,喜歡說大話。在這樣的氣氛下,上下級之間就沒有了信任。

摘編自微信公衆号-砺石商業評論

如何讓B2B買家痛快下訂單?

業界名聲:78%的買家會透過人脈,了解合作對象。雖然我們身處于網絡時代,但人們仍然仰賴信得過的人,詢問相關評價。

網絡口碑:客戶平均花86小時搜尋、研究你。根據研究調查,在交單前客戶花在主動搜索、研究可能合作對象的比例大幅攀升至近八成。想要B2B業務提供的“好的内容”不限于産品賣點,還包括該項服務如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以及是否能取得業界的競争優勢,将産品特色、價值包裝成好口碑,使潛在客戶搜尋合作夥伴時有效,被良好的聲譽吸引。

密切互動:75%的業主會因業務員親身拜訪而傾向買單。在大部分的銷售活動中,成交後客戶因為花錢買了新的産品,熱情持續上升,但賣家會因為訂單到手,将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家企業,導緻客戶關系低落。一項調查列出了業務一定要做到的四個特質:

1.客戶隻願意花時間在一個守時、準備妥帖、又能精準說出重點的業務員身上。

2.不但要探索客戶需求,更重要的本質在于聆聽。

3.對基礎知識有精确的掌握、專業問題對答如流,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内向客戶展現自己的專業。

4.就算是相同類型的産業,每家企業客戶都有其獨特的需求,業務員要想方設法提供出乎客戶意料之外的附加價值。

當下溝通:81%的客戶對銷售結束後的問卷調查無感。許多B2B業務會在銷售結束後,利用問卷等方式詢問客戶,但事實上有81%的客戶表示“無感”,而九成的顧客有極高的意願在協商之後、交易結束之前給予業務建議。這對業務部門絕對有利而無害,再尖銳的批評都會成為整個團隊進步的關鍵。

摘編自SmartM人才培訓網

前阿裡直銷總經理的帶隊妙招

在公司的快速成長期,有時候一個月就需要招100個人,怎麼去選擇做主管的人呢?

大多數會選擇業績相對來說在團隊中做得最好的人,但是這些在技能上做得比較好的同學,通常會有被光環所籠罩的問題,所以這些人特别容易撸起袖子自己幹。而作為一個好的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能夠被複制。怎麼做呢?第一步就是我來做,你來看,看我就是這麼幹的。

但是一般的管理者,少幹了後面的事。首先就是我幹完了,我還要解釋一遍給你聽。被輔導的人就會很清楚地說:噢,原來是這樣的,所以才這麼幹。之後就是你幹我看。我要聽一聽你做這件事的味道,是對還是不對。

在這個輔導的過程中,有些人的執行力還是不好,我們用的是16字方針: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繩之以法。

當一個員工在你反複要求他卻始終達不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是為什麼。先問問他最近工作做不下去的原因是什麼。告訴他,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實現誰的目标,實現誰的理想。然後再曉之以理,告訴他做成這件事情的原理在哪裡。然後,誘之以利,你要讓他知道,這麼做你的目标将能實現到哪一步。最後,要繩之以法,給予處罰。開除或者罰錢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但你要知道什麼處罰才是他最需要的。比如:曾經我們要求銷售人員一天完成8個拜訪量。有一個沒完成,就要罰做10個俯卧撐。因為這類工作要麼是坐在辦公室裡打電話,要麼是在外面跑客戶,員工的身體吃不消,所以不管是俯卧撐還是仰卧起坐,員工一邊知道了自己沒有完成目标,一邊還用鍛煉身體的方式接受處罰。因此,要找到員工的心靈扳機。

摘編自人力資源研究俞朝翎

看聰明的公司如何與外界溝通

主動溝通。美國食品大廠通用磨坊總裁約翰·佛雷克(JohnForaker)表示,拜網絡之賜,今天的公司處在比以前更透明的時代。即便公司不透露資訊,消費者也有很多渠道可以得知,所以公司不如自己主動出擊,多多與外界溝通。

針對重點溝通。奧迪汽車美國公司品牌總監安其羅(LorenAngelo)認為,如果公司的什麼芝麻綠豆小事都發布消息,就失去了給予消費者真正新聞的機會。對于重點資訊,奧迪會提早計劃,并且安排足夠的資源,一旦對外發布,務必達到期望的效果。

講故事。當消費者随時都在被各種資訊過度轟炸,公司的營銷資訊想要引起消費者注意,就必須加入情感的元素。

利用大數據。如今,公司比以前更容易衡量投資回報率。公司應用統計資料,根據數字分析來作決定。

加點樂趣。為公司的營銷資訊加點樂趣,甚至提供獎品,都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例如:制作一個小遊戲,讓目标消費者邊玩邊能了解公司的新産品,過關者能夠累積點數,最後換取獎品。

無論情況好壞都不能停。許多公司情況好時,願意更開放、更頻繁地與外界溝通。然而一旦公司情況不佳,甚至遇到危機時,便完全封閉消息。其實無論情況好壞,公司對外的溝通都不能停,情況壞時甚至應該進行更多的溝通,才能給品牌帶來長期的助力。

不要犧牲了透明度。人們希望對與自己有關的公司了解更多的資訊,不論是公司的顧客、員工或者投資人。所以即便一般認為巧克力棒是垃圾食品,美國瑪氏食品公司仍自願在産品上公開重要的營養數據(比如卡路裡),因為它知道,透明度是如此重要。

摘編自《EMBA》

個人成長篇

中層晉升的五大絆腳石

1.對問題人物置之不理。主管們犯的最持久的錯誤是與自己的直屬下級缺乏交流,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指導以提升業績表現,特别是不能及時處理“問題人物”。主管忽視員工的行為,其實也在放任他們對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終主管需要為整個部門的業績不佳承擔責任。

2.無可取代的主管。一個主管之所以無法晉升最高管理層的最大阻礙,通常是缺少合适的繼任者。這類管理者獨攬大權,制定所有的決策,而未培養強而有力的繼任者。

3.永遠的救火隊員。這一類主管與“對問題人物置之不理”的主管恰恰相反。他們的通病是習慣當救火隊員,拯救所有人。事實上,主管們需要平衡“忽視不良行為”與“認為所有不良行為都可以糾正”這兩種想法,從中找到那個合适的區域。

4.傲慢自大。想在任何組織中晉升高層,傲慢自大無疑是極大的絆腳石。這樣的主管往往貶低别人的好點子,埋沒自己團隊裡的人才。這類自認“無所不能”的主管聽不進别人的建議,他們會扼殺團隊的反饋、創造力和創新能力。謙虛的人才具備識别“最佳答案”的能力,所以謙虛是成功的高層執行官需要具備的核心素質。

5.識己不清。傲慢的管理者通常也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在一名自認為擁有強大戰略思考能力的主管看來,他想到的戰略都可以奏效,即便别人的反饋是相反的結果。這導緻他無法有效地利用身邊人的才能。

摘編自《中歐商業評論》

連自律都做不到,還奢談什麼自由?

一、自律是生活的基石

據說史蒂夫·喬布斯年輕時每天淩晨四點起床,九點前把一天工作做完。喬幫主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而來。

自律是對自我的控制,自信是對事情的控制。先學會克制自己,用嚴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這種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一個能管住嘴、邁開腿、每晚堅持跑步的人,工作上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二、沒有天賦,更要自律

史蒂夫·納什是優秀的NBA球員。這個身體瘦弱的加拿大白人,背部神經有着嚴重傷病,被認為是“天賦最差的籃球巨星”。就是這樣一個人,卻連續兩個賽季獲得了MVP。納什是出了名的自律:不沾糖、油炸和深加工食品。訓練日裡,他一天吃六餐:麥片粥、杏仁切片、生堅果、水果、蔬菜、糙米飯、胡蘿蔔和生吃芹菜。納什把他的食譜推薦給隊友,于是,太陽隊脫胎換骨。

納什的成功給了普通人一點點念想:如果沒有天賦,你永遠成不了喬丹、科比。但如果足夠勤奮自律,至少你還有機會成為納什。天賦,上天給的;自律,決定權在你。

三、自律是自由的源頭

剛工作的時候,不懂得節奏,我是個“時間都被工作填滿”的工作狂。研究時間管理之後,發現工作生活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嘗試做計劃、寫日記、控制注意力、要事優先、今日事今日畢、先啃硬骨頭、構建自己的時間管理系統、平衡好工作與家庭……

慢慢的,我開始從繁瑣事務中抽身出來,開始有時間考慮生活和人生的目标,這一切的源頭,就是自律。自律的結果就是有更多精力去做喜歡的事。

摘編自微信公衆号-菜刀少爺

說什麼也别說“我很忙”!

如今,“忙”這個字不再有任何特殊含義,人們會通過“我很忙”來猜想你的真實意圖,而通常這種猜想是負面的。盡管“忙”字不能讓人産生親密感,但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用一種親近的方式傳達出忙碌的信息。

實話實說。要消除“忙”字帶來的模糊感,方法很簡單,即告訴對方你具體在忙些什麼。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當你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可是,這麼做是值得的。

想象一下,你邀請一位朋友參加你的生日聚會。對方回答的方式一:“我很想去,但是我真的沒時間。”方式二:“我真的很想去,但是今晚Jack有一場空手道比賽,他特意叮囑我看他的比賽。不過,你還是要給我留香槟呀!”第二種方式既解釋了這位朋友缺席的具體理由,也傳達出他依然為你高興的含義。但第一種方式就完全沒有這種效果。

告知具體期限。如果你正忙于處理工作或家庭事務,且處于關鍵時期,那就告訴他們具體期限,比如要忙多長時間,這樣會更容易獲得對方的理解和支持。例如:你的産品要在一個月内上市,那就把這一情況告訴對方,并表達你願意與他們到時候再聚的願望。即使上市時間推遲,一個月變成了兩個月,對方也會因你的坦誠而備感欣慰。

想清楚後果。如果不想再維系一段關系,我們可以用“忙”來回複對方,即逐漸與某人疏遠,不解釋原因。所以,如果你在說“我很忙”這句話的時候是懷着這種心态,那麼你就要考慮一下是否真的要與對方分道揚镳了。

摘編自《哈佛商業評論》KiraAsatryan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