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增長乏力和環境壓力,新常态下的供給側改革如何引領新經濟,形成新産業、新動能、新業态,是一項重要曆史使命。創新是解決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而創新不僅僅依靠的是産品更新換代和轉型升級,它更多帶來的是人的思維轉變和頭腦風暴。中國未來發展的生命力在于創新人才,在人才機制方面,也離不開創新,中國人才的機制創新更需要适合中國國情的、适合中國發展需求的、适合自己發展的一個新的設計模式。
各地競相發力“築巢引鳳”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關于人才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特别強調,“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改革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借鑒運用國際通行、靈活有效的辦法,推動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和細化落實,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廣聚天下英才”,成就創新大業。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去年3月份,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必須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研究員向本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目标,全國各地都競相發力。
在北京市,依托中關村國家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相關方面探索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引才用才新機制,努力構建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人才制度優勢,促進人才實現創新創業價值。同時,以人才引進使用制度改革為重點,大力破除制約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聚集各方優秀人才服務試驗區建設。
特别是,實行市場導向的人才激勵機制,開展股權激勵試點,(截至2015年年底,中關村共有105項激勵試點方案獲得批複,404名科研和管理人員獲得股權,激勵總額2.17億元,人均激勵額度53.6萬元。)推動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權改革,提高中關村高校、科研機構轉化科技成果的自主權。
在浙江省,引才用才機制積極創新,一方面遵循市場規律用活人才,一方面激活市場主體引進人才,努力把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産業優勢、競争優勢。
激活市場主體引進人才方面主要是以下幾點:一是發揮用人單位引才主體作用,把崗位設置、人才評價、薪酬待遇等方面的自主權下放給用人單位,充分激發用人單位内在動力。二是探索實行引才活動服務外包,建立引才薦才獎勵機制,讓獵頭公司、風投機構沖在引才第一線,有效提高引才的精準率和成功率。三是健全識才薦才社會化機制,聘請專家和企業家對人才識别把關,行政力量全面退出各類人才評審,把引進人才識别過程變成企業、資本與人才對接的過程。
遵循市場規律用活人才方面主要有:一是實行人才驿站制度,建立事業單位性質的人才流動平台,到企業工作的海外人才可以把關系挂靠在高校院所,有效打破了體制内外人才的身份壁壘。二是賦予科技成果收益管理自主權,把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實施科技成果強制轉化制度,單位在專利授權後超過一年未實施的,發明人、設計人可實施專利并獲得利益。三是完善分配激勵機制,允許國有企事業單位實施股權期權和分紅獎勵,向市場價格看齊,提供有市場競争力的激勵措施。
人才真那麼重要嗎?是的!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态後發展的關鍵階段。未來五年,我們可能面臨多個方面的重大挑戰,比如:創新不足使彎道超車難度加大、産業升級與經濟結構調整面臨困難、中國參與國際競争面臨諸多不利因素,等等。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教授認為:其中,創新不足使彎道超車難度加大是最大的挑戰。這就需要全中國不拘一格、敞開大門,營造鼓勵創新、勇于創新的良好氛圍,讓企業持續生命力,讓人才創造附加值。
今年3月1日,在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中國人才科學研究院主辦,人才港發展委員會承辦的,以“導航新經濟,創享人才能”為主題的“《增長的革命》專家座談會”上,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原副局長白津夫語重心長、深有感觸地分析,未來經濟的出路在哪裡?未來的發展源和增長點是什麼?中國轉型升級在哪裡?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人才引領着增長,人才創造着經濟的價值和産業的流向。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甯教授表示,從根本上說,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力量蘊藏在人民群衆之中。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随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隻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
随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态,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據世界銀行研究表明,部分發達國家進入後工業時代的經濟增長中,資本積累的貢獻率不到30%,而知識創新則創造了70%以上的貢獻。
陳文玲指出,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更吸引人才。人才聚則事業興,人才聚離不開吸引人才,包括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的“頂層設計”,中國未來發展的生命力在于創新人才。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創新發展理念和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位置。科技部辦公廳原副主任、調研室原主任胥和平研究員指出,創新是解決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創新不僅僅依靠的是産品更新換代和轉型升級,它更多帶來的是人的思維轉變和頭腦風暴。企業是新工業革命的元素,企業永遠是創新的主體,國家的創新歸根結底還是企業的創新,而我們企業創新更重要的是解決人才問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胥和平說,“國家如此,企業亦如此,創新就有活路,新工業革命根本等不來”。
陳文玲表示,中國未來發展的生命力在于創新人才,在人才機制方面,也離不開創新,中國人才的機制創新更需要适合中國國情的、适合中國發展需求的、适合自己發展的一個新的設計模式。
相關研究、配套措施都在跟上
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方能使人才各盡其能、各展其長、各得其所,讓人才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實現。
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研究解決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制定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技術技能人才激勵辦法、鼓勵和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研究制定促進人才開發及人力資源市場、人才評價、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維護國家人才安全的政策措施。
中國人才科學研究院秘書長嶽文厚指出,面對增長乏力和環境壓力,新常态下的供給側改革如何引領新經濟,形成新産業、新動能、新業态,是一項重要曆史使命。作為人才領域的研究者,必須進行前瞻性的研究,發現規律和方向。
嶽文厚也身體力行,他和白津夫通過對近千位企業家實踐調研和2000位工業人才問卷調查,力求得到科學性、真實性、權威性,并能獲得廣泛一緻認同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理論之上形成了《增長的革命》一書。陳文玲評價:這是響應中央“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方針的号召,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增長路線圖的全新理論、案例研究成果,對中國人才的頂層設計進行的深刻研究和系統總結。
白津夫與嶽文厚表示,他們在大量調研與實踐案例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了創新發展的“人才能”,提出了飛躍産業斷層,進行人才供給側改革,迎接新工業時代的未來之路。
陳文玲認為白津夫與嶽文厚的研究成果,立足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态,圍繞人才與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之間的關系,聚焦可持續的增長中的人才作用,對發展區域領域、發展原生動力與創新加速度中的人才問題等熱點、難點進行細緻研究,為引領人才的創新驅動,為人才發展機制創新,提供有益的新參考和新方法。
而武漢市打出的招才引智的“組合拳”,也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緻好評,之前推廣實施的“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一度成為熱門話題,近期又完成組建“虛拟機構,實體運作”的“招才局”,以形成招才引智的良好機制。通過“招才局”機制,多部門集中優勢兵力強力推進。“一留一回”釋放了愛才的誠意,也開出了聚才的良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李蘭研究員也在相關領域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研究,她認為,近些年,我國的人才隊伍規模在日益壯大,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在穩步推進,人才服務體系在逐步健全,各項人才工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我國的人才狀況一直存在着規模大而能力不強的問題,高端人才與技能型人才短缺并存,人才結構問題突出。要根本改變這種狀況,還需要從教育出發加強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建立科學有效的創新創業人才的載體和平台,拓寬創新創業渠道和門路,不斷優化創業環境等。
李蘭認為,随着我國加快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之一。因此必須要有良好的環境、制度保障及科學有效的措施打造創業創新人才成長的生态環境。
9億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力量蘊藏在人民群衆之中。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