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取民有度”與大學生“消費有止”

“取民有度”與大學生“消費有止”

時間:2024-10-28 11:38:04

大學生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大多數依靠家庭供養,因此在消費時更應該注重合理消費,做到“消費有止”

農業是當時最基本的生産部門,且從事農業生産的百姓數目衆多,整個國家衣食的供應、租稅的繳納以及士兵的募集全部仰仗于農業和農民。從管仲的“取民有度”出發,本文論述管仲的民本思想以及對于“四民”的“予取之道”,由“國家财政”引申到“個人财務”,以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為切入點分析論證大學生消費的“取之有度、用之有止”。除此之外,本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奮鬥幸福觀”為指導,分析花呗、京東白條等校園分期貸危害,指出大學生應形成正确奮鬥價值觀,并就其正确消費觀形成提出相應建議。

古談——管子“予取之度”

(一)民本思想

農業作為國之根本,自炎黃時代起已綿延了數千年的曆史,同時也奠定了我國農民的重要地位。自古以來,善治者均遵循“民本思想”,内達民情、外觀民風、憂民之憂、樂民之樂,從而實現開明盛世。夏商周時期有帝堯的“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窮民”1、夏禹的“德惟養政,政在親民”2、盤庚的“重民”、周公、太公的“保民”,先秦時期有孔子的“古之為政,愛人為大”3、孟子的“民貴君輕”4、荀子的“君舟民水”5,再到漢唐的“民為邦本”,均體現了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民本思想不僅是齊國曆史文化的結晶,也是管子輔佐齊桓公的重要治國思想。管子主張治國興邦,必須以民為本,他認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6。因此,管仲在主持齊國朝政的四十年間,一直堅持民本思想。首先,在愛民方面,他提出“九惠之教”,分别是“老老”“慈幼”“恤孤”“養疾”“合獨”“問病”“通窮”“赈困”“接絕”7在利民方面,他主張“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8在富民方面,他認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9,并進一步開展“五事”:“山澤救于火,草木殖成”“溝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六畜育于家,瓜瓠葷菜白果具備”“工事無刻镂,女事無文章”。10管仲的愛民、利民、富民措施始終貫穿着“予取之道”:“予”表現在重視農業的生産,對農民的生産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優惠,從而達到富庶農業、增強國力的目的;“予之”是為了更好地“取之”,“取”則表現在征稅方面,“二歲而稅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十取一,歲饑不稅”11。有“予”有“取”,以小換大,用讓步政策來促進農業發展,進而達到國家富強、長治久安的目标。

(二)予取之度

“取于民有度”是管仲治國、理财的指導思想,但是,這個“有度”的界限又該如何界定呢?倘若隻征收一小部分,百姓固然歡欣鼓舞,但是國家卻面臨大危機,一旦面臨戰争,巨額的戰時消耗很快會将這個國家擊垮;倘若橫征暴斂,徭役稅負沉重,隻會激化百姓與統治者之間的矛盾,使得國家更為動蕩不安。管仲認為的“取民有度”的“度”在于滿足百姓的最低生活要求。經過調查統計,他認為農民平均每人有三十畝土地和五十石以上糧食的收入,才能做到“國有餘糧,民有餘食”,12此外,他還主張輕徭薄賦,注重稅收的合理性,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長者言愛,幼者言弟”16。使他們朝夕從事于此,以教其子弟,養成習慣之後,思想安定,就不會見異思遷。

其次,對于農民采取扶植政策。因為農業是當時最基本的生産部門,且從事農業生産的百姓數目衆多,整個國家衣食的供應、租稅的繳納以及士兵的募集全部仰仗于農業和農民。由于當時生産條件落後,生産力低下,“一農不耕,民有為之饑也;一女不織,民有為之寒者”17。所以,管仲主張輕稅,即兩年收稅一次,豐年收十分之三,中年收十分之二,下等年收十分之一,荒年不收,待年景饑荒情況緩解後再收;18實行差别征稅,“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19,即根據土地的好壞和情況的變化來決定征稅的等級和輕重,農民便不會因為稅負過重而遷移;主張鹽鐵國家專賣的“官山海”制度,且“與民分利”,實行三七分成,即百姓取七成,國家取三成。通過以上的“予取有度”的農業政策既保證了并且認為老百姓太窮、太富都不行。老百姓太窮,就不會懼怕刑罰,不聽從指揮;老百姓太富,則對爵祿等獎賞不會動心,不想聽從指揮,即“夫民富則不可以祿使也,貧則不可以伐威也”13,因此,執政者必須要做到“富而能奪,貧而能予”,稅收要有“度”。

管仲将民分為四類,稱之為“四民”,即士、農、工、商,他認為“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14,要對他們善加安排:安排士住于閑靜之地,安排農住近田野,安置工匠靠近官府,安置商人靠近市場。且“四民”的“予取之度”不能一視同仁,政策上須有所不同。

首先,對于當時地位最高的士(主要指軍士),施以“義”“孝”“敬”“悌”的教育。15“今夫士群萃而州處,閑燕則父與父言義,子與子農民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又保證了國家的稅收。

再次,重視手工業者的生産。教導他們“相良材,審其四時,辨其功苦,權節其用,論比計制,斷器尚完利。相語以事,相示以功,相陳以巧,相高以知事”20,确保産品的齊全和精緻,反對能工巧匠制造奢侈品,但提倡改進工藝、提高質量。

最後,重視商業促進社會互通以及促進生産的作用。要求商人“觀察年景兇饑,了解國内情況,觀察四時,注意本鄉貨物,而預知市場物價。他們負任擔荷,趕牛駕馬,以周遊四方;料定物資多寡,估計商品貴賤,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賤買貴賣”21。在提高商人地位的同時,為了防止巨商大賈對國家經濟造成威脅,管仲将“鹽鐵”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收歸國有,并對商人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的行為進行限制,令其災年時,貸予農民糧食;豐年時,向農民收購糧食。

綜上所述,管仲對于“四民”的各項政策在體現“重本饬末”22的同時,也體現了“予取之度”,在促進齊國國力強盛、人民富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今談——“消費有止”

(一)大學生“個人财務”現狀

古有管仲“取民有度”,齊國成為春秋霸主。今時來看,國家财政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我們所能左右的也僅是“個人财務”。就“個人财務”而言,要做到合理使用、“取之有度”,才能有條不紊地安排好我們的生活,因此,接下來從大學生這一群體入手,分析大學生“個人财務”的“取之有度,用之有止”。

在中國,人們常說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進入大學就意味着獨立生活的開始,事實也确實如此,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之後才開始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費”,這部分生活費其實可以理解為“個人财務”。首先,從來源看,生活費大部分需要依靠父母無償給予,少部分通過自己兼職獲取;其次,從數量來看,生活費每月的額度通常是固定的,或者說波動幅度很小;最後,從時間頻度來看,生活費的給予頻次一般為一月一次。從以上3個方面來看,大學生的生活費類似于國家的财政收入,具有無償性、固定性等特征。

據中國青年網數據顯示,我國大學生的生活費基本在1000元左右,且90%以上來自于父母。23一般而言,大學生生活費的用途大緻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衣、食等基本生活用度;二是電影、遊樂場等娛樂方面;三是其他,男生的其他方面主要包括電子産品、遊戲等方面的花費,女生的其他方面主要是化妝品、包包等方面的消費。

近年來,随着智能手機覆蓋面的不斷擴大,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方式發展迅猛,替代了大量的小額現金支付,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150萬億元,移動支付用戶更是達到了5.27億人,24且大學生成為移動支付的主力軍,占比92.4%。25各移動支付平台為了擴大消費,紛紛推出互聯網信貸服務,如支付寶的花呗、借呗,微信的微粒貸、京東的白條等,且這些校園貸産品均針對大學生推出了各種優惠政策,目的是吸引大學生。短期小額互聯網貸款的迅速普及,無異于為人們的超前消費又添了一把助力。

(二)“個人财務”的“取之有度,用之有止”

大學生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大多數依靠家庭供養,因此在消費時更應該注重合理消費,做到“消費有止”。但是由于時代的發展以及大學生群體喜好追求新鮮、美好事物的特性,使得大學生群體成為引領超前消費的主體,支付寶花呗、京東白條等校園分期信貸産品的出現,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資金來源,使得他們更多地開始考慮超前消費,加上自媒體平台對于超前消費、精緻生活等主題的不正确宣傳和引導,促使大學生的消費觀逐漸向享受型消費、攀比型消費等非理性化方向發展。

超前消費雖然能帶來一時的滿足,但是這種非理性消費導緻的後果更應該值得我們深思。

一方面,大學生群體在滿足超前消費的需求之後,需要面臨巨大的還款心理壓力。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父母支持,想要還清貸款,必然要向父母索取更多生活費,無形中加大了個人和家庭的負擔,尤其是一些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大學生,在超前消費之前應該多考慮一下實際,準确評估自己未來的還款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風消費,真正做到向父母索取生活費時“取之有度”,消費時做到“用之有止”,保持“個人财務”的“予取有度”。

另一方面,超前消費很容易助長攀比、從衆等不良消費心理。大學生的消費觀正處于形成階段,抵禦誘惑的心理素質較差,身邊同學普遍購買手機、電腦、化妝品等高端消費品,很容易對其形成一種誘惑,引導大學生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依靠校園分期貸進行超前消費,無形中助長了其攀比消費、從衆消費等不良的消費習慣,不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确的消費觀和理财觀。在互聯網借貸有待規範的背景下,大學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商家精心編織的連環貸陷阱當中,對其健康成長和職業生涯都會産生深遠負面影響。

2018年伊始,習總書記就曾三次提到“幸福都是奮鬥來的”,強調新時代大學生應該加強幸福奮鬥觀。總書記指出,奮鬥者的精神是富足的、動力是源源不斷的,同時,奮鬥者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因此,我們所享受的幸福隻有建立在紮實奮鬥的基礎之上,才是最有意義的。這種幸福,不止于感官上的刺激、超前消費的物欲滿足,而是更高層次的情感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更大價值的人生取向。

(作者單位:中央财經大學)

92.4%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150萬億元,移動支付用戶更是達到了5.27億人,且大學生成為移動支付的主力軍,占比92.4%。

注釋:

1資料來源:《賈誼新書·修政語上》

2資料來源:《尚書·大禹谟》

3資料來源:《禮記》

4資料來源:《孟子·盡心下》

5資料來源:《荀子·哀公》

6資料來源:《管子·牧民》

7“老老”指尊敬老人,“慈幼”指對幼弱之人要慈愛,“恤孤”指對孤兒進行救助,“養疾”指對殘疾人進行贍養,“合獨”指鼓勵喪偶者再次婚配,“問病”指對病人多加照顧,“通窮”指幫助貧窮者,“赈困”指兇年時,政府開倉放糧進行救助,“接絕”指對烈士親屬的救助。

8資料來源:《管子·五輔》

9資料來源:《管子·治國》

10資料來源:《管子·立政》

11資料來源:《管子·大匡》

12陳書儀.管子大傳[M].濟南:齊魯書社,2008:232.

13資料來源:《管子·國蓄》

14資料來源:《管子·小匡》

15“義”指的是要有正義感,“孝”指的是子女要孝順父母,“敬”指的是要有敬上之心,需服從命令,“悌”指的是兄弟姐妹之間要相互友愛。

16資料來源:《管子·小匡》

17資料來源:《管子·揆度》

18資料來源:《管子·大匡》

19資料來源:《國語·齊語》

20資料來源:《管子·小匡》

21資料來源:《管子·小匡》

22“重本“指的是重視農業,扶植小農,“饬末”指的是對工商業進行嚴格的整頓和管理。

23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大學生生活費調查:超九成來源于父母,一半以上的學生月均生活費超1000元》

24資料來源:比達咨詢.《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為5.27億》.

25資料來源:新浪财經.《2017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