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互聯網促進開放創新

互聯網促進開放創新

時間:2024-10-28 11:14:56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創新的各個環節,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創新成為創新的一個重要趨勢。我國是網絡大國,具有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促進創新的優勢。應破除阻礙開放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利用互聯網促進創新的優勢,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新動能。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創新的各個環節,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創新成為創新的一個重要趨勢。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以及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開放創新的深入發展,不僅産生了衆包、平台創新、協同創新、參與式創新等新的研發和商業化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供應鍊上下遊之間、産學研之間、競争對手的合作或競争關系。由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促進了交易成本下降和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改善,創新者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合作範圍更加廣泛,合作效率更高。

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開放創新的影響

2003年,美國人切薩布魯夫首次提出了“開放式創新”的概念,指協調企業内部資源和外部資源開展創新的模式。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促進了開放創新模式向深入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創新要素和資源的整合,從而降低了創新成本、提高了創新效率,成為開放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創新不僅進一步推進了開放創新向前發展,而且對創新也産生了深刻的影響,主要影響包括以下方面。

(一)降低創新參與門檻,擴大創新主體範圍

互聯網使得全社會的“連接”增強,提高了創新中分工深化的程度,從而有助于降低創新門檻,為更多人參與創新提供了支撐。在互聯網時代,創新不再隻是由企業自上而下的推進,同時也出現由業餘愛好者、創業者和專業人士等無數個人自下而上的開拓,大衆創新成為創新的新引擎。如在開源社區中,用戶也可以生産内容;分享成果、開展合作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如維基百科“人人可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赫芬頓郵報“把讀者變為記者”等;人們使用數字桌面工具設計新産品并制作模型樣品(“數字DIY”),并将設計傳給制造商或者自行制造。

(二)企業可以在更大範圍内用創新要素和資源,加快創新的速度

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功能極大地提升了創新資源的流動性和可用性,相關創新主體互動的深度、廣度和頻度不斷加強,他們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内應用知識、創意等創新要素和資源,從而加快了創新的速度以及産生更多的創新。互聯網為企業創新“添磚加瓦”,包括在更大範圍内利用知識和技術資源,需求企業通過搭建平台面向全社會征集解決方案,如寶潔的“技術型企業家”計劃,使全球50多萬名獨立發明家成為寶潔的創新服務提供商,寶潔提出技術問題,就可以從世界各地得到建設性解決方案;在更大範圍内利用金融資源,如近些年來蓬勃發展的網絡銀行、股權衆籌等互聯網促進金融創新的新興業态。

(三)互聯網提供零邊際成本的交互平台,促進企業生産組織方式變革

一方面,互聯網、大數據對企業的生産制造流程産生了變革式沖擊,産生了C2B等新的生産組織方式。在傳統生産模式當中,企業進行标準化設計、批量化生産,以産定銷,用戶處于被動地位,隻能接受特定的産品。而互聯網改變了用戶的信息獲取能力,被擱置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被激發,以企業為中心的産銷格局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新格局,個性化制造成為新的生産方式。因此,借助互聯網技術,企業開始改變傳統大規模生産的組織模式,根據用戶需求重新設計生産線和産品,以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信息技術将顧客集成到創新過程,從原來的單向線性創新轉向交叉并行的創新模式。一些互聯網企業在正式銷售前與潛在用戶共同設計産品,使客戶由一個純粹的消費者角色轉變為一個合作生産者,從而幫助企業完善自身産品。

(四)互聯網的快速信息交互能力使得企業可以及時便捷地獲取市場需求,提高創新績效

市場需求是企業創新的方向,對市場需求的把握能力是決定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很多企業由于對用戶需求把握不足,導緻開發出的技術或産品難以獲得市場成功。互聯網的快速信息交互能力為企業及時便捷地獲取市場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不少企業在新産品研發時,通過互聯網征求用戶創意、吸引用戶參與、以用戶意見改進産品,不斷地開發出迎合市場需求和解決用戶“痛點”的産品。這種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的方式,自然能夠被市場接受,從而提高了創新的效率。另外一種與需求結合更緊密的方式則是訂單生産,通過互聯網事先搜集用戶的需求,然後再組織生産,“先有需求,然後生産”,在企業尚未生産之際,便已經鎖定了需求。

(五)互聯網減小信息不對稱,擴大市場範圍

一是通過降低信息獲取成本、加快信息傳播速度,擴大了市場範圍。如基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通過将成千上萬、種類繁多的商品信息集中于電子商務平台,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信息成本和搜尋成本,消費者隻要在能接入網絡的地方,均可進行采購。另外,由于信息的充分傳播,使得共享經濟成為可能。

二是互聯網建立起的信用評價,為社會提供了信用參考,有助于釋放消費需求。網絡能夠讓市場交易信息留存下來,使得交易過程處于監督之中,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信用評價和參考,大大降低了交易雙方的監督成本和違約成本,從而有助于促進交易的發生、釋放市場需求。

(六)互聯網的全時性、無邊界性促進創新者之間更加密切的分工合作

互聯網全天候、實時、超越空間限制的交流方式,為創新者之間的合作提供了便捷,促進了創新者之間更緊密的分工和合作。

一是利用互聯網跨地域、全天候的特點開展全時合作,加快創新進程。互聯網信息技術使得信息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為全球同步設計奠定了基礎。如波音飛機利用互聯網在全球同步開展24小時設計,将設計時間縮短一半,加快了創新進程。

二是利用互聯網的“全球連接”功能,組織開展全球範圍的分工和合作。互聯網使得企業分工更加專業和深入,虛拟協同成為重要的生産組織方式,企業通過網絡向産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上全球各地的上下遊企業下達統一指令和标準,從而建立起統一的數字化設計、虛拟組裝和測試協作平台。例如,波音公司通過在線交互和協同方式組織全球30多個國家、135個地區的180個供應商開展波音787生産,在400多萬個零部件中,波音公司隻負責其中的10%——尾翼和最後的系統集成。波音787成為全世界外包程度最高的飛機,也是波音史上完工最快、造價最低的機型。

我國企業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現狀和面臨的挑戰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企業抓住機遇,充分利用互聯網整合全社會創新資源開展創新,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一)發展現狀

我國企業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創新,首先是在企業采購和營銷等外部環節開始應用,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目前這些環節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由于互聯網連接的是廣大消費者,消費者對産品的需求逐步影響到産品上遊的設計和制造環節,因此,随着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也開始利用互聯網為研發設計和産品服務環節提供支持。在各個環節的發展情況如下。

一些企業利用互聯網進行研發設計創新,主要模式包括協同研發、衆包設計。例如,小米公司利用互聯網實現了公司員工在産品策劃、設計、開發、測試和發布全過程與客戶對接,而不是像傳統的“開放式創新”模式所提倡的僅開放創新思路來源和創新成果利用兩個部分;海爾公司建立了開放創新平台,面向全球的設計資源和用戶需求征集産品解決方案,有跨越視頻、電子、家電等各個領域的數百萬名專業研發設計人員注冊。

在生産制造環節,我國企業已經利用互聯網開展了個性化定制這種新型生産方式的嘗試,由規模化标準化産品向個性化定制産品延伸。目前,我國出現了一批依靠互聯網強大的信息搜集、整合功能提供小批量、個性化産品和服務的企業。如從事服裝柔性化生産的電子商務企業——埃沃定制,将個性需求通過互聯網搜集起來變成共性需求,将零散訂單進行集中生産;家具訂制企業——尚品宅配通過互聯網搜集大量用戶數據并對其進行大數據分析,然後根據用戶的平面圖和需求設計家具,提煉共性需求,将零散需求搭配起來,就可以實現批量生産,同時充分利用邊角料,闆材利用率可以達到93%,而同行業隻能達到80%多,消費者購買成本能節省20%左右。

我國企業利用互聯網開展營銷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22.97萬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B2B市場交易規模達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0.14%;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5.3萬億元,同比增長39.1%,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4.9%,占比超過美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5.5萬億元,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2萬億元。

一些領先生産制造企業利用互聯網開展了運維服務方式創新。例如,三一重工利用移動互聯網監測設備運行狀況并開展運維服務,通過在設備上安裝通訊模塊,與三一重工的後台聯系起來,可以實時采集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主動維護。又如,格力電器售出的中央空調都已經實現遠程監控,通過網絡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二)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既給我國企業創新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我國經濟社會管理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在互聯網開放創新過程中,存在以下一些挑戰影響了開放創新的深入發展。

1.傳統經濟管理方式滞後,難以适應互聯網開放創新需要。

一是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業态具有跨地域的特點,傳統的屬地管理方式難以适應。傳統的政府監管按照屬地配置監管權,但互聯網新興業态具有跨越地域的特點,傳統政府規制方式難以适應互聯網新興業态的發展。

二是互聯網新興業态具有跨界融合的特點,傳統的分部門、分行業規制方式難以适應。傳統行政規制體制依行業設置,特定行業對應特定行政主管部門,特定行業的行政規制體制适應特定行業特征,但互聯網産業具有跨界融合的特點,涉及多個行業,在傳統分行業規制體制下,必然導緻多部門交叉管理,統籌協調困難。

三是互聯網新興業态具有人人參與的特點,傳統的資質準入制度難以适應。互聯網新業态發展很快,且以個體形式參與較多,具有“人人參與”的特點,因此基于互聯網的創業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監管對象由此迅猛增長,使得規制部門面臨規制資源趕不上規制對象增長的困境。傳統通過設立準入門檻、以管企業為主的監管方式在面對大量個體時也不再适應,會拖緩互聯網新業态進入市場的最佳機遇。

2.濫用壟斷地位、不正當競争等網絡侵權行為嚴重,影響了互聯網開放創新的良性發展。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給社會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一些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随着互聯網的發展,一些企業或個人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利益,或是利用互聯網采取不正當競争方式,擾亂了市場競争秩序。在互聯網環境下,侵權容易而監管困難,同時,反不正當競争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對《反不正當競争法》提出了挑戰。一些互聯網企業濫用壟斷地位,也嚴重幹擾了市場的正常競争秩序。

3.數據流通機制不健全,信息資源共享不暢。

隻有充分發揮互聯網促進數據流通的優勢,才能形成創新的集聚效應。當前,在我國數據流通共享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機制不健全。盡管多年來我國一直緻力于推動政府信息公開,但是由于實施細則并不明确、開放機制不健全,一些部門和機構擁有大量數據資源但封閉割據,公共數據開放進展緩慢,導緻信息不完整或重複投資,阻礙了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從而影響了整個社會的開放創新效率。二是數據開放共享标準不統一。由于各行各業對信息互聯互通、接入技術标準等難以形成統一認識,缺乏對标準規範、業務流程、管理模式、知識經驗等數字化能力要素進行全面集成和充分融合,形成了“信息孤島”,導緻信息資源難以共享。三是個人數據流通機制尚未建立。如何實現個人隐私保護和數據利用的統一,目前仍在探索中。

4.互聯網網絡“軟”“硬”環境建設尚存薄弱之處,網絡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良好的互聯網網絡環境是開展開放創新的基礎。當前,我國網絡環境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一方面,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仍須加強。綜合各種統計數據分析結果,我國平均網速全球排名靠後,而資費水平則居前。另一方面,網絡誠信安全體系建設有待加強。互聯網犯罪成本低而懲治成本高,出現了很多基于互聯網的新的犯罪行為。全球範圍内計算機病毒、網絡攻擊、垃圾郵件、系統漏洞、網絡竊密、虛假有害信息和網絡違法犯罪等問題日漸突出,網絡安全風險不斷增高,數據安全面臨巨大挑戰,特别是流氓軟件、病毒、黑客等時刻都威脅着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安全,給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促進我國開放創新的建議

我國是網絡大國,具有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促進創新的優勢。應破除阻礙開放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利用互聯網促進創新的優勢,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新動能。

(一)創新網絡經濟管理方式,積極推進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創新

面對互聯網新興業态創新發展速度快、跨界融合、“人人參與”等特點,按部門、屬地劃分,以資質準入為手段、以管企業為主的傳統監管方式難以适應,亟須向現代監管方式轉型。首先,建立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對互聯網創新采取既具彈性又有規範的管理原則。其次,建立社會參與和自律的網絡治理新機制,提高監管效率。再次,放松經濟性監管,加強社會性監管。最後,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健全信用約束機制。

(二)加強通暢、誠信網絡體系建設,建立良好的網絡環境

一方面,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加快電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更加競争的電信市場結構,促進信息終端的寬帶接入門檻和通信資費降低。加強對網絡運營商的規制,提升網絡服務水平。

另一方面,加強網絡治理,保障信息安全。嚴厲打擊利用網絡違法犯罪的行為,維護網絡秩序,保護網民和企業的合法利益,為網絡創新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加快建立數據流通機制,支持數據驅動創新

為了釋放數據驅動型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的潛力,數據流通和共享是基礎。首先,應加快推動政府部門公共數據開放。應建立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機制,明确政府部門數據開放的責任和具體要求,促進公共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利用。其次,建立個人數據流通機制,實現隐私保護和數據利用的平衡。明确個人數據權屬,并建立數據權利保護措施,明确數據流通、使用的具體标準和程序,促進個人數據規範流通和使用。最後,鼓勵制定數據相關技術标準,推動數據使用。

(四)加強互聯網領域濫用壟斷地位、不正當競争等行為的規制,創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

一是針對互聯網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完善《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争法》,對濫用壟斷地位的行為和不正當競争行為進行有效規制,為企業創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二是加大對互聯網行業濫用壟斷地位行為和不正當競争行為的處罰力度,創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競争環境。堅決維護互聯網行業的良性競争秩序,促進新技術、新業态層出不窮,真正實現讓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