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體微利的電子行業,這家中國企業的主.."/>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合璧電子:匠心孕育競争力

合璧電子:匠心孕育競争力

時間:2024-10-27 10:57:24


    在整體微利的電子行業,這家中國企業的主打産品全球銷量第一,淨利率高達15%~20%……

王蘇娜

在2015稻盛和夫經營哲學上海報告會上,合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78歲的詹其力作為塾生代表做了公開發言。他所創立和領導的合璧生産以空調為主的電器端子台。這是電器上非常小的一個零部件,就在這個細分市場裡,合璧做到了全球銷量第一,每年淨利率達到15%~20%,增長率達到15%左右,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也不例外。此次報告會上,稻盛和夫的演講主題是“企業為什麼要做到高收益”,合璧作為制造業的一員,能夠獲得如此高收益,是當之無愧的代表。在案例分享後的點評中,稻盛本人對詹其力評價極高。

合璧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在制造業整體看衰的大環境中,它的高增長和高利潤從何而來?待我們了解到更多的細節,我們會有更多的驚喜。

合璧初體驗

稻盛和夫上海報告會之後,我随同遠道而來的廣東企業參訪團到位于上海嘉定的合璧工廠參觀。第一個驚喜來自參訪前的某天下班的地鐵上,我接到一個以“+00886”開頭的電話,在确認過我的身份之後,電話那頭自報家門:“你好,我是上海合璧的詹其力……”因為對報告會上詹其力的演講印象深刻,電話這頭的我不可置信:“什麼!詹爺爺親自打電話來?從台灣?就為了兩天後的參訪?!”

有了這樣的禮遇,參訪當天,詹其力在清早7點親自到工廠門口迎接參訪團,與每個人一一握手,頂着三伏天的烈日還親自帶領大家參觀工廠,直到參訪完畢親自站在廠門口,與幹部并排,揮手目送大巴離開,這樣的細節發生在一個78歲的企業家身上,我才漸漸可以接受了。

合璧的工廠綠樹環繞,花團錦簇,綠樹和花叢中不時可以見到熟悉的維納斯、大衛、花神等雕像的身影。雖然在報告會上,這些景緻在藍色多瑙河等古典名曲的音樂中已經播放得見,真實走在其間,尤其對比河對岸工廠的粗放環境,心曠神怡之餘,還是不免感慨。

這是一個花園式工廠,但偌大一個花園沒有一位專職園丁,整個綠化的清潔、養護全部由員工完成。全體員工(包括幹部在内)每天提早1小時上班,7點開始打掃庭院、内外馬路和辦公樓。我們參觀那天,親眼所見一個年輕女孩穿着工作服,一片一片地擦拭辦公樓門口的萬年青葉子。這1小時的勞動不計加班工資,完全出于自願。在我目力所及,參與打掃的員工态度平和而認真,沒有我想象中草草了事的敷衍,從面容上也看不出嫌惡和抱怨。

詹其力把這提早的1小時稱為“禅之5S”,從某種意義上說,已近耄耋之年的他現在扮演着一位教育家的角色。他喜歡總結、建構自己的哲學體系:古印度、古希臘和古中國的文明被他分别概括為人與神、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關系。與之相對應,他希望合璧員工能夠在禅之5S上感受神的存在;通過美麗的庭院和雕像,感受與自然的共生共榮;又通過誠信、感恩回報與回饋社會,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每次來上海工廠,詹其力和其他員工一樣住員工宿舍,自己洗内衣;每一位新員工入職,他都會在“感謝報恩”的石碑邊與其合影,再親手将照片送給員工;隻要在上海,他就會和員工一道在食堂用早餐,為每一位同仁夾荷包蛋;合璧的幹部去台灣參訪,必訪的一站是他住了30年沒有裝修的公寓和開了30年不肯換的小轎車;有的時候,他甚至會脫去襯衫,穿着背心,向員工示範怎麼洗馬桶……如果說這些以身作則是讓員工口服心服的一個理由,那麼在員工及其家屬遭遇不幸時,毫不考慮地伸出援手,則是讓一線員工獲得安全感的一大原因。在合璧的各種宣傳資料中,可以看到很多受過救助的員工的感謝信。經手處理這些重大事故的林生富經理告訴我,有些情況他會很為難,比如員工在入職前隐瞞了疾病,入職後舊疾複發,去請示董事長,詹其力隻給他一句話:“員工重大事故,2分鐘處理。”無論什麼情況,救人第一。

前來參訪的企業都對這些“相”相當折服,但相當多的人對此持保留意見:“禅之5S”是否隻适合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管理?知識型員工對這一套會不會不買賬?我想,讓我們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相”上面,停下對“相”的質疑,來看看合璧取得高收益的成功之“道”。

合璧成長史

合璧是台灣二戰後成長起來的典型中小企業。合璧成立于1970年,二戰後的台灣,開始了出口導向工業化的進程。國外企業尤其是日本企業開始大規模向台灣采購工業産品,對于海外需求,台灣中小企業富有彈性,也充滿效率。“在海外的需求與台灣的供給體制之間,形成了一種螺旋式的發展機制。”日本經濟學者佐藤幸人稱之為以“協力生産網絡”為軸心的供給體制。

設立初期,合璧的經營産品以熱硬化樹脂的成型為主,1970年代末期開始接受空調等家電零部件的委托生産。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内,合璧提供多元化産品。專注于空調端子台這個産品,源于一個偶然的外部事件。1996年,合璧的下遊客戶、壟斷了日本90%市場的空調端子台生産廠因投資失敗倒閉,日本空調市場陷入混亂。大金、富士通等品牌商到處尋找該倒閉企業的代工工廠,合璧因此獲得了機會。

市場放開了,競争也随之而來。與合璧同時獲得機會的有大大小小6家工廠。一開始考驗的就是快速反應能力——空調廠商急需貨源,合璧拼盡全力交貨:要什麼機種,要什麼貨,先交貨再說。這樣做到了1999年,合璧拿下了日本70%的市場,成為行業老大。

自從1999年前後做到空調端子台的全球銷量第一,合璧一直保持着這個紀錄。事實上,空調端子台的市場非常小,台灣80萬台空調,日本七八百萬台,中國在2000年左右是兩三千萬台的規模,一個端子台售價從1元到三四百元不等,不過是幾億元人民币的市場。為了擴大生意,合璧在自己的研發能力上下功夫。當時的台灣甚至日本同行都是按照客戶的圖紙被動做産品,合璧則在日本聘請了業務員,每周走訪客戶,第一時間獲得客戶的經營狀況和最新動向,按他們的需求量身開發新品。除此之外,合璧還将端子台連接的一系列配件,比如電源插頭、信号線等都納入自己的産品,隻要能提高附加價值的,合璧都做,為客戶提供複合産品。

2000年左右,随着日本企業的生産基地向中國遷移,為了配合供貨,合璧在上海建立起生産基地。那時的上海,外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在台灣合璧的鼎力支持下,上海合璧的服務體系和營業額迅速擴大。很快台灣廠的所有外銷訂單都放到了上海工廠。上海的訂單規模大,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低,慢慢地制造據點轉移到了上海,而台灣變成了純粹的服務據點。

随着中國勞動力紅利的消失,合璧開始向東南亞擴散。除了2000年在泰國建廠,2013年,馬來西亞合璧設立,2014年,印度合璧成立。多據點模式為合璧這樣的制造型企業帶來了明顯的好處:勞動力紅利在哪兒,制造中心就轉移到哪兒;客戶遷到哪兒,合璧就跟到哪兒。如此一來,訂單不愁,成本也不愁。

表象背後的“道”

縱覽合璧46年來的發展史,我将它的成功要素概括為5點:選對行業、選對客戶、重視細節、水壩式經營、個人修煉。

選對行業

詹其力初創合璧時,選擇的是膠木成型,這也是一個狹窄的行業,需求不大,但直到現在仍有人找合璧生産膠木成型的産品。後來進入電器端子台的生産,又是一個細分市場,一做就是40多年。

在合璧創立僅4年的1974年,詹其力就與日本著名的經營咨詢公司田邊經營簽訂了合約,學習日本的經營之道。第一次參加培訓,講師就問詹其力:“貴公司的經營理念為何?”他回問:“經營理念是什麼?”講師說:“即如何經營、為何經營。”當時他給出的回答是:“‘如何’是努力不懈、誠實地……,至于‘為何’,是換更大的車……”

“那麼換了大一點的車以後,接下來呢?”

——“我想買個房子。”“買到房子以後呢?”

——“我想要買工廠。”“那買到工廠以後呢?”講師追問。“那個時侯的我,根本沒認真思考過到底‘經營為何物’。”詹其力後來反省說,“當時台灣的中小企業都沒有經營理念,經營者隻想賺錢,至于為什麼賺錢,多數是為了換更好的房子,買更好的車,買更好的酒或者得到更好的女人,等等,我認為這些都不是經營的目的。”

自此,“如何經營、為何經營”萦繞在詹其力心頭,年幼時家道中落,嘗遍人間辛酸的他開始認真思考如何“三代不敗的經營”,該做些什麼才能保證企業永續經營。在田邊經營的指導下,詹其力制定了如下的經營理念:

不斷地思考與行動,誠信蛻變創新卓越,創造價值共生共榮,感謝報恩回饋社會。前兩句事關“如何經營”,後兩句則是“為何經營”。創造利潤隻是企業經營的過程,創造價值共生共榮,感謝報恩回饋社會才是經營的最終目的。

有過這番思考,對于詹其力來說,經營什麼并不重要,選擇一個行業,能夠保證企業長久、穩健地發展,這才是重要的。

在空調端子台這個縫隙市場耕耘了近40年,合璧從被動接單,照客戶的圖紙生産,慢慢發展研發能力,變成了主動為客戶開發新品。通過與客戶的頻繁接觸,大概每一兩年可以設計一代新的産品給客戶,同時将周邊的元器件整合入端子台,形成複合産品。“在這個行業裡,有能力做這樣開發的,隻有我們一家。”上海工廠的實際經營者、詹其力的大兒子詹傑文談話時一貫的謙虛,但在指出這個事實時,非常肯定,“主要的差别就在這裡。”

同樣是電器端子台,為什麼不選擇市場更大的3C電子産品的端子台?詹傑文承認,做3C電子的零部件,複合增長率可能達到30%~40%,“但這是我們的市場選擇,競争周期那麼短的行業,我們盡量不碰。我們喜歡比較穩健的能建立長久合作關系的行業”。

如果說一開始進入電器端子台行業是機緣巧合,那麼之後的堅守和新方向的探尋則是有意為之。自2010年起,從汽車的成型品切入,合璧将新的方向鎖定在汽車用電機上。對于新方向,詹傑文坦言,難度很大:“汽車是會動的東西,在路上跑,對我們的要求完全兩樣。”盡管合璧的空調端子台已經将不良率控制在百萬分之一内,但汽車零部件不允許有不良——汽車沒有庫存,零部件一旦發生不良,就會導緻汽車廠停線,從而産生巨額賠償。“這個地方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改善,需要長期的投入,從我們做事情的态度、整個組織架構,到設備投資全部都是不一樣的。”詹傑文說。

但是,這個高門檻行業對于合璧卻是最好的選擇。“相對來講,這是一個比較穩健長遠的市場,一旦進入汽車行業的供應體系,在産品周期内,廠商為了維持百分之百的信賴,不會随意更換供應商。”詹傑文解釋說,“進入門檻很高,但是一旦進入,是比較穩定的。這個比較符合我們的經營風格。”

進入汽車供應體系的周期很長,供應資格的确認一般需要5年~8年的時間。從2010年開始一點一點做,目前合璧已經進入3家日系汽車電機的供應體系,成為其下的四級供應商。

選對客戶

合璧一開始供應日本客戶,與曆史大背景有關。而合璧創始人詹其力出生于日據時代,從小學習日文,日後就讀的學校也大多保留了濃厚的日式風格。學校畢業後,詹其力通過了非常嚴格的考試,進入台灣松下電器。對于台灣松下的工作經曆,他充滿了感激:“如果當時沒有進入台灣松下,我的人生應該會完全不同!在那裡,我學習到日本的技術以及日本人做事的方法。”

對日本精神的認同,以及長期以來在日本文化中的浸染,讓詹其力“比日本人還日本人”。據說在與日本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當詹其力唱起過去的日本民謠,連日本人都大吃一驚。詹傑文曾在日本東芝工作3年,他評價說:“父親像昭和時代的日本人,現在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已經不是那樣了。”

日本文化的惺惺相惜,是日系九大空調廠商選擇合璧作為供應商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詹其力個人的魅力和合璧的獨特文化,連追求極緻的日本人都深深折服。據說有一次去日本競标,詹其力照例淩晨3點起床,到客戶公司附近跑步。競标會正式開始,當日本客戶向各位競标公司介紹周圍的地理環境時,詹其力表示已經知曉。日本客戶由此得知了他的生活習慣,二話沒說就将供應資格交給了詹其力。日本富士通将軍的社長在參觀合璧後,也對“禅之5S”贊歎不已:“全世界做不到,你們是第一位。”

馬雲在今年的亞布力論壇演講中提到:“銷售不是要賣一個機器,銷售是賣公司的理念和信念,賣公司的價值體系,賣公司的使命感。在這個過程中,拿回來最重要的不是錢,而是客戶的感受、客戶的需求、客戶的改變,這些才是銷售最大的收入。”我想,這是對合璧赢得客戶的最佳注解。

除了無形中的文化吸引,合璧還非常積極地與客戶建立強鍊接。在日本當地招募的業務員,必須每周拜訪客戶。“沒有事情也要去。”詹傑文強調說,“最頂尖的銷售員不是為了做生意才去,平常就要和客戶建立人際關系,能夠跟客戶建立很好的私人關系,才算是一流的。”第一個拿到客戶方的消息,趕快跟進,在客戶還沒有想到第二家供應商之前,呈上合璧的解決方案,“這樣的話,拿到生意的機會是最大的”。

與客戶建立強鍊接,合璧還有更具創意的一招。在合璧的組織架構中有一個顧問團,顧問團成員從客戶當中聘用,将客戶中業已退休的管理部長、技術部長、品質部長等聘請過來做合璧的顧問。“我們要了解客戶,怎麼了解呢?”林生富解釋道,“除了我們自己日常跟客戶的互動,還需要更深層次的交流。那些退休的顧問曾經效力于客戶,他們知道我們該怎樣把客戶滿意做到最好。”

用心争取客戶,但前提是,這個客戶必須是自己心儀的。合璧在上海建廠後,國内市場也慢慢起來了,很多知名的國内空調品牌商也找到合璧做它們的端子台供應商。然而,國内廠商的付款條件糟糕,動辄拖一年以上不付款;再者,受到價格戰的影響,零部件價格被壓低,合璧不願意降低品質迎合客戶的出價,在接了幾單之後,漸漸放棄了國内市場。收不到款,當然是合璧放棄規模龐大的國内市場的一個直接原因,但深究起來,對于工匠精神的執着追求,是合璧與日本客戶惺惺相惜的共同點,這也正是馬雲所說的“理念”、“信念”和“價值體系”。這樣的選擇也得到了商業規律的驗證:缺乏健康體質的國内空調企業在金融危機到來時,壓貨嚴重,衰退了30%~40%,而合璧一直服務日本客戶,一點沒受影響。

把細節放大100倍

在詹傑文看來,合璧的産品所涉及的工藝并沒有難度,“就是你做事情要很認真,一點一滴都不可以偷工減料”。

比如,合璧外包的金屬件的電鍍工藝,日本生産的樣品,丢在樣品櫃裡10年,鍍層仍很漂亮,跟新的一模一樣;台灣做的樣品,大概過5年就氧化,變成了灰色;國内供應商的樣品大概2年就變樣了。“這就好比刷油漆,刷漆之前要把底抹平,要處理好,上一層油漆批一次,那幾層都不可以省略。”詹傑文打比方說,“電鍍也一樣,前處理、電鍍液的管理,很多細節的東西要管控好。細節做得好不好,最終的産品差距會很大。”

合璧的金屬件全部外包,因此,合璧非常重視供應商的管理。負責品管的部門,30名幹部中有6名常年在供應商那裡巡邏,“要定期過去看,看他是不是能夠保持一樣的工藝水平。制造業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點,要保持一個很穩定的工藝水平,不能大好大壞”。

雖然有這樣的嚴苛要求,供應商卻非常珍視合璧這個合作夥伴,總是給它優惠的價格。這其中的緣由,從一個事實可以窺得一二。46年來,給供應商打款,合璧從來沒有晚過一天。在談到這一點時,詹其力問我:“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到從不慢一天?萬一會計肚子痛,萬一請假怎麼辦?我們提早。本來跟人講好15号,7号、8号就打過去了。”

這樣的細節體現在很多方面。詹其力跟合璧的幹部經常提到的一句話是:細節決定成敗。如果幹部有哪一個細節沒處理好,他可能将從董事長那裡學到此生難忘的一個教訓——詹其力會将這個細節放大100倍跟大家一起檢讨,讓大家學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細緻。

比如,在接待參訪的準備上,詹其力會細化到參訪那天天氣怎麼樣,會不會下雨。如果下雨,不光會預先提醒參觀者準備雨傘,還會考慮參觀完室外後,雨傘應該放置在何處,哪裡可以撐起來讓雨傘快速收幹,又不會影響其他的室内活動。

在第二次拜訪合璧時,我就有了一次貼身受教的機會。正巧雨天造訪,剛一走進會議室,便有工作人員将我們滴着水的雨傘收走,而詹其力和林生富一身西裝迎接我們。會議桌兩邊是采訪者和受訪者的銘牌,各自的名字和頭銜标于其上,我和同行者的銘牌下,整齊放着合璧的筆記本和部分資料。坐定之後,工作人員又端着茶盤為每個人上茶。說實話,當渾身雨滴,還遲到10分鐘的我們面對如此規格的接待,真是覺得自己一身的粗陋。

林生富告訴我,要将細節做到完美,詹其力的訣竅是“提前準備”和“再好一點”,這兩點也成為合璧幹部做事情的基本原則。

水壩式經營

作為上海合璧的當家人,詹傑文對台灣合璧充滿了感激。買地、建廠、招人,所有資金都無須自己操心,台灣合璧都準備好了。作為經曆過二戰和兩次石油危機的老者,白手起家的詹其力清楚風險管控的重要性:“萬一訂單一下子降到兩三成怎麼辦?萬一員工成本漲得很高怎麼辦?”因此,合璧在全球各地的生意基本上都交由專人打理,詹其力隻管錢。

他把自己的财務管理稱為“水壩式經營”。他不投資房地産,不投資股市,46年來賺的一分一厘都存在那裡,以備不時之需。在每年的淨利中,合璧會将5%用于救濟,回饋社會;25%作為感謝報恩,給員工分紅;20%用于投資;50%存于各國銀行作水庫。所以,要投資新事業,或者想在新的行業做投資和發展,合璧都可以從容應對。也正因如此,合璧可以與供應商和客戶建立長久的信任關系。“他們覺得合璧這個公司值得信任,不論哪一代人經營,或者不一定是我們家族在經營,合璧都有充足的現金儲備。”詹傑文解釋說。金錢上的長期累積是取得客人信任的重要因素。

合璧的水庫,不僅蓄财,而且蓄才。在台灣合璧,跟随詹其力奮鬥了46年的幹部最高可以拿到150個月的年終獎。在上海,面對高企的房價,合璧成立了購物基金,無息貸款給員工購置房産。無論是詹其力,還是詹傑文,都不喜歡“職業經理人”的說法,他們希望合璧能夠搭建一個舞台,讓每一位幹部能夠分享合璧的經營成果,有很大的自主權,一起經營這家公司。

當被問及“合璧這麼高利潤的企業為什麼沒想到去上市”時,溫文爾雅的詹傑文少見地反駁道:“你賺的錢為什麼要跟不認識的人分?我們創造的錢,應該是我們的員工、經營幹部和股東一起來分享。除此之外,要回饋客人,要照顧供應商,有餘地的話,再來照顧更周邊的人。”說到這裡,我們就能理解,哪怕是一線員工的家屬,在遭遇不幸時,合璧也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水壩式經營,是合璧從容氣質的前提。當“工匠精神”這個詞如同“互聯網+”一樣風靡神州大地時,很多人忽略了,工匠精神需要穩定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風尚作支撐:長時間不經曆社會動蕩,階層固化,周圍鮮見一夜暴富的故事。這個背景是滋養工匠精神的溫床。如果說,日本和德國猶如一潭沉靜的湖水,泛舟湖上,安定感油然而生,仿佛一切都可以不疾不徐地進行,那麼,中國就是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河,裹挾着巨量的水和泥沙飛速奔騰。合璧的從容,自然與創始人的氣質有關,而水壩式經營的保障,則是其強大的後盾。

個人修煉

采訪時,詹其力反問我:“我一個月個人費用隻有2萬台币,但我一個月拿200萬台币幫别人,請問為什麼?我為什麼開一部30年的車子?為什麼房子住30年不換?”

他認定我答不上來,直接公布答案:“我要磨煉我的心靈,耽溺于物質的享受就沒辦法修煉了。”

詹其力不是那種默默修煉不願聲張的人。他很樂意接受其他企業的參訪,将合璧的風貌和自己的思考和盤托出。每次來到上海,他也不忘對全體員工言傳身教:一方面向大家坦陳集團的經營狀況、利潤收入,一方面傳授自己的人生心得。而合璧的幹部每月要向詹其力遞交一份報告,談談最近在工作上的感悟或者讀書心得,每個月七八十篇報告,詹其力都會親自批注,有的甚至會做摘錄,而這要花費他2個周末的時間。

“當你到了要見上帝的年紀,想法一定不一樣了。”他的兒子詹傑文說。看得出,詹其力非常享受作為教育家的角色: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向員工傳達如何讓自己的身心靈向上。在林生富的理解中,合璧的整個管理,宗旨就是以人為本。“産品是人做出來的,要造出好的産品,首先要‘造’出好的人。董事長就是以他的行為、修為和修行來影響大家。”詹傑文從經營的角度強調這樣做的必要性:“我們的銷售對象是國際上一流的客人,我們如何在敬業度和文化上與他們接軌?如果做事情漫不經心,做出來的東西就會有瑕疵。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讓每一位新到的人員得到身心靈的訓練,直到他做出來的東西可以很放心地交給客戶。”

這樣的訓練擴展到了詹家的第三代。從小學開始,詹傑文的女兒和兒子暑假裡每天都要去工廠實習半天。當我驚訝“讓小孩看看書,上上興趣班不好嗎”,詹傑文搖頭:“學得已經太多了,這種實務上的訓練比較難得。”詹傑文碩士畢業才有機會進入東芝的現場作業,“他們小學就能體驗我28歲才體驗的事,這是相當幸運了”。

在合璧實習,無非是組裝等簡單的手工作業,孩子們能學到什麼?“讓他們了解到制造業的精髓:從每天早上打掃環境開始,一點一滴的事情,都要一絲不苟地做好,不能夠偷懶,不能夠抄捷徑。這個東西要日積月累,不是幾天幾個月,要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才可能做出好的東西。”詹傑文說,“這是我們國内跟德國日本最大的差異。”

我相信,詹其力的苦心沒有白費。當林生富饒有興緻地在手機上向我展示他家自己擦洗的馬桶時,我想,合璧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已經融入到合璧人的骨子裡了。

在合璧,負責抛頭露面的都是創始人詹其力,這位年近80的老者風趣、幽默,充滿激情。在他講述中的合璧,你看到的是禅之5S,是優美的工廠庭院,是每周一早上全體員工一起向詹爺爺問好,一起唱茉莉花和贊美詩,是老先生的哲學體系。無疑,這些“相”是令人驚歎的。可是,隻關注這些“相”,會産生兩種效果:最初的反應當然是深深的折服,緊接着,一定是等量的質疑。

如同老人看自己的孫輩,詹其力呈現的這些“相”,在我看來,有些誤導的作用,讓人失察于這背後的“道”。

跟詹其力的大公子、上海工廠的實際經營者詹傑文聊天,你看到了一個稍許不同的合璧。他有他的困惑:提早1小時上班也遭遇過員工的消極對待,員工流失率也不低,與台灣廠元老150個月的年終獎相比,上海廠的幹部待遇還有提升空間;除了人員方面的問題,面對傳統行業的天花闆,怎麼尋找新的增長點?在完全不同的要求之下,如何赢得客戶的信任,進入客戶的供應體系,讓新的增長點成為企業發展的長久方向之一?

你瞧,看起來很美的企業也有自己的難處,沒有一家企業是不費功夫就被幸運之神眷顧的。人前的風光和人後的困惑,這兩面拼起來,才是真實的合璧:有着制造業共通的痛處和困惑,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是日積月累培育起來的,是一種習慣,是更适合制造業的踏實、穩健。

因為這種獨特風格,盡管有這樣那樣的難處,最後的結果是,合璧活得很好。它隻是在做着制造業最最本分的事情:挑選好一個行業,挑選好客戶,積極開發客戶需求,做好供應鍊管理,嚴格把控質量,按時交貨,保質保量,把每一個環節做好,這就是制造業的全部精要。商業有其本質,制造業的本質也大緻不離其宗。隻要需求還在,制造業總有它的一片天地,在這片天地裡精耕細作,哪還有功夫去焦慮?

觀點概要

在空調端子台這個細分市場裡,合璧做到了全球銷量第一,每年淨利率達到15%~20%,增長率達到15%左右。縱覽合璧46年來的發展史,它的成功要素可以概括為5點:

選對行業初建合璧,詹其力就被啟發着思考“為何經營”,在定下“創造價值共生共榮,感謝報恩回饋社會”的經營目的之後,他得以堅守在空調端子台這個縫隙市場40餘年,默默耕耘。詹傑文解釋說:“我們喜歡比較穩健的能建立長久合作關系的行業。”

選對客戶合璧的主要客戶是日系九大空調廠商。盡管有龐大市場的誘惑,合璧還是果斷地向國内空調品牌商說“不”,也因此在金融危機中得以保全。

把細節放大100倍如果合璧的幹部有哪一個細節沒處理好,他可能将從董事長那裡學到此生難忘的一個教訓——詹其力會将這個細節放大100倍跟大家一起檢讨,讓大家學會“提前準備”和“再好一點”。

水壩式經營在每年的淨利中,合璧會将5%用于救濟,回饋社會;25%作為感謝報恩,給員工分紅;20%用于投資;50%存于各國銀行作水庫。所以,要投資新事業,或者想在新的行業做投資和發展,合璧都可以從容應對。

個人修煉産品是人做出來的,要造出好的産品,首先要“造”出好的人。詹其力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來影響大家。“讓他們了解到制造業的精髓:從每天早上打掃環境開始,一點一滴的事情,都要一絲不苟地做好,不能夠偷懶,不能夠抄捷徑。要日積月累,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才可能做出好的東西。”

創造利潤隻是企業經營的過程,創造價值共生共榮,感謝報恩回饋社會才是經營的最終目的。

“銷售不是要賣一個機器,銷售是賣公司的理念和信念,賣公司的價值體系,賣公司的使命感。”

要将細節做到完美,詹其力的訣竅是“提前準備”和“再好一點”。

作者簡介:王蘇娜,本刊編輯。

作者有話

要不要采訪合璧?一開始我是拒絕的。詹爺爺的演講當然富有感染力,在稻盛報告會上初次接觸這個企業,和很多人一樣,我的反應是驚歎,相伴随的是等量的質疑。作為一個散漫、自由的文字工作者,每天提前1小時,7點上班,對我來說絕對是天方夜譚。然而,合璧的高收益、高增長在整體看衰的制造業猶如一枝獨秀,讓人不容錯過。

盡管确定了選題,我卻很難發自内心地“愛”上這個企業。我執着于詹爺爺呈現的那些“相”,摸不到這家企業的靈魂。直到采訪了上海合璧的實際經營者、詹其力之子詹傑文,才算漸漸看清楚了一點。

文中所述的合璧經營之道不知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鳴?或者你還有什麼好奇之處?請告訴我。如果你想親自走訪合璧,一睹老先生的風采,也請告訴我,我願意牽線搭橋。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