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從世界500強榜單看中國企業發展

從世界500強榜單看中國企業發展

時間:2024-10-27 07:55:37

财富世界500強榜單的發布,既體現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很多不足,是未來的一個航向标

中國企業的世界500強情結

跻身于世界500強,一直是許多中國企業的夢想。而有更多的企業跻身于世界500強,是中國企業整體實力越來越強的表現。世界500強伴随着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進入中國,并随着中國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其中。因此,中國企業對世界500強有着很深的情節,一是可作為企業家和企業成功價值的體現,同時對于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也有很大意義。但是在不同階段和不同行業,這種情結可能會有一定的區别。

在将經濟建設作為中心任務後,經濟發展成為了中國的中心任務。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外資企業不斷進入中國。中國人逐漸意識到,搞活企業,引導企業在市場上公平競争優勝劣汰,是發展經濟的重要原則。而世界500強評選進入中國,對于中國企業的發展有着重要指導意義,更是一個通向世界大門的窗口。

中國企業第一次進入全球商業的評價體系是1989年,在這一年的評選上,中國銀行首次進入全球500強排行榜,而在當年,這條新聞幾乎沒有被中國媒體關注。1995年,《财富》雜志首次将所有産業領域的公司納入評選範圍,有3家中國企業在這一年進入世界500強名單,分别為中國銀行、中化集團和中糧集團。

也是1995年前後,中國市場的繁榮及新興本土企業的集體勝利,讓中國的企業家們第一次信心爆棚。他們突然發現,原來世界并非想象中的那麼遙遠,那些不可一世的跨國公司似乎并非不可追趕。于是,進入世界500強成為中國企業家們的奮鬥目标。這一年,海爾剛剛獲得“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稱号,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提出,海爾要在2006年進入世界500強排名,而當年海爾的銷售額是世界500強入圍标準的1/18。查閱那兩年的報刊資料,你會發現至少有近50家公司提出了進入世界500強的時間表。

1997年,國家經貿委(現商務部)宣布,未來幾年重點扶植寶鋼、海爾、江南造船、華北制藥、北大方正、長虹6家公司,每年向每個公司投入不少于2000萬元人民币,力争使它們在2010年進入世界500強。6名“種子選手”成為沖刺世界500強的國家級先頭部隊。在1999年的香港《财富》論壇和2001年上海《财富》論壇上,中國企業的500強情結達到頂峰。

随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上榜企業不斷增多,其中大部分是國有企業,但民營企業的數量也在增加。随着時間的推移,反映中國經濟新動能的企業——互聯網公司逐漸加入,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2015年就有很多報道發問,什麼時候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可以出現在世界500強?終于,2016年,京東集團成為了第一家上榜的互聯網公司。

世界500強是根據企業上一年的營業收入來判斷的,因此有可能出現大而不強的情況。評價企業的标準有很多,ROE、資本市場表現等都是指标。因此在2018年,也出現了一批拒絕加入世界500強評選的企業。比如海航集團,此前将進入世界500強前10位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标,卻在2018年因為集團的資産整合,退出世界500強的評選。而與此同時,招商局集團則是第一次出現在了世界500強的榜單上,并且不再和招商銀行合并計算。這反映出中國企業對于世界500強的态度,越來越淡定。正如很多專家所說,世界500強并不一定能夠反映出企業的核心競争力增長。面對變化越來越大的外部企業經營環境,做好企業的管理和增加技術研發力度,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才是保持競争力的最重要因素。

榜單彰顯中國企業實力

中國上榜企業已連續14年增加,2018年也不例外。最新中國(含港澳台)上榜企業,共計120家,比2017年又增加了5家。這種強勁增勢,是世界500強榜單創立以來從未有過的。

總體來看,2011年的全球100強企業分布在32個國家,中美共占比36%;而2018年的100強企業則分布在27個國家,中美占比上升到了59%。具體來看,20112018年,美國的全球100強企業從29個增長到37個;而中國的全球100強企業則從7個增長到了22個。

原“100強企業大戶”,如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等,均有不少企業跌出100強名單,其中英國的下降幅度最大,從2011年的8個下降到了2018年的3個。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全球100強企業的國家集聚度越來越高。

從趨勢上看,小國想要産生“100強”或許會越來越難;而擁有較多100強企業的中國和美國,則很可能會産生更多的100強。

從經濟基礎來看,美國有着目前最強的經濟實力,但是中國的消費群體和市場龐大,并且中國企業在加大“出海”力度,技術實力也在不斷提升,人口基礎相對于歐洲強國有明顯優勢。歐洲企業需要努力進行全球化才能成為全球化企業,而中國企業天生就具有龐大的市場,近年來歐洲一體化受到了英國脫歐等一系列挫折,更加強化了中國的優勢。

在2018年世界企業500強榜單中,中國上榜企業中有59家為制造業企業,占比近50%,這也符合中國制造強國的大趨勢。

很多中國企業的排名迅速提高,上升最快的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由2017年的276名躍升至101位,提高了175名,其餘7家是:阿裡巴巴集團(上升162位)、騰訊(上升147位)、山東能源集團(上升138位)、廈門國貿(上升134位)、美的(上升127位)、廈門建發(上升126位)和碧桂園(上升114位)。

在淨資産收益率榜上,中國公司中排位靠前的是騰訊、碧桂園、華為、美的和台積電。在中國大陸公司中,利潤率最高的是騰訊,超過30%。這說明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和制造業企業正在努力向産業鍊上遊攀升,強化管理,因此華為和美的這樣的制造業企業也可以有着比較高的資産收益率。

2018年入榜中國企業集中在IT産業(包括電信、互聯網、電腦等硬件制造、軟件等)的有11家,彙集了中國移動等三家電信公司,阿裡巴巴、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公司,以及華為、聯想、美的、海爾等著名電子企業。11家企業平均銷售收入516億美元,利潤40億美元。這些企業代表了中國企業的新動能。

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也保持着良好的勢頭,阿裡巴巴以377.708億美元的營收,排在第300名,騰訊緊随其後,以351.78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331名。京東在500強排名中繼續強勢壓過阿裡和騰訊,以539.645億美元的營收從2017年的261名躍升至2018年的181名。而值得玩味的是,排名中顯示京東的利潤為-0.225億美元。

榜單彰顯行業結構新問題

在中國企業高歌猛進的同時,從榜單中也體現出了一些問題。

在2018年的世界500強排行榜單上,所有上榜的房地産行業公司均來自中國,分别是恒大、綠地控股、保利集團、萬科和碧桂園,共五家。

在榜單當中,中國排名最靠前的四個企業都是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在整個世界500強中,美國上榜的銀行有8家,平均利潤96億美元;中國上榜銀行有10家,平均利潤179億美元。五大國有銀行,加上上榜的中信集團、光大集團、中國郵政、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這11家銀行企業利潤總和為1796億美元,占到了111家中國大陸上榜企業總利潤的50.7%,如果再加上保險等泛金融企業,則金融行業的利潤占比會更高;作為對比,美國銀行總利潤僅占126家美國入榜公司的11.7%。

中國制造業企業上榜雖然達到50%,但其利潤總和比重僅為20.16%。

同時在地理位置分布上,中國企業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從2018年數據來看,美國的37家全球100強企業廣泛地分布在34個城市。美國的前兩大城市(紐約和舊金山)盡管名頭很響,但分别隻擁有3家和2家100強企業,而首都華盛頓和波士頓、芝加哥、西雅圖等城市各自隻擁有1家。在這裡,可以看到一個100強企業空間發展非常均衡的美國。我們再來看中國的情況:在22家100強企業中,北京占了15個(其餘為深圳2家,上海、南京、武漢、香港、台灣各1家。)這說明中國企業的區域結構還不合理,需要進一步強化二三線城市的發展。

中國企業的銷售收益率和淨資産收益率分别為5.1%、8.9%,均低于榜單6.3%、10.9%的平均水平。中國企業的銷售收益率和淨資産收益率處于下行通道,2015年上榜中國公司銷售收益率為5.6%,到了2017年(即2018年的榜單)隻有5.1%;2015年上榜的中國公司淨資産收益率10.7%,到2017年隻有8.9%。

以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來看,2013年還有33億美元,2014年34億美元,但2017年,隻有31億美元。

同時,在健康文化産業上,中國企業顆粒無收。而一個國家GDP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根據産業規律,會出現第一産業向第三産業轉移的規律,目前中國企業仍然呈現以規模經濟型産業(如電信産業)和資源密集型産業(如能源企業)為主的特征,體現出創新要素密集型的企業仍然比較少,要努力向“轉變為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方向轉變。

國企和民企都在不斷強大

2012-2018年,世界500強中國企業上榜數量分别為79家、95家、100家、106家、110家、115家、120家,其中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分别為43家、44家、47家、47家、50家、48家、48家(受央企戰略重組的影響,2016年上榜的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在2017年上榜中央企業中體現為中國五礦,2017年上榜的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2018年上榜中央企業中體現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可見央企的數據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格局。央企占中國入榜企業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排名普遍靠前,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地方控股的國有企業。

今年共有13家中國公司首次上榜,它們是:招商局集團(280名)、雪松控股(361名)、象嶼集團(375名)、兖礦集團(399名)、鞍鋼集團(428名)、首鋼集團(431名)、緯創集團(432名)、台灣中油(436名)、中國太平保險集團(465名)、富邦金融控股公司(479名)、泰康保險集團(489名)、河南能源化工集團(496名)、海爾集團(499名)。這其中,就有位于中國大陸的民企雪松控股和泰康保險。

中國民營企業從2008年聯想集團1家首次上榜以來,短短10年就增至24家。2018年還增加了兩家。這些民營企業代表了中國經濟當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并且很多民營企業是從零開始發展而來,主要市場面向個人消費者,因此需要不斷提升消費體驗。從發展趨勢來看,盡管中國民營企業所占的員工數量份額和收入份額已經超過了50%的比重,但是在财富500強榜單還是以國有企業為主,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是大型企業,而90%以上的民營企業都以中小企業為主,但是未來民營企業有望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協同發展,将是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國家也正在努力優化營商環境,提倡企業家精神,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

總之,财富500強榜單的發布,既體現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體現了很多不足,是未來的一個航向标。

(作者為中國互聯網協會青年專家)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