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蘋果、臉書、谷歌和微軟等技術巨頭是否都已經變得過于巨型而強勢,以至于監管機構都無法與之抗衡?國際投資界似乎是這麼認為的。對于那些科技巨頭而言,這可能是個好消息,但是否對經濟有利還不得而知。
幾十年來,高科技企業為美國經濟帶來了無數驕傲和喜悅,也是無窮無盡的創新源泉。谷歌搜索引擎的速度和實力令人歎為觀止,讓我們動動指尖就能查閱廣袤的知識。視頻、互聯網電話讓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花一點點錢就可以進行面對面的互動。
然而在這些創新之外,生産率增長的速度仍然低迷。許多經濟學家将當前的情況看作“計算機生産率悖論”,也稱“索洛悖論”,指的是經濟學家羅伯特·索洛在1987年發表的著名評論:“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計算機時代來臨的迹象,唯獨在生産率統計數據中難見其蹤影。”
生産率增長緩慢的原因有很多,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十年的低投資現狀外,人們必須擔心科技巨頭企業的影響力、盈利能力和業務覆蓋的範圍是否已經過大,以至于創業公司很難對其發起挑戰,最終扼殺了創新。當年,還是初創企業的臉書和谷歌也碾壓了聚友(Myspace)和雅虎,但那是在科技股估值一飛沖天之前,而現在的估值水平已經為市場裡的舊勢力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優勢。
利用自身優勢,科技巨頭企業可以吞并或壓制任何其他威脅自身核心利潤産品的新企業。當然“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青年企業家們仍然可以拒絕被收購,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有多少人能足夠勇敢地去拒絕唾手可得的十億美元,甚至更多。同時這些科技巨頭有可能利用自身龐大的程序員團隊來開發幾乎相同的産品,并動用強大的資源來為這一産品保駕護航。這些巨頭的大部分收入依然來自其核心産品,例如蘋果的iPhone、微軟的Office和谷歌的搜索引擎。因此在實踐中那些潛在的破壞性新技術很可能被埋沒,成為技術儲備。當然其中也有成功的案例。英國人工智能企業DeepMind在2014年被谷歌以4億美元收購後一路高歌猛進。
監管機構面臨的問題是,标準的反壟斷框架不适用于一個消費成本(主要以數據和隐私形式存在的)完全不透明的世界。但這不是放棄質疑那些明顯的反競争舉措的借口,例如臉書收購社交網絡公司“照片牆”(Instagram)或谷歌收購其地圖競争對手“衆包地圖”(Waze)的時候。
也許最緊迫的幹預措施是削弱科技巨頭企業對個人數據的掌控,因為正是這一掌控讓谷歌和臉書開發出了取代市場營銷行業的精準廣告工具。盡管美國的監管機構依然無動于衷,但歐洲的監管者們正在開拓出一條有前景的前進之路。歐盟近期通過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要求企業允許消費者——盡管隻是歐盟消費者——對自己的數據進行移植。
經濟學家格林·維爾和埃裡克·波斯納在他們最新出版的《激進的市場》一書中指出,科技巨頭企業應該為每個人的數據付費,而不是據為己用。雖然這一主張的可實現性還有待觀察,但每個消費者都應該有權利知道自己的哪些數據被收集,以及被用于何處。
當然,美國國會和監管機構也需要在許多其他關鍵領域去駕馭科技巨頭企業。除非這些大企業平台能采用與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相同的報道标準,否則深度報道和事實核查依然會逐漸沒落,而這對民主和經濟都是不利的。
科技巨頭企業所在國的監管者和政治家都需要警醒。一個國家的繁榮始終取決于其利用技術與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能力。但是現在科技巨頭企業既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也成為了問題的一部分。
(作者為哈佛大學教授、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王藝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