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高考區域差異、屬地化招生與配額制

高考區域差異、屬地化招生與配額制

時間:2024-10-27 03:10:52

摘要

本文旨在讨論“高考錄取區域差異”與屬地化招生、配額制三者之間的聯系。藉此對高考中存在的區域差異有進一步的認識。

關鍵詞

高考;區域差異;配額制

現象與問題

近來,由“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引起了江蘇家長甚至是全國人民的熱議,使“升學不平等”尤其是“高考錄取區域間不平等”的問題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目前,人們普遍認為當前的高等教育招生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造成的,要求政府為教育不平等負責。然而,通過縱向的曆史對比和橫向的國家間對比,筆者發現,“分配錄取名額”和“屬地化招生”這兩種現象尤其存在的普遍性,并不是隻有當下的中國才有的問題,也并不全是政府的問題。

屬地化招生的原因

今天的美國高校也存在“屬地化招生”這一現象。“美國各州的高校,特别是公立高校,在招生錄取時往往會給本州或地區的考生一定的優惠條件。有些州立高校通過降低入學成績标準給予本州考生優惠……有些州立高校通過降低學費标準給予本州考生優惠……這樣差别收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本州居民繳納的稅款和創造的經濟收入是州立大學的主要教育經費來源。”而且美國人認可這一辦法,認為其背後有其合法性:“因為本州學生與外州學生及其家庭對當地經濟的貢獻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享受的待遇也理應不同”。[4]

中國大學的“屬地化招生”現象在還屬于大學草創期的民國就已經存在了。《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招生研究》提到:“自由招生下的國立大學自主決定招考的區域。民初江浙地區文教發達,北京為政治中心且大學林立,故各大學多将考點設于北京、上海。一方面大學的财力、人力有限,另一方面受到所在地政府的資助,各大學很難将考點布置于全國,其招生區域有本地化的傾向。這可以節省經費,方便招考,實現與地方政府的利益交換”[1]。甚至是1930年浙江大學仍隻在上海、杭州兩地設有考點。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高校處于成本的考慮。當時屬于大學自主發展階段,各高校自主負責招生,由于高校經濟實力有限,不可能憑一己之力組織全國考試參加招生考試,隻能選擇在“東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設置考點。這導緻了招生偏向這些地區,對其他的考生是不公平的。這種現象直到“1938年教育部頒發《二十七年度國立各院校統一招生辦法大綱》”才開始改變。

由此可見,之所以出現“屬地化招生”現象,在未出現國家統一考試時,是因為經濟實力有限,隻能選擇就近招生;在國家統一考試出現之後,出現“屬地化招生”則是因為高校的建設受益于當地政府及人民,作為回報,有義務優先錄取本地考生。而這背後的合法性機制是“多勞多得”的原則。

配額錄取的原因

上文已經提到,如果不采用配額錄取的話,落後地區的學生因競争不過發達地區的學生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種情況在古代已有先例。“隋代和唐初的科舉……在全國一級的考試是不分地區取中的,完全奉行‘自由競争’的考試公平原則。……北方人因此在科場競争中占有絕對優勢。……到北宋中期,科場錄取人數的比例遂開始出現南北倒置現象”[5]。“明初頒行‘科舉成式’後,科舉制度開始定型化……在會試一級仍承舊制實行全國自由競争。南方舉人在科場的壓倒優勢繼續存在”,甚至出現了“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會試所取52名貢士以及殿試擢定的狀元全是南方人”的現象。

當然,政府采用“配額錄取”的辦法也不全是出于區域間公平的考量,也有為了穩固統治的意圖。如清代“為安撫孤懸海外的台灣,于福建鄉試的錄取名額中專為台灣士子設立了保障名額,台灣考生的舉人配額從康熙時的1名逐漸增加到鹹豐以後的6名。同時,給予赴福州參加鄉試的台灣士子以‘官送’的待遇”[2]。

可見,“配額錄取”的辦法古已有之,這也反映了從古代開始,我國就已經存在地區間教育程度的差距,其背後更本質的是,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地區間的不平衡,既體現在不同地區的人的教育程度不同,也體現在不同地區之間,高校數量的不同。中西部地區的高校數量嚴重低于東部地區的高校數量,這一現象并不是建構後才有的,早在民國初年,大學草創的時期,就已經出現高校數量在地區間的差距了。“民國初期,國立大學數量很少,且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漢等華北、華東、華中地區。1922年之前西南、西北、東北等有區甚至沒存一所國立大學”.[1]

這些現象反映的是中國區域教育不均衡的問題背後其實是區域發展嚴重不均衡的問題,而且,這一問題古已有之,是現在仍沒有解決,仍困擾當代、仍給當代制造麻煩、仍待當代人去努力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濤.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招生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教育學教育史,2014

[2]劉海峰.科舉研究與高考改革[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

[3]張小萍、張良.中國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實施成效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

[4]張竹箐.美國高校招生多樣化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5

[5]鄭若玲.考試公平與區域公平:高考錄取中的兩難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01

作者簡介:

姚夏晨(1991年—),男,漢族,山東濰坊人,上海大學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方向:民族主義。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