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基于協同教育的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途徑探索

基于協同教育的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途徑探索

時間:2024-10-27 12:37:50

摘要:本文首先從社會需求、家庭環境以及學生發展的角度深入剖析基于協同教育的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後以本校計算機網絡專業為例,依托“家校企協同教育委員會”,通過探索校内外多種教育途徑,明确學生不同成長階段協同各方的分工及銜接,逐步構建起“一個平台、多種途徑、協作共赢”的“三位一體”育人體系。經過兩輪實踐,從企業反饋信息、家長滿意度調查以及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部分頂崗實習學生回訪情況來看,該培養模式的效果已初步顯現。

關鍵詞:協同教育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途徑

課題:本文為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社會、學校、家庭協同教育培養中職生職業道德的實施途徑與方法研究》(BFA12085)研究成果。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培養了大批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為推動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随着時代的進步,國家、社會對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擔當起“立德樹人”的重任,從而促進現代職業教育的内涵發展。

一、基于協同教育的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從社會需求來看,當前,很多企業已經把道德水平作為衡量員工素質的核心要素。很多企業在錄用員工時更看重他們的職業道德而非職業技能。他們普遍認為職業技能可通過崗位實踐和再培訓獲得,而職業道德則是在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影響下長期形成的結果,而非短期培訓可以改變。對于該問題的認識,在校生與企業間存在很大差異,在對某中職校231名在校生進行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69.3%的學生認為企業錄用員工時最看重他們的職業技能,隻有10.8%的學生認為企業最看中的是職業道德,而18.7%的學生認為二者都看重,1.2%的學生選擇沒想過。由此可見,切實提升學生職業道德水平已成為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現實需求。

從家庭環境來看,中職生的家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他們對學生從事的職業崗位認識模糊,要求也十分樸素。很多家長教育的随意性很強,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他們很少與孩子進行溝通,在配合學校共同教育的問題上認識不足,甚至起反作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面對學生職業道德發展的客觀要求,學校作為連接社會、家庭的重要紐帶,迫切需要協調各方關系,使多種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并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從基礎道德入手加強中職生的行為規範,進一步培養職業道德,提升職業素養,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協同教育的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的途徑探索

為進一步改進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創新工作方法,切實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筆者學校以計算機網絡專業為依托,深入探索、逐步構建起“一個平台、多種途徑、協作共赢”的“三位一體”育人體系。

1.“一個平台”——職業學校“家校企協同教育委員會”的組建

為深入了解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情況,使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形成合力,共同培養企業需要的“德才兼備型”人才。2013年,本校成立了“家校企協同教育委員會”,針對中職生的道德水平現狀,明确提出了企業最為看重且學生相對薄弱的五個公共職業道德培養要素,即“誠實守信”“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勤奮進取”和“團結合作”,并以此為統領,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

該委員會的組建為協同教育的開展搭建了良好的溝通平台。一方面借助企業參與使學校和家長明确企業的用人标準和人才需求情況,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更好地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協同教育委員會的成立方便企業、社區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建議和指導,并通過參觀訪問、短期培訓、頂崗實習、志願服務提供就業機會等實現校企深度合作,從而提高職業學校的育人質量。

2.“多種途徑”——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基本途徑框架的探索

依托“家校企協同育人平台”,通過多方共同研讨,我們逐步探索出職業道德培養途徑及方法框架。基于協同教育的中職生的職業道德培養共分為“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兩大途徑。其中“校内教育”主要包括“學科教育滲透”“主題教育活動”“職業道德講堂”以及“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等;“校外教育”又分為“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兩方面。“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家長會”“家訪”“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等傳統教育途徑,而“企業教育”則包括“社會實踐”及“走進企業”等具有職教特色的培養途徑。

(1)校内教育。第一,學科教育滲透。對于校内教育,首先應充分發揮教學這個主渠道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德育課教學。要充分利用好這一路徑,聚焦以德育課為核心的多學科職業道德滲透。專業課在中職學校占據了相當的比重,且與企業的真實工作任務、工作環境最為貼近,因此,除了講授學生必備知識以外,更要圍繞教學内容滲透愛崗敬業等道德方面的教育。同時,文化基礎課應創設各種情境、利用多種契機滲透職業道德要素,通過學科教學培養學生不畏挫折、勤奮進取的樂學、勤學、精學精神,牢固樹立崗位意識,充分發揮全員德育的作用,為攜手共育學生道德貢獻力量。第二,主題教育活動。在開展主題教育時,應着重圍繞職業道德培養目标,以升旗儀式、紀念日、班校會等活動為契機,培養學生的“五愛”情懷,同時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班校會,如“我的未來不是夢”“學習雷鋒精神,分享我的好習慣”等主題活動暢談職業理想,培養良好習慣,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勤奮進取方面的教育。第三,職業道德講堂。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知,學校開辦了“職業道德講堂”,運用德育教育中的榜樣示範法和情感陶冶法,多次聘請企業專家、教育專家為在校生開辦講座,利用同伴教育等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通過開展優秀畢業生訪談以及在校生職業道德演講比賽等,以身邊榜樣的力量感染學生。第四,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學校和班級文化建設也是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從社會需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建立各項制度,通過學校教育、班級活動以及自我管理達到文化浸潤的目的,使學生在校期間養成愛崗敬業、遵規守紀的好習慣,特别是要将優秀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與班級奮鬥目标、班規班紀相結合,以此來約束學生行為,使學生容易适應企業規定,成為企業青睐的人才。第五,團組織、社團活動。研究表明,良好的政治教育以及先進的黨團知識對于提升學生道德認識效果顯著。因此,要充分發揮團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引導學生争做“美德少年”“勤學榜樣”,通過宣傳普及,使更多學生受到先進思想的影響,從而對黨團組織充滿崇敬和向往,不斷提升思想覺悟。

此外,社團活動也是滲透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途徑。如筆者學校的“溶學社”,它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通過經典誦讀、道德講堂等多種形式将中華民族尊師重道、孝敬父母、奉獻祖國等傳統美德傳播給青少年,在潤物細無聲中影響他們的思想觀念。社團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提升綜合素養,而且蘊含不少實踐體驗的機會,并為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校外教育。第一,家庭教育。基于職業學校家庭教育普遍薄弱的現實情況,學校從自身情況出發,努力構建家長學校的創新形式。自編《給職高學子家長的20條建議》,如定期與孩子分享成長故事和學校活動等,以感人至深的案例故事使家長心靈受到碰撞,深入淺出地影響他們的教育觀。打破時空的阻隔,以微信等便捷、易操作的形式推送教育故事和就業信息,展示學生的點滴進步和學習成果。暢通家校溝通渠道,改善親子關系,依托家校企協同教育委員會,宣傳并動員更多家長參與校企活動,促使其關注學生成長和學校教育,共同提升育人效果。此外,學校以紀念日為契機,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家庭活動,利用所學技能服務家庭,教會長輩計算機、手機等電子産品的使用方法,樹立“争當家庭能手”的意識,同時借助“好家長”表彰活動宣傳典型事迹,探索家庭“約定”制度,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第二,社會教育。道德形成離不開氛圍的營造和條件的創設,特别是在企業中真正的體驗過程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企業是學生真正意義上踐行“愛崗敬業”的重要基地,也是檢驗培養成果的重要途徑。為此,本校開展了“走進企業系列活動”,共分為三個階段,高一年級重在“走進企業、感受文化”,一般為1周,通過參觀初步了解企業概況,形成感性認識,體驗遵守企業規定的重要性;高二年級重在“深入企業、短期培訓”,一般為1個月,通過深入了解企業及具體崗位工作流程,增強職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高三重在“融入企業、頂崗實習”,一般為1年,通過為期1年的實習實踐,深度置身企業,感受企業精神和價值觀,遵守企業規定,按照企業的要求規範自身言行。此外,學校還根據社區居民需要,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專業技能服務社區,如為社區提供網絡維護、輔導社區老年居民使用電腦等;鼓勵學生參與假期打工,增長社會經驗等。通過各種實踐體驗,學生不僅親身體會到企業對員工、社會對公民道德的重視程度,而且進一步增強愛崗敬業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

3.“協作共赢”——學生不同成長階段協同各方的分工及銜接

高一年級學生剛剛步入職校,立足“成人”目标,即以學校常規道德工作為主,規範基本行為,培養良好習慣,夯實道德培養基礎,家庭、社會起輔助作用。學校通過各種課程、活動滲透職業道德培養,使學生初步感知“愛崗敬業”的精神實質。基于本職崗位,努力營造“樂學、勤學、精學”的育人環境,做到家長知曉培養目标,了解企業、社會用人信息和人才需求,自覺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學生參與部分社會服務,通過定期參觀學習,感受企業文化氛圍。

高二年級立足“成事”目标,以學校、社會教育為主,家庭為輔。與高一相比,社區服務、企業實踐的機會明顯增多,這時學校、企業、家庭會經常性地針對人才需求情況、某行業或崗位的具體職業道德标準以及未來就業問題開展深入研讨,以此改善學生的行為,為實習就業奠定基礎。

高三年級學生進入頂崗實習階段,立足“成才”目标,此時以企業實踐、企業教育為主,學校、家庭教育為輔。學生角色發生轉變,成為企業員工,在真實的工作崗位上踐行愛崗敬業,遵守企業規定,融入企業文化。學校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跟蹤學生的實習情況,完善人才培養模式,随時進行動态調整。家長繼續配合學校、企業進行教育,同時要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家庭看似始終處于輔助地位,但實際上它對學生品行、道德産生的影響更為深刻和長遠。

三、基于協同教育的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的實施效果

筆者學校自2013年開展基于協同教育的職業道德培養途徑研究以來,已經過幾輪的實驗,其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和進一步深入探索的空間。如今,2013、2014級學生已順利完成頂崗實習,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從企業反饋信息、家長滿意度調查以及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部分頂崗實習學生回訪情況來看,培養效果已初步顯現。

1.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不斷提升

學校為每位學生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成長檔案,記錄他們在校期間的點滴進步和發展曆程,通過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特别是社會實踐、走進企業等引導學生親身感受企業文化,及時開展不同層次的反思,逐步提升他們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協同教育實施以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較之以前有了明顯的提升。從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及部分頂崗實習學生的回訪情況來看,83%以上的學生較之入學時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其責任感、進取心、誠信水平、合作意識都不斷提升,社會适應能力也有所增強。

2.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有所提升

職業學校學生的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學生的實習就業。以此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家校企協同教育委員會的宣傳和引領作用,以筆者學校合作企業的人才需求為目标,使廣大學生家長知曉企業的用人标準,從而與企業、學校共同配合教育好學生。學校利用微信、飛信、QQ群等現代化信息手段,以“給家長的一封信”“教育小貼士”“傾聽孩子的心聲”“我的育兒故事”等形式,逐步影響家長的教育觀,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通過各種途徑鼓勵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中。經實踐反饋,多數家長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關注程度有所增加,同時帶來了對學校教育滿意度的全面提升。

3.企業對實習生的評價越來越好

随着協同教育的逐步推進,企業對筆者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越來越高,很多專業的學生已供不應求,學生的專業技能、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等方面的素質得到企業的普遍認可。與此同時,企業也給學校今後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誠懇建議。

今後,學校将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索協同教育的創新途徑,特别是嘗試将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班級文化中,使學生在校期間就用企業的規章制度規範自身言行,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深入探索“企業文化入校園、進班級”的内在運行機制,将“校企深度結合”推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趙瀾波主編.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王寶祥,劉宏博.我國協同教育發展概況和促其健康發展的建議——關于協同教育的初步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1999(6).

[3]劉佑荪.關于職高教師協同教育觀念的調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8).

[4]何德勇.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協同教育,共同促進學生德育健康發展——淺談中等職業學校一體化育人方法[C].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2005(11).

[5]南國農.成功協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開放教育研究,2006(5).

(作者單位:北京市求實職業學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