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淺論計算機網絡教學環境下創新教育的融入

淺論計算機網絡教學環境下創新教育的融入

時間:2024-10-27 11:26:05

摘要:創新作為一種主流的教育思想,要求技師學院各專業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推進教學改革。與此同時,創新能力作為技能人才培育的核心素養之一,亟待專業教師将其納入專業教學全過程。本文以計算機網絡教學為切入口,闡述了如何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全程融入創新教育的方法與路徑,以期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創新教育創新能力

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将“實踐創新”列為中國學生六大核心素養之一,使得學生創新能力培育的呼聲又一次達到高峰,進一步推動了在技師人才培育過程中創新教育的改革。站在“互聯網+”浪潮前沿的計算機網絡專業,融入創新教育顯然更為迫切。近年來,筆者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出發點,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逐步實現了計算機網絡教學與創新教育的有機融合。

一、新時期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創新是一個“複古”的詞彙。最早出現于《南史後妃傳上宋世祖殷淑儀》,屆時該詞的内涵便是“創造新東西”。随着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對創新教育的呼籲、創新人才的需求、創新能力的塑造與日俱增。所謂創新教育,就是要從培養創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核心,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自主構建和協調發展。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技師學院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有着天然的聯系,兩者的融合是大勢所趨。

1.提升學生核心競争力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教育之根本在于樹人,樹人之核心在于強能。人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将決定其未來發展的高度和廣度。因此,技師學院唯有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的深度融合,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強化學生的核心競争力,讓技師真正成長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主幹力量。這也是專業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2.強化專業發展持續力的必要性

技師學院的專業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紮實的實踐操作能力,成為綜合型、應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尤其計算機網絡專業本身就是互聯網創新的成果,專業自身包含極強的創新性。然而長期以來,專業學習教學往往落後于産業發展,是學生實踐能力培育的短闆。因此融入創新教育,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轉化與應用、對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與優化,能夠有效提升專業教學的高效性,促進專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創新教育融入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實踐

1.理念先行,培育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教育首先是創新意識的培育,隻有在學生心中埋下創新的種子,形成創新的觀念,才能為其創新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那麼如何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多年的從教經驗讓筆者認識到,興趣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興趣,筆者一方面組織學生進行“專業體驗”,在專業教學開始之前,筆者會帶領班級學生進入合作企業,參觀企業網絡管理員及網站維護人員的工作情況,讓學生親身體驗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商業、職業價值和産業貢獻,感受計算機網絡的文化背景。通過中西方計算機網絡文化背景的對比,深入對計算機網絡的認知,改善計算機網絡的使用習慣,從而增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逐漸養成創新的意識。另一方面,給學生營造一個開放式的教學氛圍。計算機網絡專業本身是一個開放、新興的專業,要求教師要營造适應專業自身特征的開放式教學環境,使之與創新意識培育相适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筆者會改變課堂組織形式,建構小組式學習團隊,鼓勵學生自發交流、合作與争論,逐步喚醒“沉睡”的創新意識。同時,還注意及時将最新的計算機網絡發展動态、技術手段等應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例如鼓勵學生在“一班一品”建設過程中開設“班級網站”,在班幹部選舉中進行“網絡投票”等,從而無時無刻不讓學生感受到網絡計算機的魅力和優勢,逐步“點燃”學生的創新意識。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配合開放式學習環境的創設,在筆者的倡議下,學校構建了多樣化的創新實驗室,以場館革命突破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瓶頸。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驗往往是偏向于高端的實驗,不同于簡單的計算機組裝維修,因此,筆者從實驗室标準化、規範化、一流化出發,對計算機網絡的教學環境進行優化,建立了包含路由器、交換器、仿真機等硬件構成的新型網絡實驗室。

2.内容優化,發展學生創新思維

計算機網絡教學與其他學科一樣,教學内容才是學生汲取“養料”的根本所在。因此,優化教學内容是融入創新教育的第一戰略。當前,在信息技術的帶動下,計算機網絡産業發展迅猛,專業知識、技術信息等更疊極快。因此,對教學内容的優化,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前瞻化”,即淘汰舊知識、舊理論、舊技術,引進新知識、新概念、新應用,保持教學内容與産業發展的一緻性。例如在概述部分,筆者引入了軟件定義等未來網絡新技術,在講述物理層内容時引入了LiFi技術,在網絡安全部分的教學中則引入了量子通信技術,把最新的網絡技術與原有的教學内容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站在信息前沿的同時給予學生發散思考的内容。

其次在于“生活化”。收集生活中大量的故事和案例,貼近學生的直觀感知,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建立起學生創新思維的知識理論體系。

最後是教學内容的“市場化”。筆者積極借助校企合作,對标産業發展态勢,不僅将與企業相關的典型案例和項目作為教學内容,保證教學内容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内在統一,還根據學生的創業創新意願,組建“網絡創客社團”,提供計算機網絡創新與服務項目。“形神兼備”的教學内容能夠讓學生在對企業案例或項目的學習過程中,樹立市場意識,形成“需求導向”的創新思維。

3.凸顯實踐,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凸顯實踐教學是技師學院專業教學的一大特點。而實踐又是撬動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杠杆。隻有在真實情境的實踐體驗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升級”,隻有通過實踐檢驗的創新能力才能最終成為學生内生的優質素養。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為抓手,構建多層次、多平台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是實施“組合+”的教學方法。所謂“組合+”即是将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組合,靈活應用。例如筆者在講授線路交換、分組交換、報文交換等理論知識内容時,首先會實施遠程互動教學法,讓學生利用移動網絡進行信息檢索,開展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其次采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新媒體技術将理論性、抽象性的知識點制作成有趣的動畫視頻,以直觀的方式進行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最後采用小組讨論法,當學生在對理論知識掌握一定程度後,以分組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競賽”,在鞏固知識點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知識串聯”和“知識創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二是創新“崗位體驗”教學模式。“崗位體驗”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就是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工作環境,以“體驗”為核心的教學形式。筆者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培育的定位主要是面向中小企業的網絡管理員以及網站維護人員。“崗位體驗”教學模式的試點立足于“網絡創客社團”,以網絡管理人員為突破口,在校内成立“學生網管”,入駐校内“育才1号”創業創新園區,協助各部門進行學校網絡基礎設施的管理、網絡操作系統的運營維護等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學生應用所學知識,了解了校園網的建設與管理,掌握了防火牆、路由器等網絡産品的性能與應用,熟悉了網絡工程集成設計的概念與方法,大大提升了對突發問題的分析能力、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網絡創客社團”的組建和企業化運作實現了學生跨專業合作,消除了專業壁壘,讓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能夠掌握跨專業的知識,提升綜合運用能力,為後期創業創新“夯基”。

4.評價變革,拓展學生創新空間

評價可以是正向的反饋與激勵,也可以是負向的批評與打壓。創新教育的融入要求專業教師颠覆固有的評價體系,将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等作為重要的學生評價指标,以“階段成績+過程考核+作品展示”的過程性評價取代傳統“考試一刀切”的結果性評價方式。在評價主體上,筆者不再采用“教師一言堂”,而是讓學生、企業參與其中,形成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導師評價(學校教師+企業師傅)三位一體的評價模式。與此同時,筆者也積極采用過程性評價,将學生的成績進行分割,平時階段性考核和課堂表現、日常作業占60%,期末考試占30%,另外10%為學生創新實驗、崗位體驗、創業實踐等領域的成績。由此,讓學生不斷地得到正向的激勵,全面提升專業自信心,激發學生創新的激情,挖掘潛在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從專業創新走向綜合創新,拓寬創新空間。

三、小結

技師學院學生創新素養的培育核心在于提升創新能力。計算機網絡教學環境下創新教育的融入需要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平台、教學評價等多個維度的變革。作為技工教育的“一線工”,筆者立足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立足學生創新能力的培育,将創新教育嵌入到專業教學的全過程,以滿足國家和企業對創新型技師人才的需求。但是在課程開發方面還存在缺憾。未來,筆者将以“網絡創客社團”為載體,借助企業力量,打造一套契合學生創新發展所需的專業化、校本化教材。

參考文獻:

[1]佘春華,段俊陽.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計算機網絡教學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6(32).

[2]譚侃.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13).

(作者單位:諸暨技師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