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研究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研究

時間:2024-10-27 11:24:04

摘要:随着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的順利完成,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進入“後示範”時期,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與巨大挑戰。本文以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為例,探索“後示範建設”背景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從探索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優化教師隊伍、建立人才培養反饋機制及提升與贛州區域産業深度對接四方面提出重構新時期人才培養模式的設想。

關鍵詞:後示範建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課題: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編号:JXJG-16-52-7)成果之一。

随着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的順利完成,各個示範性(骨幹)院校進入了“後示範建設”時期,目的是進一步鞏固示範建設成果,建設示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示範輻射作用。2014年5月,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完成驗收。學院在骨幹建設期間不斷尋求創新和發展,無論是在辦學體制機制方面,還是在特色專業、課程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院根據現狀,總結建設時期的經驗與不足,重新審視學院定位,繼續推進人才強校工程,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專業建設,構建與區域産業對接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學院繼續發揮示範作用。本文以适應電子信息行業的快速發展,服務區域經濟為突破口,分析論述如何構建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後示範建設”背景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以下簡稱電信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提高電信專業人才的競争力。

一、學院電信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面對電子信息産業巨大的就業前景,國内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電信專業,并展開了一系列促進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的研究,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也不例外。電信專業作為學院骨幹院校的重點建設專業之一,從2006年便開始進行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于2008年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于2009年被江西省教育廳授予“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稱号。

一直以來,為了提高電信專業人才的就業能力,突出專業特色,學院對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了解行業動态,與時俱進,推崇創新改革,追求電信專業的不斷發展。目前,學院電信專業在以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可喜的收獲。

1.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并重的培養體系

筆者通過對多個企業的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僅對員工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高,而且對員工創新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攀高。針對這一狀況,學院電信專業積極探索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并肩培養的模式,提出了電信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三級能力的培養目标。着重從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理論實踐創新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并從教學模式、校企合作、教學團隊等方面确立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

電信專業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群的龍頭專業,2010年已攜手國内多家知名企業開展校企合作辦學,近幾年推進了學校、企業“雙主體”人才培養的實踐。其中,學院已與贛州秋田微電子有限公司共建“秋田微班”,與東莞隆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共建“隆盛班”,與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電子産品裝配”産學研基地,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與上海因侖、湖南科瑞特、深圳德普特、廣州風标電子、深圳新正耀、東莞技研新陽等10多家公司(企業)建立了實習和就業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

3.工學深度融合的培養模式

學院在骨幹建設期注重工與學的深度融合,作為學院特色重點專業的電信專業将工學結合模式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過程,突出了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學院探索與實踐“一對接、兩平台,三能力,四合一”人才培養模式,真正做到教師與師傅合一、學生與員工合一、教室與生産車間合一、作品與産品合一,把職業崗位工作過程融入到基本性實訓、生産性實訓和頂崗實習三個實訓環節中去。

4.“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隊伍質量的優劣是引領學生成才的關鍵,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因此,學院重點培養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提高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加大對優秀教學團隊的建設力度。

二、“後示範建設”背景下電信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

雖然學院電信專業在骨幹建設時期各方面成績斐然,但進入“後示範”期如何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仍是學院需要面對的挑戰。随着電信專業的廣泛開設,電信專業人才競争趨于激烈。近幾年來,中國科技迅猛發展,電信專業涉及領域不斷擴大,使得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攀高。針對目前學院電信專業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電信專業需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順應目前電子信息行業日益壯大的發展需求。同時,學院已步入骨幹院校“後示範建設”時期,應緊抓機遇,繼續突出重點專業建設和推進人才強校工程,在新時期背景下探索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繼續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為社會培養輸送高素質、高技能型專業人才。

通過對學生就業、教師教學、課程安排等方面的調研筆者發現,電信專業同樣面臨着“後示範建設”時期各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瓶頸。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凸顯:校企深度合作的長效機制缺失,兼職教師及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考核機制缺失,人才培養反饋機制缺失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區域産業對接缺失。

三、“後示範建設”背景下電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學院電信專業在骨幹建設期間便不斷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确保電信專業具有一定的培養優勢,進入“後示範建設”期,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應多視角、多途徑綜合考慮。我們應立足于學院培養經驗,從新角度、新高度改革探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繼續走在專業建設的前列。

傳統電信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已積累了一定經驗,為“後示範建設”時期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和創新墊下基石。新時期需要繼續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工學結合的培養方式。同時,針對目前專業人才培養所面臨的瓶頸,提出了優化教師隊伍,加強對兼職教師和青年教師隊伍的考核。對于校企合作“雙主體”模式需繼續完善,建立校企合作辦學長效機制。重視人才培養反饋機制,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以适應社會的發展步伐。最後積極響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戰略,構建與區域産業深度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服務能力。

1.校企深度合作的長效機制探索

從2006年示範院校開始建設以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被廣大高職院校采納和推崇。目前,已基本實現“校企深度融合,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舊難以确保能與企業達成長期合作的關系。校企合作協議可操作性差;校企合作徒有虛名,企業隻願進行短期的合作;同時校企合作對企業約束性不強,企業可根據自身利益随意終止合作關系。學院電信專業與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也存在上述隐憂。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需要構建校企長效深度合作的激勵約束機制。因此,學院應積極尋找與電信專業對口且具有一定誠信度和知名度的企業,例如富士康科技集團、廣東緻遠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并與之建立合作關系。誠信等級高的企業守信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能保障學生的就業質量。

電信專業的辦學理念要從“重學”轉向“重技”,既要“面企”也要“面市”。在合作的過程中,與企業共同制定課程體系、核心課程,提高學生的競争力。同時,企業、學校承接的項目可以共同研制,一方面企業可以節省開支,資源共享;另一方面學校專業老師可以給企業提供理論上或技術上的幫助,同時學生也可以參與實踐。此外,還應該建立有效的企業回報激勵機制,如技術人才優先選擇權、對企業及其産品進行宣傳、技術轉讓優先權等。

2.兼職教師及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考核機制

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離不開優秀教師。一直以來,學院都非常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每學年為優秀教師提供各類專業性、教學方面的培訓;在校企合作中輸送教師到企業挂職鍛煉,提升教師自身技能;同時安排教師在高校實驗室進修,豐富教師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由于學院教師較為缺乏,便采用引進兼職教師授課來完成課程目标;同時,學院要持續發展壯大,近幾年陸續向社會招聘了一批青年教師。但外聘的兼職教師多數不從事教師職業,普遍存在職稱低、缺乏責任心、随意調課請假等情況,具有“雙師型”素質的兼職教師一般較難聘請。新招聘的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存在教學内容枯燥、教學方法老套等問題。針對這一現狀,電信專業建立兼職教師和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考核機制,建立了兼職教師準入和退出、考核和提升機制。系部對兼職教師信息詳細備案,了解兼職教師的工作時間,合理安排兼課量和授課時間并留有餘量。對新進兼課教師進行崗前培訓,使老師了解授課環境及基本要求。在學期中由督查組對兼職教師進行考評,學期結束通過學生信息反饋等方法對教學成果進行考核。擇優選用兼職教師,并對成果優異的教師給予一定的激勵獎勵。學院發展的關鍵就是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對于青年教師培養嚴把三關——招聘、培訓、考核。嚴把入口關,資曆審核、面試、動手操作、試講,優中擇優;進行崗前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聘請優秀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培養導師,進行一對一培養;同時成立督導組進行監督,特别是對青年教師實行“聽、評、議”考核,同時,結合導師指導意見,對青年教師開展評優評先。3.人才培養反饋機制

多數學校隻站在學校、企業的角度構建人才培養模式,而極少關注學生、家長的要求。進入“後示範建設”時期,要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建立起人才培養反饋機制。所謂人才培養反饋機制包括四個方面:入學初反饋、學習中反饋、實習期調整、就業後調查。在入學初,很多家長對學生都抱有一定的期望和想法,對學生的培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班主任在開學之初收集家長意見,做成檔案庫,采納有益建議,微調教學目标。學生進入學習狀态之後,逐漸加深了對專業的了解。由于電信專業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要求學生将所有的知識都掌握到位是難以實現的。因此,在确保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興趣偏好、就業方向等對學生進行分方向培養,調配在該方向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進行指導。在校企合作中,學校積極安排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但是頂崗實習之後學生便步入社會,沒有一個重新學習鞏固的機會。因此,電信專業采用“學習——頂崗——再學習——再頂崗”兩輪頂崗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提高學生的社會競争力。目前電子産品更新換代速度快,電信專業對已進入工作崗位的畢業生進行定期的跟蹤,根據反饋信息及時擴展新領域,跟上時代步伐。4.構建與贛州産業深度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所在地贛州市是原中央蘇區。2012年《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幹意見》正式發布,在改革發展中,贛州成為了東南沿海電子信息産業的首選轉移基地,這使得贛州對電信類專業人才需求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然而學院電信專業畢業生絕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發達地區,未與贛州産業實現對接。為增強電信專業學生的服務能力,響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提升對贛州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采取了以下行動來構建與區域産業深度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是對贛州相關行業企業進行了廣泛、細緻的調研,了解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現狀、人才需求狀況及崗位要求,确定人才培養目标。

二是以區域産業發展為基礎,有針對性地開發課程體系,改革課程内容和教學形式。

三是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引入到與贛州區域産業深度對接中去,實現“梯度式、雙技能、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是充分利用新的機遇,加強溝通與聯系,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為統領,最大限度地利用校企資源,有針對性地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為贛南振興建設輸送人才。

四、小結

示範(骨幹)院校的建設給人才培養帶來了動力和壓力,筆者學院不斷追求發展,始終堅持人才強校原則。進入“後示範建設”期,學院應繼續在人才培養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院電信專業人才的競争力。為了服務于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計劃,電信專業還采取與本科院校合作辦學機制,開始探索電信應用技術型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豐富辦學特色,培養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業生産第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同時,為使電信專業輸出的人才質量在“後示範建設”時期走在前列,還需引進國際上先進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尋求與國際企業的合作機會,與國際接軌,讓學院電信專業人才走向全國,走向國際。

參考文獻:

[1]姚和芳.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後示範建設”背景下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教師隊伍的路徑探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

[2]王皚.基于工學結合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實施流程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2(17).

[3]李琳.當前後示範院校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辦法[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

[4]邱小雲,彭迪雲.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定位對産業轉移意願的影響研究——以贛南為例[J].學術論壇,2014(4).

[5]尤婷,李培江.與浙西區域産業深度對接的特色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1(27).

(作者單位: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