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聚焦核心素養的烹饪專業課程體系創新

聚焦核心素養的烹饪專業課程體系創新

時間:2024-10-27 09:57:44

摘要:素養教育時代的到來,意味着人才培養目标的轉向。而這種轉向最終落腳在課程體系上。因此,各個學校都在探索課程體系與學生核心素養的聚焦。本文以烹饪專業為切入口,重點闡述基于烹饪專業核心素養的建構,重塑課程内容,創新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實施,改革課程評價。

關鍵詞:核心素養烹饪專業課程體系

2016年正式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新時期“培養什麼人”賦予了清晰的内涵。核心素養一時成為教育之焦點。2017年,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培育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指導意見》的出台,再一次為“核心素養”的中職表達提供了方向。此後,筆者所在學校開始探索“核心素養”的校本建構,提出了“五心素養”。

從國家層面到省級層面再到校級層面,核心素養的落地有賴于課程體系的支撐。作為烹饪專業的一線教師,筆者認為要聚焦這三級核心素養,結合專業特色,重新架構課程體系,在内容上創新,在實施上優化,在評價上改革。

一、“五心素養”的校本表達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培育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指導意見》指出,浙江省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内涵是“品德優良、人文紮實、技能精湛、身心健康”。

基于這十二字方針,筆者所在學校結合多年的辦學實際,以及重點專業的人才素養要求,制定了《諸暨技師學院關于加強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實施意見》,着重培養學生的“五心”素養,即慈善之心、愛美之心、感恩之心、勤學之心、創新之心。

1.慈善之心

慈善之心,即讓學生具備愛人之心和付出愛的能力,并将愛心付諸行動,讓學生身邊的其他人感受到愛心,獲得必要的幫助。

2.愛美之心

愛美之心,即讓學生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具備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環境美等基本素養。

3.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即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親人、老師、同學,學會與他人合作共赢,同時提升境界,熱愛祖國、熱愛黨,實現感恩之心的升華。

4.勤學之心

勤學之心,即讓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在知識充實、專業技能的增長道路上永不滿足、勤于精進,從而能夠在自己擅長的專業技能方面獨當一面,并且随着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繼續精益求精,具備社會所提倡的“工匠精神”。

5.創新之心

創新之心,即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突破,在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不斷思考、不斷創新,進而以創新精神實現個人成功創業。

二、素養教育期待課程體系創新

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意味着專業教學從“知識本位”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但是核心素養不是“空中樓閣”,需要在真正的教育實踐中得到體現和落實。所以,素養教育期待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的重構。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認知一下核心素養與課程體系的關系。

第一,核心素養使課程目标更加清晰具體。無論是國家層面對“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的凝練和浙江省教育廳層面對“品德優良、人文紮實、技能精湛、身心健康”四大素養的概括,還是筆者學校對“慈善之心、愛美之心、感恩之心、勤學之心、創新之心”五心素養的表達,都為課程目标的設立明确了方向,對課程價值有了具體化的指向。

第二,核心素養為課程内容的确定提供了依據。中職教育既要兼顧普通教育的普世價值,又要兼顧職業教育的專業特色,因此課程内容往往“廣而泛”。雖然近年來不少學校以“實用”為原則進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但是仍然存在課程知識太多,教育者無從選擇的困境。不止如此,作為緊密貼合産業發展的中職課程,受産業信息快速發展的影響,課程内容更新迅速。而核心素養的提出,将“最有價值的教育内容”做了精準定位,給課程帶來了“主線”。

第三,核心素養能夠指引課程實施的創新,尤其是對生态課堂的建構。過去我們實施課堂教學改革,關注的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關注的是教學效率的提高,卻沒有深究課堂教學改革背後的本質。而核心素養則讓教育者再一次認識到“讓人成為人、讓教育成人”的使命。

當然核心素養的提出,也對課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課程實施者打破傳統的課程架構理念,樹立以核心素養為引領的新課程觀。唯有如此,才能發揮課程在核心素養培育中的最大價值。

三、“五心素養”下的烹饪專業課程體系建構

1.課程目标:關注“五心”成長,指向“四能”提升

在學校“五心素養”的基礎上,筆者立足烹饪專業特色,提出了“五心四能”的專業核心素養。五心即慈善之心、愛美之心、感恩之心、勤學之心、創新之心,四能即操作能力、溝通能力、經營能力、服務能力。五心面向社會人的基礎素養,四能面向職業人的基礎素養。所以,烹饪專業的課程目标就是培育學生的“五心四能”。

2.課程内容:構建“4+X”課程群

課程實踐以核心素養為依歸。課程實踐直接影響着是否把學生培養成了理念設想中的人,這就需要在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牢牢貫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主線。筆者針對“五心四能”烹饪專業核心素養的培育,遵循“多元、多層、立體、交融”的課程觀,建構了“4+X”課程群。4即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多元發展課程四大模塊;X即每個模塊下設N門課程,具體如下圖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依托行業協會,對諸暨本土菜系進行重新梳理整合,開設與諸暨本土菜系相關的鄉土文化體驗課程、諸暨菜系研究課程、大師廚藝競賽課程等,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烹饪人才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筆者在構建課程群時注重遵守課程體系建構的四個原則:一是校本化原則,即立足學校自身條件和辦學實情,充分彰顯專業特色,符合學情實際;二是個性化原則,即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盡可能多的供給多樣化課程,因此形成了“模塊化”的課程群;三是整合化原則,即在課程體系建設與課程内容開發的過程中,強調專業融通、資源整合,強調的是學生綜合性能力的養成;四是生活化原則,即重視課程内容的“接地氣”,讓課程來源于生活,又能反哺學生生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程認可度。

3.課程實施:基于體驗的課堂教學改革

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是課程,主渠道在課堂。為了實現從目标到行動、從“内隐”到“外顯”的轉變,筆者結合烹饪專業教學,積極探索基于體驗性的課堂教學改革。

(1)場館變革——構建體驗式的“模拟工坊”。筆者将烹饪專業的實訓室進行改造,優化升級熱菜實訓室、面點實訓室、刀工實訓室、勺功實訓室、面點練功房、冷拼雕刻實訓室、多功能演示室等,引入諸暨本地餐飲企業,構建了教、學、做一體化的“模拟工坊”——育才1号後廚。為增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深入了解,營造與餐飲企業工作近似的氛圍,“模拟工坊”滿足了學生的實際專業技能訓練需要,凸顯教學輔導、工種培訓、烹饪試驗、技能鑒定、烹饪比賽等功能,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2)方式變革——實施任務導向的“體驗教學法”。基于“模拟工坊”,筆者在具體實施課程教學時采用任務導向的“體驗教學法”,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任務處理為中心、以能力和素質培養為本位”的教學形式。

以典型熱菜實訓操作為例,筆者每一期都會制定不同的主題。例如“魚香肉絲烹制”這一主題,筆者會将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合作完成一道魚香肉絲菜品。具體實施過程包括六個步驟:第一步,小組分工,領取任務;第二步,思維導圖,制訂方案;第三步,分工合作,烹制菜肴;第四步,成果展示,工具複位;第五步,總結反思,教師答疑;第六步,小組互評,教師點評。

再以飲食業基礎知識中的“油溫識别”為例,由于過油原料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一,菜品質量要求的差異,烹饪時對油溫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如果隻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灌輸式或者觀看式進行教學,學生很難将抽象的知識理解到位。筆者就在“模拟工坊”進行演示,同樣讓學生進行分組,并讓學生把油倒入鍋中,随着油溫的變化,講解不同溫度下油表面的變化,指出這是哪種油溫,屬于幾成熟,什麼時候适用等等。通過親身體驗,讓學生化抽象的知識為具體的現象,在做中學,并及時學以緻用。

4.課程評價:多元評價助力學生個性成長

聚焦“五心四能”核心素養,根據“4+X”課程群,筆者在進行課程評價體系建構時同樣聚焦多元、分層。也就是說以“五心四能”核心素養為主線,對四類課程開展不同形式的評價。其中以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以量化評價為主,即進行全過程的教學檢測考核,綜合多次的考核分數,權衡比重,進行最終評價;綜合實踐課程的評價以綜合實踐活動檔案為參照,融入企業員工标準,采取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企業考評的方式,形成專業标準和行業标準的“雙标合一”;多元發展課程的評價則以趣味性、學科學、啟發性、實踐性為準則,通過學生作品、競賽、成果展示、表演等方式進行。

參考文獻:

[1]王蕾.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構建[J].當代教育家,2017(2).

[2]張衛民,代娜.烹饪教學中如何運用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考試周刊,2016(61).

(作者單位:諸暨技師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