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淺談中職學校智慧校園“校本管理平台”建設

淺談中職學校智慧校園“校本管理平台”建設

時間:2024-10-27 09:08:00

摘要:随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職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已成為一種趨勢,各院校在原有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向智慧校園建設邁進。筆者根據所在的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情況,深入剖析目前智慧校園建設的現狀和特點,探讨了基于校本管理平台的智慧校園建設之路。

關鍵詞:智慧校園信息化校本管理平台

從2010年浙江省首次提出智慧校園,不少中職學校已經開始試點智慧校園建設。智慧校園是在“數字校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過去,數字化校園存在着信息孤島、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規劃等弊端。随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強調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與構建完善的雲平台已成為大勢所趨。

一、智慧校園的内涵與特點

就智慧校園的内涵而言,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給出了不同的定義。根據現有的理論研究,筆者認為,智慧校園是以物聯網建設環境為基礎的,集工作、生活與學習于一體的智慧化環境;智慧校園環境是以各種類型的服務平台為工具,充分将與中職學校息息相關的教科研、管理和生活囊括其中。由此可見,“智慧校園”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加強校園之間的物物聯系。簡單來說,智慧校園的核心特點就是“以人為本、深度融合”。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特征。

1.以數字化校園建設為基礎

智慧校園建設的物質基礎是要有基礎的網絡設施,要利用數字校園所能提供的統一的數字化編碼、網絡基礎環境,并采用數字校園的單點登錄方式,這都是智慧校園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

2.充分體現智能化的特點

智慧校園更具物聯網信息交換的特點,從單一的人延伸到了物品,比如校園内的設備、圖書雜志、儀器設備等。智慧校園中的人與物有機整合,集合成了一個物物相連、人物相連的智能化環境。

3.突出個性化定制服務特點

智慧校園與數字校園相比,更加注重個性化服務,提供具有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智慧校園建設是以提供個性化服務為目标,着重解決師生在生活、學習與工作中的各種需求。

二、當下智慧校園建設的困境

1.重硬件輕軟件投入

由于我國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普遍處于起步階段,基本上都是從數字化校園建設向智慧校園過渡階段,多個管理平台相互獨立、數據庫系統重複建設,重複和錯誤的數據,都難以為學校重大決策提供支持服務,導緻學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收效甚微。部分職業學校甚至耗資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硬件設備投入大、軟件設備投入少,不能共同發揮作用。

2.忽視用戶需求導向

當前智慧校園建設以技術應用為中心,以數據平台為載體,往往是盲目跟風,偏離了實際需求。很多職業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沒有進行深入調研,與師生實際需求不吻合,不僅偏離了“以人為本”的出發點,也未能将學校的辦學特色與文化等融入其中,智慧校園的生命力和活力不足。

3.缺乏自身特色

目前,大多數學校智慧校園按照相關的文件标準建設,幾乎以數字化、硬件指标等作為衡量與判定的标準,類别與功能幾乎都相仿。但是在統一的标準下缺乏個性與特色,大多數課程都相仿與類似,導緻智慧校園建設普遍缺少自身特點。

三、智慧校園建設的必要性

1.符合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

作為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職業教育信息化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通過“互聯網+”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重構職業教育生态系統,成為能否在教育變革中成功轉型的關鍵。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職業教育要加快數字化、信息化進程,推進信息化平台體系建設。在制度的保障下,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有三大趨勢:一是職業教育網絡平台的綜合化;二是虛拟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三是開放式網絡教育體系逐步構成。總體而言,職業教育正邁着穩中有進的步伐,信息化建設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勢頭強勁。

2.符合“互聯網+”校園管理的需要

将“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校園管理中,是不少中職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主要方式。筆者認為,“互聯網+”校園管理不單單是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連接,而是應該将互聯網平台應用到學校教學、管理、生活等方面,形成以師生需求為導向,并汲取互聯網在教育生态圈中的改革,運用互聯網思維推進教學管理的機制創新,從而構建起智慧型、個性化的校園,促進傳統教育轉型升級,跟上時代步伐,實現内部整體的變革。

3.提升辦學層次的需要

根據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關于發布《職業院校數字

校園建設規範》的通知(教職成函[2015]1号)、《省政府關于推進智慧江蘇建設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103号)、《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智慧教育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5]24号)、江蘇省教育廳和江蘇省财政廳《關于推進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通知》(蘇教職[2016]3号)、《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8年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國家級和省級培訓工作的通知》(蘇教師[2018]7号)精神,全面提升全省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與應用水平,全面推進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由此可見,智慧校園建設已成為提高辦學層次和格局的重要方式。大多數職業學校在頂層設計、學校“十三五”規劃中均将“智慧校園”建設列為重要建設目标,覆蓋教學、管理、服務、生活等各個方面。

四、智慧校園建設思考

1.加強統一規劃

按照學校“十三五”戰略部署,筆者所在的學校正在積極建設智慧校園,按照“基礎環境、綜合管理、應用支撐、個性服務”四大模塊,建設四個應用項目,主要包括服務中心、管理中心、學習中心、資源中心。學校通過搭建完善的智慧校園基礎平台,進一步完善應用系統,構建起“技術先進、穩定實用、覆蓋廣泛、速度快捷、資源豐富”的校園網絡服務體系,從而确保網絡資源的交互使用、教學科研信息交換與教育管理正常運行。

學校不僅重視基礎建設,還要不斷加強課程網絡化建設,大力建設網絡精品課程和資源庫,建設高水平、數字化的現代圖書館和資料庫,同時完善教學信息資源庫,并接入校園網,實現網上資源共建共享。因此,良好的基礎設施是智慧校園建設的基礎。筆者認為,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做好“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網絡互聯是智慧校園信息應用的必要紐帶,要求學校校園網絡設施布局基本到位,校園寬帶網絡采用電信雙線200M、聯通100M三路出口,内部主幹網采用萬兆核心交換機,無線網絡覆蓋校園。二是加強硬件設施投入。學校建有情景模拟室2個,虛拟仿真實訓平台5個,建有網上教學互動中心、莫愁微學堂、網上課堂、在線測試系統等網上學習平台,各專業均有精品課程學習網站,各教室均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及交互式白闆。此外,學校還不斷增加電子白闆、教學仿真軟件、虛拟實驗室、情景錄播室等高智能化教學設備的投入。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學校初步建成高效傳輸、在線互動、服務教學的學校信息化實施環境,形成職業教育新生态。

2.組建一支高素質、高技術、多領域的信息化團隊

為了充分發揮職校特點,彰顯專業建設成效,學校傾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技術、來自多領域的信息化團隊。這支團隊從學生中來,由各班班委、美術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共同成立小組,帶領班級其他學生設計并開發網站和相關的應用軟件。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信息化平台的開發效果,還能節約開發成本,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提高。在校企合作中與知名軟件公司共同開發适合學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且利用學校的資源優勢和企業的先進理念及技術,使信息化管理建設得以可持續發展。

學校成立了信息中心,其主任為中層正職,分管學校信息化工作,并組織成立軟件研發中心,由校長直接管理。此外,學校信息化團隊中配置相應的研發人員,同時專兼職網絡管理與維護人員、信息維護人員、在各處室中配備1名以上的信息員,有效保證學校信息化建設順利開展。

3.自主設計了應用廣泛、易于維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筆者認為,智慧校園建設應該秉持學校本位的思想,立足于校本研發,才能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智慧校園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軟件應該采取自主研發的形式,以提供個性化服務為目标,經過不斷研究和完善,最終形成了“信息發布平台”“學生管理平台”“網絡辦公平台”“活動管理平台”,并包含了學籍管理、課務管理、教科研管理、校園一卡通系統等40多項應用成果,在學校的教學、管理、生活等各個領域使用。在此基礎上,學校還擴建了莫愁APP移動應用平台、視頻會議系統、莫愁“微學堂”等辦學、校園短信系統、教學的網絡應用與資源平台。

一是信息發布平台。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網絡平台進行展示,從而擴大宣傳和影響力。在此基礎上,學校不僅完善與優化了校園網站的功能,并且開發了班級網、黨建網、精品課程系列等。二是學生管理平台。學校工作的主體是學生,按照“由入到出”的形式,筆者參與開發了學生學籍管理平台、德育管理平台、實習實訓管理、學生畢業管理等平台。三是網絡辦公平台。為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教師的管理水平,學校按照教師的日常工作流程,為教師量身定制,共開發了招生、課務、教材征訂、實驗室、網上報修、工資等常用的管理平台。四是活動管理平台。信息化最主要的效果是最大化地解放重複性的機械勞動。為了使工作效率和準确性得到提高,學校開發了競賽管理系統、監考報名系統、活動報名系統、驗收資料管理系統等工作平台。

(作者單位: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