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究竟該怎樣稱呼“共享經濟”

究竟該怎樣稱呼“共享經濟”

時間:2024-10-27 07:42:07

前不久,皮尤研究中心調查(PewResearchCentersurvey)驚人地發現,大多數的美國人根本不知道“共享經濟”——描述最近火熱的按需應用或平台商業模式的新詞。換句話說,Airbnb在超級碗做廣告,Uber慢慢地甚至被當做動詞來用,大家都對此無比熟悉,然而73%的美國人都不了解代表其運作方式的标語。

更奇怪的是,那些号稱聽說過“共享經濟”的很多受訪者卻将其解釋為無私的努力。“大多數對于共享經濟的解釋都過度強調‘共享’卻忽視了‘經濟’的成分。”皮尤研究員如此寫道,而調查指出,至少40%的美國人有這樣的觀點。

那麼,為什麼一個如此嘩衆取寵的經濟趨勢卻不為大多數民衆所知呢?一種可能性是,也許這種趨勢也沒媒體宣傳得那麼影響巨大;而另一種可能性是,也許“共享經濟”這個名字本身取得不好。“如果一個标簽被用于描述很多不同的事物,那就可能導緻‘共享經濟’這樣的結果。Airbnb是在線住宿租賃平台,Uber是按需叫車服務,TaskRabbit是在線勞務市場,‘共享經濟’同時也包括P2P借貸平台以及不同盈利模式的衆籌平台。”ArunSundararajan這樣認為,他是紐約大學的教授,出版他了一本新書《共享經濟》。

Sundararajan直接用“共享經濟”作為他新書的書名,想必也是認可這一命名的,他說:“我的猜測是,熟悉類似平台服務的人數會遠遠多于聽過‘共享經濟’的人數,因此我們還需要繼續教育大衆。”他指出,早期的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都全方面地推廣“社交媒體”這一概念,然而“社交媒體”這個詞語也有它的缺點——先入為主認為用戶間存在不同的社會距離。

不是所有人都覺得“共享經濟”這個詞叫得不對,MIT斯隆管理學院的教授MichaelCusumano認為:“這個詞确實有些奇怪,但是它确實表達出了該模式根本的意思:通過共享利用率低下的資源而形成的新行業或細分經濟體,該經濟體就是這樣平台的總和。”

然而,怎樣去稱呼該商業模式并不是什麼深奧的哲學問題。對于一些人而言,宣稱這是一個給大家帶來共享和善意的商業這樣的話是令人反感的。Uber全美各個地方都引起了抗議,而Airbnb在數十個州被法律保護人士盯上。中央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副主管DeanBaker認為:“這些平台非常喜歡‘共享經濟’,但很明顯這是個誤稱。他們存粹都是利潤驅動的商業體,與分享毫無關系。”

Baker強調說,很多新興的商業都喜歡使用積極高尚的品牌标語,這樣做可以避免很多法律監管層面對其的不利讨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行業内争論Uber或Lyft平台上的司機到底是算該公司的正式員工還是簡單地被認為獨立承包人。

由于這些企業仍然處于早期階段,被貼上的任何标簽都得慎重考慮,因為這會很大程度影響公衆對他們的認可程度。所以對于“共享經濟”而言,既然它不夠準确甚至有害,那是否有更好的術語來代替呢?Sundararajan在他的新書裡建議使用“衆集資本”。

“我認為,這些共享經濟平台隻是代表了一種早期的不同的經濟活動組織方式,這種組織方式介于20世紀現代公司結構與18世紀面向單一市場的個人小作坊之間。”他表示,“他們不是純粹的市場平台,也不類似于酒店或火車公司,他們的形式介于這二者之間。”

摩根大通研究所的智囊團選用了另一個不同的術語——“平台經濟”。其研究人員指出,“平台經濟”這一詞十分有用,因為它既囊括了如Uber的“勞務平台”又包括了如Airbnb的“資産平台”。

Baker也提供了另一個思路,“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這樣叫不是很吸引人,但是這個偏經濟學家的術語确實表達了他們的實質商業内容。

在短期内,媒體、經濟學家和學者覺得使用什麼樣的術語是很關鍵的,因為在産業還在成形的階段這會極大地影響大衆對其接納程度。“但是長遠來看,當大衆對其有了足夠的認知後,術語已然成為該趨勢文化的一部分,反而無所謂好壞了。”Sundararajan說。

來源:《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