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本刊記者李興然中信證券(600030)被業.."/>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信證券:業績表現差強人意

中信證券:業績表現差強人意

時間:2024-10-27 04:49:54


    口本刊記者李興然

中信證券(600030)被業界譽為“全能型投行”,是國内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在證券行業内一直是龍頭企業。然而,從公司最近披露的财務數據來看,龍頭地位似有松動。Wind數據顯示,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位居A股上市同行的榜首,但這兩項數據的同比增長率卻排名倒數。以前三個月的月度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中信證券更是直接将營收和淨利潤雙料第一的寶座讓位給了國泰君安。

另一方面,公司最近一年負面消息頻繁,尤其是2015年中期以後的救市行動中,公司作為國家隊的主力部隊,卻出現多名管理層及員工因涉嫌内幕交易、洩露内幕信息被公安機關依法要求接受調查,公司也因為兩融業務違規而被監管層立案調查。不可否認,這些不良記錄,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撼動中信證券的龍頭地位。

龍頭地位出現松動

Wind數據顯示,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0.13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198.00億元,兩項數值均遠遠高出A股其他上市券商同期的數目。從相對值來看,2015年中信證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為91.84%,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74.64%。乍一看似乎不錯,但是,在已經披露同期财務數據的22家(還沒發布年報的,以業績快報、業績預告的成績來統計)上市券商中,中信證券的營收同比增長率卻排行倒數第三,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更是倒數第一。另外,公司在2012-2014年中,其淨利潤連續三年穩居A股同行之首,但是同比增長率在三年時間裡都是遠遠落後于行業均值。

截至4月12日,23家上市券商2016年3月份業績已經公布完畢,從一季度的成績排名(統計口徑為母公司前三月的月度數據)來看,中信龍頭老大的寶座讓位給了國泰君安。根據Wind數據,2016年一季度,中信證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别為38.82億元和10.32億元,分别低于國泰君安的42.14億元和14.56億元。同時,3月份中信業績的環比大幅提升,但依舊沒能阻止其一季度業績同比下滑,和去年一季度相比,中信證券淨利潤同比下降60.23%,降幅遠高于其他上市同行。

從主營業務構成來看,2015年中信證券經紀業務收入217.12億元,占其營業收入的38.76%,可見,經紀業務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不過,随着傭金率的下降,作為特色并不明顯的券商之一,中信證券尤其需要為經紀業務籌謀出路。長江證券對中信2015年年報點評道,在經紀業務收入下行背景下,資管和投行将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不過,中信證券經紀業務轉型方面并沒有多大建樹,而從其财務數據中可以明确看到的是,公司投行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低,而且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

品牌信譽遭到質疑

更為嚴重的是公司正經曆信任危機。2015年11月26日,公司發布關于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通知書的公告,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11月29日,中信再出公告,本次調查的範圍是公司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規定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各方全力“為國托盤”的背景下,中信證券方面曾傳出惡意做空和内幕交易的消息。2015年8月25日晚,有媒體報道稱,中信證券已有包括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執行委員會委員葛小波和劉威3名高管在内的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直到8月30日,中信證券才終于承認确有幾名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并表示公司會積極配合調查,嚴肅整改。數據顯示,中信證券2015年兩次參與“救市”,合計出資金額達211.09億元,堪稱國家隊中的主力部隊。

到9月15日,中信證券已然處在風暴眼中。中信當天晚上的公告稱,公司總經理程博明、經紀業務發展與管理委員會運營管理部負責人于新利、信息技術中心汪錦嶺等人因涉嫌内幕交易、洩露内幕信息被公安機關依法要求接受調查。12月4日,市場再次傳出,中信又有兩名高管被帶走調查。公司于12月6日公告稱,公司暫時無法與上述人員取得聯系,并表示前期配合調查的員工已有一部分先後返回工作崗位。今年2月4日,中信繼續發布公告,前期協助或接受調查的員工部分已陸續返回。

在高管被查過程中,中信證券啟動了董事會換屆,公司董事長王東明退休,高管層已改頭換面。在2015年年報中可以發現,中信原董事長王東明、原總經理程博明、執委會委員徐剛、葛小波、劉威、陳軍、闫建霖已離任。除王東明外,其餘6位均為此前涉案高管,而且均為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成員。

有分析認為,上述事件堪稱中信證券自成立以來遭遇的最嚴重的危機。事件爆發不久,國内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将中信證券納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理由是該公司經營存在不确定性,此前大公對中信的評級為AAA。标普亦将中信證券的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觀察。

上述事件也使得中信證券國際化戰略戛然而止。去年7月份,有報道稱中信集團正在與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洽談收購羅素投資(RussellInvestments),成交價溢價高達4億美元,顯示中信志在必得。到10月9日,英媒稱倫交所準備以11.5億美元的價格向私募股權集團TAAssociates出售羅素投資,這意味着中信證券收購羅素的計劃将功虧一篑。目前,中信遭到證監會調查的事尚未出結果,在事件結果落地之前,公司的一舉一動都将受到限制,未來發展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确定性。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