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海爾:互聯網 + 制造的探路者

海爾:互聯網 + 制造的探路者

時間:2024-10-26 03:46:05

□文/陳錄城

互聯網技術的産生與發展,在全球市場引發了一次劇變。中國制造在當前的時代裡面臨着變革挑戰,由于原材料、能源和土地漲價,以及勞動力成本和環保成本增加,原有的“低成本”競争優勢逐漸消失。與此同時,以用戶為主導的消費市場興起,用戶可以從全球範圍内挑選理想的産品和服務,這也要求企業必須以滿足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借勢“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浪潮,實現轉型升級。

陳錄城海爾家電産業集團副總裁

轉型的核心在于“用戶價值”

頁岩氣革命和機器人的使用加速了美國制造業回歸本土的現象,這種現象我們可以認為是能源與技術上的革新所推動的。而對于中國制造來說,想要走出困境重尋出路,就必須颠覆傳統模式,在工業制造上取得技術的突破,在互聯網時代就是将中國制造與“互聯網+”相融合。

在此背景下,海爾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方面的探索,最重要的就是以用戶為導向,布局互聯工廠,同時搭建了U+智慧生活平台,構築起共創共赢生态圈。

事實上,對于制造業同“互聯網+”融合方面的探索,海爾并非一帆風順。一方面是因為海爾在這個領域的探索是獨一無二的,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曾表示,海爾的互聯網工業轉型之路在全球範圍内沒有可以借鑒的目标。這也注定了海爾的轉型、融合之路會是一個摸索、試錯的過程。另一方面,“大企業病”讓衆多巨頭型企業不願放棄自身主導地位,因而拒絕或遲于轉型,不甘向用戶“俯首稱臣”。這也會為整個制造業帶來消極情緒,許多人甚至懷疑、仇視那些敢于尋求變革的企業。可以說,海爾的創新實踐是在激流中勇進,會有風險,也會有質疑,最重要的還在于未來的不可知性。

但無論如何,海爾對于時代的認識非常明确,始終緻力于将企業化身為互聯網的一個節點,以此融合全球資源,讓全世界成為自己的研發部。世界一流戰略大師加裡•哈默稱海爾的創新實踐是一種“哥倫布式”的探索模式,海爾不僅敢于将自己置身于未知道路上,而且勇于颠覆傳統、革除舊制,以“自以為非”的精神尋求創新。

其實,從如今全球企業達成的共識來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不僅是要讓制造業重獲生機,更是為了創造用戶價值。那麼如何創造用戶價值呢?這問題看起來指向明确,卻又有些大而玄。沒有哪個企業不知道用戶價值,但卻沒有企業知道怎麼造就用戶價值。這就像工業3.0時代企業對新技術認識與使用上的矛盾,以柯達為例,作為曾經膠片業的巨人,柯達率先開發出了數碼技術,但卻沒能充分利用這個優勢。相反,在其仍沉迷于膠片技術時,數碼技術迅速發展并最終革去柯達性命。在柯達申請破産之後,其數碼技術竟拍賣了高達5億美元,令人無比惋惜。

互聯工廠、智慧平台促成融合

也正是由于上述的問題,使海爾的創新實踐具備了很強的指向性,其最核心探索方向就是要創造用戶價值。從目前看來,海爾的模式具備了傳承特征,同時又發揮了極大的創新能力。上一個時代,前通用電氣CEO傑克•韋爾奇憑借着“六西格瑪”标準,以生産零缺陷的“完美模式”刷新了企業的用戶體驗;而互聯網時代,海爾在追求生産質量的同時,又以一種用戶參與的全新方式将用戶價值提升到新高度。

在提升用戶價值的過程中,海爾将制造業與“互聯網+”充分融合到一起,并以此提升了企業發展的新高度。海爾自2015年初開始在全國範圍内布局互聯工廠,截至目前,海爾已經在全國建立了7個互聯工廠,第8個工廠也已進入施工階段。互聯工廠最大的特征就是将機械化向着智能化、模塊化革新,并使用戶端、生産端、設計端等多環節無縫連接,以實現人機互聯、機物互聯、機機互聯。

在互聯工廠的全流程生産過程中,海爾将用戶體驗擺在了最核心的位置。首先,海爾通過網絡技術将互聯工廠“透明化”,使全球用戶随時可以在移動端看到産品的生産情況;其次,海爾将用戶納入到了自己的生産閉環中,讓用戶參與其中,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可以說,海爾對于互聯工廠的探索,是一種将傳統的大規模制造向着互聯網時代大規模定制轉型的探索,也是其對于制造業同“互聯網+”相融合的最直接體現。同時,張瑞敏将布局互聯工廠視作海爾創造用戶價值的重要舉措,他曾多次提出過“産消合一”這個概念,即是讓用戶參與到設計生産的全流程中,既充當生産者,也扮演消費者。

互聯工廠的産生,是海爾創新實踐中内在的布局;而搭建U+智慧生活平台,則是海爾對外剖析“互聯網+”概念的生态圈陣地。換句話講,在探索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過程中,海爾布局互聯工廠是側重于對制造業革新,而搭建U+智慧生活平台則是對“互聯網+”的全新解讀。

U+智慧生活平台可以說是一個生态圈,各式各樣的資源都能夠彙聚在此,并為用戶提供多領域的産品和服務。目前,海爾通過U+智慧生活平台已經實現了空氣、美食、洗護、用水、安全、娛樂、健康等7大智慧生态圈的搭建,全球最大的智慧生活産業闆塊已經初見雛形。除了生态圈的搭建外,U+智慧生活平台也與Homekit、百度、阿裡巴巴、京東等一系列智能家居接口實現對接,憑借開放的方式将智能硬件制造商、軟件開發商、内容提供商和用戶納入其中。

在這些資源進入平台後,海爾最重要的探索就是讓電器演化成“網器”,以此促使一種智慧家庭體系的逐步構建。加裡•哈默曾指出,互聯網時代企業變革的核心在于重塑體驗,而海爾對于U+智慧生活平台以及智慧家庭的構建,就是這樣一場變革。在未來的家庭生态圈中,家電可能隻是一種載體,而透過家電,用戶卻能享受到更多的生活服務及智慧解決方案。馨廚冰箱、智慧浴室,這一系列産品都是海爾基于智慧生活場景的深刻布局。

創客創新:回應互聯網+時代

其實在融合過程中,海爾始終有一個問題是無法回避的,這個問題既是海爾現階段的挑戰,也是海爾适應未來的王牌,那就是創新力。

《零邊際社會成本》的作者傑裡米•裡夫金以及《大數據時代》的作者舍恩伯格曾有過相似看法,即互聯網時代的經濟是共享型經濟,企業的最終發展實際上是創新力與傳統組織的角力。加裡•哈默在最近演講中也表達了同樣觀點。基于上述觀點,許多人對海爾未來産生擔憂。因為過去十年間,海爾廣受認可的是強大的執行力,但這在新時代反而會成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這是許多人擔憂的原因。

讓執行力向着創造力轉變,不僅是海爾,對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充滿挑戰的。被譽為“互聯網預言家”的凱文•凱利針對這種轉型現狀曾提出了“峰谷理論”,即企業想從一個高峰達到另一個高峰,就必須将一切推翻,讓自己跌入深谷中,再重新攀到新高峰。凱文•凱利的理論固然有其道理,但對企業,尤其是大企業來說,跌到底重來是一種不可承受之重,無數企業會在這個過程被革去性命。

而海爾的做法是“飛行途中換引擎”。張瑞敏曾表示,飛機四個引擎用來飛行,現在會在飛行途中更換兩個,雖然會減緩飛行的速度,但卻不至于跌到地面。而這種更換引擎的方式就是推行“人人創客”。

有人說“人人創客”的模式與制造業同“互聯網+”融合的做法并不搭邊,這是不正确的。因為這兩者的目的都是以提升用戶的體驗為核心,也具備相同的時代本質,即圍繞着人進行變革。福特對流水線的革命,讓汽車成本降至平民收入水平,也讓制造業第一次充分融入到用戶生活之中。同樣,創客以創意産品和個性化服務滿足用戶需求,使制造業更加貼近時代和用戶,而制造出的産品可能隻是一個平台,更多資源會通過網絡提供。海爾在這方面的探索具備很強的價值,不論是互聯工廠還是企業本身,都是一個平台,而平台上搭載的是用戶、創客和全球一流資源。在這個生态圈裡,海爾空氣盒子、社區洗、産業金融等小微紛紛興起,并最終促成了“互聯網+空氣”、“互聯網+洗護”、“互聯網+金融”等多種“互聯網+”模式誕生。

可以說,創客模式将是海爾在未來很長時間裡的核心舉措。它不僅可以讓化身為平台的海爾具備更強烈的創業熱情,更重要的是能讓企業快速适應未來,适應多變的用戶需求。“如果把創業和守業割裂來看就永遠沒有正确的答案,唯一的出路是隻有創業沒有守業。”這是張瑞敏在《緻創客的一封信》中的話,現在看來,這不僅是海爾對創客的一種期盼,更是海爾對于如何适應互聯網+時代的一次回應。

責任編輯:衛麗紅

圖海爾互聯工廠圖解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