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布局互聯網場景金融

布局互聯網場景金融

時間:2024-10-26 03:43:04

□文/陸宗慰

在碎片化的互聯網時代,越靠近資産端,越靠近場景,才越有生命力。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應該是以數據為根本,以個人金融場景和産業金融場景為兩翼的金融生态。在布局構建場景的過程中,将金融碎片化。而金融最終的意義應該服務于實體,在交易場景中信手拈來,無處不在。

陸宗慰和君咨詢合夥人

任何面對C端的互聯網企業,想要自己的應用具備高黏性和頻繁的打開率,都應該從支付錢包的三大功能入手,構建對應的場景。

在場景中還原資産價值

人類社會從商品經濟到貨币經濟,再由貨币經濟到信用經濟的轉型過程中,信用的合理定價,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數據的缺失、信息的變化等等因素,都造成了無法精準對信用體估值。信息不對稱,又給一些金融機構疊加杠杆的機會,堆積了風險。每一次的疊加,霧裡看花,綻放鮮豔。每一次的崩塌,觸目驚心,哀鴻遍野。金融業的高速發展,催化着資本離資産越來越遠,離真實的場景越來越遠。

當前,互聯網的時代,讓我們有機會将金融碎片化在場景中呈現。讓我們有機會在場景中,通過獲取各種數據來還原資産的真實價值,正本清源。圍繞“個人”和“企業”這兩個資産端的源頭,構建C端和B端場景。在互聯網的場景裡獲取數據,信用由數據背書,資産在場景中直接呈現,投資在場景中直接完成。使得“資本的逐利性”和“生産率提升”這對矛盾,在一個個場景中進化、融合、統一。

互聯網場景金融的C端模式

兩年前,筆者描畫了圖1左邊的生态場景,認為所有面對C端的互聯網企業,不管是垂直領域的還是平台型的,都應該構建三個場景:花錢的生态圈、賺錢的生态圈、社交的生态圈。因為,一個人大部分的社會活動,都和錢包緊密相關。而一個支付錢包的三大功能就是花錢、賺錢和轉錢。

對一個C端數據的完整采集,就應該圍繞支付錢包的三大功能來構建基礎場景。然後逐步完善三個場景中的物種,讓這些場景進化為一個完整的大的生态圈。同時補充硬件入口(手機、電視、可穿戴設備等)、線下入口(便利店、物業公司等)。

互聯網時代,數據的全面性,完整性,實時性,就是在一個個場景的構建中去完善,去采集。任何面對C端的互聯網企業,想要自己的應用具備高黏性和頻繁的打開率,都應該從支付錢包的三大功能入手,構建對應的場景。

面對C端的互聯網公司,不管剛開始從哪一個場景切入的,在戰略上,一定要整體規劃這三個場景的布局。平台型的自不用說,這樣做是必需的,垂直型的也一樣可以構建和垂直領域相關的“融資或衆籌的投資場景、爆款産品的消費場景、粉絲互動的社交場景”。構建小三圈來對應這支付錢包的三大功能。

一家好的面對C端的互聯網公司,應該要做到用戶能夠自然地遊弋在3個場景中:讓賺到的錢去花出去;讓花出去的錢賺回來;在社區中分享好的消費産品和愉快的投資體驗,發布的信息和評價再由自己的信用做背書,C端用戶信用背書的評價再給消費場景和投資場景中的物種背書。

擁有權拆分為使用權的分享機制,也可以在社區中通過信用等級配對來實現陌生人的資源分享。一個舒适的、閉環的場景,才有機會被用戶高頻使用,最終達到獲取數據的目的。場景獲取數據,數據完善信用,信用進化場景。形成這樣可以不斷自我進化生态機制的互聯網公司,相信在未來的競争中,更加具備優勢。

2014年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星戰前傳之BAT》,認為阿裡巴巴不應該單獨做社交應用“來往”,而是應該在支付寶裡面嫁接一個社交應用。因為支付寶已經綁定了C端的錢包,完成了上述生态閉環中最難的一個環節——支付錢包。當時,阿裡巴巴在推出了餘額寶之後,就具備了賺錢生态圈的雛形。現在,招财寶、娛樂寶、阿裡衆籌都紛紛上線,一個賺錢生态圈正逐步完善。花錢的生态圈本就是阿裡的立家之本,因此,在此基礎上嫁接社交生态圈是最自然、最便捷的方式,可以迅速完成三個核心生态圈的構建,形成支付錢包的功能閉環。

2015年9月,支付寶9.0上線,終于實現了這一設想,一一對應了這3個生态場景。社交的加入,完善了數據維度,豐富了數據,使之能更好地支撐阿裡的芝麻信用。數據産生了信用,信用産生了信貸,從而産生了資産。同時支付寶提供了朋友之間的借條功能,朋友之間可以根據芝麻信用的評級來決定是否出借,真正實現了資産端和資金端最直接的打通,而這一切都是在阿裡構建的場景中完成的。

圖1互聯網企業生态場景互聯網場景金融的B端模式

相對于個人而言,企業要通過互聯網的場景來收集數據,再通過數據進行企業信用評級,最後通過信用等級産生資産包,完善和反哺場景,難度是幾何級增加的,為什麼呢?

首先,角色增加了很多。供應鍊上有供應商、工貿商、核心企業、經銷商、C端用戶。服務于供應鍊的有金融機構、物流公司、供應鍊服務商等。角色和角色之間,有一一對應、一多對應、多多對應。每一種對應,就是一個場景。

其次,每一個場景,在線上化的過程中,也有非常多的難點需要攻克:一是數據的标準化。每一個企業數據的記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淩亂、缺失等情況普遍存在。二是數據傳遞的語言也不盡統一,造成打通和傳輸的困難。三是數據采集的質量和完整性。因為每個角色的商業利益,存在博弈。在沒有一個大利益共同體的觀念和機制建立起來之前,數據采集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為什麼面對C端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紅海一片,而産業互聯網、線上供應鍊等涉及企業的互聯網模式一直遲遲沒有啟動的深層原因。

對應圖1,我們來梳理一下幾個角色之間,比較常見的幾種場景。

在以下場景中,都可以融入物流公司和供應鍊服務商這兩個角色。有時候,物流公司和供應鍊服務商,還會在這些場景中,成為核心成員。互聯網對于B端的場景金融核心解決的是兩大需求:流動性需求和風險控制需求。

在場景1當中,隻有企業和銀行兩個角色。傳統的做法是銀行線下做風控,然後放款。這個場景線上化,是通過企業内部信息系統(如ERP系統)和銀行打通。如果加入物流公司和供應鍊服務商的角色,核心還是通過這兩個角色增加獲取企業的信息。從貨物層面、資金層面、銷售層面、成本層面,全方位地獲取企業數據。通過數據進行信用評級,确定資産價值,實現風控的目的。數據獲取的方式越來越線上化的過程中,也就是效率提升的過程,成本降低的過程。當風控成本降低到臨界點時,小額、短期的流動性需求也就可以被滿足了。所以,在這個場景中,風險控制需求被很好的解決後,流動性需求也會迎刃而解。

在場景2和3當中,線上化的案例相對較多,上海鋼聯是工貿商構建的線上場景,京東和蘇甯雲商是經銷商構建的線上場景。供應鍊中的兩個“2”代表工貿商和經銷商,率先切入線上供應鍊金融構建場景,這也比較好理解。無論任何行業,互聯網首先切入的一定是信息撮合場景。工貿商撮合的是上下遊企業,經銷商撮合的是産品和終端用戶。

在信息撮合的過程中,被撮合的雙方都會有金融需求。那麼,工貿商和經銷商作為中介,在傳統撮合中,就具備獲取各方面信息和數據的優勢。在此基礎上,構建線上生态,是順其自然的。

在這兩個場景中,對于企業端的風控和貸款,主要還是通過商票、銀票、貨物等實物的質押來實現。結合物流數據和訂單數據都成為其征信的有效補充。但不會有很多的純信貸産生,因為相對工貿商和經銷商采集的數據一定是在資金或者貨物流動時才可以采集到。無法獲取供應鍊企業内部的管理數據,相對而言,數據的完整性不充足。

企業要通過互聯網的場景來收集數據,再通過數據進行企業信用評級,最後通過信用等級産生資産包,完善和反哺場景,難度是幾何級增加的。

因此,純居于信用的貸款項目,是很難産生的。對于流動性需求,主要是由外部資金來支持,銀行,大股東,或者自建P2P平台來募集資金。

在場景4當中,通常是輸出核心企業的信用給上下遊,從而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通常還會成立自己的金融機構(受銀監會監管的财務公司)來完成核心企業商票的内部流通。個人認為,核心企業加金融機構的線上化場景,在未來是最有價值的。

首先,在流動性需求上,這個場景可實現的創新模式最多。因為,商票或銀票都是由核心企業發出的,所以,票據的内部流通被供應鍊各方普遍接受。因此,對于票據的大拆小,應付款的打折拍賣,構建票據池等等這些創新功能被線上化之後,可以大大提升流動性。

其次,在風險控制需求上,針對供應鍊内上下遊企業的信貸需求,可以構建一個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供應鍊雲征信系統,采集上下遊企業的内部經營數據。由核心企業實時把控這個供應鍊的動态健康度,并在需要的時候,支持上下遊企業的資金需求。

雖然說,供應鍊各方利益存在博弈,但是,對于供應鍊中的工貿商和經銷商來說,核心企業是更有機會通過商務磋商,來實現大利益共同體的理念灌輸的。畢竟,未來的競争,絕不是一個企業的競争,而是整個供應鍊的競争。核心企業在考慮到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更應該關注上下遊企業健康成長。合理的利潤輸出,才能夠保證核心企業産品質量和産量的穩定,才能保證整個供應鍊的整體發展。在未來的競争中,如果不前瞻性地考慮到這一點,都是核心企業戰略上的重大失誤。

最後,這個場景,是最靠近資産端的。互聯網的本質是去中介的,當下還有中介存在,甚至以互聯網的方式存在,核心是因為這個中介的功能相對複雜。互聯網短時間内無法替代,但那隻是時間問題。10年甚至50年後,直融直投的場景化趨勢是必然結果。

現在,資産端來源于企業的P2P,基本上是F2P。這些P2P公司大多數是互聯網基因,有很強獲取C的能力,即擁有資金端。實際意義是掌握了P2P中的一個P。而真正通過自己的風控團隊去獲取企業資産包的是鳳毛麟角。就算自己的團隊做了風控,因為跑路的P2P太多,用戶也不相信。因此,找金融機構背書,或者超級大股東背書,成為了這些P2P企業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經常聽到,P2P公司說我們有多少多少用戶。其實,用戶從來就不是這些公司的,用戶就是他自己。由于信息不對稱或者賬号跨越的不便捷,可能他們目前暫時停留在你這裡。

未來,賬号之間的流動性會越來越便捷,優質資産的信息會越來越方便地被獲取。一個用戶擁有上百個金融賬号會非常普遍。資本都是逐利的,一旦多賬号之間的流動性問題被解決。沒有場景的、沒有資産端把控度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憑什麼留住客戶呢?

因此,基于企業資産端的P2P,最合理的還是應該由産業的核心企業中誕生。金融機構+産業核心企業聯合成立金控平台,構建上述的幾個供應鍊金融場景,也許是一個未來的産業P2P之路。

金融機構和産業核心企業聯合成立金控平台,有兩層積極意義。第一,金融機構的介入,可以有效的幫助核心企業,抵禦行業周期性風險,提供流動性支持。第二,金融機構由債權方式,轉變為股權方式介入企業。有效解決了之前金融機構隻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解決資金合理流向産業需求點的問題。

結語

未來,在所有的交易場景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數據,包括資産本身的數據、資産來源方的數據、風險承擔方的數據,都應該被動态化地把控。在一個動态模型中,生成一個動态的資産等級。做到實時把握資産的真實價值。在這樣場景的進化中,将會有非常多的金融創新需求。每一次更靠近資産端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運用互聯網這一工具,是一個去中心的過程,金融也不例外。越靠近資産端,越靠近場景,才越有生命力。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應該是以數據為根本,以個人金融場景和産業金融場景為兩翼的金融生态。在場景構建的過程中,将金融碎片化。金融最終的意義應該服務于實體,在交易場景中信手拈來,無處不在。隻有這樣的金融企業,才有機會在未來的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白雲

圖2常見ToB企業供應鍊場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