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政策性銀行改革下半場

政策性銀行改革下半場

時間:2024-10-26 11:35:50

更好地發揮口行作用,解決“一帶一路”的融資瓶頸。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改革”,是2015年以來連續第四年對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提出要求。

早在2016年11月,國務院就批複了中國進出口銀行(下稱“口行”)新章程。如今,改革舉措和成果均初見分曉——強化政策性金融定位,搭建兩會一層,提升資本實力,優化機構布局,夯實黨建核心,尋求高質量發展路徑等等。

但眼下,在“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政策紛紛落地、國内企業借勢加速出海、一批有影響力的标志性項目開工建設的大背景下,雖然我國部分金融機構已開始布局“一帶一路”并投入大量資金,但仍無法滿足強烈的資金需求。為此,如何更好地發揮口行作用,解決“一帶一路”的融資瓶頸受到外界廣泛關注。

不僅如此,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曉煉在接受《财經國家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除去保障涉外業務繼續作為主營業務外,口行接下來将在現有改革基礎上,助力開放型經濟建設,并将在2018年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尤其是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領域業務,着力“補短闆”。

由此,一系列經營理念、架構設置、風控機制等亟待完善。我國政策性銀行的改革進程,也正步入下半場。

其中難題,是口行雖在外經貿投資和國際合作領域具備獨有的金融專業優勢,但在網點數量、團隊構建、業務模式等方面與商業銀行有很大差異,下一步改革如何取長補短、協同合作,構建起新的發展優勢,發揮好引導帶動作用?

“國内外經濟仍存不确定性和不穩定性,我行的現有業務面臨着日漸增加的外部環境風險壓力。”胡曉煉表示,加之新時代服務國家戰略大局對政策性金融提出了更高要求,口行必須創新發展模式,穩妥有效地繼續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重任,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

《财經國家周刊》:2017年,口行政策性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國際産能和裝備制造合作、“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請你簡要介紹口行去年的舉措和成效。

胡曉煉:我們的原則和宗旨,是立足政策性職能定位,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

2017年,我們通過加大資金傾斜,靈活運用貸款、股權投資、貿易金融等多樣化融資方式,優化業務流程并完善風險控制,支持了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實施,“一帶一路”、國際産能和裝備制造合作、“中國制造2025”領域的貸款餘額分别同比增長26.62%、11.19%和21.16%,政策性金融彌補、引導和帶動作用明顯。

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方面,2014年至今,口行累計簽約項目1700餘個,貸款餘額超7800億元,涉及設施聯通、經貿合作、産業投資、能源資源合作等重點領域。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270多項具體成果中,口行的33項具體成果占清單總量的1/9。推動了中老鐵路、匈塞鐵路、蒙内鐵路、埃及國家電網升級改造、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

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方面,我行支持的亞吉鐵路,是非洲第一條全線采用中國技術、裝備建設的标準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厄瓜多爾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項目,可滿足該國1/3人口的用電需求,切實造福了當地人民。服務“中國制造2025”方面,大力支持了C919和鲲龍-600實現首飛,以及“華龍一号”全球首堆三代核電技術等一批重大項目。

《财經國家周刊》:“一帶一路”建設加快了一批重大項目落地,資金則是保障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那麼應如何解決融資難題?如何提升企業走出去資金的使用效率?

胡曉煉:解決融資難題,需要建立長效、可持續的融資機制,這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需要政銀企攜手合作。

政府方面,要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支持,更加注重對國有企業長期經濟效益的考核,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對外直接投資。對“投建營”一體化涉及的境外投資備案(核準)管理、大額購彙、跨境支付、境外利潤彙回以及相應的稅務管理等給予政策傾斜,為企業經營和資金、利潤等的出入境提供便利。

金融機構方面,要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彌補、引導和帶動作用,充分調動商業資金、社會資金等各類金融資源,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尤其是多邊金融機構的合作,為走出去項目提供多元化、全方位金融支持。

企業方面,要努力培養國際化人才隊伍,提高國際化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轉變觀念,增強對整個項目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意識。要遵循公平競争、守法經營的原則,以質量、效率等綜合能力赢得商機。

《财經國家周刊》:在支持企業走出去并實現穩步盈利上,口行有何成熟經驗?

胡曉煉:多年來,我們一直以服務走出去為主業之一。截至2017年末,支持走出去貸款餘額9129億元。經驗方面,通過大力支持骨幹交通網、通訊、電力、資源能源開發和工業園區建設等具有造血功能的項目,形成産業集聚和産業鍊整體聯動,進而挖掘項目綜合發展潛力。

同時,支持我國企業開展“投建營”一體化,以工程承包為依托向前介入項目投資和規劃設計,向後介入項目運營維護,推動項目平穩運行并産生穩定現金流,從而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我們還把融資和融智相結合,為企業提供咨詢等多方面信息服務,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胡曉煉簡介

女,漢族,1958年8月生,湖北廣水人,中共黨員,經濟學碩士,研究員。現任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曾任國家外彙管理局儲備管理司司長,國家外彙管理局副局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國家外彙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等職。

服務“一帶一路”大局

《财經國家周刊》:具體到“一帶一路”倡議的金融支持體系,還面臨哪些現實問題?有什麼切實解法?

胡曉煉:“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體系已初步建立,但仍面臨巨大的投資缺口,仍有大量項目因資金規模、融資條件或風險等因素難以獲得充分支持。

例如,鐵路、公路、港口等大型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建設初期難以形成網絡效益,自身效益也不顯著,資金主動介入的意願不強,适宜的融資模式仍待進一步探索。再例如,“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政府财力和宏觀經濟政策存在差異,部分國家債務風險、宏觀經濟風險需予以關注,金融機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面臨投資風險和不确定性因素。中國進出口銀行将在現有改革基礎上,助力開放型經濟建設,并将在2018年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尤其是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領域業務,着力“補短闆”。如何解決上述這些問題,我們認為,一是在市場作用不充分、單純靠商業性金融不能滿足需要的領域,通過政策性金融發揮先導作用,激發投資連鎖效應,帶動商業性金融投入。

二是調動私人資本的積極性,綜合發揮股權投資、貸款和債券等融資渠道作用,使各類機構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基礎上形成合力。

三是量體裁衣創新融資模式,根據基礎設施、産業投資等各類項目在不同建設時期的融資條件和資金需求特點,合理配置金融資源,設計具有靈活性、針對性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四是統籌建立風險防控體系,加強頂層設計,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國别風險狀況及防範措施,建立風險預警和處置機制。

五是加強沿線各國發展戰略、規劃及技術标準體系的對接,以及配套政策的協調、信息統計分析的共享等,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和便利化安排。

《财經國家周刊》:在“一帶一路”重大标志性項目中,口行參與數量過半。在提升項目的商業可持續性等方面,口行做出了哪些努力?

胡曉煉: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口行着重發揮在外經貿投資和國際合作領域的金融專業優勢,這些項目總體上執行情況正常,經濟和社會效益良好,并不斷摸索符合合作國實際和項目建設特點的融資方式及風控手段,積累了項目管理和風控經驗。

一是遵循市場原則。堅持市場化運作,綜合評估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支持有質量、有效益的項目,更多聚焦有利于加強合作國生産能力建設、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領域和項目。

二是做好前瞻性規劃。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業務規劃,加強國别和行業研究,夯實風險管控基礎。通過規劃綜合投資開發,與周邊區域工業化和産業發展,工業園區、産業園區等建設通盤考慮,發揮乘數效應和輻射效應。

三是選擇适宜的融資模式。綜合衡量合作國迫切需要、項目社會效益、風險狀況及收益能力,從合作國經濟發展和債務可持續性出發,合理設計金融方案,提供優惠貸款、商業貸款、股權投資等多元化融資支持。

四是做好項目動态跟蹤和風險管控。在項目全生命周期中加強資金監控,确保資金安全。督促企業做好後續經營,确保項目可持續運營。

五是加強境外業務風險管控。對境外業務面臨的國别風險、彙率風險等進行全面、有效的識别、計量、監測和控制,維護境外資産安全。

普惠金融“補短闆”

《财經國家周刊》:2018年口行要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為此将采取哪些舉措?你還強調了口行要加強普惠金融服務,為什麼?

胡曉煉:今年,圍繞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行将合理配置資源,優化業務結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大力支持“破”“立”“降”。在存量資産管理和增量資産配置中破除無效供給,支持煤炭、鋼鐵等行業以先進産能置換落後産能。服務好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等,推動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和先進制造業發展。支持軍民融合,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用好現代科技手段,降低金融服務成本。

在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通過完善金融服務、健全工作機制等,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發展,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支持力度。

在加強普惠金融服務方面,要助力精準脫貧攻堅戰。通過支持産業扶貧,重點加強對中、西部地區的普惠金融服務。發揮好新成立的普惠金融服務部的作用,更好支持小微企業、扶貧、“雙創”、“三農”等薄弱環節。

《财經國家周刊》:口行在網點數量、團隊構建、信貸決策、風控管理等諸多方面與商業銀行差異較大,如何補好小微業務短闆?

胡曉煉:相對于商業銀行,我們的分支機構少、人員少,在服務數量衆多的小微企業方面确實面臨着不少短闆。但我們一直在探索和實踐服務小微企業的方法和途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截至2017年末,我行小微信貸業務餘額達3200億元,較年初增長30%,共支持了3.4萬餘戶小微企業,其中通過小微企業轉貸款實際支持小微企業3.3萬餘戶。具體有以下措施:

一是去年10月成立普惠金融服務部,統籌小微企業、扶貧、“雙創”、“三農”等普惠金融業務。二是發揮資金成本優勢,通過與地方商業銀行等機構合作,以小微企業轉貸款方式,重點發展批發性小微信貸業務。三是加強風險管理,在開展小微企業轉貸款業務過程中,對合作對象進行科學分類和差異化管理,對不具備資質的借款人有序退出,确保風險可控。

加速建設現代政策性金融企業

《财經國家周刊》:政策性銀行改革方興未艾。口行新章程獲批後,改革帶來了哪些改變?

胡曉煉:新章程獲批以來,我們落實改革方案,對标新章程要求,加快建設現代政策性金融企業,在很多方面都有改變。

這主要體現為:一是完善公司治理,董事會已召開并開始發揮作用。二是推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開展重點國家國别風險深度評估。三是推進以資本為核心的經營管理體系建設。開展資本規劃,完善資本限額管理,對超額資本占用給予約束。四是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管理體系建設,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最大限度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五是全面啟動信息科技(IT)藍圖建設。此外,2017年《中國進出口銀行監督管理辦法》出台,為進一步強化經營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全面指引。

《财經國家周刊》:從國内外環境來看,口行推進改革發展還将面臨哪些挑戰?

胡曉煉:金融要發展,改革是動力。兩年多以來,我們積極推動改革方案落實并取得許多成績,但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

從國際看,全球經濟金融形勢總體改善,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穩定性,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發達國家貨币政策外溢引起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和債務加重,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債務償付能力仍未有效提振,我行占比較大的境外業務面臨的風險壓力較大。

從國内看,經濟穩中有進,銀行業回歸本源,但是金融市場仍存在不穩定性,彙率、利率走勢等都會對我行業務産生影響、帶來挑戰,需密切加以關注。

作為政策性銀行,如何建立起資本和财務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和配套政策,仍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認識上不斷深化。未來之路仍然漫長而曲折。因此,我們要繼續穩妥地走好政策性銀行改革之路,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

9129億至2017年末,支持走出去貸款餘額9129億元,同比增長12%。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