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銀行破淨潮

銀行破淨潮

時間:2024-10-25 12:22:36

一度領漲的銀行股開始領跌,是否預示着A股市場的“一九現象”将開始風格切換?

随着A股市場持續下跌,銀行股再現大面積破淨.這一次,除了招商銀行等個别銀行股之外,連四大國有銀行也難以幸免,股價集體跌破淨資産。而作為A股市場權重最大的闆塊,銀行股的下跌反過來又拖累了A股指數,導緻上證指數一度跌破2700點。

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銀行闆塊是A股市場最搶眼的闆塊,當時A股市場“一九現象”盛行,在大多數股票下跌的背景下,銀行闆塊持續上漲了一年多,使得當時上證指數一度突破了3600點。今年1月份,工商銀行的市值甚至超過了美國的摩根大通,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不過,銀行股的強勢并沒有繼續維持,銀行股自今年2月份以來開始加速下跌,連工商銀行這樣的大市值股票,股價跌幅也超過了30%,自然也讓出了全球市值最大銀行股的寶座。

銀行股這一輪的大幅下跌,原因首先在于股價經過一年多時間的上漲之後,已經存在強烈的補跌需求。在2017年A股市場大多數個股普跌的背景下,銀行股一枝獨秀,當時市場對于銀行股的樂觀情緒在于,銀行股的息差收入開始企穩回升,因為去年是金融業去杠杆之年,流動性緊張導緻市場利率不斷攀升,利率上升對于銀行而言相當于漲價效應。其次,銀行的不良率也出現了下降的苗頭。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曾經多年保持“雙升”勢頭,2016年末,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開始小幅下降,這是自2012年以來的首次下降,而2017年依然延續了小幅下降的趨勢,這使得市場對于銀行股的未來開始恢複信心,樂觀情緒驅動了銀行股在去年和今年年初的持續上漲。

但是銀行股的情況并沒有想象中那麼樂觀。首先,最近幾年銀行體系的存款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分流壓力。2017年,我國的人民币新增存款為13.51萬億元,同比少增1.36萬億元,曆史上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在存款分流的壓力之下,銀行不得不尋求放開存款利率上限,今年4月中旬,銀行間的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機構成員召開會議,讨論放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存款利率上限如果大幅度提高,意味着銀行利潤将受到擠壓。

不僅如此,一度出現下降趨勢的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反彈。銀監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77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85億元,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季末上升0.003個百分點。

銀行股的不良貸款之所以再度反彈,主要原因也還在于去杠杆。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企業融資難度大幅提升,一些資質不佳的企業過去可以通過發新還舊等手段來維持運轉,但是随着融資渠道萎縮,企業資金鍊斷裂,今年市場上違約事件大幅上升,從銀行的角度來看,企業違約也就意味着不良貸款上升。

對于銀行而言,金融去杠杆可謂一把雙刃劍。在去杠杆的初期,流動性收縮帶來資金利率上升,銀行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随着去杠杆持續深入,大量企業的債務危機被引爆,導緻大規模壞賬集中爆發,最終銀行也不得不承受資産質量惡化的沖擊。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沒有一個行業可以置身事外,都要承受這場巨變的沖擊,差别隻在于時間的早晚。

面對企業債務違約和銀行壞賬風險上升,債轉股在最近幾年被視為重要的解決手段。從技術層面來看,企業将債務轉為股份之後,短期之内不再有債務壓力和違約風險;而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将存在壞賬風險的債權轉為股權,至少在短期之内避免了不良資産的攀升,看上去有一舉多得之效。

雖然各級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債轉股的發展,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基本上是雷聲大雨點小,很難和上世紀90年代那一輪相提并論。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市場上簽約債轉股的規模超過1萬億元,但真正落地執行的比例不到15%。

進入2018年以來,由于市場違約事件頻繁發生,債轉股再度被重視起來。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發布《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實施中有關具體政策問題的通知》,對市場化債轉股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困難提出了10條具體的解決辦法,包括允許采用股債結合的綜合性方案降低企業杠杆率、允許實施機構發起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等等。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6月份,央行宣布定向降準,預計釋放資金7000億元,其中5000億元将用于推進“債轉股”。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如果新一輪債轉股大規模展開,對于銀行可能意味着利空多于利好,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銀行股價的進一步下跌。央行宣布降準支持債轉股之後,銀行股開始加速下跌,由此不難看出市場對于債轉股的态度。

對于銀行而言,債轉股雖然可以在短期内避免不良資産的攀升,但這更多隻是一種技術處理手段,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不良資産的問題,真正的壞賬風險并沒有因此消失。而且債轉股還會給銀行帶來更多的問題,在持有債權的前提下,銀行還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但是轉為股權之後,因為事實上債轉股的大多是經營困難企業,很難給銀行提供穩定的分紅。銀行持有企業的股權比持有債權需要占用更高的資本消耗,大量債權轉為股權,會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銀行也不能成為企業的長期股東,債轉股之後将來如何退出也是一大挑戰。

除了債轉股之外,資管新規也給銀行帶來巨大的經營壓力。今年4月份,央行、銀監會等部門正式發布了《關于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業界稱之為“資管新規”,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一點在于“打破剛性兌付”,銀行理财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過去10年來,我國的銀行理财産品高速增長,尤其是很多保本保收益的理财産品因為提供了遠高于存款利息的回報率,大受市場歡迎,資産管理業務成為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随着理财産品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很多保守投資者可能會因此放棄理财産品,如果理财市場規模因此大幅萎縮,對銀行将帶來較大打擊。

另外,國内貨币環境的變化,也将給銀行股帶來最直接的影響。近日,央行對于流動性的表述開始發生實質性變化,從“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轉變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這預示着維持了一年多的流動性緊張局面将會逐漸有所放松。在去年一季度金融去杠杆升級時,流動性緊張帶來資金價格上升,投資者預計銀行股将從中獲益,因此銀行股引領了去年A股市場的“一九現象”,而随着市場流動性逐漸充裕,資金價格下行,銀行股的業績也将因此承壓,對于A股市場而言,可能也意味着曾經被人诟病的“一九現象”将開始風格切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