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哪種哲學最能慰藉人心?

哪種哲學最能慰藉人心?

時間:2024-10-25 12:21:06

許多哲學家認為,哲學是一種心理療法,可以通過認知調整幫我們實現心靈上的安甯,其中斯多葛派的理論跟認知療法尤其接近。

斯多葛派的堅毅哲學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羅茨基發表了一篇長文,題為《向馬可·奧勒留緻敬》。他在文中寫道:“哲學家們曾十分迷戀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他們中的一些人直到現在依然十分迷戀……對于奧勒留來說,哲學遠不止一門副業,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它是一種心理治療,或者如波伊提烏之後所言,是一種慰藉。”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哲學發生了一場轉向:從探讨宇宙和邏輯轉向探讨現實的人生,結果把哲學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這些道德理論需要學哲學的人去實踐、去修煉,是一種可以不斷提高的技能:公元1世紀的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有一種治療靈魂的醫術。它是哲學。”英國學者朱爾斯·埃文斯在《生活的哲學》中說,古希臘哲學家們經常用體操作比喻,就像反複練習會加強我們的肌肉一樣,反複練習也會加強我們的道德肌肉。經過充分訓練,我們就能在正确的情境中感到正确的情緒,并且采取正确的行動。如果緻力于哲學練習,大多數人都可以用理性去選擇更加明智的人生道路。

7月7日,《泰晤士報》報道說,英國一些醫生在嘗試給八九歲的孩子上哲學課,希望由此保護他們的心理健康。這種做法的依據是,哲學是關于如何思考的思考。如果孩子盡早獲得這種技巧,也許可以幫助他們安然度過日後的動蕩歲月。課程涵蓋柏拉圖在《美諾篇》中讨論過的美德的意義、亞裡士多德最先描述的充滿狡猾的修辭的世界中邏輯的本質、理性和情緒的關系。結果表明這種課程很管用,上課的30個孩子很喜歡,五分制下他們給課程打了4.6分。

西方古代探讨人生的哲學流派包括犬儒學派、伊壁鸠魯的享樂主義、懷疑論、斯多葛派等。近年來,斯多葛派的“精神勝利法”在歐美出現了一場複興。美國哲學家馬西莫·匹格裡奇在《哲學的指引》一書中說,“希臘化時代(蘇格拉底之後)的哲學都傾向于實踐,而斯多葛派又堪稱其中的翹楚。對于對抗現代生活的三座大山——憤怒、焦慮和孤獨——來說,斯多葛派的理論最為實用。”斯多葛派延續蘇格拉底的理論,提出幸福隻取決于美德,外界發生的事情都不能阻止我們做一個正直、高尚、節制、明智和不受輕率的意見和錯誤影響的人,我們要依從自然去生活,要接受那些我們不能改變的(外在的事物)。

奧勒留的座右銘是‘泰然’,這個詞意味着平衡、重壓之下的鎮靜和精神狀态的平和,它的字面意思就是靈魂的平衡,亦即駕馭心靈,并進一步駕馭世界。重壓之下怎樣才能保持鎮靜呢?奧勒留寫道:“我是不幸的,因為這事對我發生了。——不要這樣,而是想我是幸福的,雖然這件事發生了,因為我對痛苦始終保持着自由,不為現在或将來的恐懼所壓倒……記住在任何可能使你煩惱的場合都采用這一原則:這并非是一個不幸,而高貴地忍受它卻是一個幸運。”

斯多葛派主張,如果用我們的理性去克服對外在環境的依附或者厭惡,就可以在任何環境下保持泰然自若,要學會隻關注我們能控制的,不因為自己控制不了的東西而發狂。對于天生不是特别堅強(tough)的人來說,可以學習這種心理韌性。

有人告訴帕格尼烏斯,元老院正在審判他,他一點也不在意,隻是照樣進行日常的鍛煉和沐浴。當被告知自己已經被宣判的時候,他問判決結果是流放還是死刑,答案是流放。然後他詢問他在阿裡西亞的财産是否被充公。回複是沒有,帕格尼烏斯就說:“那麼我們就到阿裡西亞去用餐吧。”墨索尼亞斯說,要想在流放中生命堅韌甚至強盛,就要堅信,自己的幸福更多地依賴于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他居住在哪裡。流放并不能剝奪一個人的本性和德行。

如何看待辱罵、名譽和窮困

美國哲學家威廉·歐文在《生命安甯》中說,侮辱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痛苦,有時候有些人公開直接地侮辱你,說你是個傻瓜,有時他們的羞辱很隐晦,說:“能否麻煩你戴上帽子?陽光從你頭頂反射過來正在晃我的眼睛。”有時他們會挖苦說:“這套衣服正好掩蓋了你凸起的肚子。”

如何化解别人的侮辱?斯多葛提出的第一個策略是,受到侮辱時停下來想想對方說的是否真實。如果他們說的是真實的,我們就沒有理由感到沮喪。如,我們的确是秃頭時别人嘲笑我們是秃頭。如果他們說的不真實,你自然不用生氣。

另一個策略是思考侮辱的來源。如果我尊重侮辱的來源,我重視他的意見,他的批評的言論就不會對我造成打擊。“假如我正在學習彈奏五弦琴,而批評我的人是我請來的音樂家,那麼在這個例子中,正是我付錢請這個人來批評我的。如果我學習的态度是認真的,我應該感謝他批評我才對。假如我并不尊重侮辱我的人,而是認為他是一個卑劣的人,這種情況下,我不僅不會被他的侮辱所傷,相反,我應該感到寬慰:如果他不贊成我所做的,那證明我做的是對的。他支持我所做的,那才有問題。”

對侮辱最好的回擊是幽默的方式。馬爾庫斯·加圖在給一樁案件辯護時,對手朝他臉上吐口水,加圖平靜地擦掉口水說:“我敢向任何人發誓,那些說你不會用嘴的人都是錯的!”有人突然打了蘇格拉底一記耳光,蘇格拉底沒有生氣,而是說:“我們出門時,永遠也無法确定是否需要戴一頂頭盔。”

許多人追逐名利。斯多葛派做了一個區分: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美德,健康、财富、教育、美貌隻是可取的無關緊要之物,而這些東西的對立面是不可取的無關緊要之物。幸福跟社會地位、财富、健康或容貌美醜無關,是人人都能實現的目标。大多數人用财富過着奢華的生活。如果習慣于奢侈的生活方式,他們将失去從簡單事物中獲得快樂的能力。

關于财富,你要這樣想:盡管富人都擁有财富,但他們仍然會感到哀愁和不幸。愛比克泰德說,與其有大量财富而苦惱地活着,倒不如在失去痛苦和恐懼的狀态下餓死。塞涅卡說,真正貧窮的人不是囊中羞澀的人,而是貪得無厭的人。财富不僅不能給人帶來快樂,還會使人痛苦。如果你想要使某人真正感到痛苦,你可以給他大筆大筆的錢。墨索尼亞斯曾經給了一個冒牌哲學家一大筆錢,當人們告訴墨索尼亞斯那人是騙子時,他微笑着說,如果他的确是個壞人,那天就應該得到這筆錢。

油畫人物是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家馬爾庫斯·加圖。他不願在恺撒統治的世界中苟存,甚至拒絕讓恺撒享有寬恕他的權力,于是自殺愛比克泰德說,一天他放在家裡神像旁的鐵質台燈被人偷走了。他說:“我對自己說,明天買一盞陶質台燈吧。我丢了燈,小偷也付出了代價:他為區區一盞燈做了賊人,為一盞燈打破了信仰,為一盞燈淪為禽獸。”愛比克泰德沒有因為失竊而心煩意亂,或是憤怒不滿。他認為,他所失去的東西很容易被替代的,另外,時時警惕、日日防賊并不值得,所以如果想避免再次遭竊,他應該選擇更便宜的家具(陶質而非鐵質的台燈)。

對于名聲,斯多葛派認為,我們不應該在意别人怎麼看自己。加圖特意不去理會時尚的流行規則,當每個人都穿着淺紫色的衣服時,他卻穿着深色的衣服。盡管古羅馬人出門時都要穿鞋子和束腰外衣,加圖卻兩樣都不穿。他這麼做不是為了特立獨行,而是為了改造自己,以便隻對真正值得感到可恥的事情感到可恥,而忽略人們對另一些事物的差評。他有意引起别人的蔑視,這樣就能練習忽略他們的蔑視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