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創造101》:後選秀時代的大衆審美狂歡

《創造101》:後選秀時代的大衆審美狂歡

時間:2024-10-25 02:21:16

《創造101》參賽選手楊超越(視覺中國供圖)“相比李宇春那一代,這一代女孩如果你說她們更清楚怎麼做偶像這件事情,我覺得不見得,但是她們很清楚地知道,要做更好的自己。”

王菊和楊超越:“創始人”的選擇力量

“我站在舞台上,人完全是蒙的,完全沒有想到,我的排名會這麼靠前。”電話裡,楊超越說。

6月23日,熱門網綜《創造101》總決賽開始。當晚,之前在網絡上掀起狂歡、在預告片中排名第二的大熱女孩王菊,很意外地沒有進入前11名,無緣女團。而同時,另外一名在網絡上争議極大的女孩楊超越,卻以第三名的排名進入了女團,這個排名甚至超越了觀衆公認的實力選手Yamy等人。在楊超越身上,的确實現了節目的口号“逆風翻盤”。

“最後一周,選手們的排名變化每天都很大,各家的粉絲都在做最後沖刺。”七維動力CEO、《創造101》總制片人都豔這樣告訴記者。都豔認為:這個節目的選手排名,完全是“創始人”們投票“pick”的結果。“創始人”是這個節目對觀衆及選手粉絲的新稱呼,通過付費點贊、買卡等手段,觀衆擁有将自己喜愛的選手送進赢家席位的權利。人氣最高的11名女生,将最終從101名女生中勝出,組成“中國第一女團”。

總決賽結束後,一篇報道顯示:為了把排名第一的孟美岐送上“C位”,她的粉絲們花費了超過1200萬元。

“創始人”的力量,在楊超越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這個雖然長相漂亮,但沒有經受過專業表演和唱跳訓練,也沒有正式表演經驗的女孩,在節目中藝能表現較差。在高強壓力下屢屢飙淚。她的眼淚也被解讀為“抗壓能力太差”“不夠獨立”。著名自媒體“咪蒙”甚至發文說:“楊超越就是真實世界裡的巨嬰。什麼都不會,隻會哭,以及給别人添亂!哎,不想寫稿了,隻想去打她!”

在微博上,和楊超越有關的熱搜大多為“楊超越車禍現場”“全網diss楊超越”。一直到總決賽後,網上關于楊超越最多的新聞也依然是“楊超越劃水”。

楊超越的高排位,完全是粉絲們一票一票砸出來的。全網越是diss,她的粉絲們就越是要送她上青雲。在節目中,她甚至霸氣回怼那些質疑她的人:“你們随便怎麼質疑吧。我的粉絲給我投的,我就坐那,我跟你說我不怕。”《創造101》總決賽現場(東方IC供圖)在節目的第一輪就已經被淘汰的王菊,也是由于“你們手中握着的,是重新定義第一女團的權利”這樣有思想高度的宣言,赢得了粉絲的支持,從而一度在網上掀起“現象級狂歡”。

形象黑胖,不符合中國傳統男性審美标準的王菊,戲稱自己是“五角場碧昂斯”。她出生于上海中産家庭,中學就讀于上海著名的“第三女中”。除了胖一點,黑一點,其實唱跳俱佳,還能寫出“寒光照鐵衣,态度華麗”這樣的歌詞;而楊超越,出身江蘇農村,自稱“村花”。她初中都沒畢業,自承為了2000元的通告費入行。

形象、背景都存在巨大反差的楊超越與王菊,屢屢被媒體拿來做對比;一個是獨立自強的新女性形象;另一個就成了迎合直男審美,白淨甜美的“巨嬰”。這樣幾乎是“相反鏡像”的兩個女孩,卻在2018年夏天出現在同一檔真人秀節目裡,并且都在一段時期内為節目帶來巨大話題熱度與流量。背後,是這檔節目對“中國第一女團“模式的探索。

“中國的第一女團應該是什麼樣子?最開始做這個節目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在問。”都豔說,“之前日韓非常成熟的工作化流水線打造的偶像團體标準裡,已經有一些既定的審美符号和标志。大家習慣了一種符号化的審美:女團就應該是面容姣好、身材高挑苗條,符合大衆的既定審美。”

至少在最初的選角階段,導演組呈現出了“拒絕标準化審美”的意識。總編劇蘆林說:“我們沒有以一個唯一的條件,比如說都得個頭1.68米以上或者三圍多少這種,因為我們不是選一個标準的模特,我們要的就是有各自特色和色彩,每個人的自我性格。不管你說的是貌美的,還是說有性格的,還是說可愛的好玩的,都加入到節目裡面,大家共同來選擇,來比拼——凡是能夠代表這個時代的女孩子的面貌的,我們都盡可能地做了努力。”

他把這101個女孩都稱為“妹妹”:“101個妹妹,各型各款都有。我覺得還是比較豐富的。”

“‘101’選擇的女生們也是當下不同圈層或者是多元形态中,不同屬性的女生代表。然後在‘101’這個舞台上,把當下中國女生的部分樣貌或者風采呈現給大衆。”都豔說。

相比2005年的“超女”,都豔認為,當下已經進入了一個“後選秀時代”。

“2005年,‘超女’的那個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打破了一個人要想站上舞台,必須要經過學院這個權威的體系、權威的制度,打破了這種路徑單一性,一下讓更多的平民有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但是現在我們看這些姑娘,其實她們本身已經是在娛樂圈的後備狀态下,一些人已經在娛樂圈有了一定的名氣和位置,她們的狀态并不是純粹的素人,而是介于素人和明星之間。”都豔說。

“2018年對于所有的年輕人而言,機會和傳播渠道更多了。但《創造101》做的是一個行業生态的橫切面。走近這個行業,你會發現,這個行業中有那麼多家經紀公司,每家經紀公司按不一樣的方向培養年輕人。如果單靠一家公司的力量去等待一個機會,這些苗子可能要等待影視劇作品,或者等待一個機會才能讓他們出來,那恰恰‘101’這個節目來了。借助互聯網平台,這個節目把行業内所有的資源整合了起來。”都豔這樣說。

在廈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鄒振東看來,2018年現象級網綜《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出現,意味着中國偶像制造的“第三次語法革命”,前兩次分别是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和2005年的“超女”:“媒介換了,由新媒體創造出自己的偶像,這才是一個大的革命。當互聯網從搬運工轉到自己原創,制造自己的偶像的時候,這就是新媒體真正崛起的時候。”

“小逆怡情”:一場安全的全民審美狂歡

節目的第一集,101名女孩出場。一場關于女性美的大比拼已在暗地拉開帷幕。

為了能夠突出節目的原創性,更加符合中國的偶像行業生态和社會語境,第一期選拔選手時,舞台上設置了雙通道,有強烈對比的兩組選手同時登場。一邊是财大氣粗的大公司,選手高度符合社會主流審美:膚白貌美大長腿,穿着定制的符合女團形象的服裝;一邊是财力經驗都欠奉的小公司、個人選手,形象百花齊放。女孩們暗地比較各自的妝容、顔值、服裝、實力,各自得意或失落着。

101名女孩,強手如林。有英皇娛樂、樂華娛樂、香蕉娛樂這樣的成熟大公司選送的準一線DIVA,有“小李飛刀”焦恩俊女兒這樣的“星二代”,有伯克利音樂學院的高才生。絕大多數選手色藝俱佳,外形高瘦白秀幼。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菊和楊超越其實都算另類。

蘆林回憶起選角階段的王菊:“一頭金發,腰上露着肉。”

在節目中,楊超越就曾經譏諷王菊的外形:“看起來不那麼少女。”

王菊的橫空出世,在節目中期一度掀起了一場網絡狂歡。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者王少磊認為,王菊身上具有一種“反偶像氣質”。他認為,王菊在網絡上的爆紅,是多元文化生态下才可能出現的現象,而互聯網平台更為她的走紅提供了寬松的環境。

廈門大學教授鄒振東認為,王菊的“叛逆”形象,其實隻是一種“小小的叛逆”:王菊不過是出列三步,并沒有出列百步。她依然在主流審美譜系的大框架之下。

楊超越認為,粉絲們那麼喜歡她,是因為相比其他選手,她表現得比較“弱”,激起了他們的保護欲。在鄒振東看來,楊超越的勝出,則恰恰在于她的“示弱”人設。在他即将出版的《弱傳播》一書中,他認為:“輿論世界的強弱與現實世界的強弱剛好倒置:現實中的強者恰恰是輿論中的弱者。輿論的能量朝着有利于現實中弱者的方向運動。”

“如果你把偶像叫才藝偶像,楊超越當然不符合。但是偶像就一定要有才藝嗎?楊超越能站在台上成為流量話題,她有另外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傳播力。她的傳播力一定勝過了别的選手,這是她的核心競争力。至于偶像的正能量,它跟才藝無關,而是跟你是不是善良有關,跟你有沒有希望有關。”鄒振東說。

事實上,審視最終選出的11名選手,加上節目初期的話題擔當“3unshine”,我們會發現女團之間審美标準的巨大差異乃至沖突。細長眼睛的Yamy、“胖虎”高秋梓都擁有自己的粉絲群體,即使在最終勝出的11名選手中,她們的特質也在打破以往對偶像“實力、貌美”的單一标準。

“11個女孩各有各的特色,有些審美特質甚至相互沖突。”6月23日晚在現場觀察的北大傳播學者王洪喆說,“但是合在一起,依然代表一種審美。”

王洪喆認為,王菊被選進節目,是因為她的個人特色。她的個人特色和節目并不對立,而且恰恰是節目所需要的“多樣化”的體現。同時,也滿足了節目需要眼球的可能性。然而,随着節目的主流化進程,這樣的元素逐漸被淘汰掉了。與其說,這背後是大衆審美邏輯在起作用,不如說,是娛樂工業本身的邏輯在起作用:“這裡更多體現了娛樂工業對女性偶像的偏好,對大衆品味的塑造。”

“比王菊更激進的選手,比如3unshine,一開始就被淘汰掉了,沒有被觀衆pick的機會。”王洪喆說。

采訪中,在談到對女性美的定義和标準時,楊超越說,她認為的女性美的标準就是“白、瘦”。

“我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瘦’。”楊超越說。

“C位”與“C羅”:中國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6月23日晚上,許多人朋友圈的内容主題隻剩下兩個:一個是世界杯,另外一個就是《創造101》總決賽。賽程過半,2005年的“超女”冠軍李宇春出現在了舞台上。在主持人黃渤的提問下,李宇春說出了一句金句:“今年夏天最流行的,一個是C位,一個是C羅。”

王洪喆認為,被娛樂圈視若性命的“C位”與C羅之間,看似毫無關聯,其實是有相似性和内在聯系的。無論是C羅在本屆世界杯上以30歲高齡屢創佳績體現出來的拼搏精神,還是《創造101》女生在“逆風翻盤,向陽而生”的口号下勇争C位,都體現了一種“我要努力”的價值觀。

“希望可以通過努力去證明自己,這本身是一種非常主流的價值觀,或者說是一種現在大多數青年需要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符合這個節目作為娛樂工業重要環節的商業理性;也是普通人在這個非常焦慮的社會當中,它所能想象到的唯一的解決方案。”王洪喆說,“李宇春所提示出的C位與C羅之間的相似性,體現了我們當下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換一個角度去看,王菊與楊超越之間的差距,或許并沒有看客所想象的那麼大。

楊超越覺得,她的“愛哭”之所以能屢屢上頭條,正是因為她“不像其他人一樣擅長表情管理,哭得‘醜’”。在“女團選秀”這個語境中,“醜”可以理解為是“真實”的同義詞。

楊超越也很努力。節目進行到尾聲階段,她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練到犯迷糊了,眼睛都閉上了,嘴裡還在唱,唱到躺在地闆上睡着了。總決賽三天前,舞蹈老師帶領選手們彩排成團曲,從下午1點持續到第二天淩晨6點,楊超越是留到最後的三個人之一。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吳暢暢是節目的總編劇和顧問,他眼中的楊超越是這樣的:家境一般,能力平常,處境欠佳,但也對改寫命運抱有強烈渴望。

《創造101》不僅僅是一檔綜藝節目,也是一場時間、空間高度集中的社會實驗,是現實社會的縮影。金字塔形的節目Logo和選手座位分布,帶有強烈的隐喻意味。101個各路出身背景的年輕女孩集中封閉住宿,劃分為A、B、C、D、F五個等級,三個月持續競争,有人躍遷,有人墜落,最終隻有11人站上金字塔頂。

然而,事實上,節目沒有輸赢。入團的選手,走出這個節目,首先面臨的是要如何保持自己的高人氣熱度;沒有入團的選手,走出這個小天地,反而有可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海闊天空。王菊雖然沒有順利成團,但她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準備獨立發展,目前手上已經有了國際大牌美妝産品的代言。《創造101》對她而言,僅僅是真正演藝生涯的起點。

“三個月下來,每個人都有變化,都有成長。”編劇蘆林說,“我們想做的,是讓每個人的光芒都散發出來。”

以出生年份來劃代,《創造101》的女孩,大多是“95後”,她們身上表現出的一些特質,刷新了主創對女性的認知。

“我沒有想到女孩也會這麼有勇氣,這麼有勝負欲。”節目發起人黃子韬說。他指的是第一期中,為了能夠争奪進入A班的名額,強東玥主動提出要和Yamy“battle”(較量)。

“這些妹妹在這個年代,她們更敢于表達自己的性格和她想要的東西。”蘆林說。

“相比李宇春那一代,這一代女孩如果你說她們更清楚怎麼做偶像這件事情,我覺得不見得,但是她們很清楚地知道,要做更好的自己。”制片人都豔這樣說。

“她們有這樣的一次平台機會,有這麼龐大的平台資源和所有的傳播力量去讓那麼多人關注她們,這件事情本身我覺得,于她們的青春而言,已經是非常優厚的一筆财富了。”都豔說。

電話裡,楊超越告訴本刊記者,總決賽結束後,根據公司的安排,她要來北京居住和工作。“我要去北京了。”她的語氣裡,透着一種發自内心的喜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