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趙偉國 争霸重科技

趙偉國 争霸重科技

時間:2024-10-24 09:44:45

資本大鳄?并購狂人?科技土豪?國家白手套?一堆标簽,被貼在低調的趙偉國身上。

文|本刊記者謝澤鋒/圖|本刊記者孟傑/編輯|孟德陽還沒有一家中國企業能在兩三年時間内連續掀起并購浪潮。從中國大陸,到大洋彼岸再南下台灣,其出手迅猛,金額龐大,所到之處都讓當地的企業為之側目。但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紫光或紫光集團)的收購步伐似乎沒有停歇的意思,這家迅速崛起的校辦企業和它幕後的掌舵者趙偉國成為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明星。

資本大鳄?并購狂人?科技土豪?國家白手套?一堆标簽,被貼在低調的趙偉國身上。當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他的謙和、謹慎,讓我們很難将他和野心勃勃這樣的字眼聯系在一起。

在趙偉國看來,中國的科技企業普遍遵循着兩條發展道路。一條是以華為為代表的“重科技”路線,通過技術研發驅動内生增長;另一條則是以阿裡巴巴、京東等企業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創新路線,倚仗商業變革重新創造增長動能。

“美國具有一批類似GE、谷歌、波音、高通、英特爾、IBM的技術型公司,而中國缺乏的就是重科技企業。”趙偉國向《英才》記者直言道。

力圖打造世界級版圖的科技企業,自2013年6月至今,趙偉國領導紫光集團先後在半導體産業、信息技術、存儲産業投入巨資,分别将展訊、銳迪科、新華三(以下簡稱H3C)招入麾下,還與台灣南茂和力成簽訂了股權交易協議。

一路買進,通過頻繁的并購,紫光現已順利搭建了從“從芯到雲”的泛IT産業鍊條,形成了以集成電路設計(展訊、銳迪科、國微電子、同方微電子)、存儲(紫光國芯為主)、IT信息系統(H3C)為主的高科技企業雛形。

如此高頻率、大規模的跨國并購,在中國商業史上并不多見,作為中國校辦産業的一員,背靠清華大學的科研力量和廣闊的人脈資源,紫光走出獨特的發展路徑。

除此之外,紫光集團也進行了數筆财務性投資。旗下兩家A股上市公司——紫光股份(000938.SZ)、紫光國芯(原同方國芯,002049.SZ)在資本市場也是長袖善舞。紫光國芯更是抛出創紀錄的800億元定增方案,一度震驚A股市場。

趙偉國堅信有資本縱深、市場縱深、人才縱深才能成就大企業,或許難以預測他下一個收購獵物是什麼,但不難想象,身處如此燒錢而又快速疊代的高新産業當中,縱深發展的紫光重科技帝國才剛剛浮出冰山一角。

叫闆産業龍頭

能讓英特爾這樣的大象級公司,真金白銀的大舉投入,需要的不僅僅是實力,還要有遠見。

兩年前,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Krzanich)造訪清華,希望從紫光手中加價收購展訊。剛将展訊收入囊中的趙偉國雖然頗感意外,但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和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巨頭intel結盟的機會,趙偉國說了這麼一段話:“如果1985年高通成立的時候,英特爾投資了高通,成為高通的二股東會怎麼樣?”趙偉國顯然摸準了英特爾的脈,在PC向移動互聯時代轉型中落伍的英特爾急于尋找新的突破口。

“我說你再想一下微軟,如果當初不是自己做,而是投資雅虎、投資谷歌,對蘋果有更多的投資,甚至跟着再投資Facebook,而不是收購他們,今天的微軟會怎麼樣?答案一定是今天的微軟比谷歌還強大。”趙說起當日場景言猶未盡。

這句話顯然引起了intel的重視。

幾番過招後,雙方情投意合。2014年9月26日,英特爾宣布斥資90億元人民币(約合15億美元),獲得紫光集團旗下北京紫光展銳20%的股權。這在英特爾的企業發展史上都實屬罕見。

中國電子産業一直存在着“缺芯少屏”的問題。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IT産業對集成電路産品需求巨大,但國産産品僅能滿足約20%的需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沈昌祥表示,我國每年的集成電路産品進口金額已超過石油進口額,在普及率極高的智能手機行業,包括CPU、存儲器、各類感應元器件基本依賴國外企業。可以說,補強中國自己的芯片産業短闆迫在眉睫。

2009年紫光集團引入趙偉國領導的健坤投資集團,最終在股權結構上,清華控股占51%,健坤占49%,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對趙偉國給予了高度信任,他先後擔任集團總裁、董事長。

在趙偉國進入紫光集團的6年多時間内,這家一度淡出人們視線的企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特别是在2011年确立“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企業”的目标後,經過一年多的準備,紫光集團旋即在集成電路産業掀起了一系列并購。

2013年6月,紫光集團以每股28.5美元的價格向展訊通信有限公司提出全資收購邀約,并最終以17.8億美元完成私有化;一年後又以9.1億美元收購了銳迪科。

“要像女人逛街一樣不厭其煩地看東西,但隻像古董商人一樣出手,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一旦出手,餓虎撲食。”趙偉國向《英才》記者坦白自己的并購要訣。

産業鍊并購整合的效果立竿見影。去年,展訊首次跻身全球芯片設計公司前十名,營收達18.80億美元,同比增長40%。其中,包含了銳迪科(RDA)約3億美元的銷售額。

随着下遊手機市場增長放緩,全球芯片産業面臨增長瓶頸,領頭羊高通和聯發科均出現下滑迹象。

雖然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但紫光的進入已經成為巨頭們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增長到了27%,估值從27億美元到現在的80億美元。而同期高通的市值從1300億美元下降到800億美元。聯發科的市值從220億美元變成了110億美元。”趙偉國說道。

資金來源?到底差不差錢?是趙偉國被外界質疑最多的問題。趙并不否認紫光集團得到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2015年2月14日,國家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以下稱國家大基金)、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紫光集團在京共同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未來五年内,國家大基金給予紫光集團不超過100億元的資金支持,國家開發銀行與紫光集團在各類金融産品上的意向合作達到200億元。手握國家大基金、政策性金融授信以及英特爾的資金,紫光挑戰行業龍頭的底氣更加充足。

突然閃耀,紫光從在門外漢成長為領導者,不過兩三年光景。當前紫光集團已是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企業,年芯片出貨量超過10億顆,其中手機芯片出貨6.5億套。

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微軟、紫光、世紀互聯宣布攜手開拓中國雲服務市場。更宏偉的目标已經在趙偉國的腦海中,他的計劃是利用五年的時間,投資數百億美元,在芯片領域的份額進入世界半導體公司前三名。

補齊産業拼圖

成功競購新華三,擊敗衆多實力強勁的買家,趙偉國下手穩準狠的風格,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在芯片産業成功落子布局後,趙偉國又馬不停蹄地進軍“雲”産業。IT系統領域的優質公司華三最終進入了趙偉國的視野。

華三通訊在業内一直是各路大企業觊觎的目标,在企業網領域占據了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市場份額,2015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17億元。

不過,曆史上華三的股權結構幾經變動。最初華為與美國3COM合資成立華為3COM,華為控股51%。後來,3COM陸續從華為手裡收購剩餘股權,全資控股華三通信。期間,華為也試圖通過高價收購3COM收回華三通信,但被美國政府否決。最終在2010年,被HPE(惠普企業服務集團)以27億美元全資收購。

近年來,由于中國政府對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視,華三在中國大陸的業務進展受到強大阻礙。在這樣的背景下,華三亟需一個合适的身份來适應中國市場的變動。

最終,華三花落紫光。2015年5月21日,紫光股份宣布收購HPE旗下全資子公司華三通信和紫光華山(HPE在中國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業務)51%的股權。紫光将與HPE共同打造一個新華三集團。

今年5月6日,新華三集團正式成立。根據紫光股份此前的公告,紫光用于這次收購的金額達到了188.81億元。

“從芯到雲”,H3C的加入正好湊齊了這塊産業拼圖。“大數據、大互聯、大安全、雲計算是一個巨大的産業,這樣的産業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其次,新華三會和我的芯片産業有協同效應,将會使用到芯片、存儲産品。”趙偉國向《英才》記者表示,新華三絕對是一塊優質資産,“不同的業務有不同的産業周期性,如果形成一整套産業鍊,收益和利潤就可以進行有效的匹配。”

從中國企業國際化角度講,新華三的成立,以及英特爾入股紫光展銳(展訊和銳迪科),都代表了中國科技企業進入“新合資時代”。

“這對中美科技企業的合作和中國IT産業的發展意義深遠。”一位業内人士向《英才》記者分析稱,“紫光和HPE的合作,代表了一種發展模式。背靠紫光集團,新華三不用再受制于身份的尴尬;同時新華三可以充分利用惠普強大企業級産品技術、全球銷售網絡的資源優勢,而HPE也會得到不菲的投資回報。”

完成H3C的收購後,趙偉國又把目光瞄準了台灣地區,吸引他的則是台灣企業在封測産業的領先地位。

最終經過談判,紫光集團拟以6億美元入股台灣力成,3.6億美元入股台灣南茂。通過投資入股,趙偉國又将封測納入紫光的産業版圖,完善從“芯”到“雲”的信息産業生态系統。

數字總是比文字更顯得真切。此後,一份創紀錄的800億定增方案瞬間“刷爆”了A股市場。

作為主角的紫光國芯(原同方國芯)引起了投資者的極大關注。根據最新的公告顯示,公司計劃融資800億元,其中600億元用于新建存儲芯片工廠。37.9億元拟收購台灣力成25%的股權,23.41億拟收購南茂科技25%的股權,其餘資金拟用于芯片産業鍊上下遊公司的收購。

業内周知,台灣地區在全球集成電路封裝行業占據領先地位,2014年度全球前十大封裝公司(專業代工)排名中,台灣地區的企業占據了5席,其中力成科技名列第五,南茂科技名列第九。

據趙偉國透露,國芯的定增方案還在準備項目材料,以及等待監管部門的審核。不過可以想象的是,完成此番投資後,紫光在存儲産業上的短闆将得到極大夯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超高規模的定增方案中,認購對象均為紫光系關聯企業,其中趙偉國個人旗下西藏健坤中芯認購70億元,這無疑顯示了集團及他個人對此次投資計劃的認可和信心。

融合式收購

買!買!買!的兇悍背後,趙偉國有着自己的投資邏輯。

“站在山前面要能看到山後面的風景。”趙偉國用禅語,解構自己的每一起并購。

以打造中國科技領域的“太平洋艦隊”為目标,趙偉國經過篩選後,認為重科技領域的中國企業數目寥寥,“大的有華為、中興通訊,其次就是華三、展訊等,大概就這麼幾家。”

據說,紫光集團大部分并購都是他本人主導,這份自信和笃定也源于他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本科、碩士學習以及工程師的工作經曆。

在他的收購字典裡,隻有真正的千裡馬才能稱得上是好資産。“展訊、銳迪科、新華三,都是剛成年的千裡馬。有一些公司收購的可能是已經服役多年的老馬,雖然出身名門,但它可能馬上就要死掉。”趙偉國向《英才》記者直言,“一定要買上升期的公司,不能買下降期的公司。最差一定要買盈利的企業。虧損的公司有個特點,你不知道他的底在哪裡。”

商業利益也是收購一大考慮因素,趙偉國坦言,西部數據的收購終止,除了部分政治因素外,更加重要的原因是收購價格和商業價值的考量。

按照上述标準,趙偉國主導的收購以及投資計劃都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而對于收購後的整合,趙偉國更喜歡用“融合”這個詞彙。

首先,紫光的激勵措施十分慷慨。“向展訊團隊無償贈送40億人民币的股權,新華三團隊和紫光股份的團隊員工持股原始金額20億,其中新華三12.75億,對應的股票市值目前接近30億。另外,我還在做員工持股基金。”

其次,趙偉國給予了旗下公司更多的業務自主權。将展訊起死回生的李力遊負責手機芯片闆塊,曾經開創運營商賣手機模式的于英濤擔綱新華三CEO。而此前,久負盛名的“存儲器教父”——華亞科技董事長高啟全加盟紫光,擔任全球執行副總裁,負責集團半導體存儲業務。

外界給趙偉國冠以“土豪”、“狂人”的稱謂。但他向《英才》記者表示,自己的投資一向謹慎。趙偉國認為公司必須進行三項儲備,以應付随時可能出現的危機。“一是現金積累,要按照總資産的15%來儲備;二是人才儲備;三是技術儲備。而這三項可以說是矛、盾合一,危機發生了是你防守的盾牌,機會來臨了它就會變成你手中的利矛。”

手握充足現金

緻力成為世界級的高科技産業與投資集團,紫光在投資領域的多筆運作可圈可點。

當前,紫光集團旗下擁有紫光股份(000938.SZ)、紫光國芯(002049.SZ)、銀潤投資(000526.SZ)三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港股日東科技(00365.HK),共計4家資本平台。

據趙偉國透露,紫光集團也将産業闆塊進行資本整合,“未來一共需要6—7家上市公司。”

其中,完成收購新華三後,紫光股份将作為IT信息系統、雲計算、大數據等業務平台,目前市值已超600億元。

同方股份去年底轉讓其持有同方國芯36.39%的股權給紫光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紫光春華,交易合計70.1億元。更名為紫光國芯并完成募投後,它将成為集團存儲産業闆塊的航母。

作為次戰略,銀潤投資将承擔起集團的教育闆塊。2015年4月,深圳椰林灣投資策劃有限公司與紫光卓遠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前者将其持有的15.59%股份轉讓給紫光卓遠,紫光集團成為銀潤投資間接控股股東。

在紫光集團的主導下,僅僅8個月後,銀潤投資便發布公告,計劃募集資金不超55億元用于收購學大教育100%的股份(約23億元),私有化後,實現回歸A股市場。此外,公司還計劃設立國際教育學校投資服務公司(17.6億元),在線教育平台建設(14.4億元)。

在港股市場,參與定向增發後,紫光集團擁有日東科技将近70%的股份,後者将為紫光增添一家海外市場運作平台。

對于紫光展銳等資産的上市計劃,趙偉國并不着急。他告訴《英才》記者:“展訊、銳迪科就要沿着當年華為走過的道路再走一次,等到規模再大一些再上市。”

除了産業投資之外,紫光集團也試圖動用資金進行财務投資。其中就包括以1.24億美元買入網絡彩票龍頭500彩票網(NYSE:WBAI)15.2%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據公開資料統計,僅僅一季度,紫光系公司已經進入14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6家公司在3、4月已經停牌。

正如趙偉國所言,不能讓龐大的現金儲備躺在賬面上睡覺。“除了現金以外,股票是最好的投資标的。”

對于在二級市場的買入行為,趙偉國解釋稱這是一種合理的“短期财務性投資”。他告訴《英才》記者,“我每年需要按照總資産15%進行現金流的儲備。去年紫光集團1100億的資産,母公司可動用現金150億,其中少量資金,大約十幾個億,進行一些短期的股票投資,是一種理财手段。有150億現金在手,我足以應付任何其他情況。”

新進入的平衡者

作為新進入者,趙偉國深知與行業龍頭的差距,但在商業競合時代,紫光借勢發展。

一種産品或服務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壟斷,紫光就是要做這樣的平衡力量。“在芯片領域我們充當三星和高通、聯發科的平衡者,在雲計算、大數據領域我們充當華為的平衡者。”趙偉國說道。

數據顯示,2015年紫光集團銷售收入520億元人民币,資産總額1100億元,淨資産400億元,稅後利潤約40億元。2016年預計集團資産規模達到1800億元,收入700億元,稅後總利潤達到60億元。

盡管業績“野蠻增長”,但在趙偉國看來,目前紫光在所有細分領域都需要增強。“即使今天領先了,因為有競争對手存在,稍微一松懈他就趕上來了。芯片、雲這些領域是萬米馬拉松,但是每個100米都要用沖刺的速度來跑。”

此前,紫光集團為自己定下了5年達到1000億美元的營收目标。但顯然,靠自身的增長是不太可能實現的。“1000億美元肯定還會再找一些并購才能做到。完全靠現有的業務,靠自身努力有把握可能做到500億美元左右。”趙偉國更看重的是,“手機芯片市場份額成為世界前二,進擔任全球執行副總裁,負責集團半導體存儲業務。

不可否認,當前的紫光和三星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無論技術上、專利的積累上還是團隊人才上,甚至資本方面,幾乎所有方面都有差距,但我們比他們多的是激情、毅力和堅韌。”整個訪談過程,趙偉國颠覆了狂妄自大、利益熏心等假設形象。

“2015年以前紫光基本沒有做過什麼資本運作。我不是資本大鳄,但我們希望成為産業巨頭。”趙偉國向《英才》記者解釋道,“關于資本的說法,本質上不是資本運作很厲害,實際上是我們對産業的判斷比較準确。我們所籌集的資金全部都投在了技術上,投在了産業上,我們是用資本的手段快速推動産業發展,不是單純的資本運作的概念。”

幾個小時的交流中,他将曆史、文化、商業、政治融會貫通,曾國藩、“三大戰役”、《資本論》中的故事及語句信手拈來,語氣平和,不急不躁,辯證性的言語令人深思。

“生不留名,死不留财。”2015年3月,趙偉國決定将個人财富的70%捐贈給清華大學,其餘捐贈給給其他大學。目前他已經累計向中國教育界捐贈超過6億元,都是現金。

未來幾年紫光最龐大的藍圖就是把存儲工廠建設起來,解決中國存儲器的産業發展和産業安全問題。“芯片有兩個作用,一個是信息安全,但另一個更重要,是産業安全。如果今天中美發生了冷戰,或者日本、韓國、台灣同時發生地震,無法向大陸提供芯片,我們整個中國經濟就面臨崩潰的危險,因為今天的芯片無處不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紫光再有什麼驚人之舉也在預料之中。

位于杭州高新區(濱江)的華三通信技術公司試制車間,員工在生産公司自主品牌的服務器主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