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外地車“緊箍咒”: 在京行駛最多84天/年

外地車“緊箍咒”: 在京行駛最多84天/年

時間:2024-10-23 06:22:37

新規的嚴苛程度,顯然超過了上一次

進京證一度有“北京含金量最高證件”之稱,2019年末,它将迎來更嚴苛的管理。外地牌照本地使用的車輛将成為主要管理對象。

“進京證”再次收緊

2018年6月16日,北京市政府發布通告,宣布自2019年11月起,“進京證”将增設年申請次數限制——每人每車,最多可辦12次,每次期限最長7天。換句話說,沒有北京車牌的小客車,以後每年可在北京六環内和通州區行駛的總時長,不會超過84天。

曆史上,随着北京的路從二環修到六環,進京證的限行規定也從不能進三環到不能進四環、五環、六環。進京證的規定更新後,第一次将通州區全境納入管理範圍(除六環道路外)。

同時,相關車輛停放也受到新規管理。《通告》要求,在“進京證”有效期屆滿前,車輛應駛出上述限行範圍。這意味着,除了上路天數受限外,外地牌照車輛的停放也将受到制約。

未辦理進京通行證或進京通行證超過有效期,在上述範圍内支路等級以上城市道路停放的外地号牌車,會根據停放天數相應扣減當年可辦理進京通行證的天數。

這是近年來進京證管理規定的第二次大規模緊縮。

2014年4月,北京市有效期半年的長期進京通行證停止辦理,同時加重對外地車輛在早晚高峰時段進入限行區域的處罰力度。有司機回憶最後一次去辦理長期進京通行證時的場景,晚上8點多時等待辦證的隊伍仍從辦證窗口排到200多米外的停車場。當時就有“最嚴進京證”的說法,人民網發起一次名為“該不該廢止最嚴‘進京證’”的網絡調查中,高達94.5%的網友選擇了同意撤銷。

但最近發布的新規的嚴苛程度,顯然超過了上一次。

從全國來看,北京也是對外地牌照小客車限行最嚴格的城市。上海、深圳、天津、廣州等城市,一直以來實行着一些限制外地車的管理手段,以限定時段為主要方式。

其中廣州市即将在7月生效的規定與北京最為相似:非廣州市籍中小客車進入城區部分區域内,連續行駛時間最長不得超過4天,再次駛入須間隔4天以上。

不同之處在于,外地小客車進入廣州無需辦理相關證件,而且,廣州的限行政策對跨城通勤一族“網開一面”。在廣州周邊9座城市居住的廣州務工者,可在網上預約登記,滿足條件的人員,在申請通過後,兩年内可指定名下一輛外地小客車不受限行規定的限制。

進京證39年:一直在簡化,從未被取消

進京證最早的誕生時間衆說紛纭,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進京證的前身可追溯到1979年8月,距今約39年。那是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第二年,公安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改變外地車輛來京審批辦法的通知》,要求所有外地進京的車輛持當地政府開具的介紹信辦理進京證後才能進入北京。

上世紀70年代末,沒有京牌的車輛往返北京與天津一趟,辦證手續十分繁雜。先是單位開具介紹信,然後到當地車管所辦理相關手續,之後才能到位于天津與北京之間的楊村辦理進京證。

在當時,這是一張類似“簽證”的證明。外地車持證件進京時,經過檢查站需要蓋章,離開北京時同樣需要檢查站蓋章。

誕生至今近39年,辦理進京證的手續一直在簡化,但從未被取消。

從2002年起,除了北京舉行重大會議期間,外來車輛辦理進京證已不再需要開具介紹信。到2005年,《關于改變外地車輛來京審批辦法的通知》正式宣告作廢,即便是重大活動,外地車輛進京也不再需要介紹信。

由于手續繁雜、有效期短,辦證的“黃牛黨”開發出了代辦進京證業務。民衆從購物網站上拍下業務,不幾天商家便會寄來下一時間段的進京證。精明的商家甚至會掐着時間點,給購買過這項業務的用戶發去短信,提醒他們進京證失效期将近,及時續單。有媒體統計過一名司機在代辦進京證上的花費,發現兩年間該司機花去了6000多元。

随着在線辦事的普及,辦理進京證在“北京交警”APP上線後變得更加容易。這款APP推出了在線申請進京證功能,2017年開始正常使用。外地車主在線申請進京證後,自行下載打印即可。

附加的考核側重點也在發生變化。1979年的規定,要求對外地車進京進行嚴格審查把關,“做到司機政治可靠,車輛性能完好”。2000年左右,辦理半年期的進京證開始需要檢測尾氣。

即使在2008年奧運會時,外地車輛來京最被嚴查的也不是“政治可靠”,更重要的是尾氣達标。

新令主治“外地車本地化”

進京證不斷變化的同時,卷入此事的人群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原本進京證與北京本地人沒有什麼瓜葛。1979年第一代“進京證”誕生時,少有私家車,小客車大多歸單位所有,駕駛員多為單位雇傭的司機。

即使到了私家車普及後的21世紀,擁有一輛挂着北京牌照的小客車也不是難事。21世紀的頭幾年,北京沒有限購。外地人隻需找到一個願意“貢獻”身份證的北京人,用他們的身份證去辦理北京車牌即可。

一個具有時代特色的詞彙是“背車族”,指那些借身份證給其他人辦北京車牌,賺取手續費的人。史玉光是最著名的一位“背車族”,根據媒體報道,他名下的機動車最多時達到500多輛,一個月創造一萬多收入。但利益與風險并行。史玉光因名下面包車肇事逃逸,遭受過15天的司法拘留,名下的車有的還涉及搶劫、騙錢和殺人。

但獲取手續費隻是一次買賣,史玉光平時主要靠打零工為生,生活拮據。但當他試圖辦理低保證時,名下的上百輛車成為他不符合低保身份的資産證據。“按規定不論這些車是不是他的,我們都認為他名下擁有資産,這樣就不符合申請低保的條件。”他所在的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解釋道。史玉光一口氣與自己名下的101輛機動車解除關系之後,直到2014年,才終于領到了自己的低保證,為此他已足足奔走了15年。

2005年,非京籍人員被允許上北京号牌,條件僅是暫住證滿一年。也是在那一年,首都埋下了日後被調侃為“首堵”的伏筆。從2005年到2009年底,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從250萬輛暴漲至400萬輛。

2010年12月北京出台的搖号措施,讓生活在北京的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深陷入辦理進京證的繁瑣流程。“搖号”是北京2010年12月出台的一系列治堵措施中的一條,規定“北京戶籍人員、有北京工作居住證的人員和暫住證及社保、個稅滿5年的人員”,都需要搖号獲得北京車牌後才能買車。稀有的資源便會引發争搶,一些沒有購車意願,但有資格搖号的人們,也加入搖号中。

目前想要開上京牌小客車,方法有兩種——租車牌或參與搖号,兩者的區别是,前者費錢,後者費力,還得蹭上點運氣。所以,對于沒有資格搖号,和一些多年搖不上号的剛需購車者來說,先辦一個外地車牌,再辦理進京證成為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

在當時,為了提升銷量和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北京的許多4S店也推出了免費代上河北牌照的業務。

到今天,北京大街上平均每月會新增超過3000輛挂着外地牌照的小客車,他們的車主通過辦理進京證後,在北京使用車輛。

此次進京證管理再次收緊,便和這些外地牌照的本地車數量與日俱增有關。

早在2017年年初,便有關于進京證将限制每年申請次數的傳聞。有媒體向當時的交通委員會委員求證,沒有得到明确答複,但官方指出——北京路面上外地牌照車輛非常多,市民對此反映很強烈。

2018年6月15日進京證新規發布後,相關負責人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透露了一組數據:目前北京每周會開出91萬張有效期7天的進京證,其中,通過連續辦理進京通行證在北京長期使用的外地車約70.9萬輛。有關部門認為,這些車嚴重影響了調控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它們将是這次新令的主要管理對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