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日本《白毛女》:見證友好,續寫傳奇

日本《白毛女》:見證友好,續寫傳奇

時間:2024-10-23 02:28:16

一部由日本舞者演繹的《白毛女》,留下了中日文化藝術交流的許多佳話,見證了中日關系走向正常化的艱難曆程,展示了民間外交的無窮力量,也續寫着芭蕾舞經典的不朽傳奇。

2017年5月19日晚,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新編芭蕾舞劇《白毛女》。喜兒的扮演者、69歲的森下洋子以輕盈舞态,令現場觀衆動容。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供圖站在話筒前的松山芭蕾舞團總代表清水哲太郎聲音有些哽咽,他對受邀率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大型新編芭蕾舞劇《白毛女》感慨萬千:“能在人民大會堂表演尤為激動,因為旁邊就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我仿佛聽到不知曾有多少像白毛女一樣受苦受難的勞苦大衆,發出他們内心深處的呼喊。”

應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邀請,2017年5月19日晚,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在人民大會堂揭開新編《白毛女》首場演出序幕,這是松山芭蕾舞團第15次來華演出。不同年齡層的中國觀衆再次被這部芭蕾舞劇經典感動,場内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62年前,清水哲太郎的父親清水正夫和母親松山樹子,将中國電影《白毛女》改編為芭蕾舞劇。此後,舞團攜《白毛女》等多部芭蕾舞作品前後14次訪問中國,受到中國幾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其演出也感動了無數中國觀衆。

松山“邂逅”《白毛女》

20世紀50年代初,中日兩國邦交還未實現正常化,但兩國人民渴望和平、友好與交流的願望十分強烈。身材肥碩的惡霸地主黃世仁和兇狠猙獰的黃母、面目不明的小喽啰等人物設定,與中國觀衆熟悉的《白毛女》有所不同。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供圖1952年,周恩來總理通過日本貿易代表團向日本中國友好協會(1950年10月成立的日本民間友好團體)贈送了王濱、水華導演的電影《白毛女》拷貝。日中友協複制了多個拷貝,使《白毛女》在日本各地巡回上映,引起強烈反響。至1955年6月,200餘萬日本觀衆觀看了這部電影。日本進步文藝團體松山芭蕾舞團也因此注意到了《白毛女》。

1948年,清水正夫和妻子、芭蕾舞者松山樹子創建了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将其藝術宗旨定位為“上演古典芭蕾”和“創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他們被白毛女的悲慘命運及其不屈精神深深震撼,聯系到戰争期間及戰後日本婦女的悲慘命運與卑微地位,從亞洲女性解放的視角出發,二人萌生了将《白毛女》改編為芭蕾舞劇的想法。他們希望借這部作品,讓更多人加深對中國人民的了解,讓更多日本婦女勇敢站出來,與不公命運做鬥争。

改編過程中,為更完整地诠釋《白毛女》的内涵,二人進行了各種努力和嘗試,幾乎看遍了所有與白毛女有關的素材。1953年底,時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的田漢先生寄來信件,信中附有歌劇版《白毛女》的劇本、樂譜及舞台劇照,1954年日本東京未來出版社出版了島田政雄等人翻譯的《白毛女》歌劇劇本,都對芭蕾舞劇《白毛女》的創作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經過不懈努力,1955年,松山版芭蕾舞劇《白毛女》完成,同年在東京的首演令無數日本觀衆感動落淚。

3年後,應周恩來總理邀請,松山芭蕾舞團攜芭蕾舞劇《白毛女》首登中國舞台。《白毛女》成為松山芭蕾舞團重要劇目之一,在中日兩國民間文化交流,特别是在“以民促官”、推動兩國邦交正常化過程中拉近了兩國人民感情,開啟了一段中日“芭蕾外交”的曆史佳話。

《白毛女》見證中日“芭蕾外交”

實際上,松山芭蕾舞團與中國的文化交流還要更早。

1955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世界和平大會上,松山樹子見到中國代表團團長郭沫若,從此舞團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8年,芭蕾舞劇《白毛女》在華首演,座無虛席。然而就在他們回到日本後第二天,發生了日本暴徒闖入中國展覽會會場撕毀五星紅旗的“長崎國旗事件”。中日民間交流一度受挫。

1964年,中日民間貿易組織從中斡旋,雙方簽署了互設貿易辦事處和交換常駐記者的備忘錄。這年9月,松山芭蕾舞團第二次大規模訪華演出。在首都劇場演出的芭蕾舞劇《祗園祭》,周恩來總理三次前往觀看演出。同年11月,松山芭蕾舞團在人民大會堂三樓小禮堂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國家領導人演出該劇,再受好評。

1966年9月,松山芭蕾舞團包括清水哲太郎在内的19名團員組成“日本青年交流團”,與中國青年在北京中山公園露天劇場參加“青年大聯歡”。

1971年9月開始,松山芭蕾舞團進行了為期兩個半月的訪華演出。森下洋子接替松山樹子,成為第二代“喜兒”。10月1日中國國慶節這天,第二版《白毛女》在中山公園上演,這一版《白毛女》的改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了中國版芭蕾舞劇《白毛女》的影響。10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觀看了松山芭蕾舞團演出。10天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2年7月,上海芭蕾舞團訪問日本,演出《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中國芭蕾舞劇,而團長孫平化還肩負一項特殊使命——為實現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做好事前溝通。14日晚,代表團在東京日生劇場進行首場演出,謝幕時劇場裡打出了“中日兩國人民友好萬歲”的橫幅,掌聲經久不息。8月14日晚,上海芭蕾舞團舉行告别酒會,中日兩位“喜兒”的扮演者——茅惠芳和森下洋子熱烈擁抱的瞬間被記者定格。這年10月,中國與日本實現了邦交正常化。新版白毛女的群舞不僅充滿幻想,還帶有鮮明的百老彙音樂劇或寶冢少女歌舞劇元素。攝影王浩

2017年5月21日,松山芭蕾舞團藝術家們在周恩來總理故鄉江蘇淮安,表演了《白毛女》片段。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供圖

1958年,松山芭蕾舞團來華演出芭蕾舞劇《白毛女》。日本松山芭蕾舞團演員與中國文藝工作者合影留念。本刊資料多年來,松山芭蕾舞團與中國保持友好交流,多次見證了中國與日本、中國與世界互動的曆史瞬間。

進入新世紀,松山芭蕾舞團仍心系中國人民。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大地震發生後,87歲的清水正夫拄着拐杖,率領全體團員70餘人來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悼念遇難者,并向地震災區捐款。同年6月,清水正夫因病逝世後,清水哲太郎繼承父親的遺志,挑起了松山芭蕾舞團的擔子,續寫“白毛女”的不朽傳奇。

周恩來夫婦與“白毛女”們的故事

第15次來華演出,最讓松山芭蕾舞團感激的是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接受采訪時,清水哲太郎動情地說:“人民大會堂是周恩來總理曾工作過的地方,能在這裡表演,對我們來說是無上的光榮與幸福。”森下洋子也表示:“當我們被告知公演安排在人民大會堂時,像做夢一樣。”

1955年7月,松山芭蕾舞團訪華,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飯店招待晚宴上特意“搭橋牽線”,介紹了中國歌劇《白毛女》主演王昆、電影《白毛女》主演田華與松山樹子結識。周恩來總理親切地對松山樹子說:“下次帶着《白毛女》大家一起來。”他還風趣地說:“你們三個‘白毛女’不能分開。”

此後,周恩來總理多次觀看芭蕾舞劇《白毛女》演出。1971年,他向舞團贈送了一整套《白毛女》的服裝道具,這套衣服被精心收藏至今。

1978年,松山芭蕾舞團訪華,在人民大會堂的招待會上,中日“白毛女”再度聚首,但這次和她們在一起的已不是周恩來總理,而是他的夫人鄧穎超。她說:“恩來走了,我來代替他。”

周恩來總理的人格魅力、周恩來夫婦的深情厚誼深深地銘刻在森下洋子心中。多年來她一直希望,自己有機會穿着周恩來總理贈送的演出服演繹喜兒。此次,69歲的她終于實現夙願。

在結束北京的公演後,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率團趕赴周恩來總理的故鄉江蘇淮安參觀訪問,緬懷他們尊敬與愛戴的周恩來總理。

《白毛女》中的中日往來

《白毛女》的中日往來,不隻是松山芭蕾舞團。

1945年,抗日戰争進入最後階段。為啟發廣大官兵的階級覺悟,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賀敬之和丁毅根據晉察冀邊區一帶流傳的“白毛仙姑”的傳說,創作出中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歌劇《白毛女》在各地上演,引起群衆強烈共鳴。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張家口抗敵劇社上演《白毛女》時,日本美術家小野澤亘參與了舞美工作。這位小野還是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燈籠與标語的設計者之一。這一時期,在黑龍江鶴崗滞留的日僑中間,也排演了歌劇《白毛女》。

新中國成立後,歌劇《白毛女》被改編成電影。在此過程中,當時東北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前身)的日籍留用人員岸富美子等人在剪輯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芭蕾舞劇《白毛女》由松山芭蕾舞團根據電影改編而成,上海芭蕾舞學校受松山芭蕾舞團改編的啟發,耗時5年創作出中國版芭蕾舞劇《白毛女》,并于1965年在上海首演,這是兩國藝術家互學互鑒的成功範例。

周恩來總理曾對中國文藝工作者說:“最先把《白毛女》改編成芭蕾舞并搬上舞台、最先對芭蕾舞進行改革的不是我們,而是松山樹子和松山芭蕾舞團,隻憑這一點,就應該向他們學習和感謝。”

此次松山芭蕾舞團排演的新編《白毛女》是清水哲太郎在2009年改編的第三版。此版完全采用了中國版同名芭蕾舞劇的原創音樂,而故事情節則大量保留了日本藝術家的想象。比如新編《白毛女》開頭以盧溝橋為背景拉開序幕,惡霸地主捧着日本刀、踐踏着貧苦人民上場的場景強調了當時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身材肥碩的惡霸地主黃世仁和兇狠猙獰的黃母、面目不明的小喽啰等人物設定難免會讓熟悉上海芭蕾舞校版《白毛女》的中國觀衆産生些許違和感;此外,新版白毛女的群舞不僅充滿幻想,還帶有鮮明的百老彙音樂劇或寶冢少女歌舞劇元素;皚皚白雪中生存下來的白毛女化着濃濃的白妝,仿佛日本民間傳說中的雪妖;而喜兒将紅頭繩托付給張二嬸轉交大春,以及兩人後來完婚等設定,則突出了愛情的美好。

從歌劇、電影到芭蕾舞,《白毛女》在每個演進階段都有中日交流的佳話貫穿其中,成為中日民間交流與文化交流的象征。

《白毛女》的故事仍在繼續

2017年5月19日,在人民大會堂上演的新編《白毛女》再次引起不同年齡層的中國觀衆的共鳴。演出結束時,舞團和台下觀衆齊唱《義勇軍進行曲》,将演出推向高潮。

一位觀衆帶着學習芭蕾舞的侄女來看演出,她說,松山芭蕾舞團的《白毛女》公演令她深受感動,演員們淚流滿面的動情演出配合中國芭蕾舞劇的原創音樂和精美的舞台設計,處處引發共鳴,直抵人心。一位帶着孫子來觀看演出的老奶奶表示,芭蕾舞劇《白毛女》勾起了她曾經的回憶,休息時她還向孫子進行講解,隻為讓年輕人能更多了解曆史。她希望《白毛女》的故事能夠繼續傳承下去,繼續見證中日友好。

清水哲太郎表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這一重要節點,松山芭蕾舞團攜新編《白毛女》開啟第15次訪華公演并将北京首演安排在人民大會堂就顯得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清水哲太郎說:“如果亞洲與世界真正實現了和平,也許我們的故事就沒必要繼續講下去了。但現實并非如此,也許現在恰好是繼續講好白毛女故事的時候。我們的世界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世界各地還有很多喜兒在呐喊,我們要替她們道出渴望和平的呼聲。”

把白毛女的故事放在更大的時代背景下思考其普遍意義,是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對清水正夫和松山樹子事業的繼承與發展,也使人們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發現《白毛女》的當代意義與永恒價值。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曾多次來華演出,《人民畫報》在1958年6期、1972年2期及1979年2期都曾對其進行過報道。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