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碰撞

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碰撞

時間:2024-10-23 12:25:06

《花神芙羅拉》龐貝壁畫公元1世紀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藏公元18世紀中葉,經考古工作者挖掘,龐貝古城重見天日。《花神芙羅拉》即發現于古城中一所别墅的卧室内。壁畫中,這位女子身着絲綢。而早在中國漢代,中國絲綢就引發羅馬上層社會的偏愛。

《新會木美人》木闆油畫明(1368年—1644年)佚名160×41.5×8cm新會博物館藏木闆上繪兩個與真人等大的青年女子,殘損嚴重,但從胸部能依稀分辨出漢式服裝,從其他部位還能發現西式長裙和袖口紋飾的痕迹。人物梳高髻,呈四分之三正側面,鼻梁高挺,具有明顯西方人特征,與16世紀末楓丹白露畫派筆下的歐洲女性尤為相像。

《沐浴中的女人》公元16世紀末楓丹白露畫派畫家木闆油畫158×129×10.5cm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藏右側婦人伸出右手,欲為左側背身的女性藏戒指。梳高髻、呈四分之三的正側面,與新會木美人同。13世紀,馬可·波羅一行從威尼斯出發,開啟了橫跨歐亞大陸的漫長旅程。最終,他們來到了遙遠的中國。彼時的中國,處于元朝忽必烈的大一統之下,馬可·波羅一行人見證了中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繁盛。17年後,他們回到故鄉,此時的威尼斯開始醞釀一場偉大的文藝複興,并最終成為歐洲文藝複興的三大中心之一。13至16世紀,像馬可·波羅一樣往來奔波于歐、亞之間的西方人,成為連接中西的橋梁。中西文化由此帶來的交流和碰撞,出現了怎樣的火花?

龐貝遺址壁畫中的女性身穿中國絲綢,明代門闆畫上有西方美女的形象……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和羅馬帝國相互把對方視作日出與日落之地。兩千多年來,在絲綢之路上,東西方的頻繁往來,創造了世界上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景觀。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複興》展中,在本土和異域碰撞的文明火花中,你會發現,世界的聯系遠比我們所知的更久遠、更深厚。

奇妙的文化交流

79年,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将羅馬帝國的龐貝古城覆蓋。18世紀中葉,經考古工作者挖掘,龐貝遺址重見天日。在古城中一所别墅的卧室内,人們發現了被稱為《花神芙羅拉》的壁畫,壁畫中的女子身着中國絲綢,衣袂飄逸,盡顯曼妙妩媚的身姿。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策展人李軍介紹,《花神芙羅拉》身上薄如蟬翼的絲紗就是來自中國的絲綢,古時《羅馬文獻》曾記載過中國絲綢的奢華貴氣。

這幅壁畫創作于1世紀,而此時的中國正處于漢代——漢代的刺繡技術高、題材豐富,絲綢織造技藝已達高超的境界。展覽中展出的彩繡雲紋香囊同樣出自東漢,這件香囊在深香色绨面上以紅、黃、綠色絲線繡出花朵紋及變形雲紋,針法為索繡,但針腳整齊,在有花紋處索辮盤旋密集,不露空白,繡工相當熟練。刺繡因較織錦更為費工,所以價值在錦之上,是當時貴族階層的“奢侈品”。文藝複興時期的著名畫家薩諾·皮埃特羅創作的《聖母加冕》祭壇三聯畫中,聖母、耶稣和聖奧古斯丁皆着華麗的絲綢服裝。在背景的紅色帷幔和聖母的袍服上,還可以清晰辨認出鳳凰的圖案。

絲綢之于西方正如玻璃器在東方,都是十分珍貴的物件,是當時權貴階層的專享之物。展覽中展示的一隻出土于河北省景縣北魏封氏墓群的網紋玻璃杯,或許其貌不揚,但卻是東羅馬帝國時期黑海北岸地區産品。景縣封氏是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門望族之一,極盛時期在北魏,上可追溯至後漢及魏晉,下延續到北齊、隋和唐。湖南博物館藏的蜻蜓眼玻璃珠,色彩豔麗、尺寸較大,幾何圖案豐富多變,也很可能是西亞的舶來品。從春秋末年到戰國中期,蜻蜓眼式玻璃珠成為權貴們所追求的珍品。《張果老見明皇圖卷》元任仁發絹本設色41.5×107.3cm故宮博物院藏圖繪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張果老及弟子谒見唐明皇的故事。全圖筆法精工,設色明麗古雅,體現了元代人物畫高超的藝術水平。

《聖母加冕》1406年—1481年薩諾·皮埃特羅239×197×14.5cm意大利錫耶納國家畫廊藏該祭壇三聯畫表現了耶稣為聖母加冕的場景。畫中的聖母、耶稣和聖奧古斯丁皆着華麗的絲綢服裝;在背景的紅色帷幔和聖母的袍服上,還可以清晰辨認出鳳凰的圖案。14世紀,東方時尚流入歐洲後風靡一時,猶如鳳凰由東向西飛翔,翩然停落于這幅畫中。展覽用時間做軸線,讓中國和意大利代表的東西方文明不斷碰撞并産生聯系。置身其中,或許能迅速捕捉其相似之處,并感歎千年之前的東西方交流。在展覽的引入部分,有兩塊廣東新會博物館館藏的明代門闆《新會木美人》,木闆上用油彩畫出兩個真人大小的美女,雖然殘損嚴重,但從胸部能依稀分辨出漢式服裝,線條垂暢。人物梳高髻,呈四分之三正側面,鼻梁高挺,具有明顯的西方人特征,神态安詳。而在法國文藝複興時代的楓丹白露畫派油畫作品《沐浴中的女人》中,你會發現十分相似的女性形象,楓丹白露畫派恰恰深受意大利樣式主義影響。

在文藝複興威尼斯畫派的喬瓦尼·貝裡尼與提香合作的《諸神之宴》中,古羅馬諸神手裡拿着白藍相間的器物,與稍早時代的中國瓷器相似。油畫中瓷碗的飾紋,與明代瓷碗上的纏枝蓮紋相像。1575年制作的美第奇軟瓷罐,藍色纏枝蓮紋與半透明玻璃釉呈現出白底藍花的效果,與中國青花瓷的樣式不謀而合。

在西方早期的世界地圖中,會發現中西航海家們神奇的秘密;在《三王來拜》等多件15世紀的油畫作品中,會發現典型的中國蒙古族人形象;而一隻收藏于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教堂的宋代陶罐,陶罐胎體較厚,施白釉,周身裝飾蕉葉、纏枝花卉等四層印花紋,是典型的福建德化窯産品;繪于元代或明代的《盧溝運筏圖》畫軸,描繪的是北京永定河盧溝橋附近水運繁忙的場景……在地理大發現和文藝複興之後建立的“現代世界體系”之前,其實已經存在多個世界體系,而在這些世界體系中,尤其是廣袤的亞歐大陸上,各國聯系之密切、交流之廣泛,遠超我們今天認知的程度。

李軍表示,本次展覽首次從一個特殊視角審視了中國藝術對歐洲文藝複興的影響。本次展覽呈現了極為豐富和充分的證據鍊條,構成了全球學術界新思潮中的最新一波浪潮。“觀衆将會親眼看到,意大利文藝複興和現代世界的開端,既是一個與絲綢的引進、消費、模仿和再創造同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發生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的故事;是世界多元文化在絲綢之路上,共同創造了本質上是跨文化的文藝複興,從而開啟了現代世界的新紀元。”美第奇軟瓷罐1575年高12.5cm,底徑5.5cm意大利那不勒斯馬提納公爵博物館藏凸字形口沿,束頸、鼓腹、圈足,把手為彎曲蛇神狀。藍色纏枝蓮紋與半透明玻璃釉呈現出一種白地藍花的效果,明顯模仿中國青花瓷,但由于燒造溫度以及材料的局限,燒成的并不是硬瓷而是一種“軟瓷”。底部有布魯内奈斯基設計的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圖案與弗蘭切斯科大公的首字母“F”。

景德鎮窯青花鳳首扁壺元代(1271年—1368年)高22cm,流尾長23cm北京西城區元窖藏出土首都博物館藏扁壺以昂首的鳳首為流,以卷起的鳳尾為柄,鳳身繪于壺體上部,雙翅分布在壺體兩側。采用多種制作工藝,壺流為模制成型,壺柄以捏塑成型,再合為一體,可謂是鳳紋與瓷器造型完美結合。

德化窯青白釉印花八棱執壺南宋(1127年—1279年)高25.4cm,壺蓋口徑7cm,足徑8.3cm“南海一号”沉船出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展覽緣起

《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複興》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湖南省博物館共同舉辦,以博物館和學者自主策展的方式,用全球38家博物館征集的200餘件文物和藝術品,講述13至16世紀中國與意大利文化藝術之間不絕于縷的交流故事。

展覽包括“大漠之舟”“跨越七海”“帝國剪影”“鳳凰西行”“絲綢之夢”“世界交融”六個單元。整個展覽以一種物質分類和主題故事的方式,将近兩千年間發生在亞歐大陸上中西文明的交流進行對比式呈現。很多中西器物是第一次面對面、近距離“坐”在一起,但從文明彼此影響的視角來看,它們已經是“老朋友”了。國内外38家博物館的文物珍品,通過獨特的展陳設計,帶領觀衆開啟了一場從絲綢之路到文藝複興的穿越之旅。

據介紹,為完整呈現“絲綢之路”在曆史上的影響,展覽對參展文物進行了精心挑選。其中既有中國在“絲綢之路”中的見證物,也有受到中國元素影響的西方物品,例如,中國和意大利在航海中使用的羅盤、針碗、航海圖和船隻模型;青銅器、瓷器、玻璃器皿以及充滿西域風格的唐代陶俑等。展覽也通過意大利早期的文獻如《馬可·波羅遊記》《通商指南》《世界地圖》等反映早期意大利旅行家和傳教士對于中西文化交流所作的貢獻。“馬可·波羅罐”宋(960年—1279年)高12.38cm,腹徑8.26cm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教堂藏四系陶罐,胎體較厚,施白釉,器身裝飾蕉葉、纏枝花卉等四層印花紋,罐底未施釉,産自福建德化窯。舊傳由馬可·波羅帶到威尼斯,實際上更可能是威尼斯人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從君士坦丁堡帶回。

嵌珠寶透空鎏金縧環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馬可·波羅遺囑1323年羊皮紙,墨筆67×24.5cm意大利馬爾恰那國家圖書館藏馬可·波羅在遺囑中安排妻女為自己的遺産托管人,繳納什一稅,免除他人債務,向教會捐獻,還賦予“鞑靼仆人”彼得自由權利,并給予一筆遺産——100裡拉威尼斯金币。這位鞑靼仆人在自己的遺囑中署名為彼得魯斯·蘇萊曼(PetrusSuliman)。展覽還包括了中意兩國衆多博物館的珍寶,有龐貝遺址發掘的經典壁畫《花神芙羅拉》、喬托的名作《聖史蒂芬》、15世紀的《聖母加冕圖》和《三王來拜》等;有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黃公望《溪山雨意圖》、倪瓒《水竹居圖》、任仁發《飲飼圖》等;還有國内16家重要博物館的頂級文物,包括故宮博物院的《宋人耕獲圖》、任仁發《張果老見明皇圖卷》、任賢佐《三駿圖》,首都博物館的“景德鎮窯青花鳳首扁壺”,新會博物館的《新會木美人》等。這些珍貴的文物充分地見證了曆史上東西方之間和平發展、共同進步的人民意願和時代發展主流。

展覽旨在通過還原意大利文藝複興中的中國元素以及中國藝術中的西方影響,呈現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兼收并蓄、共同發展的千年史詩,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相互影響的曆史脈絡,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李軍表示:“我們更多是讓文物說話,但由于它們并不能真的說話,我們要幫助大家找到一些由頭或線索,并列在一起。”而對于此次展覽,他用“全球博物館最精美的展品,揭示世界曆史最深刻的變革,一部用文物和藝術品講述的‘馬可·波羅遊記’,一次無問西東、隻問真理的探求”來形容本次展覽。長沙窯貼花椰棗紋瓷壺唐(618年—907年)高17.8cm,口徑9.4cm,足徑12.5cm湖南省博物館藏本件長沙窯瓷罐,罐身以模印貼花技法飾椰棗紋圖案,上面加施深色醬斑;椰棗為西亞常見果樹,長沙窯器物上流行的“椰棗紋”突顯了長沙窯外銷瓷的異域風格。

《溪山雨意圖》元黃公望29.8×106.6cm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畫面近景有坡石樹木,遠景為無盡的雲山,将畫面一分為二的江水由右向左逐漸開闊,兩岸的景色則随之退縮,融合了平遠、深遠等構圖技法的畫面可能受到趙孟《水村圖》影響。此畫由黃公望兩次繪制而成,上有倪瓒、文彭題跋。此畫與15世紀歐洲早期風景畫形成鮮明對比。

網紋玻璃杯北魏時期外來玻璃器高6.7cm,口徑10.3cm,足徑4.6cm,壁厚0.2cm1948年河北省景縣北魏封氏墓群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這件杯口沿内翻成圓唇,底部纏玻璃條成矮圈足,平底。杯體淡綠色。腹部纏貼3條波紋作為裝飾,每條波紋有10個波峰,3條波紋互相銜接形成網目紋。采用模吹制方法成型。經測定,是普通的鈉鈣玻璃,當為東羅馬帝國時期黑海北岸地區産品。

吹笛陶俑元高38.5cm,高36.5cm1965年河南省焦作市西馮封村元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