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森下洋子:芭蕾舞壇的精靈

森下洋子:芭蕾舞壇的精靈

時間:2024-10-23 02:25:15

青年時期的森下洋子。

青年時期出演《白毛女》的森下洋子。

1978年,松山芭蕾舞團來華演出,森下洋子、清水哲太郎表演雙人舞劇《海俠》。本刊資料這已經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第十五次訪華。

2017年5月19日,69歲的森下洋子身穿當年周恩來總理送給她的演出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作為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之一,松山芭蕾舞團帶來新編芭蕾舞劇《白毛女》。

精靈誕生

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三年,在曾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城市廣島,一個命中注定要和芭蕾舞結緣的女孩兒降生。日後,這個名叫森下洋子的女孩兒成為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

1951年,剛滿3歲的森下洋子就在父母的支持下開始學習芭蕾舞。舞姿優雅、天生麗質的她,小小年紀便被大衆媒體追捧,差不多上遍了當時所有少女雜志的封面。媒體對她的贊美,并未使她驕矜自傲,她反而更勤加練習,不辜負自己的初衷,也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嬌小而聰慧的森下洋子,從小就悟出舞者的靈魂所在——每一個身軀柔軟的舞者,都有着無比豐富和堅強的内心。十多年下來,小小的森下洋子磨破了不知多少雙舞鞋。天資加上勤學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1963年,年僅15歲的森下洋子便能擔當全幕芭蕾舞劇《天鵝湖》的主演,展露出其高超的芭蕾舞天賦。

1971年,森下洋子加盟松山芭蕾舞團。在舞團創始人松山樹子的指導下,很快成為舞團的主力。1974年,她和松山樹子的兒子、松山芭蕾舞團的另一位主力清水哲太郎雙雙參加瓦爾納國際芭蕾舞大賽,斬獲金獎。這一年,她22歲。

藝無止境

獲獎後的森下洋子并不滿足,她向日本文化廳申請了海外研修,遠涉重洋到摩納哥,師從芭蕾舞大師瑪麗卡·貝叟白拉索瓦(MarikaBesobrasova)。完成學業後,她開始活躍在國際芭蕾舞台上,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她的舞步。當時的媒體對她這樣評價:“森下洋子看似柔弱嬌小,但在舞台上發出的強大氣場,瞬間就會征服全場觀衆。”“她每一次跳躍跟旋轉都非常精準、有力,人與舞蹈融為一體,出神入化。”

1977年,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25周年紀念公演上,森下洋子與著名芭蕾舞者、俄羅斯芭蕾舞大師魯道夫·紐瑞耶夫(RudolfNureyev)聯袂登台。1982年,她在巴黎歌劇院演出,這是日本舞者第一次登上這座藝術殿堂。

作為松山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森下洋子在巴黎歌劇院、維也納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城市中心、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倫敦哥倫比亞大劇院、瑞士洛桑大劇院、悉尼歌劇院等著名的舞台上一展風采。演繹了人們熟知的《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葛蓓麗亞》《灰姑娘》……

昔日之恩

然而,在森下洋子诠釋過的衆多角色中,“喜兒”竟是如此特殊。在松山芭蕾舞團練功房的牆上,至今懸挂“昔日之恩,無以為報”八個大字以及周恩來、鄧穎超青年時的照片。1971年,時任團長、日本第一位“喜兒”松山樹子與清水正夫率領松山芭蕾舞團第四次訪華演出,而這是“接棒”松山樹子的森下洋子第一次來到中國。

在出演喜兒之前,森下洋子一直生活在芭蕾舞的華麗世界裡。若不是因為演喜兒,她可能無緣了解中國。盡管在松山樹子指導《白毛女》的過程中,森下洋子已經接觸想象中的中國,但與現實的中國的相遇還是讓她倍感新奇。來到中國,她的最大的發現是:“無論何時,這裡的人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因此,她喜歡上了中國。

而與周恩來總理的相見,是令森下洋子最難以忘懷的。當周總理得知森下洋子就是接替松山樹子的新喜兒時,叮囑她不能忘記“挖井人”,還親自将一套白毛女的舞服贈送給她,鼓勵她演好白毛女,續寫中日友好佳話。與周總理的這次見面成為森下洋子從事中日交流的不竭動力,也就是森下洋子所說的“昔日之恩”。

續寫傳奇

松山版的《白毛女》,62年來一共有三個版本。最初的版本是1955年由松山樹子和清水正夫改編創作。1971年訪華公演時,舞團帶來了第二個版本,主演也從松山樹子改為森下洋子。2009年,森下洋子的丈夫,也就是當年與她一起獲得瓦爾納國際芭蕾舞金獎的清水哲太郎,有感于時代變遷,萌發了改編新一版《白毛女》的念頭。

2010年,新版《白毛女》推出。較之以往的版本,清水哲太郎作了較大的改動,增加了許多象征性的内容,這讓經典之作煥發出新的魅力。比如白毛女的群舞象征相同遭遇女性的抗争,對此,森下洋子的理解是:“從很多個喜兒的苦難中,誕生了人類的曆史。又從很多個喜兒的夢想中,誕生了人類的後代。”

這一版的《白毛女》特别強調喜兒對和平的渴望與呼喚,這與森下洋子出生在廣島有關,也與當下世界和平面臨的新挑戰相呼應。在松山版《白毛女》第二代傳人心目中,白毛女的故事有了更加貼近時代、具有普遍曆史意義的闡釋。

《白毛女》一定要給中國觀衆看。這是森下洋子和清水哲太郎的共同想法。2011年10月,松山芭蕾舞團攜《白毛女》參加在中國舉辦的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在北京、上海、重慶第一次和中國觀衆見面,反響之熱烈不亞于以往。2014年,為慶祝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舞團再次攜該劇片段來北京公演。

2016年中國國慶期間,森下洋子帶着團裡的年輕人來到陝西延安,去老魯藝尋找《白毛女》的根。她相信,隻有理解延安精神,理解中國革命,才能理解《白毛女》,才能把這種精神的力量傳給觀衆,尤其是傳給年輕人。在延安,在梁家河,森下洋子率年輕的舞者們,踏着《北風吹》的旋律,想象着喜兒那雙明亮的眼睛,在窯洞前跳起了《白毛女》片段。

就這樣,這位東方芭蕾舞永遠的精靈,通過演繹白毛女的故事,和松山芭蕾舞團的年輕人們一道,續寫着中日芭蕾外交的傳奇。

(本報道撰文者系日本電影研究專家、人民中國雜志社總編輯)

2017年5月,69歲的森下洋子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芭蕾舞劇《白毛女》。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供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