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在遠方,究竟有什麼?

在遠方,究竟有什麼?

時間:2024-10-23 09:45:53

2016年10月25日,在威縣人才學校召開的鄉村教育研讨會上,趙莊師範老校長薛鴻群回憶當年的趙莊師範:記得當時,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特别融洽,大家都好像有一個使命,就是我們一定要走出一條路,今天的苦,今天的累,明天一定會有收獲的。

這是威縣一代教育人,對威縣的憶苦與思甜。

對于鄉村教育,有無數的人闖進來,也有無數的人搖頭無奈走開。

知名人如崔永元、馬雲等,都在鄉村教育開始自己的嘗試與努力。崔永元的重點,在于鄉村教師的培訓之路。

“老師,坐飛機時,人都坐在哪裡啊?”“坐在飛機翅膀上。”這是2006年某對貧困地區師生的問答,這一問答,背後是中國久已被人忽視的鄉村教育之現狀。

馬雲則認為,中國教育的薄弱點與出路都恰好在鄉村教育:現在城市裡面,應試教育的戰車很難停下來,但是農村教育反而可以育為先,至少在音體美方面有所發展。中國有幾千萬孩子在農村,他們是中國教育改革的希望。

那麼,就近如威縣,一個留守兒童存在多過半數的地方,這裡的鄉村教育該走向何方?

全國政協常委、廣東僑界人文學會會長李崴說出了他的思考:“鄉村教育必需要實現三個‘化’,一是職業教育化,職業教育能貼近社會現狀、根據農村自身實際培養各方面人才,二是要城鎮化,政府要多協助、多資助;三是要現代化,應用網絡技術,北京的課堂,威縣的孩子也可以在視頻裡互動上課。”

“留守孩子的問題解決,無非有兩個,一是孩子跟着父母走,孩子隻需要有自己的出身證明,即可有權利在各地享受義務教育;二是父母回來留在孩子身邊。這些問題,是需要長遠來解決的問題,可喜是現在國家政策方面也在一步步邁進。”

“清華校長梅贻琦說一所大學要有大樓、大師和大愛,推之于鄉村教育,也有要大樓(好的硬件設施),大師(好的師資隊伍),大愛(好的教學理念)。”

……

路漫漫,還好,我們都在路上。

在威縣的日子,還探訪了任老仲夷的故居。并沒有大肆的修葺,隻有老舊的房子。據說,這位聞名全國的改革開放先驅,年老之時記起家鄉,最想做的事便是為家鄉小學添一桌一椅。到如今,村口的小學仍在,平房綠門,紅旗飄揚。走進去時,便能聽到農村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我們的很多人,今天能認識一個字,能在網絡上操作一個軟件,能生活、工作,便真是當初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地認識、一篇課文、一篇課文地學習而得來的。

在這裡,有着教育的最原始、最純真的感動。

擡頭遠望,小學旁的路邊,仍舊有一排楊樹,還是那樣的筆直,還是那樣的迎風招展。

再見楊樹,再次見到,一種執着,一脈傳承。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