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再見楊樹

再見楊樹

時間:2024-10-23 09:44:23

車子在濃霧中,緩慢行駛着。前方十米不見物,但能看見路兩旁筆直的樹,司機說這是楊樹。

這是在邢台去威縣的路上,這裡屬于中國傳說中的華北平原。經曆過中國義務教育的孩子,對楊樹都有着獨特的印象,這印象來自于作家茅盾的名篇《白楊禮贊》: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曆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今天,我們來到了楊樹的故鄉,看一所斑駁與嶄新同在的鄉村學校。

中國鄉村教育一例

距離邢台市近百公裡的威縣人才學校,藏在鄉間,校門口最顯眼的,是一塊豎立起來的“人才學校”銘牌,走進校園,有青磚鋪地,也有土地裸露,校舍、桌椅,新中有舊。

這是一所民辦學校,也是典型的沒有太多經費投入的農村學校的樣子。但越真實,便越多看點,越多思考。

“中國第一操”背後的辛酸與一些志氣

成千個學生,統一校服,整齊劃一的陣型,震天的口号:我自信,我是中國少年。

這就是曾經見諸媒體報道的“中國第一操”。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這些綴以“中國第一”的名号開始抵觸、反感,深覺得這是形式主義的禍害。但是,在這裡,卻有不同的意味。

時日已是寒冬,穿着校服的小學生們,臉蛋紅紅。他們也許知道,也許聽說,在這樣一片土地上,曾有着同樣的一批批中國少年,在此立志盟誓。

威縣人才學校的所在地方,便是趙莊師範的舊址。

趙莊師範,是怎樣的一所學校?

1950年,在河北省邢台市威縣創辦的趙莊省立師範學校,稱“趙莊省師”,簡稱“趙師”。校址是原冀南醫院所在地。建校初,全校占地一百畝,隸屬河北省教育廳直接領導,學生招收分配面向全省。1960年,趙莊師範曾被評為全國文教衛生戰線先進單位,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文教衛戰線群英會,榮獲鄧小平題寫的“先進單位”獎狀。趙莊師範自1950年建立到1988年遷往縣城,駐趙莊三十八年,這三十八年中,趙師為本地區教育界、黨政界、文化界培養了大批急需的棟梁之才。

在邢台,在威縣,趙莊師範是他們曾經的教育界之驕傲。

但是,趙莊之後,威縣仍舊是一片寂寞。

越來越大的城鄉分離,正在讓這座縣市無所适從。

那幾天,驅車在威縣,所見到的是遼闊而貧瘠的土地,紅辣椒與玉米棒散發着濃厚的鄉土氣息,穿着紅綠厚衣服的農村人開着藍色的小三輪,羊在靜默地吃草,風在淩冽地吹。

威縣,本質上是一個貧窮縣。一個貧窮縣的鄉村教育,有着自己的委屈。

因為窮,所以留不住老師。據說,威縣人才學校的200餘名教師,其中,最高學曆是河北省邢台師專畢業,這樣的本科生不到學校師資的三分之一;其他大多是專科和高中畢業生。

因為窮,當地的大多數家庭唯有出外打工,留下孩子。這些留守孩子就跟這片土地上的小羊兒一樣,靜默地走在這命運的路上,吃着這片土地上幹枯的草。一個山溝,一片水澤,便能很輕易地把他們給迷路了。據說,威縣人才學校的四千多個學生,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孩子。

無數的窮孩子,堅守的窮老師,這是威縣人才學校的委屈與發出的志氣。

他們淳樸地堅信着老祖宗傳下來的教條: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改變出路。

因而他們揮臂高喊:我自信,我是中國少年。

對這一份自信,我們應該緻以敬意。

20年,一阙歌,一條路

1996年,17名學生、24名老師與4名校長,組成了一所民辦學校的誕生。那時校内雜草叢生,枯枝滿地。

曾幾何時,搞衛生成為了這所學校的主要工作。“校長和全體師生一道打掃衛生,清理垃圾,把院落、教室、宿舍打掃得幹幹淨淨;學生的被褥、臉盆、牙罐也都擺放的整整齊齊。”

這麼苦,為何還要辦教育?

不名一文的小民辦學校,開展的是“收費”的義務教育,面對的是别的學校選剩下的生源質量,擁有的是難以迅速提升的薄弱師資,“人才”的前途在哪裡?

學校成立的前十年,學習成績中規中矩。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一所學校的教育成績,成為決定其生死的重要砝碼。

2006年,威縣人才學校開始破釜沉舟,開展教育改革。

教學改革從課堂開始,“活而不死,實而不華”,結合學校師生實際,威縣人才學校提出了“3331教學改革模式”。

新課堂,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七個教學環節,即:出示目标,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提問展示,點評精講,當堂訓練,總結補救。“自主學習”解決30%,“小組交流”解決30%,“提問展示”解決30%,最後由老師的“總結點評”解決10%的知識和問題,這就是課堂教學的“3331”教學模式。

另外,“3331”還有一個内涵是時間分配:“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占一節課30%的時間,“提問展示,點評精講”占30%的時間,“當堂訓練”占30%的時間,“課堂總結”占10%的時間。

“3331”教學模式還可以總結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課堂教學的過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獨學——對學——群學。

有人說:學校發展不錯了,還這麼折騰幹什麼?改不好就徹底砸了!

“那時候,他真是下了大決心,要改,初三、六年級畢業班就一起改。他說,初三、六年級不參與改革,老師們會認為那是校長沒有自信,校長都沒有自信的改革,怎麼可能有力度,成功自然也得打問号!所以,學校一旦決定改革,就要全改!”

從1996年的17名學生,到今天的4000多名學生;從最初的招生都成問題,到今天幾乎每天都有各地教育人來校參觀,至今已有10萬人次的參觀學習。

連續十年全縣高考上線率第一,多次獲得國家、省、市頒發的教育嘉獎。

河北省邢台市威縣人才學校,用20年時間,完成了美麗的嬗變。

因為苦,我們更要辦教育。

沒有圍牆的明天

楊海亮,威縣人才學校的校長,一個土生土長的威縣人。他指引着看威縣人才學校:“前面這一條路,以前是黃泥路,現在改成了水泥;學校現在實行封閉式管理,因為我們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孩子,除了教育,看護他們也是我們肩上擔負的重擔。”

20周年慶典的當天,前來圍觀的村民站在校門口,向裡張望。

這裡圍住的,是一群父母在外的孤獨孩子。因為他們無人可依靠,因為他們少不更事,因為他們要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經濟學家韓秀雲、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僑聯副主席胡翎曾分别去看訪了當地的留守孩子。

“窮,苦,就像一棵小樹,要自己去面臨寒風。”胡翎說。

一道圍牆,隔開了留守孩子與打工父母,也仿似隔開了農村與城市、窮途與出息。

“一般來說,留守家庭把他們的孩子送到我們學校來,是信得過我們,信得過我們的嚴格管理和開放的教育。為人父母,他們沒辦法盡到在身邊教育子女的責任,唯有寄托于學校。對一些家境困難的留守孩子,我們學校也有相對的幫扶政策。現在學校裡共有680多個留守孩子的學費,我們是全免的。”楊海亮說。

在這裡,一所學校,成了父母一種寄托。

寄托的,還有一些延續的情懷。

“這是我人生跳第一支舞的地方。”威縣人任海鷹說。她少時在此讀書,後來輾轉大江南北,在廣東開創自己的事業。威縣人才學校20周年慶,她站在學校的禮堂前,思起往事。

任海鷹的志願,是一邊鼎力支持學校再發展,一邊也在企劃建立一個威縣趙莊鄉村教育展館。

就像當初的讀書少年,朗朗立志:我的志願,是成為一名科學家;我的志願,是做一名人民老師;我的志願,是做個有用的人……

在這裡,一所學校,也是一些情懷、一些志願的彙集。

因着她的貧窮與自強不息,因着她的改革與情懷所系,威縣人才學校,正在成為中國鄉村教育的一個版本。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