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陳宇晖這一個名字,曾震驚了美國.."/>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陳宇晖:一個讓人心痛的名字

陳宇晖:一個讓人心痛的名字

時間:2024-10-23 07:50:10


    2011年,陳宇晖這一個名字,曾震驚了美國輿論圈。

那一年的10月3日,華裔一等兵陳宇晖(DannyChen)死在阿富汗南部一處崗哨内,一顆子彈從他的下颚貫穿頭部,疑似自殺。軍方調查後發現,陳宇晖生前曾遭到其戰友種族主義侮辱和身體上的虐待。

12月21日,美國軍方宣布決定起訴8名駐阿富汗部隊軍人,指控他們虐待一等兵陳宇晖,8名涉案軍人包括陳宇晖生前所在部隊的排長丹尼爾施瓦茨。檢察官指認施瓦茨玩忽職守,指認其他7人過失殺人和攻擊。
    陳宇晖之死是2011年第二起華裔美軍士兵因受虐待而死亡的事件。一些亞裔人士指責美國陸軍容忍士兵欺侮他人,歧視亞裔士兵。

19歲的陳宇晖是廣東台山移民的後代,父母于上世紀80年代移民美國。陳宇晖是家中獨子,在紐約華埠土生土長,雖遭父母反對,今年仍放棄大學學業毅然參軍,并在夏天受命駐防阿富汗。豈料抵達阿富汗僅2個月,一等兵陳宇晖卻于10月3日在坎大哈美軍哨所飲彈身亡,軍方初步結論認為他“似是開槍自殺”。

“我們始終都不相信兒子是自殺。”父親陳炎桃說,宇晖9月27日還打電話讓媽媽寄肉幹給他,而且兒子性格很堅強,“在軍訓那4個月,他走路走到腳趾甲都化膿了,拔了腳趾甲,都能通過考試、畢業。你看他的性格多堅強。”

“以前個個都是這樣,移民移民,個個都懷有美國夢,個個都說移民,就移民咯。”陳炎桃有着一個美國夢,如今獨子猝然離去,沒有什麼可以撫平他的悲傷,“養到他十八九歲,他突然離開了自己的父母,那種心情是沒辦法形容的。”

舉家移民

在《紐約時報》10月30日報道此事後,宇晖之死在全美引起震動,他所遭遇的虐待、淩辱被逐步披露,紐約華人與社團連續集會聲讨美國軍隊中存在的種族歧視。台山人自19世紀開始大批移民美國,最早聚集于西海岸,其中不少人是修築美國太平洋鐵路的華工。在美台山華僑華裔如今已達60萬人。

不過陳炎桃并無海外親戚,直到與妻子結婚,他才有了移民美國的資格。妻子陳素珍1987年依托親戚移民美國,其後回到家鄉台山市鬥山鎮,與鄰村的陳炎桃結婚,1989年将丈夫也帶到了美國。

而在幾年後,陳炎桃最小的弟弟複制了同樣的移民路徑,娶了一位華僑女子後,移民到加拿大多倫多定居。其後,他将父親也接到多倫多一起生活。

移民美國的陳炎桃一家,一直被家鄉親戚所羨慕,尤其陳宇晖入伍後,更成親戚們炫耀的談資。陳炎桃家鄉鬥山鎮六村位置偏僻,村民種田維生,陳炎桃去美國做廚師,其妻子陳素珍做縫紉師,雖然在海外算是社會底層,但在親戚們看來,這個家庭的未來無可限量。

陳宇晖的紐約警察夢如果實現,将會是這個家庭的一個重要轉折。移民家庭通常要到第二三代才能徹底融入美國主流社會,而參軍是不少移民家庭改變社會地位的途徑。

兩回台山

保持與家鄉的聯系、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是華人家庭教育的常态,陳家也不例外。陳宇晖1999年7歲時、2007年15歲時,曾兩次趁暑假回到台山,每次停留一個月。他台山話講得流利,又懂禮貌,喜歡和家鄉同齡夥伴交往,大伯陳達桃至今還記得1999年宇晖回鄉,特别喜歡和夥伴一起去池塘挖蓮藕。而宇晖姑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從美國打電話回來,宇晖都要和家中長輩一一通話問候,想得很周到。他們怎麼也不能相信宇晖會自殺。陳炎桃說:“無論他的英語多好,母語都是台山話,雖然他是ABC(美籍華人),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從小就教他對老人家孝敬,對朋友尊重,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文化都是這樣。他的性格很随和很開朗,到19歲了,已經是成年人了,也沒得罪過一個人。”

童年的宇晖在父親眼中,也有幽默的一面,“他以前小時候回鄉下,看到我奶奶。老人家的臉是皺的,又駝背,他看到我奶奶就怕咯,對他媽媽說‘媽咪,看到婆婆很怕。’玩了一兩天,不怕了,就去學我奶奶駝着背走路。”

讀書後,宇晖沒有讓父母失望,從3歲開始讀啟蒙班,到18歲高中畢業入讀大學,每門成績都保持在90分以上。接受高等教育、從事白領工作,是美國華人後裔最通常的選擇,宇晖本來沿着這條路在走,已經進入大學讀書,卻在今年突然轉了方向。

2010年初,宇晖回到家對父母說:“媽咪、爹地,我明天去參軍了。”陳素珍當晚就哭了,對兒子解釋軍人的辛苦。陳炎桃也反對兒子入伍,宇晖堅持己見。他對媽媽說:“我已經有心理準備,我知道的了。”他還反問媽媽:“媽媽你為什麼不支持我?”

“這裡的社會,18歲就是成年人了,自己有話事權。他自己喜歡參軍,不用經過我們父母的同意,直接在學校簽個名就行了。”陳炎桃說,兩夫妻雖然擔憂不已,還是尊重了宇晖的選擇。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