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曉明5月4日淩晨5點,在呼和浩特開往烏蘭.."/>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鑄就團結夢 發展夢

鑄就團結夢 發展夢

時間:2024-10-23 02:15:06


    文/唐曉明

5月4日淩晨5點,在呼和浩特開往烏蘭浩特的列車上,内蒙古自治區民委主任特古斯開始洗漱、整理行李。工作40餘年,這樣的作息,他早就習慣了。

特古斯1972年參加工作,曾先後在内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二連浩特市任職,2003年到自治區民委任副主任,2013年任自治區民委黨組書記、主任,全面負責内蒙古民族宗教、蒙古語文工作。從事民族工作以來,特古斯最驕傲的是自己走遍了全區12個盟市所有的少數民族聚居旗縣市區,尤其3個人口較少民族自治旗、19個邊境旗縣及192個人口較少民族聚居村,可以說是去了又去,成了“熟客”、“榮譽嘎查達(蒙古語:村民的意思)”。此次,他赴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三個盟市調研民族工作,實地查看自治區民委幫扶點紮赉特旗沙日格台嘎查幫扶工作進展情況,研究确定精準脫貧的時間節點和重點任務,并進一步檢查指導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盟建設情況。

5點30分,列車到達烏蘭浩特市,前來接站的興安盟副盟長于仁傑、民委主任包文成等與調研組彙合。特古斯向大家建議:“今天行程比較緊,明天要去通遼,我們直接到嘎查去吃早點,喝點老鄉家的奶茶。”在他看來:“過去我們調研騎馬、騎自行車,啃上馍馍一跑就是一天。現在有火車、汽車還有飛機,條件好多了,更該提高效率,多走走、多看看,多辦點實事。”于是,在前往嘎查的路上,特古斯不停地與大家探讨着幫扶點扶貧工作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進展、難點和突破點。

興安盟紮赉特旗是全區37個直屬企事業單位重點幫扶對象,阿拉達爾吐蘇木沙日格台嘎查是自治區民委的幫扶點。該嘎查有毛利、沙日格台、陶木爾3個自然屯,總戶數298戶,總人口1208人,其中貧困戶258戶,貧困人口903人。長期以來,由于自然災害頻發、基礎設施薄弱、經營方式粗放、農牧民文化素質低、收入單一等原因,脫貧緻富存在很大難度。2011年以來,自治區民委總計投入幫扶資金1042萬元,實施危房改造、道路硬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棚圈建設和種養殖業結構優化、村屯綠化等24個幫扶項目,有效推進了“十個全覆蓋”工程順利實施。2015年嘎查貧困戶減少到148戶,貧困人口減少到527人,人均純收入由2780元增加到4860元,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1835元增加到3120元。

在老鄉家簡單吃過早飯後,早上7點48分,特古斯一行首先來到嘎查的文化活動室。今天,蘇木農科站從市裡請來了技術專家為農牧民講解小尾寒羊、黑山羊的養殖技術和常見疾病防治。50多個老鄉已經坐在教室等待上課,看到特古斯,農牧民都擠上前向他問好。牧民白乙拉興奮地說,民委給他家買的4隻小尾寒羊現在已經繁育到20多隻,歡迎特主任去他們家看看。2012年,自治區民委投入幫扶資金229萬元,為沙日格台嘎查建設了2萬平方米的養羊基地,并累計投入124萬元,購買1500多隻羊分發給貧困戶養殖。此外還投入49萬元,支持當地興建了年産10萬噸飼料的蒙興飼料廠。為适應養殖業的發展,逐步引導當地調整種植結構,形成了以蓄定貯、以貯促養、協調推進的發展模式,極大地優化種養殖業結構,促進了貧困戶增産增收。

文化活動室的建築民族特色鮮明,這是自治區民委2014年的幫扶項目,總投資128萬元,2015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除了供農牧民學習培訓,還展出當地蒙古族群衆的傳統生産生活用具、服飾等民俗物品。活動室外,是自治區民委2013年投資120萬元建設的一萬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廣場,配備了各種健身器材,極大地豐富了農牧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村民包金海指着一旁整潔明亮的瓦房,驕傲地對特古斯說:“那是自治區民委幫扶建成的便民服務中心,現在我們嘎查也有了‘政治文化中心’!”

特古斯一邊考察一邊向蘇木、嘎查幹部詢問文化活動室、活動廣場和便民服務中心的利用情況,強調基礎設施建好了,絕不能當擺設、空閑着,要充分利用起來,提升農牧民的素質,調動農牧民的精神頭和幹勁,形成昂揚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風貌,為脫貧緻富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早晨8點36分,特古斯來到特困戶雨順家裡。雨順和他的父親激動地迎出院外,握住特主任的手。雨順的媳婦5年前因癌症去世,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并欠下了幾萬元的債務。現在家裡五口人,70多歲的父母體弱多病,母親因腦血栓已失去行動能力,兩個雙胞胎女兒上小學五年級,其中一個女兒還患有白癜風,沉重的負擔曾壓得這個原本瘦弱的蒙古族男人對生活失去信心。自治區民委開展幫扶以來,先後為他買了6隻小尾寒羊,幫兩個孩子解決了助學金,幫他父母解決了低保,并投入4萬元為他們蓋了新房。如今,雨順的6隻小尾寒羊已經繁育到70多隻,每年養羊收入可達3萬多元。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奔頭,雨順飽經滄桑的臉上終于出現難得的笑容。他說,永遠都忘不了自治區民委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對他的幫助和救濟,現在家裡的債務快還完了,他要繼續把羊養好,積極發展庭院經濟,把兩個女兒供上大學,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絕不在脫貧緻富中掉隊、拖後腿。

調研組一行走出很遠,雨順和他年邁的老父親仍站在門口目送。特古斯說,當初剛見到雨順的時候,看到他呆滞的目光、低矮破舊的草房、髒亂狼藉的家,大家都感到心酸。通過持續的幫扶,現在他生活改善了,精神面貌也改變了,這樣的改變就是幫扶工作的最大意義吧!他的話讓大家産生了強烈的共鳴:民族團結凝聚的是人心,扶貧濟困也是一樣,要把人的精神、幹勁扶起來,把人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這是增強内生動力、造血能力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工作。

随後,調研組一行又走訪了幾家特困戶。每到一家,特古斯都很熟悉,知道他們誰的孩子在上學,誰的家人在外打工,誰得了什麼病……而嘎查農牧民見了特主任也十分親熱。

上午10點23分,調研組一行與旗、蘇木、嘎查黨員幹部、農牧民代表、貧困戶代表座談,商讨今年扶貧工作的重點問題、主攻方向,進一步精準時間節點、精準項目金額、精準項目實施進度和效果。座談中,特古斯聽得多、說得少,不時還在筆記本上記錄重點内容。最後,特古斯在會上代表自治區民委承諾:2016年将投入幫扶資金400萬元,重點用于“十個全覆蓋”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種養殖業結構優化調整等方面。同時,他也希望蘇木嘎查用好幫扶資金、實施好幫扶項目,希望嘎查農牧民發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撸起袖子、甩開膀子,敢想敢幹,努力在扶貧攻堅大會戰中争當脫貧緻富的排頭兵。

下午2點35分,調研組一行來到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三合村。這個村總戶數523戶,總人口1746人,是漢、蒙古、朝鮮、滿等多民族的聚居村,其中朝鮮族人口占62%。該村1988年,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2014年被評為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2015年被評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也是興安盟重點打造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走進三合村,隻見道路整潔、樹木林立,獨具朝鮮族特色的民居白牆灰瓦、飛檐鬥拱,一派濃郁的朝鮮族風情。近幾年來,按照“四驗、五點、六展”的布局,三合村開發建成了有機蔬菜、水稻、野外燒烤、農家樂四個體驗區,以傳統設施為主體設置的五處景觀以及民俗展覽區、民俗飲食區、傳統工藝區、傳統運動區、綜合服務區六個專區,年均接待客流量超過10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5370萬元。看到這喜人的景象,特古斯與大家邊走邊議,提出要發揮自治區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内涵豐富、魅力獨特的優勢,把特色村寨做精作強,為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在村文化活動室,20多名身着民族服飾的老人正踩着節拍跳着朝鮮族舞蹈。這個老年舞蹈隊共有28名成員,包含蒙古、漢、朝鮮、滿、回五個民族,平均年齡53歲。平時大家聚在一起練歌練舞,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仿佛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村書記告訴特古斯說,各族村民共同勞動創業、共同建設家鄉、共同爬關過坎,形成了牢固穩定的“同發展、共緻富、一家親”的和諧局面。

一路上,大家都為“十個全覆蓋”給群衆帶來的實惠和利益而高興。于仁傑副盟長感歎說,其實在這一過程中,各級民委主抓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發展與保護工程的強化引導作用實在是功不可沒。“十二五”時期,自治區民委累計下發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資金1.5億多元,按照特色民居、特色産業、特色文化、村容整潔、民族團結“五位一體”格局,大力打造特色村寨400個、特色小鎮100個。其中,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新發朝鮮民族鄉東光村、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敖魯古雅村、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貢寶利格蘇木後瓦窯嘎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接下來,特古斯一行走訪了烏蘭浩特市愛國街、興安街幸福社區,科右前旗大石寨蒙古族學校、科右中旗蒙醫醫院等單位,結束時已是晚上6點多鐘。

回程途中,天空星光點點。在車上,特古斯繼續與大家分享考察心得:“為什麼每到一處,我總是喜歡緊盯着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基層幹部群衆對民委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他說:“因為隻有深入基層、深入群衆,切實了解基層工作實際、了解各族群衆的期待和訴求,民族工作才能不斷得到改進,我們也才能更加貼近民心、赢得民心,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才能長盛不衰!”

是啊!這一天天的努力,終究會鑄就民族團結夢、發展夢。(責編沈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