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張瑤在廣西如畫的山水間,居住着壯、.."/>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古老村寨的新生

古老村寨的新生

時間:2024-10-23 02:13:36


    文/本刊記者張瑤

在廣西如畫的山水間,居住着壯、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彜、水、仡佬等11個世居少數民族。對于這些少數民族同胞來說,村寨既是他們生産生活的場所,也是傳承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地方。

依山勢拾級而上,在青山環繞、重雲疊霧中,有一個精緻的瑤寨——白面瑤寨。其沿襲瑤族傳統木制結構的“半邊樓”依山而建,錯落有緻。

白面瑤寨坐落于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泗水鄉生态鄉村旅遊區内,與國家4A級景區——龍勝溫泉度假區毗鄰,全寨共有45戶、190多人,97%是瑤族。身穿桃紅色上衣和百褶裙,系着黑色圍裙,用黑色頭帕将一頭長發盤成發髻固定在額前的村民楊小鳳,熱情地引我們去她家看看。包括楊小鳳家在内,寨裡的大部分木樓都是近兩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重新翻修的。“老房子是那樣的。”她伸手指向自家對面那棟明顯破舊的黑色木屋:“以前的房子樓層都很矮,裡面也沒有衛生間這些設施。”如今,楊小鳳的新房寬敞明亮,傳統木制家具和現代家電一應俱全。她在自家木樓的一層開起了聚閣樓土菜館,用瑤家菜招待觀光旅遊的客人,二樓還備有兩間客房,配有現代化的衛浴設施。

在特色村寨建設過程中,白面瑤寨更注重加強對古村落、古建築的保護,注重在保持傳統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對現有的居住條件加以改善。為此,村裡還以寨裡年高資深的老人為主,成立了白面古村寨保護與改造工作理事會。截至目前,各級政府已投資1380萬元,完成了村寨房屋的外立面改造,并在改造過程中保持原貌,隻對局部進行加固,例如對青瓦進行翻修;在寨内道路硬化的同時,也保留原來的青石闆路并進行加固、美化,對沒有青石闆路段盡量恢複原樣;對古老遺留的石碑和水井進行加固和景觀化打造;按村寨原有的風格新建遊客中心、紅瑤博物館、購物長廊、休息長廊、觀景亭、寨門、停車場、旅遊步行道以及污水處理、魚塘及村寨綠化、道路硬化、村寨亮化等21個建設項目,使其旅遊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到龍勝溫泉度假區的許多遊客,都會選擇到白面瑤寨體驗民族風情——品嘗土雞、野生小魚、臘肉、野菜,欣賞精美的瑤族刺繡和最具特色的山歌表演。村委會副主任龍回娟介紹說,僅去年寨裡就接待了3000多名客人,村民人均增收上千元。在村委會的組織引導下,村内45戶居民分為三組,每組輪流接待10天,每組有一個負責人統一接待遊客,再将客人分配到各個農家。遊客花20元就能體驗瑤寨特色的歌舞和油茶,花35元就能品嘗原生态的農家菜。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選擇在村民家住宿一晚。豐富的體驗,令每一位前來的遊客都盡興而歸。

63歲的餘家妹老人是寨子裡的“寨花”,遊客來時她會組織村民一起唱山歌迎接、為客人倒油茶。回想起過去的日子,她感慨萬千。白面瑤寨原稱“北面”瑤寨。過去,村民僅僅靠種一點地賣點山場樹木為生,很多時候可以說是“饑寒交迫”。“北面”蘊含着生活的艱辛,有“喝西北風”的意思。而如今的白面瑤寨已然重獲新生:和諧的民族關系、濃郁的民族風情、完好的綠色植被,不少農戶脫了貧緻了富,吃上了“旅遊飯”、“生态飯”。

正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民委主任盧獻匾所說:“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群衆得到實惠。要實現這一目标,必須壯大支柱産業,選擇好、建設好特色優勢産業,使村寨經濟發展起來、村民富裕起來。”

2009年至2014年,自治區民委共安排專項資金8000多萬元在試點村寨實施村屯道路、人畜飲水、特色民居改造、民族文化設施建設等項目,以改善村寨生産生活條件,提升村寨檔次。經過改造,一些村屯凸顯“藍天白雲、青山綠樹、碧水紅瓦”的新風貌,依托民族傳統文化優勢,着力打造民族風情濃郁的生态農業村,開辟出一條富民強村的新路,群衆收入穩步增長。

此外,廣西還根據各試點特色村寨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優勢資源,突出民族特色、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引導當地發展特色支柱産業,如發展文化旅遊業、特色種植業、民族傳統手工業等。例如,三江侗族自治縣根據侗族群衆家家戶戶會做油茶的特點,引導民族村寨大力發展油茶種植業。目前,該縣油茶種植面積約62萬畝,位居全國第二,成為全國油茶重點生産縣。

三江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其167個村的510個自然村屯中,有4個村屯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12個村寨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9個村屯入選《廣西傳統村落名錄》。冠小屯就是其中之一。

冠洞村冠小屯位于三江縣林溪鄉中部,距離縣城26公裡,全屯聚居着134戶565名侗族同胞。冠小屯的民居建築極具侗族特色,雄偉的鼓樓,精緻的風雨橋,連綿的吊腳樓,幽雅的井亭……民風淳樸,村容整潔,民族風情濃郁,使得冠小屯被評為“柳州市十大美麗鄉村”之一。它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百家宴傳承展示基地。近年來,當地充分開發百家宴這一旅遊項目,全屯的群衆都從事旅遊業,每年都要擺上百場宴席迎接遊客,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

冠小屯黨支書楊兵介紹說,百家宴是侗族特殊的飲食習俗,是侗家集體待客的宴席。每逢村寨互訪或是有特别尊貴的客人來訪時,全村各戶會自備酒菜,一起彙聚到鼓樓坪一字型擺開。百家宴作為待客的最高禮遇,現已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每當侗寨有重要客人或大量客人來訪時,全寨各家各戶便提籃攜酒,将自家佳肴帶到鼓樓前,與客人圍桌而坐,把酒同歡,席間可不停“串桌”,将每家飯菜均品嘗一遍,寓意“吃百家飯,聯百家心,驅百種邪,成百樣事”。宴會上姑娘小夥子們結隊唱起敬酒歌,扯着耳朵輪番給賓客敬酒,場面十分熱鬧。

配合百家宴,攔路迎賓敬酒、蘆笙踩堂、侗族大歌、祝酒歌、多耶舞等侗族特色活動也深受遊客歡迎。冠小屯整合部門資源全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及民族風情旅遊示範點,年接待遊客達2萬多人次,旅遊收入100多萬元。

近年來,随着遊客的日漸增多,一些原有的生态環境、生活空間以及傳統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及生活方式的沖擊,民族特色村寨保護遇到了挑戰。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通過了《三江侗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條例》。該條例明确對鼓樓、風雨橋和吊腳樓等民族村寨特色風貌制定專門保護制度,強調編制保護規劃也要聽取村民意見。三江侗族自治縣成為廣西首個立法保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縣。

2015年4月,廣西59個國家民委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部挂牌,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廣西通過命名挂牌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把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同鄉村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同“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群衆對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意識,讓“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得到更好的堅持,不斷加大資金整合力度,齊抓共管、合力推進,保護民族特色,促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讓群衆從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獲。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是曆史豐厚的贈予。輕拂明珠上的蒙塵,古老的村寨重獲新生。(責編張璇)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