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村裡人的五張“素描”

村裡人的五張“素描”

時間:2024-10-23 12:40:29

□文·圖/本刊記者拉姆

北京時間上午10點30分,對于與北京有着至少兩個小時時差的南疆而言此時尚早,晨光将開外孜力克村裝扮得分外清亮。春耕剛忙完,果樹嫁接、剪枝方才開始,杏花初落,旱柳抽條。新春時節,面對村子裡的便民超市、樂器店、裁縫店、地毯銷售點和農家飯店等新鮮事物,村民們還需要慢慢品味。

村委會大門外,一幢黃色兩層小樓一層臨街的四家商鋪的主人,正清掃店面,為迎接客人做準備。透過路邊毛白楊的主幹和迅速萌發、漲開的葉片,可以看到一幅占整面牆的宣傳畫:戴着花帽的各族人民歡聚于國旗下,畫風極具維吾爾族裝飾風格及審美趣味。再遠處,道路兩旁的葡萄藤還來不及在葡萄架鋪上綠色,使得裸露的農舍外牆徒然增加了體量,如同天然的晾曬房。

距喀什地區巴楚縣城4.5公裡的開外孜力克村,除了一戶漢族居民,其餘283戶都是維吾爾族。與很多位于葉爾羌河流域的古老村莊一樣,沒有人考究過開外孜力克的曆史。村裡沒人清楚它古老的過往,但無一例外地記得自己出生、成長都伴随着棉花的種植與采收——全村耕地面積4500畝,去年僅棉花種植就達3200畝。維吾爾族先民在天山南麓、塔裡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依托河流綠洲而生産生活,人們将這些分布在古絲綢之路上、串起東西方文明的人類活動之地統稱為“絲路明珠”。而“開外孜力克”,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就是“種植棉花的地方”。其所屬的巴楚縣亦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土地、氣候條件适宜種植棉花、小麥和果樹,但風沙大、鹽堿荒地多、用水缺口大、基礎設施薄弱,依然是發展的短闆。

巴楚是巴爾楚克的簡稱,源于古代維吾爾語,意為“應有盡有的地方”。它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國道314線、省道215線、三莎高速和南疆鐵路貫穿縣境。目前,全縣總人口38.22萬人,共有25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總人口的95.11%。

這會兒,吐江古麗·如蘇力已将便民超市屋内外灑過清水,在擦拭貨架上擺放的貨物。超市以售賣煙酒、食品、小百貨為主,開業剛一個多月營業額已達3000多元。顧客除了本村人,其他村的居民也多有光顧。

“開店我投入了1000元,工作組幫忙聯系進的貨,我打算再進些家電和五金商品。開店就有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光靠政府扶,自己不努力不行。貧困戶不是天生就注定窮的,隻要有政府在我們就有信心。”吐江古麗邊跟我說話邊招呼客人入座。最近,她又在超市裡支了張小桌子,兼賣自家做的涼粉,生意很不錯。

此時,與小超市毗鄰的姐妹手工樂器店、裁縫店、地毯銷售點和農家飯店,也陸續開始營業了。飯店門口,已經有6位客人在點餐。“離得近,價格合理,抓飯、拌面、烤肉、馍馍、炒菜味道都不錯。以前聚餐、聚會都要去縣城,現在生活一下子方便了。我們不是這個村子的,但我們也常來。大人孩子都喜歡來活動中心,亞克西(維吾爾語:好)!”

村民所說的活動中心,就是開外孜力克村的新事物:多來提巴格鄉和縣良種繁育場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中心。

去年,國家民委開始重點幫扶開外孜力克村,實施了兩個項目: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中心、紅棗嫁接及培訓,共投入項目資金200萬元。在自治區政協機關第二批“訪惠聚”活動住村工作組的幫助下,活動中心于同年5月動工,9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

活動中心的兩層小樓的一樓為臨街鋪面,二樓則是全天開放的兒童歡樂家園和閱覽室,建築面積320平方米。門前的村民文化廣場上,還有綠化、燈光、健身器材等配套建設。

活動中心的4家商鋪是村兩委和自治區政協住村工作組經過認真思考後,在村中120戶低保戶中選出4戶開辦的,以通過幫扶貧困戶辦實體進行脫貧的宣傳帶動。比如,吐江古麗丈夫去世後,自己拉扯兩個孩子,生活艱難;而選擇吐爾遜·達吾提開飯店,則考慮他的兒子學過廚師專業,在縣城飯館打過工。每戶每月象征性收100元租金,既不給貧困戶增加負擔,又為村委會增加了活動經費。這算是比較細緻的精準扶貧了。兒童歡樂家園為開外孜力克村和良種場各族兒童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成長在一起,創造了條件。正在閱讀維文版《紅色記憶》的吾斯曼·依布拉音老人則再三地說,自己常來閱覽室看有關農業技術和航天方面的書。他還提了個建議,希望能多增添些介紹國家最新法規、政策的書籍。

這個活動中心集宣傳、教育、培訓、聯誼、托幼、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已成為增進民族團結、開展民族團結共建活動的良好平台。

正在記者采訪時,村裡突然熱鬧起來,兩輛考斯特車停在了村委會大門前:原來,是自治區政協主席努爾蘭·阿不都滿金一行來村裡開展調研,并舉辦自治區政協向多來提巴格鄉捐贈農機具的交接儀式。此時儀式就在村民文化廣場上舉行——這裡已多次舉行過各類宣傳教育、節慶婚喪活動。在村民的簇擁下,價值60萬元的6套拖拉機和農用機具披着紅花,移交給自治區政協6個住村點的村黨支部書記。努爾蘭主席還在儀式上發表講話強調:“今年新疆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具有裡程碑意義,新疆發展的基礎就是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是陽光,是空氣,是生命線。56個民族是兄弟姐妹,母親就是偉大的祖國!”

而投入100萬元的紅棗嫁接及培訓項目,從今年3月開始實施。這是為應對近兩年來國内棉花經濟下行背景下減棉增林果,進行産業調整、精準扶貧而采取的舉措。

在村裡1500畝的紅棗棉花套種、紅棗小麥套種現場,正帶技術人員進行紅棗苗嫁接的鄉林業站長買買提明·亞森為我算了一筆賬:紅棗苗從頭年種、來年嫁接,到第四年進入産果期,涉及果苗費、嫁接費、結穗費、人工費、管理費、指導費、培訓費等費用,加上水、肥、農藥費用,在無重大自然病蟲災害的前提下,4年下來密植需投入七八千元/畝,套種需投入三五千元/畝。投資大、技術要求高、收益周期長,對許多農民而言,發展林果業是一項新産業,負擔和風險都較大。

曆史上,開外孜力克村維吾爾族群衆大多種植棉花。近年來棉花價格持續走低,農民紛紛退棉種棗,将增收的希望寄托在種植紅棗上。當前南疆林果業發展勢頭很好,林果産品附加值均高于棉花、小麥、玉米等農作物,農民種植林果的熱情較高。眼下,全村紅棗補植320畝,嫁接紅棗600畝;全鄉以紅棗為主的林果業面積共7.9萬畝,紅棗示範園面積2100畝,紅棗品種改造嫁接面積1800畝8萬株;全縣完成紅棗、核桃新造林3.72萬畝。

但由于缺乏種植技術,加之田間管理水平相對滞後,開外孜力克村維吾爾族農民的紅棗産量和收益隻能達到臨近的良種場漢族職工的一至二成。良種場漢族職工紅棗種植水平普遍較高,每畝收益達到1萬元。

同時,維吾爾族群衆在市場銷售等方面也存在短闆。市場對接、規模發展、創建品牌甚至在産品包裝等方面意識都還不強,電商經營更是無從談起。而良種場的漢族職工通過網絡等各種渠道提前就聯系好了銷路,一周之内就可以把幾十噸紅棗變成現金。

對此,政府介入,提供技術、資金、渠道支持,消除維吾爾族群衆發展林果業的後顧之憂,就顯得尤為重要。巴楚縣民宗委江書記介紹說:國家民委幫扶的項目資金,除了通過鄉林業站對全鄉6個村進行首輪紅棗嫁接培訓外,其餘全部用于1500畝紅棗苗嫁接。

此外,國家民委幫扶的部分資金還被用于開外孜力克村與縣良種場之間的兩條“連心路”及沿線居民區配套、村“聚心之家”和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等項目建設上。

開外孜力克村這個沙漠邊緣的維吾爾族小村莊,有許多打動人心、值得記錄的人物和故事。在此,我們聽聽她(他)們的自述,也為村裡的這五位幹部群衆畫個素描……

哈斯葉提·亞森,維吾爾族,43歲,村民

(哈斯葉提放下手中正在制做的都塔爾,起身帶我去她家做客。砌了一半的院牆,剛開墾的菜園,去年10月建起的院落至今尚未完全竣工。兩隻剛出生4天的羔羊蜷縮在羊圈内,丈夫在院中的木床上休息……盡管日子過得艱辛,但哈斯葉提已然看到了希望。)

“即使全世界的豎琴盡數焚毀/仍然會有隐藏的樂器在彈奏/就好比蠟燭雖然熄滅/但我們手上依然有燧石和火種……”

這是波斯聖哲、詩人莫拉維·賈拉魯丁·魯米的詩。沒有出嫁的時候,我喜歡彈都塔爾喜歡唱歌,也把魯米的詩唱進歌裡。但曾經有很長、很長時間我沒有彈過琴、唱過歌了——如今時不時會彈起都塔爾,當然有時候也是為了試音和生意。生活對我來說從來都不容易。

我丈夫多年前患了嚴重的糖尿病,行動不便,也不能幹活兒。女兒出嫁了,13歲的兒子還在上學。家裡隻有兩畝地,靠種點小麥、玉米解決口糧問題。我自己也有腎病,一個腎已經萎縮。丈夫沒患病之前,我跟他學會了樂器制作手藝,現在全家就靠我做樂器的手藝生活,還要想辦法看病。掙的錢趕不上花銷。

我會制做維吾爾族傳統樂器,都塔爾、坦布爾、艾捷克、手鼓……原材料主要用桑木、核桃木和紅棗木。因為蒙皮子要考慮熱脹冷縮,手鼓得在冬天制作。制做一把都塔爾需要5天工期,不算手工,成本100多元,普通的賣四五百元,精緻的可賣到1000多元。開外孜力克村的婦女和兒童每制做好50件樂器,我就要去城裡大街、巴紮上擺攤賣,每出一趟門大概需要20多天,墨玉、柯坪、阿克蘇、庫爾勒、吐魯番、烏魯木齊都去過。按訂單給人供貨會簡單些,當地有朋友接濟、提供住宿也好很多,但多數時候得自己想辦法解決吃住等問題。有一次我借了1000塊錢去吐魯番,路上搭乘的三輪車翻車了,我受了傷,渾身是血,50件樂器也全摔碎了。三輪車司機也窮,隻象征性地賠了點錢。這次事故,讓我家三四年都沒有緩過勁兒來。這樣的生活我已經過了14年。

去年10月,村裡的活動中心建好了,村幹部考慮到我家的實際困難,讓我在鋪子裡就能制做樂器、發貨,條件太好了。至今我已經售出兩批貨,分别發往柯坪和阿克蘇。鋪子面積大,我找了做縫紉的好姐妹合作經營,既可以分擔房租,也能幫她增加收入,村裡很支持。

有了固定的店子,就不用那麼辛苦地到處跑了,還可以更好地照顧家庭。

去年10月,國家幫助我家建了37平方米的富民安居房,自己隻掏了2000多塊錢,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國家還給我們免費建了50平方米的羊圈,家裡養了12隻大羊、6隻羊羔。中央在關心我們,生活遇到困難都靠政府幫助解決。我非常感謝黨和政府!但我能力有限,真不知道如何才能報答黨和政府。

熱合曼·艾買爾,維吾爾族,56歲,村晨禮寺伊瑪目

(柏油鋪就的四級公路“連心路”上車來人往,摩托車、三輪車、卡車、小汽車川流不息。公路兩旁的農家院落和田地整齊劃一,時有正在打地基的在建民房映入眼簾——路通了,自然吸引了人來。這樣的變化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我就出生在這個院子裡,在門口這條“連心路”上長大,晨禮寺也在路邊。我認識路邊的每一戶人,對這條路閉着眼睛也走得過來。

我們這裡過去都是泥巴路、鹽堿地,“連心路”去年底修好前也一樣。這條路連着開外孜力克村和良種場,沿路有39戶人家,從前到處是雜草樹木和垃圾,土路上的虛土有腿肚子高,車一跑,到處都是塵土。下雨又成了沼澤路,雨停20多天路都幹不了。春天翻漿,一腳進去鞋子都能拔下來。

去年11月,這條路終于動工了。因為要加寬路面,路邊一些沙棗樹得砍掉,有些住戶不願意,住村工作組就挨家挨戶做工作。開工後許多村民燒茶、煮雞蛋給施工隊送去,還幫忙維護交通。一個月後,柏油路就修好了,另外還免費給每家門口鋪了連接“連心路”的混凝土地面。政府想得太周到了!

“連心路”通了,出門就方便了,什麼車都能走了,縣城的小商販也願意送貨上門了。聽說,還有城裡人到良種場那邊漢族住戶的蔬菜大棚裡搞采摘。

去年,村裡的維吾爾族幹部、黨員、宗教人士和良種場的漢族職工結了10戶民族團結對子,相互幫助,學習技術。開始我沒有想到有這麼好的效果。以前我們種紅棗、蔬菜,會種不會管理,現在不僅能學管理,漢族結對子兄弟還幫我們找渠道做銷售。

作為宗教人士,我心中一直有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概念,願意給信教群衆帶頭,促進民族團結。前幾年嫁女兒辦婚禮,有兩個漢族朋友來家裡祝賀,我特别高興。聽說今年村裡還要和良種場再結16戶“蔬菜大棚對子”、“紅棗技術對子”和“雙語學習對子”。這三個對子,我都想參加……隻能參加一個?那就參加“雙語學習對子”。學習語言最重要,語言能夠交流。我雖然年齡大了,也要學好漢語。

“連心路”通車儀式上,一小隊的庫爾班·艾買爾向工作組贈送了用漢文書寫的錦旗:“我是維吾爾族人,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所以用漢文寫下我的心裡話,表達感謝!”當時我也在場。這是大家共同想說的話。

自治區政協機關住開外孜力克村工作組的成員走村入戶訪民情買爾比汗·阿布都瓦依提,維吾爾族,60歲,黨員,原村婦女主任

(見到買爾比汗·阿布都瓦依提時,她剛結束村裡的義務勞動,喂過雞、羊,正準備給家人做午飯。拍照時,她執意拉住丈夫的手,一起面對鏡頭。丈夫開心地用維吾爾式漢語對我說:“我老婆子好,結婚45年,沒吵過嘴。家庭沒團結就亂了,國家也一樣。”)

我嫁到開外孜力克村後,生産、工作、養育孩子、照顧老人,轉眼40多年就這樣過去了。我丈夫亞合甫·尤努斯是縣水利局的司機,當年他每月有36元工資。發工資後,他就把錢放進襪子裡存起來。存夠350元,就把50元交給我父親,又用300元舉辦了婚禮,我就成了他的妻子。那年,我16歲。

那時候生活條件很差,全家16口,五六口人住一間土房子,肚子也吃不飽。我是長媳,每天勞動之外,還要照顧全家人的生活。好在公公婆婆人都很好,我們在一起生活了一輩子,從來沒有紅過臉,每個人都非常勤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南疆維吾爾農村,文化程度普通都很低,婦女就更不用說。我是村裡唯一上過初中的女性,有文化,能看懂報紙和書。村支書找我談話,于是我從32歲起擔任村婦女主任,一直幹到今年才卸任。

婦女工作主要是宣傳适齡結婚和計劃生育,還要帶領婦女參加勞動。1990年代是計劃生育抓得最緊、也最難做的時候,在農村一家普遍有五六個孩子。我們村子的吐爾遜汗已有四男一女,還要生,工作就是做不通。後來她計劃外又生了一個女兒,被罰了50元。那個時候,50元對農民來說是很大一筆錢。現在,吐爾遜汗說起超生的事兒,後悔得很。

在農村,養孩子給口苞谷馕就養大了,可長大以後生活就難了:沒讀書,沒文化,沒工作,無技術,無一技之長,隻能種地,無法增加收入。鄰居家的3個兒子都因為沒文化、太窮離了婚。計劃生育工作更早點做就好了,婦女負擔重,家庭經濟壓力也大。如今婦女地位提高了,還可以出門掙錢。

現在我家的6畝地種了小麥、玉米,自家吃。丈夫退休工資每月3500元,國家每個月給我120元養老金,兒女們三個有工作、一個在家。明年我的黨齡就滿20年了,可以享受“四老”人員待遇。我很珍惜現在的生活,常用自己的經曆教育婦女:隻要勞動就能掙錢,懶人沒前途。

早些年,我既要參加集體勞動,又要做婦女工作,沒時間做飯,常常餓着肚子參加勞動。幹農活時就用褥子把孩子裹起來放在地頭,也顧不上照看。有一次,有人喊我“買爾比汗,你兒子在哭呢。”我趕緊跑過去看,兒子大小便糊了滿身滿臉。回去後,我跟公公和丈夫說婦女主任我不幹了,公公說:“國家的事情還是要做。以後讓你婆婆替你多幹些,我們支持你工作。”

後來,村裡把村幹部的七八個孩子聚在一起,找了個婦女照看。每天早晨,我把早飯和孩子送過去就走了,往往忙到半夜才能回來,孩子時常就留到别人家過夜。我的孩子們就是這樣長大的。如今生活好了,孩子們都上了雙語幼兒園、雙語學校,放了學還可以去村裡的活動中心看書、玩耍、學漢語。

一對維吾爾族母女暢想着加入“結對子”後的美好生活

開外孜力克村即景張樹森,漢族,巴楚縣良種繁育場職工

(在村裡的一片棉花、紅棗套種的農田裡,張樹森正在給紅棗苗嫁接:打锲、切割、裹薄膜,頭年種的野生紅棗苗被剪去頭,再嫁接上優良品種的駿棗苗。經過這一程序,才能保證紅棗苗品質優良。張樹森告訴我,經過培訓的熟練工一天能嫁接500株果苗。)

1989年,我從河南信陽帶着全家老小到南疆找生計。先是在建築工地打土塊、搬磚幹了一年後,才到良種場租地、種地。老家人多地少,生活難,我是自願來到南疆當農民的。如今我在良種場落了戶,并有15畝棉花和46畝紅棗地,紅棗種了七八年,已進入盛果期。勤勞緻富日子過好了,好幾個親戚在我的帶動下,也先後從老家來到多來提巴格鄉安了家、落了戶。

剛來的時候,言語不通,相互不了解。想租棄荒地,因為種種原因租地也困難。當時良種場的副場長吐爾地·買買提就出面挨家做工作,幫我争取到了40畝棄荒地和宅基地,還時常來家裡問寒問暖。每年防汛最辛苦、最緊張的時候,吐爾地場長就自己出錢、帶着馕和羊肉到防洪堤慰問大家。漢族農民來一戶,他就幫忙安排一戶,解決租地、住處和落戶口。吐爾地場長幾年前已經去世了,這樣的維吾爾族幹部真是好樣的!

現在良種場有1005戶職工,漢族有78戶,每戶都和維吾爾族職工結了鄰裡對子,都是嵌入式居住。我們場有維吾爾族收養漢族孤兒的,有多民族通婚的,大家相互之間關系特别融洽。

去年起,在工作組、村幹部和場領導的組織下,我們和開外孜力克村結了10戶“民族團結對子”。楊場長問我願不願意參加結對子——我當然願意。雙方先是确定需求、認親戚、實地交流,然後發紅棗種植技術要點時間表和維漢節慶日時間表,發連心卡、民族團結手冊,組織座談、聚餐,氣氛好得很。

我的結對子兄弟叫亞森·阿布拉,是開外孜力克村的老會計、黨員。他家13畝棗樹已進入盛果期,但去年純利潤隻有1萬元,不理想。13畝的産量不足我們1畝的産量,肥料跟不上,也沒技術。種植紅棗技術要求很高,打枝、修剪、施肥、澆水、除蟲……都是技術活兒,很辛苦。今年我讓亞森每畝先上150公斤化肥,再澆水、上除草劑,我幫忙管理、買化肥——化肥成分不同,棉花和紅棗用的也不一樣。挂果後,我還要幫忙代銷。我們聯系内地老闆收購紅棗,規模、質量、語言都有優勢,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銷售,還能提高收購價。

去年11月,内地老闆來我地頭收紅棗。地頭的紅棗堆成山,滿地的落棗把田鋪成了紅毯子,村裡種紅棗的維吾爾族農民全跑來看,羨慕得不行。今年開春修枝,第一天他們村就來了8個農民來學習,第二天又來了幾個。亞森兄弟也是,我怎麼安排他怎麼聽。電話裡講不清楚,他就跑到地裡、家裡來找我,連說帶比劃。積極性全提起來了,今年他們村主動提出要結對子的農民特别多,我們場的漢族職工都不夠用了。

既然結了對子,就要操心,不能光動嘴不出力。維吾爾族兄弟收留、幫助了我,什麼時候我都不會忘記他們。

去年古爾邦節和中秋節連在一起,我們全家帶了糖果雞蛋去亞森家走親戚、拜年。他特别高興,留我們吃飯。告别時,他送了自家養的土雞,有回謝的意思,也有祝賀中秋節的意思。亞森說:“我死了,以後兒子丫頭也要和你們結對子。”

今年趁農閑我已提前修好了牛羊圈,計劃發展家庭養殖業。維吾爾族兄弟有養殖技術方面的優勢,我要向他們學習。

劉振強,漢族,自治區政協機關第二批“訪惠聚”活動住村工作組臨時黨總支書記、總領隊

(在采訪中,時常聽大家提到“劉書記”,從維吾爾族群衆到漢族幹部,無不對他尊敬、稱贊有加。他們口中的劉振強,開朗風趣、平易近人,總是一身布衣出現在田間與農民家中,比農民還農民。這位出生于南疆、畢業于新疆大學、曾在克州黨委和自治區民宗委任職、有着豐富民族宗教工作經驗的老幹部,結束在開外孜力克村的住村工作後,就退休了。)

根據自治區黨委關于深入開展第二批“訪惠聚”活動的要求,我與自治區政協機關第二批住村工作組的43名同志,于去年3月1日分别進住多來提巴格鄉的6個村,将重點放在做好群衆工作、加強基層組織、推進“去極端化”這三項工作上,堅持“兩手都要硬”,用活用好“五把鑰匙”,不斷把“訪惠聚”活動引向深入。

在加強民族團結方面,我們找準支點,引領群衆走出了交往交流的第一步。

第一工作組所住的開外孜力克村與縣良種繁育場相鄰,良種場有近80戶漢族群衆。在住村工作之初,通過走訪調研,我們決定發揮雙方往來較多的好傳統,以兩地職工、村民的傳統友好關系為切入點,探索開展民族團結結對共建活動。

雙方一拍即合,并共同組成調研小組,對兩地的種植業、養殖業、庭院經濟、社會穩定等情況進行深入調研。除了在林果種植方面各有優勢之外,良種場的漢族職工都有發展家庭養殖業、進行多種經營的意願,但庭院養殖技術有待提高。而當地維吾爾族群衆在此方面有傳統優勢,特别是在巴爾楚克羊、鬥雞等特色畜禽産品養殖方面很有心得。綜合雙方群衆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以提高林果種植技術和養殖技術這個“點”為突破口,讓兩地群衆在互相學習中交往交流、互惠雙赢、共同富裕,繼而将民族團結幫扶共建工作引向深入。

按照群衆兩兩結對的形式,工作組、良種場黨總支和村兩委共同研究制訂了民族團結結對幫扶共建方案,雙方結為民族團結結對幫扶共建單位,并最終确定兩地各10戶群衆參加首批民族團結結對幫扶活動,制訂了“一戶一策”方案。

隻有充分尊重群衆的首創精神、激發群衆的主體意識,才能确保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把組織意向變為群衆自覺自願的實際行動。各族群衆在結對子活動中,實現了增進了解、示範引領、促進團結的目标。通過20戶結對幫扶家庭典型示範作用的引領,目前民族團結結對幫扶共建的氛圍已在兩地初步形成。我們順勢而為,做出中長期規劃,進一步擴大結對幫扶的規模。希望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以大力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使兩地幹部群衆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統一步調、體制上建立健全、措施上細化完善、目标上同心同向,從而實現“結對、連心、解憂、共赢、融情”的目标。

找準了支點,精選基點、打造各族群衆聯絡平台就非常重要了。工作組經過認真研究、精準把脈,為不斷促進各族群衆之間的交流搭建平台,努力打造了兩個聯系點。

第一個聯系點多來提巴格鄉、縣良種繁育場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中心,是目前巴楚縣首個挂牌啟用的綜合性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場所。第二個聯系點是良種繁育場科技示範園,由良種場精選60畝試驗田,計劃試種食葵、五彩花生、紫薯等有較高附加值的特色經濟作物,邀請自治區農科院專家制訂實驗計劃并跟蹤指導,作為兩地群衆交流種植、養殖技術的基地。

目前,我們已在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中心和科技示範園組織了多場觀摩、培訓、宣講及“去極端化”文體活動,吸引了大量群衆踴躍參與。

增進民族團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過住村調研,我認為廣大群衆特别是基層各族群衆,都有着非常強烈的團結願望。維吾爾族群衆都為自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而自豪。這些,都讓我特别感動。同時,我對維護和鞏固民族團結充滿了信心,也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靈相通、共擔風雨的民族關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責編:梁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