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田野

時間:2024-10-23 12:41:59

□文·圖/本刊記者拉姆

天氣日漸轉暖,杏花、桃花剛謝,農忙已開始。肆虐于冬春兩季的沙塵幾乎總于每日下午必到,又于第二日清晨漸漸退去。天空高遠,萬籁靜谧。這是南疆莎車最平常不過的一天。

時隔近兩年,我第二次走訪莎車。

2014年夏天,我首次來到喀什地區的莎車縣,就十二木卡姆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采訪。對維吾爾族人來說,古老的葉爾羌汗國似乎都是一個夢,一個悠長的夢。在那個時期,屬于維吾爾族自己的文明已然開始走向成熟。今天的莎車人依然為着擁有葉爾羌血液、十二木卡姆和阿曼尼莎罕而驕傲。在莎車老城,尚存有建于公元15世紀的阿孜那清真寺。這種風格的建築,據說迄今全世界僅存兩座。

如果想要了解新疆曆史及現實的多元化、豐富性和複雜性,莎車無疑是最佳樣本之一。

這天上午,汽車很快駛出莎車縣城,向艾力西湖鎮的其格勒克艾日克村進發。艾力西湖鎮位于縣城東北、葉爾羌河西岸,巴(楚)莎(車)公路自南向北從鎮中穿過。農舍、果園及田地飛速掠過,土夯的老舊民居已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牆體刷着明黃底色的新民居。

“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已在莎車縣全面展開,并在沿途一面面架着葡萄架、畫着農民畫的新牆上得以體現。

這些繪于牆體的農民畫用色大膽、取材豐富,極具維吾爾族審美情趣。歌舞、競技、勞作、日常生活……農民畫将公路沿線變成了一個維吾爾族生活和習俗展示長廊,令人愉悅,更讓人對往後的行程充滿期待。

很快我便發現在沿途所見的農民畫中,石榴的出現頻率最高:種石榴、摘石榴、吃石榴,置于果盤中的石榴,人們在石榴中載歌載舞,各民族群衆頭像疊加于石榴中,各族群衆在石榴中共同學習雙語,書本和多媒體标識在石榴中呈現……

石榴原産西域,籽多飽滿、色彩鮮豔,世界各民族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從石榴身上找到共同寓意:豐饒、多子、富貴。在維吾爾語境中,“阿娜爾”——石榴,比喻為天堂的果實,這是何等尊榮。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新疆時提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石榴又被賦予了新的寓意和使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中央代表團向新疆贈送的紀念品中,就包括了繪有牡丹、石榴圖案的國泰“榴”芳尊。

陪同采訪的莎車縣民宗委書記楊如光告訴我,這些農民畫出自莎車各中小學美術老師和民間農民畫家之手,内容與題材完全由維吾爾族群衆自行創作。在我随後幾天的采訪過程中,同樣的農民畫與國旗亦不時地出現于庭院和田間地頭。

記得兩年前在南疆,還有一些維吾爾族女性戴阿拉伯式包頭。甚至在城鄉偏僻之處,也能遇到蒙面、變相蒙面的“吉裡巴甫”女性。當時,一位偶遇的農民曾悄悄告訴我:“我也不願意這麼穿戴,但别人都這個樣子,我不穿不行。”

此番行于莎車縣城及鄉村,最顯著的變化便是維吾爾族女性傳統裝扮及傳統的系紗巾手法已全面回歸,五彩斑斓地在大地上躍動,充滿生命張力。

小商販在街頭招攬生意,農民在水渠邊沖洗坎土曼上的泥巴,巴紮散場後人們在阿曼尼莎罕的塑像下跳起麥西來甫。一位忙于旅館建設的維吾爾族老闆握住我的手說:“下次你來請住我的旅館。一小點壞人代替不了我們,南疆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人們的表情是平和的、友好的、自信的……這才是我們美麗的南疆!

僅就街頭田間的匆匆一瞥,整個莎車的氛圍與兩年前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讓我想起頭天晚上,莎車縣委書記王勇智對我所言:“維穩和反恐不是在牆上和嘴上,要在心裡和行動中。”

車行40多分鐘後離開主路,駛向巴莎公路右側的一條小幹道。新修的道路很寬敞,兩旁栽着紅棗樹和梧桐樹,太陽能路燈上架着宣傳牌,上面印有國旗和國家領導人照片。

吉普車在其格勒克艾日克村(17村)民族團結文化廣場前停住,大喇叭正在進行每天對全村的維吾爾語播音。喀什地區民宗委的小馬告訴我,喇叭正在播報惠民政策——全疆各村都有這樣的村級廣播,播報内容包括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各項惠民政策等。

小馬和楊如光都是回族,是世居南疆的“老新疆”,其家族淵源在莎車可追溯到清代以前。受益于絲綢之路,葉爾羌之綠洲文明被東、西方文明共同催熟。不同曆史時期,莎車始終保持着多元特質,多元化又促成了貿易、文化的繁榮和豐富。直到今天,作為新疆人口最多的縣,除了約占全縣總人口95%的維吾爾族,莎車還居住着漢、塔吉克、哈薩克、柯爾克孜、回、蒙古等21個民族。“艾力西湖”是維吾爾語“艾日什闊”的變音,意為“雜居”。僅從此名稱中,也能一窺它曾作為古絲路驿站的繁盛。

楊如光和小馬皆操着一口地道而流利的維吾爾語。交談過程中,他們時常會由漢語切換到維吾爾語。開始,我以為是某些談話内容不方便讓我知曉,後來才發現并非如此——維、漢語之間的自由切換已成為他們無意識的習慣,并融入到他們的潛意識中。

在南疆,這些熟練掌握維漢雙語、熟悉少數民族文化及習俗的基層幹部,發揮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雙語學習,不僅指少數民族要學習漢語,同時也強調漢族幹部要學習少數民族語言。

其格勒克艾日克村距鎮政府7公裡,是以農業為主的維吾爾族行政村,人均耕地3.7畝。全村209戶,貧困戶占57.9%,去年人均純收入3125元,在艾力西湖鎮所轄27個村、3個場中屬于人口較少、經濟發展中等的村子。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莎車縣乃至喀什地區農村的一個縮影。

一位黑瘦幹練的維吾爾族中年男子向我們迎了過來。他是村黨支部書記麥麥提明·賽達買提,今年40歲,黨齡超過10年。新疆農業大學畢業後,麥麥提明一直在基層工作,2014年11月被派任該村黨支部書記。

麥麥提明坦言在村裡工作忙不說,壓力也非常大。他家在莎車縣城,每15至20天才可以抽出一個晚上回趟家,妻子在縣裡社區工作,兩個孩子隻能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全托班。麥麥提明的付出赢得了信任,村民什麼事情都願意與他商量。“今年2月,有個村民說他家鄰居要去賣血,我一聽急得不行。農民生活靠地,冬天地裡沒收成,羊是唯一的财産,沒錢時去巴紮賣羊才能買回來糧油。這家貧困戶丈夫患病老婆殘疾,生活差得很,又不好意思跟我講,隻能去賣血。我趕緊找工作組商量,以最快速度籌集了50袋面粉、大米和清油,給這戶人家和一些特困戶發了下去。”

如今,新疆的許多基層治理經驗就是得益于莎車專項整治工作總結出的經驗。這些經驗已在全疆範圍内推廣。村黨支部書記麥麥提明·賽達買提(左)和村民在農家書屋前

北京時間上午10時,新疆的一天才開始。廣場上刻有“艾力西湖鎮17村民族團結廣場國家民委援建”字樣的台基剛被清潔一新,兩位維吾爾族婦女又提着水桶擦拭起升旗台來:“年紀大,力氣活兒幹不動,打掃廣場和活動中心願意來……有了這個(廣場)好,漂亮,高興!”

文化廣場和活動中心構成了17村的文體活動場所。廣場包括标準籃球場和排球場,活動中心則由活動室、衛生室、文化室和便民超市組成。此外,還備有綠化、照明、健身器材、音響調音、室外LED屏幕等配套設施。

便民超市自營業以來,每天從早上9點開到夜裡12點。在超市主人斯依提艾麥爾·麥麥提明的腦子裡,有一個“廣場時刻表”:周一上午,17村及其周邊8個村的村民都聚集于廣場舉行升國旗儀式,之後進行主題宣講;晚上是兩個小時的培訓時間,周一、周六漢語培訓,周二農業科學技術培訓,周三畜牧業、林果業技術培訓;周四上午,村支部副書記組織村裡老人在活動室學習;每周至少組織一次麥西來甫,通常會在周六晚上;每半個月,為年輕人舉行一次居民小組之間的、有獎品的排球比賽,獎品由村委會和住村工作組共同提供;平日從上午十一二點起,廣場上就人來人往了,老年人聊天打牌,年輕人打球;到周末,到處都是孩子,廣場上就更熱鬧了。

2015年,國家民委在17村投入200萬元專項資金,其中100萬元用于民族團結文化廣場及配套項目建設。有了國家民委的專項資金支持,廣場于同年9月開工,40天後竣工,并一躍成為全鎮面積最大、設施最完善的村級活動中心。除了本村村民,還吸引了附近村子的村民來此活動、休閑和購物。

據自治區民委經濟處的同志介紹,去年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時任國家民委主任王正偉率領國家民委調研組來南疆考察,在對17村進行深入調研後,親自确認了這個民族團結文化廣場建設的項目。

農村文化生活單調,農民有着普遍、迫切的文化需求。如何滿足這一需求,在南疆尤顯重要。用現代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對沖宗教極端思想,“去極端化”,既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又是感化人、教育人的重要手段,更是鏟除宗教極端思想的有力武器,且易被群衆接受。文化廣場與民族團結活動中心的建設,給村民提供了一個業餘文體活動的場所,提高了村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也使他們不被極端宗教思想拉攏、利用。同時,又擁有了一個宣傳民族團結、民族宗教政策,進行黨團組織活動、培訓,發揮文化引領作用的場所。此外,相關部門還在每個村建有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文化宣傳牆、标準籃球場等,确保村級文化陣地全覆蓋。

在17村,随便進入一家農戶庭院,都會發現室内窗戶下安裝有一個“農家書屋”。莎車縣委書記王勇智告訴我:“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法律法規書籍包括《古蘭經》都

可以放進書屋。隻要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宗教類書籍,就可以向有需求的信教群衆提供。幹部也應該正确了解《古蘭經》,這樣有利于加強管理。”

歡快的唢呐和手鼓聲突然響起,身着盛裝、載歌載舞的男男女女從村子裡走出來,簇擁身着白色婚紗、花帽西裝的兩對新人湧向便民活動中心——我們竟然趕上了一場鄉間維吾爾族婚禮。

兩輛大巴滿載參加婚禮的親友和賓客,停在了廣場前。加上本村村民,320平方米大的活動室迅速被擠得滿滿的。專業音響為婚禮提供了更高的享受和加倍的熱鬧,婚禮麥西來甫開始了。

鄉村樂手和鍵盤手在繪有黨徽紅旗背景的舞台上邊唱歌邊演奏電子琴,小孩子手舞足蹈地擠在旁邊。台下男女老少環繞着兩對新人翩翩起舞,舞蹈圈子外一排排椅子上坐滿了人。活動室門外,大鍋抓飯飄出縷縷清香。年輕男子一會兒在婚禮現場,一會兒又在籃球場上,跳舞打球兩不誤。斯依提艾麥爾滿面笑容地在超市和活動中心之間,來回忙得不亦樂乎……文化廣場與民族團結活動中心的建設,給村民提供了業餘文體活動的場所

其格勒克艾日克村新貌自文化廣場建成,村裡舉行婚喪節慶活動便有了場地。廣場竣工當日,就有5對新人舉行集體婚禮。廣場投入使用迄今不到7個月,舉行的婚禮已經多得數不過來。婚禮上維吾爾族百姓興高采烈的精神風貌,是對宗教極端思想最直接的回擊。

按照維吾爾族傳統,婚禮向每一位祝賀者敞開,無論他來自何方、持何種信仰。周隊長瘦高個、大嗓門,一口江西口音普通話,在婚禮上顯得格外突出。“我在任何村子裡基本上都一個人自由往來,沒有啥不安全啊。在村子裡取土,老鄉給我送個馕呀,捧把巴旦木呀,端碗拉條子呀,抓隻鴿子呀,都熱情得很。今天早上聽說村子裡有喜事,我就來了——不管哪個村子、有啥活動我都參加,随份禮。禮不在輕重,都是一份情義。記者同志,你說是不是?”

周隊長在自治區水利工程一标段招标隊任職。去年6月從烏魯木齊來到莎車,負責工程取土。施工隊做任何工程,都會事先與村委會協調好;平時遇上村民需要工具、機器,就免費借用;當地用工都會簽合同,注意按時結賬。通常,施工隊施工時都由當地提供住地。與村民住在同一個院子,施工隊特别注意與村民搞好關系。

在新疆生活、工作多年,周隊長自言對少數民族群衆的性情有些了解。“你做得好,他們就對你好。”此時,麥麥提明在旁邊插話:“鄉鎮上若有漢族同志願意來這裡生活的,村委會提供住房,若有10戶落戶我們村就好了。”

民族團結理念,已滲入至最細枝末節的日常生活中。艾力西湖鎮領導坦言,近年來在南疆制約民族團結的瓶頸就是宗教極端思想的傳播,暴恐案件更是破壞了民族團結,對各族群衆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莎車的維吾爾族人口占比重大,部分村子的維吾爾族人口甚至達到99%。面對這一現實,民族團結教育更要從上到下、自下而上,真正落到實處,從教育、民生等各個方面形成系統工程。“把黨的民族政策落實好,就是最大的民族團結。”

村民都喜歡在農家樂休閑聚會四

在其格勒克艾日克村,與民族團結文化廣場同期進行的還有一個重大項目:“美麗鄉村”建設。

2014年起,自治區開始在全疆倡導“美麗鄉村”建設。莎車的情況比較特殊,通過一年的集中專項整治,于2015年八九月開始全面投入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涉及全縣10萬農戶,其中包括近6萬戶貧困戶。

“沒有一段柏油路,沒有一條防滲渠,沒有一塊平整地……”這曾經是莎車部分農村的真實寫照。17村也曾如此:民房破舊,塵土飛揚。喀什地區人口占全疆人口的1/5,其中維吾爾族人口占全疆維吾爾族總人口的38.6%,貧困人口占全疆的40.5%,是新疆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區。同時,喀什又是農業、林果業和畜牧業大區,第一産業比重占到29%。這也意味着脫貧難度系數更高。莎車全縣558個村和社區,同樣面臨着人口基數大、老百姓就業技能弱、貧困程度深的困境,加之自然條件差、人多地少、基礎欠賬和曆史欠賬多,發展難度相較喀什其他縣更大。

離開火熱的婚禮現場走進村子,即刻置身于鄉村特有的甯靜中。一群鴿子從刷成黃色、繪有農民畫的嶄新居民區和清真寺上空掠過,孩子們在新栽種的紅棗樹苗下玩抓羊拐遊戲。陽光西移,盡管葡萄藤才剛剛冒出嫩芽,沙塵随時降臨,但人們已端出杏幹、小圓馕和熱茶,鋪好繡花地毯,坐在木床上,在自家庭院中享受陽光和春天。

新房、新居、新村,眼前的景象與其格勒克艾日克“芨芨草叢生的渠道”的語意相比較,已然日新月異。

17村是莎車縣“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的試點村,共建110戶新居。由縣裡籌資1000萬元,國家給每戶投入6萬元,農民自己貸款4萬元,在村子原址上将舊房全部推倒重建,邊拆邊建。新村于去年9月20日完工,古爾邦節前村民全部入住。原本3年的計劃在45天内完成,期間沒有發生一例村民上訪的情況。這樣的高效率讓村民們簡直不敢相信:“政府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啊!”

阿依尼莎·吾買爾是村裡121戶貧困戶中的一戶。丈夫病弱,兩子尚幼。如今,嫁到17村已經10年的阿依尼莎終于第一次住進了屬于自己的房子:三居室内有上下水、抽水馬桶,冬季土暖氣供暖,水泥地庭院裡有葡萄架、小花園及菜園,牲畜暖棚圈裡養着政府給的羊、鴿子和紅嘴雁。“土房子又黑又小衛生差,土多得怎麼灑水都不行。錢也沒有,我再幹也沒希望,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現在房子、棚圈都是政府給的,家裡的地毯、窗簾是村裡給幫忙解決的,還分了12畝地。就是每天晚上不睡覺打掃房子,也笑呢!”

“美麗鄉村”建設以“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功能完善、适當超前”的方針,進行試點鄉、村整村推進、帶動,再逐村推開。集中連片居住既節省費用、利于基礎設施建設,又方便群衆、方便管理。

扶貧先立志。“如果一個人連一套房子都沒有,你讓他如何有尊嚴?居住環境改善,增強了人的尊嚴感。隻有這樣,老百姓才能對生活有目标和希望。”王勇智書記感慨道。

17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還與“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相結合,一起打包實施。利用國家民委幫扶的其中100萬元資金,根據110戶住戶的具體需求,按抗震房要求的标準,村裡新建了50座、每座占地80平方米的牲畜暖棚圈。棚圈内可同時圈養牛、羊和家禽,做到了人畜分離、集中連片養殖,提高了牲畜成活率。同時,髒亂差的村容村貌得以改變,也減少了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縣扶貧辦給17村的貧困戶每戶發8隻羊、100隻紅嘴雁和40對鴿子,已種植好的櫻桃、核桃、巴旦木和大蔥各兩畝。此外,村裡還針對貧困戶成立了養鴿合作社,進行集中養殖。政府希望通過林果業和畜牧業增值增效,帶動農民脫貧。

在鴿子養殖大棚的施工現場,麥麥提明充滿信心地向我表示:“雖然現在17村家家有貸款,但發展後勁很強。”

在莎車的最後一天,楊如光書記開車帶我去感受喀什人民的母親河——葉爾羌河。

穿過一片片農田、村莊和樹林,葉爾羌河河床兀然顯現在我眼前:寬達1公裡的河床上遍布碎石和黃沙,河水沖刷痕迹如奮力伸張的枝條,在河床中伸向上遊。這是枯水期的葉爾羌河。而汛期一到,葉爾羌河将挾裹着冰川融雪,從喀喇昆侖山一路奔向中遊的莎車,給沿岸帶來生命、生機。

放眼望去,河岸灘塗上三芒草、柽柳、白刺、紅柳開始泛紅,沙拐棗和沙棗樹的葉片閃着銀光,空氣中隐約飄來一絲早開的沙棗花的甜香。即便在沙漠邊緣,大自然也展示出它慷慨、美麗的一面。(責編梁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