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小故事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小故事 > 熊貓:從怪物到國寶

熊貓:從怪物到國寶

时间:2024-08-14 07:14:25


   

就算有少數人偶爾抱怨中國政府對國寶大熊貓傾注了過多的關心,浪費了大量的金錢和資源。但對于政府及大衆來說,衡量大熊貓的價值遠不能用金錢的标尺。就像我們都知道的那樣,“熊貓外交”的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影響着中國的政治格局。


   

然而事實上,中國人對于熊貓的喜愛并非由來已久。


   

晉代郭璞的《爾雅注》中說,貘“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意思是,這種動物像熊,頭小,腳短,身上黑白斑駁,能吃銅鐵和竹子制成的器物。傳說這種怪獸跑到山下,能把城門上的釘子都吃得幹幹淨淨。


   

直到1862年,一位法國的傳教士無意中在中國見到了大熊貓,他認為大熊貓極有可能“成為科學史上的一個有趣的物種”,從而引起了世界範圍的關注。1941年,大熊貓首次作為外交禮物饋贈給友國,改變了大熊貓的命運。


   

僅有少數的例子證明人類曾經誤食過大熊貓,它的味道據說難以下咽,但毛皮确是緊俏貨。從1962年中國開始明确宣稱保護大熊貓開始,到1963年成功培育出第一隻圈養幼崽,再到1987年正式将熊貓捕獵入罪,依然有人铤而走險。


   

故意傷害大熊貓會被法律處以嚴厲的處罰,但是其他的動物就沒有這麼高強度的保護措施。


   

人們用殘忍的方式從活熊的身上提取膽汁,野生穿山甲被大量屠殺,熊掌、娃娃魚、老虎、駝峰等珍貴的動物性食材紛紛被端上有錢人的餐桌。


   

從動物保護主義的角度看來,瀕危動物之間并不存在本質的區别。“但人們從來沒有看到大熊貓受到同樣殘忍的對待。”它總是可愛地、慵懶地啃着竹子,你甚至想象不到它攻擊人的樣子。


   

《外交政策》的筆者認為,大熊貓的成功轉型,得益于整個國家對它的集體感情灌輸。


   

這種模式或許應該被應用到其他瀕危的物種上去。


   

明星們正在提倡禁止食用魚翅的活動,而更多的普通動物保護者則沖向玉林的狗肉節。從政府的層面來看,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立法已經上升到了新的層次,有近420種瀕危保護動物被列入保護名單,禁止非法販運捕獵。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