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台灣傳來爆炸性新聞,台灣旺旺集團收購台灣中時集團,由旺旺集團老闆蔡衍明的大公子蔡紹中,執掌這一包括《中國時報》、台灣中視和中天電視台在内的傳媒航母。從此“小老闆”成了台灣媒體朋友稱呼蔡紹中的專用符号。因為我是做媒體的,我馬上想到,那些馳騁媒體沙場幾十年的總編輯、總主筆、台長、制作人,心态一定會很微妙。突然有一個二十郎當的小夥子空降成為自己的老闆,且不說情何以堪,關鍵是面對這種年齡跟實習生差不多的小青年,該怎樣請示和該怎樣執行他的指令呢?
沒多久,台灣媒體朋友來電,他們要陪小老闆來廈門公幹,拜托我接風洗塵。我雖然想象了各種開場,但小老闆的低調和謙虛仍然出乎我的意料。盡管還是被人簇擁的年輕人,但禮節周到得仿如一位長者。我禮貌性地向他客套了幾句,他卻十分誠懇地對我說:“我什麼都不懂,全靠他們(他用手勢比着周圍)這些長輩幫忙。”
印象中小老闆隻問了一個技術性的問題,當他看到電視裡正在播采訪的畫面,發現廈門衛視話筒的麥牌特别巨大和醒目,他突然問:“中視、中天的麥牌怎麼沒看到?”大家忙解釋,中視、中天的話筒靠近被采訪者,所以被遮住了。我笑着幫同行打圓場:“這說明中視、中天的記者太敬業了,他們搶在前頭。”“靠近被采訪者有什麼好處呢?”小老闆又虛心地問。我說:“這樣錄音的效果會更加好。”小老闆輕輕地說了一句:“是錄音效果好一點兒重要,還是電視台的麥牌醒目一點兒重要,這個我不懂,我聽你們的。”小老闆這麼一提醒,連我都開始思考,這樣一個熟視無睹的技術性細節,是不是也可以兩全其美呢?
交談中,我驚訝地得知,小老闆居然沒有上過大學。這種有錢人家的孩子,留學名牌大學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小老闆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是他爸爸不準他讀大學。理由是:“你将來會領導很多博士,如果你自己又是老闆,也是博士,就怕你會自傲到不能謙虛地聽那些博士的意見,就算那些博士想幫你,都幫不到你了。應該有些事輸給人家,有點自卑感,對人家才會客氣一點兒。”
後來我才知道,小老闆高中一畢業,18歲就被他爹放到公司當了十年實習生,小老闆曾經回憶那一段經常挨罵和被“磨”的歲月:“沒有名片,也沒有頭銜,全公司隻有我(的名牌)最特别,我的牌子上就隻有‘蔡紹中’三個字。”
我突發奇想:小老闆他爹不讓他讀大學,在表面的理由背後是不是有更深層的原因?也許其中包含着一種更深刻的中國人的智慧,如果人生注定無法十全十美,與其讓命運來安排,不如自己主動選擇。财富、健康、長壽、愛情、婚姻、家庭、子孫、名聲……如果非得在其中選擇一個令其有缺陷,也許學曆和學位是最值得放棄的了。
很可惜,我沒有見過小老闆那位似乎不近人情的爹,否則,我真想向他爹求證,我猜想的“故意留下缺陷”的“守拙”智慧,是真的嗎?
而此後我也沒有再見到小老闆,不然,我也想向他問一下,如果他當爹了以後,會不會給孩子留缺陷呢?如果留,他會留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