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小故事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小故事 > 自己的時間

自己的時間

时间:2024-08-11 09:40:28


   

  我們有自己的時間嗎


   

  有位老兄并非球迷,但4年一屆的世界杯,場場不落,且備好啤酒,鄭重地邀我陪看。他總是感慨:“還記得嗎?咱倆第一次這樣看世界杯是20歲出頭,可現在……人活一輩子,能看幾屆世界杯啊?所以要看,看仔細喽,否則都不知自個兒多大了。”他說得很動容、很悲壯。


   

  是啊,我們記錄曆程、測量歲月的憑據是什麼?當然是人生的标志性事件。可事實上,除了集體式、廣場化、社會性的儀式盛典和娛樂活動,我們有個人的尺度和砝碼嗎?一屆奧運會夠你亢奮4年,做東道主則夠你消遣10年――申報、籌備、演練、熱身、火炬、金牌、送行、慶功、餘熱……而尋常日子裡,一年到頭,也就靠幾部影視劇、幾首流行歌、幾樁名人绯聞和一台春晚給撐着。


   

  再放大點說,幾項大政方針、幾樁新聞事件、幾條娛樂路線,外加幾十張明星臉,就是一個時代,就是一個時代的全部皺紋和消費内容;就是一個人從青春到中年,從風華正茂到雙鬓染霜。一歲一枯榮,我們不知自己身上哪兒榮、哪兒枯,哪兒發芽了、哪兒落葉了。我們遺失了自己的光陰,沒有個體原點和重心,沒有私人年輪和紀念物。


   

  裹挾在時間洪流、公共意向和運動人群中,我們不知該為人生準備哪些“必須”,找不到自己的細節和脈絡,找不到自己的星座和北鬥,找不到獨立而清醒、僻靜且堅定的私念和價值觀……每個人都興高采烈,被推搡着、綁架着,無人情願出局,也無人能夠出局。


   

  替我們紀念人生、标注身世的,全是舉國如何、普天如何,全是集體意識和無意識……說到底,此乃“遊行式”人生,鬼使神差,圍着廣場或磨盤繞了一圈又一圈,像被蒙上眼的驢。


   

  我們沒有自己的注意力,精神注意力和心靈注意力。我們沒有自己的時間,無論社會時間還是生物時間。我們被替代、被覆蓋、被代表了。我們被忽略不計,也索性對自己忽略不計。


   

  生物時間


   

  誰還記得時間本來的模樣?或許,人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生物。這個身份和公雞沒什麼兩樣。


   

  我一直覺得,既然生命乃自然賦予,光陰也源于自然進度,那麼,一個人要想持有清晰、純粹的時間印象,就必須回到大自然――到這位天時的締造者和發布者那兒去領取。


   

  我們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發芽、枝條的變軟來感知早春;要憑荷塘蛙聲、林間蟬鳴、曠野螢火來記憶盛夏;我們的眼簾中,要有落木蕭蕭和鴻雁南飛,要有白雪皚皚和滴水成冰……


   

  最偉大的鐘表,焐在農人懷裡。大自然的時間憲章萬餘年來一直镌刻在鋤把上、犁刃上、鐮柄上。立春、谷雨、小滿、芒種、寒露、冬至……光陰哲學上,農夫是世人的導師,乃最谙天時、最解物語之人。錯過節氣,即意味着饑荒,顆粒無收。


   

  時間恍惚,人的神思即陷入渾渾噩噩。我們沉浸于街道、櫥窗、商場、文件、電腦,唯獨對大自然――這位策劃光陰、分配光陰的神――視而不見。我們忘了生物的本分和血液裡的鐘聲,像個逃學者,錯過神的講座和教誨,也錯過了賜予。


   

  看日期,不能隻看表盤和數字,要去看戶外,看大自然。它以神的表情和語言告訴你晨昏、時辰、節氣和四季。大自然從不重複,每天都是新的,每秒都是新的。細細體察,接受它的沐浴,每天的你即會自動更新,身心清澈,像嬰兒。


   

  牢記一條:我們是生物,首先是生物。若生物時間丢了,也就丢了大地和雙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