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那些因意外下台的外國領導人

那些因意外下台的外國領導人

時間:2024-10-22 08:22:02

刺殺、政變、黨内“逼宮”、意外身亡……

網絡上,一段樸槿惠的昔日視頻在流傳。那是2004年3月,韓國國會通過對時任總統盧武铉的彈劾案,當時國會議員樸槿惠喜笑顔開難掩興奮之情。

這一次,輪到樸槿惠了。但這并不是最壞的情況。她的前任,有的入獄,有的自殺,樸槿惠的父親,第三任韓國總統樸正熙被人刺殺,第一任韓國總統李承晚,則是流亡海外。人們開玩笑說,韓國總統是一個危險的職業,幾乎沒有人能夠善終。但權力本來就是一場危險的遊戲,權力越大,危險越大。并不隻有韓國領導人會意外下台,而且,有些人下台的方式比這些還要慘烈。

刺殺

有兩個日子,樸槿惠一直記得清清楚楚:1974年8月15日和1979年10月26日。

前一個日子,居住在日本的朝鮮人文世光,潛入韓國光複29周年紀念活動現場,開槍朝樸正熙射擊。他隻打中了樸槿惠的母親、第一夫人陸英修。

這并不是針對樸正熙的第一次刺殺行動。1968年,朝鮮政府還曾派出一支31人武裝部隊,企圖潛入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刺殺他,但由于計劃敗露,刺殺行動最終失敗。

距離這場刺殺五年後,1979年10月26日,樸正熙被時任情報部長金載圭一槍擊斃。樸正熙手握了18年的總統權力,就此終結。

這也印證了美國兩位經濟學家本傑明·瓊斯和本傑明·奧爾肯的研究:對獨裁者的成功暗殺可以顯著地提高該國民主轉型發生的概率。這兩位經濟學家研究了1874年至2004年期間298起暗殺案件,發現一戰前後,刺殺領導人的行動最為頻繁,兩個人在2009年發表的論文中寫道,但之後,成功的刺殺行動越來越少,“現在,可能性已經低于0.3%。”

在兩人看來,這可能和二戰後安保水平的普遍提高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民主化浪潮的推動,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民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讓領導人下台,而非将其置于死地,“由于代議制政府的出現,(領導者被暗殺)的情況大大減少。”

當然,針對領導人的刺殺行動隻是在減少,卻從來沒有消失。韓國總統樸正熙遇刺身亡後,埃及總統薩達特、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以色列總理拉賓等國家領導人,都先後遇刺身亡。二戰結束後一直到2004年,共有30位領導人因暗殺死亡,頻率最高的年份發生在1994年和2001年,每年都有兩位領導人遇刺身亡,遇刺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政變

2016年7月15日晚上11點,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民衆,看到軍用飛機出現在城市上空。随即,槍聲響起。一個小時後,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一名主播出現在電視屏幕上,被迫宣讀一份聲明,指控現任政府破壞土耳其的世俗化原則,聲稱土耳其軍隊已經接管了國家。

這是1997年以來,土耳其發生的最大的一場政變。當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正在境外度假,雖然政變軍隊聲稱掌管了國家,但埃爾多安并沒有打算就此放棄權力。就在電視廣播發布一個小時後,埃爾多安通過FaceTime接受來自CNN的采訪,希望支持者們走上街頭,反擊政變者。很快,他就重新掌握了主動權,不但粉碎了政變圖謀,而且還展開了一場大清洗。

這是1960年以來,土耳其軍方發動的第五次政變。不同的是,前四次都取得了成功,隻有這一次,失敗了。

二戰結束後,雖然針對領導人的暗殺行動越來越少,但政變一度卻變得頻繁。這主要是因為很多新興的民族國家走向獨立,軍隊功不可沒。軍人不但擁有強大的武力,而且民意支持度也很高。當進入和平時期,軍隊的掌權者們對政治發生濃厚興趣時,政變的風險就會存在。如美國當代政治學家亨廷頓所言,在新興國家,軍隊是組織化程度最高的力量。他們也是最有可能幹預政治的力量。全球最容易發生政變的國家是泰國。自1946年以來,泰國的政變次數累計為10次,數量高居各國之首。

但如同刺殺行動一樣,伴随着民主化的進程,這種軍事政變的成功率也在逐漸降低。系統和平中心機構負責人MontyMarshall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這同樣與民主化進程有關,現在,想讓領導人下台,可以通過彈劾和群衆上街遊行。

黨内“逼宮”

蘇聯末期,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央黨校教授、蘇聯問題專家左鳳榮曾引用俄國曆史學家德米特連科的一句話:“到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的極權體制事實上在社會上失去了支持,不再具有合法性。它的崩潰隻是時間問題。”在這種局面下,戈爾巴喬夫不得不作出改革。

但當時在蘇共黨内,已經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戈爾巴喬夫希望葉利欽能支持他,卻沒有給予他相應的政治地位,這最終把葉利欽趕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一部分人抱着原有的社會主義模式不放,另一部分人則想對之進行根本改革。”左鳳榮說,黨内的鬥争不但導緻了黨的分裂,也延誤了改革,最終迫使戈爾巴喬夫辭職下台。

1991年8月,蘇共中央、蘇聯政府、武裝力量和克格勃領導層中的保守派聯合起來,決定罷免戈爾巴喬夫,阻止改革,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态。

在政治權力的決鬥場上,這樣的“宮廷戲碼”時有上演。在黨魁出任領導人的西方代議制國家,這種情況也會出現。1990年11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與前國防大臣邁克爾·赫塞爾廷競争保守黨新黨魁。撒切爾夫人召集内閣大臣談話,希望他們全力助她勝選。結果,會上,自己的内閣成員開始發難,勸她不要再參選,“不然失敗了,你會很丢臉的。”黨内元老也勸她,即便勝出,得票率也不會太高,不足以團結全黨,不如體面退出。正是在黨内“逼宮”之下,這位擔任首相11年,出任黨魁15年的“鐵娘子”,隻好宣布退出選舉,并辭去首相一職。

意外死亡

澳大利亞前總理哈羅德·霍爾特是位遊泳愛好者,尤其喜歡潛水。1967年12月17日,當時還是總理的他,和4位私人朋友,到海邊遊泳不幸溺亡。澳大利亞随即展開了大規模的營救行動,但毫無結果,最終隻找到了霍爾特的泳帽。據報道,搜救人員還剖開了一條鲨魚的肚子,希望能發現一些線索,最終也沒有結果。這位國家領導人,就此消失在茫茫大海裡。

1952年,斯裡蘭卡開國總理唐·斯蒂芬·森納那亞克騎馬時,忽感身體不适,從馬上摔下而死亡。1970年,冰島總理布亞尼·本尼迪克特松所在的避暑别墅發生火災,他和妻子以及孫子在大火中喪生。意外死亡的領導人中,飛機失事的原因最多,占到8例。而死于疾病的領導人中,心髒病是第一病因,29人因此而死亡,之後是癌症(12人)和中風(6人)。

無論是意外死亡,還是前述其他原因,這些領導人政治生命突然終止的情況,自然會給其領導的國家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樸槿惠

哈羅德·霍爾特

戈爾巴喬夫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