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讓·德·米裡拜爾:被稱為“中國好人”的洋教授

讓·德·米裡拜爾:被稱為“中國好人”的洋教授

時間:2024-10-22 07:23:27

古城西安南郊,西安外國語大學雁塔校區,在一片蔥綠的青草地上,橫卧着一塊用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紀念碑,碑的正中镌刻着“耕耘友誼”四個大字,右上方鑲嵌着一位法國老人的頭像。他就是把後半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法國文教專家讓·德·米裡拜爾。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曾講述這位法國老人的動人故事。

後半生都奉獻給中國

“讓”,是中國朋友和師生們送給他最簡潔的尊稱。說起讓,我們不得不把目光轉移到巴黎。

讓有着不一般的身世和經曆。他出身于貴族之家,祖父是現代法國軍隊的締造者之一,父親是法國空軍的飛行員,他的表姐曾任戴高樂将軍的機要秘書。

讓的前半生經曆頗為坎坷。1940年4月,讓在勒哈弗爾軍營入伍,後在豐特奈勒孔特軍官學校就讀。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士兵,讓一度被俘又獲釋。二戰結束後,他選擇遊曆世界,前往不同國家,學習當地語言,并了解不同民族的信仰和生活狀況。讓剛到中國時曾告訴中國朋友,他在中學時期就有一個夢想走遍全球,而最向往的國家就是神秘而偉大的中國。為此,他1969年來到香港,等待着能夠踏上中國内地的時機。

1976年7月,作為來華工作的法國曆史學者,57歲的讓終于實現了兒時的夢想。他本可以在北京或上海兩座大城市工作,卻選擇了條件比較艱苦、地處西北的西安。這座古都的曆史和文化像一塊巨大的磁鐵,緊緊地吸引着這位西方曆史學者。從此,讓開始了在西安外國語學院(現更名為西安外國語大學)的法語教學工作,直至2015年在這裡去世。按照遺願,讓的遺體捐獻給了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法國駐華大使館副領事費德這樣評價:“讓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他紮根于西安,不僅捐獻遺體,更是把精神留在了中國。”

“我很驕傲,我是中國人”

讓生前有兩處居所:一處在法國巴黎,一處在中國西安。

走進他在西安外國語大學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室内非常簡樸,書架上擺滿了書籍。時鐘滴答滴答響着,旁邊是讓的照片,臉上帶着笑容。

“讓生前,來家裡的中國常客很多,許多人有他家鑰匙,單元樓對面的賓館前台也有一把。如遇他不在家可以自己開門進屋。”讓的生前好友、西安市民李濤告訴記者,“他巴黎的住處也常是中國朋友旅法的第一落腳點。”

斯人已去。生前好友們常常不約而同聚集到房子裡默默緬懷。小小的房子裡,有太多的愛被承載,太多的友誼被見證……

讓經常說:“中國人熱愛和平,我很驕傲,我是中國人!”

在西安外國語大學教書第二年,讓提出不再領取中國政府發給的工資,隻領取法國政府發給他的工資。

讓每年回法國一兩次,學校第一批錄音機、電視機都是他從法國帶來的。他還經常為法語系添置圖書資料。“在大家還看樣闆戲的年代,他就把原版外語片帶給我們。”原西安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沈友泰說。

讓對需要幫助的人慷慨解囊,對自己卻很“吝啬”。他的漢語教師陸棟說,讓經常吃一兩天前的剩飯剩菜,穿着也極簡單。

退休後,讓一直居住在西安外國語大學,學校給他安排了房子,并安排專人、學生志願者以及與他熟識的老師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但多年來,讓一直堅持自己幹很多事情,不願意麻煩别人,直到臨終前依然對志願者們的幫助心懷歉意。

在行動不便之前的幾年裡,讓每個星期都要換一些零錢,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慷慨解囊。他家裡陳列的各種中國民間工藝品,都是學生和朋友們送的禮物,也是被他視為最為珍貴的财富。

讓擁有一個中國名字米睿哲,而且還擁有一個“米睿哲中國愛心教育助學金”,用來資助山區的小學生。

讓·德·米裡拜爾生前照使法國了解“中國人的非凡才能”

在讓的家中,來自武漢江漢大學的法國籍教師張福悅整理着他的書籍。“這些書有一部分是讓教授親自編印的教材。”

讓對中醫有着濃厚的興趣。在西安他結交了許多醫生朋友,從他們那裡得到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信息,然後以西方人的眼光,将中國傳統醫學寫成了《簡明中醫學》《中國古代傳染病》兩部著作。許多人通過他的書,增進了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被吸引來到中國參觀訪問和學習。

讓寫過一篇贊美中國人民的詩稿:“30年中我發現了中國人所具有的非凡才能,這是我一生之大幸。他們雙手靈巧,思想獨特,心靈中蘊藏着珍寶。中醫的雙手,精确地将一根根細針,刺入人體某些難以确定的穴位,使生命之能或精氣得以重新流轉,從而醫治病人的痛苦……”

工作之餘,讓還經常跑到陝西師範大學查閱曆史資料,從中國的老子、孔子以及中國人從曆史到現在的生活方式、情感等,進行了多方位的學習研究。随後,他曆時6年,完成了《明代地方官吏及文官制度關于陝西和西安府的研究》專著,在法國出版後引起學界轟動。

多年來,讓先後介紹40多名師生出國學習,并資助了西安不少醫生去法國留學。他把自己在巴黎的公寓免費提供給師生居住,還說服法國政府官員,給留學的醫生們提供獎學金,大家都稱他為“樂善好施的洋教授”。

在中國的幾十年裡,讓無數次接待法國遊客,充當義務講解員和有關中國曆史文化講座的組織者。秦兵馬俑、大雁塔、法門寺、興教寺、黨家村等旅遊景點,他一年要去十幾次。

為表彰讓在法中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貢獻,1994年,法國駐華大使弗朗索瓦·普萊森代表法國總統将一枚拿破侖勳章授予讓。讓将它轉贈給了西安外國語大學永久收藏。他說:“将這枚勳章永遠保存在中國,讓法中文化交流永遠流傳。”2014年,讓被中央文明辦授予“中國好人”稱号。

“讓的故事是最生動的中國故事。他是當代的馬可波羅,應該讓世界了解他的經曆,宣傳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對中國人民的執着熱愛,對法中文化交流的卓越貢獻。”一位西安外國語大學負責人如此高度評價讓。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