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第一家個體餐館:開了38年,離不開胡同

中國第一家個體餐館:開了38年,離不開胡同

時間:2024-10-22 02:16:51

北京翠花胡同在二環路以裡,靠近華僑大廈和中國美術館。時近晌午,胡同裡飄出持續不斷的飯菜香,讓人循着味道找到一處挂着“悅賓”招牌的小飯館。

它開着僅容一人進出的門,舊木匾上刻着棕紅色的“中國個體第一家”字樣。這間内部裝潢簡單、不太時髦的飯館,曾攪動起北京甚至中國個體飯館經營的浪潮。

1980年,劉桂仙與愛人郭培基開辦悅賓飯店,拿到編号為001的北京第一家個體餐飲工商執照,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悅賓飯店一傳三代,曆經了改革開放以來一次次的變化與革新。

北京城裡第一家個體餐飲營業執照

五絲桶、蒜泥肘子、清炒蝦仁、面筋白菜……是這家店的招牌菜。廚子換了幾個,家裡傳了三代,但口味配料仍傳承劉桂仙自創的做法,一賣就是38年。

38年前,郭培基還在國營單位裡當廚師,一個月掙30多塊錢。劉桂仙是臨時工。

1979年,鄧小平指出,要多搞賺錢的東西,可以開飯店、小賣部、酒吧間。允許自謀職業成為解決就業壓力的方式之一。1979年2月,國家工商局向中央提交報告,建議各地批準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閑散勞動力從事個體勞動。這是文革之後,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有關個體經濟的報告。

郭培基回憶,一次葉帥夫人曾憲植從英國訪問回國,想吃“小劉”的手藝。“葉帥夫人建議我老伴兒在北京開一個餐館,說肯定受歡迎。當時我倆都沒敢往這方面想,後來葉帥夫人又催了一次,我們才開始寫這個申請。”

申請寫好了,去街道蓋了章,劉桂仙到東城區工商局,要求辦一張個體餐飲營業執照。當時修理業,手工業的個體經營活動有所放開,但其他行業還未有明确政策。時任東城區工商局副局長的靳雲平回憶:“劉桂仙每天都來工商局問執照的事情,有耐性有決心。”

“就是想搞個試點試一試,我們領導班子一合計,都同意給她特批。”靳雲平說,當時沒有正規的營業執照,工商局手寫了一份,靳雲平簽了字并蓋上專用章,劉桂仙拿到了北京城裡第一家個體餐飲營業執照。

三間平房中的一間改成飯店,搭建廚房的磚頭木材郭培基從單位借,劉桂仙買了4張舊桌子和15把椅子,找了一個烤白薯的舊桶,改裝成竈。

兩口子計劃着10月1日開業。9月30日一早,郭培基到單位請假,劉桂仙打算提前開火試竈,她拿着家中僅剩的34塊錢,買了4隻鴨子,打算做幾道菜,讓街坊鄰居嘗嘗手藝。

等到郭培基中午下班回家,胡同裡擠滿了人,都排到了胡同口五四大街上。街坊拽着他袖口小聲說:“你家飯店都開張了,你還在上什麼班,趕緊回去看看,來了好多老外!”

心終于放到肚子裡去了

悅賓飯店就這樣成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家個體餐館。那一天的“提前開張”,被美國合衆社記者龍布樂寫在了他的報道裡:在共産黨中國的心髒,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業正在狹窄的小胡同裡恢複元氣。

開張的第一天,劉桂仙賺了38塊錢,頂得上那時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店裡4張桌子,一天隻能接待十四五個顧客。來吃飯得排号,最長的,要排到60多天以後才能吃上。

在開業之初,普通老百姓下館子的頻率不高,來店裡的多是高幹子弟和使館區外國人,還有采訪的記者。最多的時候,一天能來二三十個記者。

美國大使館曾提出要在悅賓飯館包桌,每人10塊錢的标準。那時砂鍋白菜豆腐隻賣一毛九,炒肉絲五毛六,油焖大蝦兩塊四。外國人吃飯安安靜靜,不怎麼說話,劉桂仙心裡摸不準。直到看到空盤了,才放下心。

客人多了,飯店火了,原料開始緊張起來。當時,買糧油要指标。劉桂仙就去外地趕集,下鄉采購。河北高碑店、保定一有集市,她5點多鐘起來坐火車去,集上什麼都有賣的,米、面、油都是私人高價賣。

悅賓飯店名氣大了,各種非議也都來了。“有人說我們家是資本主義複辟的急先鋒,女兒結婚都差點兒受到影響。”靳雲平也收到了不少反對材料,認為悅賓飯店應該關停。郭培基說,他們夫婦當時一直是提心吊膽。

1981年大年初一上午,姚依林副總理、陳慕華副總理來到劉桂仙家拜年。“首長也告訴我們不用怕。”劉桂仙和郭培基的心終于放到肚子裡去了。

上飯館都被叫做是“去奶奶家”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廣開門路,搞活經濟,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若幹決定》發布,明确承認“個體勞動者,是我國社會主義勞動者”。

像破冰的第一錘落定,固封多年的個體經濟活水噴湧而來。個體餐館在北京城裡如雨後春筍般開了起來。劉桂仙和郭培基也能安安心心地開飯館了。

每天送走最後一撥客人,搞完衛生,已經到了深夜。餐館順利經營後,蒸蒸日上,不出幾年,家裡就成了萬元戶。

早期還不允許個體經營雇工,家裡五個孩子全都撲到了飯館裡,老四老五全天跟着劉桂仙做事,老大老二老三每天下了班就到飯館裡幫着張羅。生意忙的時候,一大家子都被拴在了飯館裡,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全在飯館打理。

1992年,劉桂仙在翠花胡同裡開了第二家餐館“悅仙美食”,離悅賓飯店幾十米遠。女兒郭洪燕辭去正式工作,全天在飯館裡。

随着個體經濟的發展,飯館裡也迎接着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在孫女郭華的記憶裡,爸爸為了學習對賬報稅,沒少被奶奶批評。稅票也從每月定額交稅到根據具體營業額使用手寫發票、手撕發票、機打票……“後來我爸還我送去學了會計。”

年紀漸長的劉桂仙開始教兒子兒媳和雇來的廚師颠勺做菜的手藝,學着經營管理飯館。

飯館對食材的選擇比較嚴苛。郭華回憶,她四五歲的時候,奶奶就帶着她上鴨廠裡一隻一隻地挑鴨子。“我們家還有道特色菜軟炸牛肉,小時候奶奶就帶我去屠宰廠拉,牛肉新鮮,價格還便宜。”

郭家的孫輩基本都是在“悅賓”和“悅仙”裡泡大的。六七歲時兩邊飯館來回跑,幫着遞啤酒飲料餐具。在飯館第三代人的童年記憶裡,上飯館都被叫做是“去奶奶家”。

“離了胡同,那還是悅賓麼”

38年過去,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是各式各樣的飯館,而悅賓飯店,還是那個胡同裡的小館子。店裡裝潢仍是上世紀90年代的模樣,主打菜還是那幾盤,連主廚都是郭培基招了十幾年的老員工。老家在甘肅的何建軍2005年被招進飯館,慢慢成長為店裡的主廚,又将手藝教給了郭家的年輕人。十幾年裡,何建軍在飯館裡認識了自己的愛人,成家生子。

胡同裡的小館,也成了常客和鄰裡街坊的口味記憶。76歲的劉芬和三個老姐妹在悅賓門口等位吃飯時說:“自打80年代開業起我就來這兒吃,他們家的幹炸丸子,我吃了半輩子。”

現在悅賓、悅仙兩個館子裡算賬的是郭家的四兒媳張學蘭和女兒郭洪燕,34歲的大孫子郭誠成了飯館裡的廚子,繼承了奶奶的手藝。

郭家第三代人曾經都不怎麼想在飯館裡做事。郭華上初中後都不和同學提家裡開飯館的事。“明明有很多機會可以用些本金掙大錢,家裡為什麼非要守着這個飯館不放?”大學裡學餐飲專業的郭誠,畢業後甯願在外面連鎖餐飲企業裡工作。直到3年前奶奶去世,飯館極度缺人,郭誠辭了經理職位,踏踏實實紮在了飯館裡。“不能讓奶奶走了也寒心。”

數年間,社會快速運轉,可飯館依舊變化不大。沒有做外賣、沒有擴張店面、沒有利用品牌搞連鎖。有人在網上評論,悅賓飯店是在靠着招牌抱殘守缺,不與時俱進。實際上,郭家上上下下讨論過變革。

“我們考慮過做外賣,能提高銷量。但是家裡的菜不适合,稍微涼了,那口味就完全不一樣。”郭誠說。曾有人想要入股合作,郭家人拒絕了。“胡同地方就這麼大,擴張不了,離了胡同,那還是悅賓麼?”郭華說:“我們絕不會随便拿悅賓去嘗試,不能砸了爺爺奶奶留下的招牌。”

如今郭培基老了,小輩們去看望他時,他最常念叨叮囑的一句是;“我就是一個炊事員,咱們家就是一個做飯的,你們的想法要放在做飯上,想着把這個味道保留下去。”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