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津門“靴子張”

津門“靴子張”

時間:2024-10-21 07:09:42

京劇的靴子,俗稱“厚底兒”。一雙戲靴,代表一個角色的身份。功底再深厚的藝術家,腳下若沒有一雙好靴子,縱然有渾身的本事也難以施展。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一直強調京劇演員演出要做到“三白”:護領白、水袖白、靴底白。

梨園興盛至今,戲靴師傅也一直伴随,“靴子張”便是其中之一。隻要是業内人,都知道天津傳承了四代人的“靴子張”。“靴子張”以制作戲靴見長,從武生靴到花臉靴,從判官靴到虎頭靴,他們擅長制作的戲靴多達幾十種,又以造型别緻的厚底靴聞名。

津門河東,老師傅

“靴子張”的前身是天津靴子,由宋英俊創始,經曆了宋雲城和張華的父親張金有,傳到張華手裡已經是第四代。20世紀40年代末,在南市專營天津靴子的靴鞋鋪就是張華的師爺宋雲城經營的。“我和我父親一樣,也是16歲開始學習做靴子,沒想到這一做就是近40年。”張華說。

他住在天津河東萬新村,工作室就在自家小院。一間約15平方米的房間内,放置着一台縫紉機、一個木闆搭成的剪裁台,台上擺着榔頭、剪刀、錐子、鈎針,案台上還有砧闆、點水(海綿台)和形似擀面杖的撥棍,案台下是成垛的再生紙。倘若不說明,很難猜到他們在做什麼。

房梁上,挂着兩個鳥籠。叽叽喳喳中,張華泡了一壺茶,給師兄送去,就開始了一天的活計。做戲靴分兩個工種,一是做厚鞋底,一般由男人來做。四寸(約13.33厘米)厚的紙張,使勁壓結實,然後切成靴底的形狀,捆繃結實,再縫上牛皮紙。這是個力氣活。而鞋面、鞋幫的部分,則多由女人來做,剪裁縫紉、繡花裝飾,需要細心和耐心。“靴子張”能夠出名靠的就是底子納得結實,經久耐用。

一雙戲靴的優劣,除了做工,更重要的是制靴師傅對角色的了解。什麼樣的角色穿什麼樣的戲靴?戲靴的高矮如何體現出舞台的美感?正因為如此,戲靴都是私人定制,沒有雷同。“會做靴子,還要懂得靴子的關鍵部位及要害,不然演員很難在舞台上自如表演。”這句話是武生名家張世麟說的。

為了做好靴子,張華的父親張金有經常去大戲院後台看演員練功,觀察靴子的吃力點,看哪個位置容易磨損。他甚至自己穿上厚底靴練功,學會了跑圓場、跺泥、亮相等武生動作,這才逐步摸索出厚底靴瓷實、不變形的奧秘。

耳濡目染,張華初中畢業就和父親一起做戲靴,一起到後台看演員練功,琢磨如何做好戲靴。“大武生穿上四寸厚底靴,且不說從高台上翻下來這樣的高難度動作,就是出台亮個相,如果厚底不瓷實,繃紮不結實,都會來個踉跄。好的戲靴,演員穿上不分心,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劇情表演中。”

“怎麼走,怎麼有”是演員對一雙好靴的最好評價。張華的經驗是:武生的靴子要稍小一點的,緊緊地穿在腳上,運動自如。文生的靴子稍稍大一點也沒關系,上台穿着不拘束。純手工,不緊不慢

令人歎服的是,張華制靴的訂單接了一本又一本,如老一輩的厲慧良、張世麟,當今活躍在舞台上的尚長榮、譚元壽等。中間夾雜着一些腳樣,每雙腳樣旁都有詳細的數據記錄。他沒有門面也不打廣告,單憑口口相傳。“戲靴不是裝飾品,也不能在平時穿。隻有懂戲的人才需要,既然懂戲就一定能找上門來。”

張華從不愁銷路,來定做的人源源不斷。“我不接急活。”他堅信節奏不能亂,必須不緊不慢。誰想定做,最好親自去他家量腳部尺寸。工作室就張華夫妻和他大師兄三人,加上純手工制作,一雙厚底靴至少要半年才能交貨。

細究起來,戲靴一共有裁底、納底、刺繡、上面、縫紉、上鞋、抹粉等40多道工序。靴底制作,尤其是厚靴底,相當考驗功底。

他并不避人,“靴底制作的奧秘不在于用料,而是考驗制靴人的手藝。”手藝人必須學會切底托、包邊、切靴紙、壓紙、釘底、片底托、納底、整形以及打磨等技藝。尤其是切靴紙,看似簡單卻見功夫。用腳樣當模子,沿邊緣在約500到1000張再生紙上垂直切割,好比寫字時的描紅。制靴人屏住一口氣,用全身力氣,手起刀落一氣呵成。一刀下去,如果切偏了,一摞紙就廢了。

切好紙底用布繃好,再加上牛皮,就可以納底了。用錐子将鞋線穿入堅韌的牛皮和紙底内,不僅靠手力,也靠技巧,才能保證每一針都垂直不歪。再用形似擀面杖的撥棍兩邊繃緊。為了保證靴底堅固耐磨,每一錐都要打對針。這樣一根線斷了,另一根也還能固定靴底。如此,一個紙底重複納60多次,才能将靴底做得瓷實、不變形。要完成這些步驟,沒有三五年的學徒經驗是不行的。

上了鞋面、裝飾之後,靴底抹粉做三遍刷白和抹平,一雙戲靴才算完成。

張華不是沒想過創新用料和改變加工方式。過去制靴的匠人用磨盤把一摞紙壓結實,隻這一步就得一個月。如今他把汽車液壓機的原理用在靴子上,15天就能壓好。“時間太長鞋底厚度欠缺,太短底子過軟。”

但他發現,有些用料沒法替代,有些流程也不能用機器做。譬如厚底,必須用紙。有些廠家嘗試用木料或塑料泡沫代替,雖然省去了不少工序,但靴子隻能做到形似,演員穿起來并不順腳。戲靴很高,而塑料靴底太輕,演員翻騰落地時難免重心不穩。木底觸地又會發出巨響,影響演出效果,且太硬穿着不舒服。“紙靴底約兩千克重,瓷實有彈力,一串動作做完,演員也不會覺得腳部不适。”張華覺得,曲藝是一門功夫,一門藝術,演員從學藝開始,就必須穿專業的戲靴。

“靴子張”之所以經久不衰,靠的就是這份堅守,靠的是時間,靠的更是功夫。堅守技藝幾十年,張華手上都是厚厚的繭。如今精通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能夠靜下心來學習這門手藝的年輕人更是寥寥無幾,這也是張華極為憂慮的地方:“我從小受父親熏陶,覺得這門手藝應該有人傳承下去,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絕迹!”他始終記得父親的話:“手藝人養家不發家,耍手藝不耍心眼。”如今張華繼續選擇在這間小屋與靴子為伴,他堅信時代在發展,工藝在變遷,但制靴手藝必須保持不變,唯有如此,戲靴才能幫助演員将表演韻味發揮到極緻,多好的演員也離不開這麼一雙靴子。

編輯/穆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