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在南海從事科研鑽探的年輕人

在南海從事科研鑽探的年輕人

時間:2024-10-21 07:10:25

神秘浩瀚的深海裡有人類太多的未知、太多的需求,在這裡進行的每一步探索,都走在人類曆史的最前沿。還有比這更酷的事情嗎?

神秘浩瀚的深海,是地球上人類尚未逾越的“最後疆域”。以船舶為馬、以科學為缰,在這片“最後疆域”戰風鬥浪、馳騁縱橫,是一件很“酷”的事。

他們都是80後

從小追求“做很酷的事”“不走尋常路”的張錦昌,支過教、留過學,三十而立之際,将自己的人生目标鎖定在深海。“深海裡有人類太多的未知、太多的需求,我們在這裡進行的每一步探索,都走在人類曆史的最前沿;每一項科學研究,都是人類好奇而未知的。還有比這更酷的事情嗎?”張錦昌說。

34歲的張錦昌來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這是他從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留學回國後,第一次踏着南海的波濤,将研究的目光,從地球上最大的火山——西北太平洋大塔穆火山,轉到了南海。

“在南海大洋鑽探的大目标中,我的目标是通過研究海底岩芯樣品,解釋地震探測所得到的地震信号的岩石意義,為今後研究海洋岩石圈建立模型。”張錦昌說,“相對于整個地球,岩石圈在地球表面就像雞蛋殼一樣薄。了解海洋岩石圈的生老病死過程,是我研究的目标。”

海洋在内心深處的吸引和魅力,以及“建設海洋強國”目标的召喚,還使得“決心”号上的另一位中國“80後”,放棄了原先從事的金融期貨工作,發奮考上博士,專攻海洋地質研究。

這位年輕人名叫易亮,如今已成為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員。他說:“與期貨相比,我更喜歡科學的自由;與陸地相比,我更喜歡海洋的未知。深海裡充滿無數問題和挑戰,一切都是方興未艾、一切都還塵埃未定,這樣的研究領域令人充滿希望。”

始于1968年的國際大洋鑽探,是世界地球和海洋科學領域規模最大、曆時最久、影響最深遠的一項國際科學合作計劃。目前正在執行的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每個航次都面向IODP成員國的科學研究人員開放。

“當我們在美國看到中國科學家将主導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的消息後,非常興奮,第一時間提交了申請,希望能為祖國的南海研究盡點微薄之力。盡管這個航次科學目标與我們做的研究有些不同,但科學研究都是相通的,上船後收獲很大。”來自美國的中國留學生趙甯說。同行的張楊也有着同樣看法。

南京大學畢業的趙甯,登上“決心”号之前,剛剛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聯合博士學位。下船後,就将奔赴德國馬普化學所進行海洋地球化學的博士後研究,此後他計劃回國工作。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海洋科學研究起步晚、空間大,回國更有用武之地。”趙甯說,“目前我國一些科學研究的硬件,幾乎趕上了發達國家水平,但在科學視野和研究思維等軟件上,還有較大差距。希望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學成歸國後,逐漸縮小這種差距。”

28歲的張楊與趙甯是同齡人。這位河北石家莊的女孩目前正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跟随導師從事陸地三疊紀的古地磁研究。她說:“我的人生夢想是做自己喜歡、有意義的事。這次上船不僅獲得了南海古地磁數據,可進行海陸全球對比研究,還認識了許多老師,拓寬了科學視野,非常有意義。”

到大海揮灑青春,正逢其時。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80後”老師雷超說:“海洋科學研究需要先進技術和大量投入,因此被稱為‘貴族科學’。随着我國綜合實力提高,海洋項目越來越多、投入越來越大,‘貴族科學’越來越‘平民化’,我們趕上了好時候。”

作為一名老師,雷超在“決心”号上念念不忘自己的學生。他說:“大洋鑽探是國際深海研究的前沿,非常有助于開闊學生視野,美國經常有碩士生、博士生申請上船。而由于每個航次給中國的名額非常有限,中國學生很難有機會。期待我國早日建造自己的大洋鑽探船,那時我一定申請帶學生上船。

在“經典地區”探索科學前沿

人傑地靈的華南,不僅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地位,在地質構造演化曆史上也得天獨厚,是科學家們認知大陸演化過程、創新大陸地質理論的“經典地區”。

正在“決心”号上參加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IODP367航次的黃小龍研究員,來自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多年來一直緻力于大陸岩石圈組成、結構與演化的相關研究,尤其是華南大陸岩石圈演化過程的研究。

“華南陸塊是全球新元古代以來地質演化曆史最複雜的地區之一,大規模的晚中生代岩漿活動是華南地質最顯著的特征,但大規模岩漿活動的動力學機制一直存在争議。”黃小龍介紹說,“科學家們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是否與太平洋闆塊的俯沖有關?如果有關,為什麼太平洋西岸沒有形成像太平洋東岸那樣的安第斯型造山帶?為什麼瀕臨西太平洋俯沖帶的華南大陸,在中生代表現為陸内再造?為什麼在此後的新生代,又出現了大量的盆地及邊緣海?”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闆塊構造理論成為固體地球科學的最重要基石。但經典的闆塊構造理論,無法解釋華南大陸極其複雜的地質演化動力機制。為了探索科學之謎,黃小龍從華南大陸來到了南海。

“這是因為南海作為獨具特色的新生代邊緣海,其形成和演化過程與周緣闆塊活動過程密切相關,特别是與華南大陸的陸緣裂解過程有關。”黃小龍解釋說,“南海位于歐亞、西太平洋和印度-澳大利亞闆塊的交彙處,幾乎經曆了從陸緣裂解到海底擴張、再到俯沖消減的一個完整的‘威爾遜旋回’,是研究各種類型闆塊構造活動的最佳場所。”

闆塊構造理論認為:在地球漫長的歲月中,海陸不斷變遷,經曆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曆史過程。加拿大科學家威爾遜最先注意到大洋開啟和閉合的不同發展趨勢,将大洋盆地的演化過程歸納為“萌芽-幼年-成熟-收縮-結束-大陸碰撞造山”六個階段,被稱為“威爾遜旋回”。其中,前三個階段顯示大洋的開張和生成,後三個階段代表大洋的收縮和關閉。

“南海是全球少有的幾個、完整地保留了擴張前大陸地殼基底、擴張期洋殼、擴張後中央火山鍊、洋殼俯沖消減島弧帶的大陸邊緣海,非常難得。通過研究南海的形成與演化過程,我們可探索一系列國際前沿的科學問題。”黃小龍說。

這些科學問題包括:從華南大陸岩石圈裂解演化到南海打開,所受控的深部動力學機制是什麼?從陸緣張裂到海盆擴張的構造轉換,經曆了怎樣的過程?地球深部地幔與淺部岩石圈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是什麼?經曆了怎樣的物質循環過程?

目前,從華南大陸的陸緣裂解到南海形成與演化的相關研究,還成為在國際地球科學領域的前沿熱點。深入研究南海地質成因和構造發展史,不僅可為研究華南大陸演變過程、全面認識東亞和西太平洋構造及大陸邊緣盆地演化,提供科學依據;還對研究全球闆塊構造格局演變、創新大陸地質理論,提供重要的科學機遇。

編輯/餘弘陽

3月17日,參加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的中國“80後”在“決心”号上留影(從左至右:蘇翔、趙甯、雷超、張楊、張翠梅、張錦昌、易亮)。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