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粵港合作從民間自發到機制化

粵港合作從民間自發到機制化

時間:2024-10-21 06:14:52

香港回歸20年以來,與廣東無論是在經濟、貿易、投資、居民交往等多個領域,都出現了更為迅速的發展,兩地的關系已經密不可分。香港與廣東的合作經曆了回歸前的民間合作為主,到回歸後兩地政府合作機制化的變化。

2016年粵港兩地人員往來超過2億人次,日均往來人員超過60萬人次。香港與廣東山水相連,香港大部分市民的祖籍都在廣東,兩地之間的民間往來和經濟聯系由來已久。

但是,在香港回歸之前,因為曆史原因,使得粵港兩地政府之間的聯系未能得到廣泛的開展。兩地的關系發展相對集中在由民間主導方面。

香港回歸之後,為促進粵港合作,自1998年起,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形成常态化。兩地政府還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和《關于内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

粵港合作20年,不僅有利于香港長期繁榮與穩定,有利于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也有利于“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未來,粵港兩地将繼續在民生領域深化合作,加強跨境公共服務建設,促進教育、醫療和養老以及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控制疾病等領域合作。

回歸前:兩地合作以民間為主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産業,在短時間内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最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也成為亞洲的經濟火車頭之一。

香港與廣東同處嶺南文化圈,語言相通,血緣相近,文化相似。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許多香港企業來到廣東投資設廠。

香港與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初期的經濟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承接海外訂單,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産品的加工、制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上世紀80年代,我來廣東設立工廠,一是因為當時香港投資成本升高,廣東具有成本優勢;二是我父親是廣東人,也想讓我回廣東做一些貢獻。”星利源商貿物流集團主席林立方對《小康》記者說。

祖籍廣東的林立方,從小在香港長大,自1979年起随父親回廣東建廠支持改革開放,是香港最早回内地投資的港商之一,他曾在1995年被選為深圳市人大港區代表并被深圳市授予榮譽市民稱号。

“香港與廣東的合作從回歸之前就已經十分緊密了,當時許多香港的企業家到内地投資建廠,首選的地方就是廣東。那時兩地的合作都是民間層面,政府間的合作是在回歸之後才開始的。”林立方說。

香港貿易發展局在香港回歸前夕,對主要從事貿易及制造業為主的港商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仍然是港商最熱衷投資的地區。在751家作出回答的公司中,有接近52%的公司表示在未來傾向于投資珠江三角洲。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調查結論是相信珠江三角洲以至廣東省與香港的經濟合作,将會進一步加強。

香港随處可見慶祝回歸20周年的宣傳标語。圖/陳遠鵬回歸後:兩地政府合作機制化

“香港需要用更加長遠的眼光和積極的态度,尋求與廣東省建立有渠道的、尤其是較高層次的官方聯系機制,為兩地投資人士造就更加好的投資環境和政策環境,為兩地居民開設更加順暢的往來條件,為兩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彼此協調甚至是配合的策劃。”香港特區政府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1998年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上說。

自1998年起,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每年一次由兩地行政首長共同主持,輪流在廣州和香港舉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旨在全面加強粵港的多方面合作,多年來在改善兩地貿易、經濟、基建發展、水陸空運輸、道路、海關旅客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20年來,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機制框架下,雙方對口部門成立了31個專責小組,涵蓋了策略研究、經貿金融、社會民生、口岸基建、區域合作、應急救援等合作領域。

香港與廣東兩地政府除了召開常态化的聯席會議之外,還簽署了兩個重要的合作協議。

2010年4月7日,廣東省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是全國第一份省和特别行政區之間的合作協議,是關于粵港合作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首次清楚羅列粵港雙方的分工和互補,對粵港合作應對競争有着重要意義。

《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在經濟、社會、文化、民生方面對廣東省和香港兩地的角色分工作出清晰的定位,在環境、醫療、養老、教育培訓、應用工業設計、旅遊、軟件設計承包服務等方面,協議提出多項構思,列出六個發展定位,如“世界級新經濟區域”、“金融合作區域”等。首次清楚羅列粵港雙方的分工和互補,可以遏止過去香港和珠三角地區重複投放、浪費資源的情況。

2014年12月18日,《關于内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在香港簽署,《協議》即日生效并在2015年3月1日實施。

此次是内地首次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方式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内地在廣東率先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同時為内地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先行先試積累經驗,這為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地位和發展新興現代服務業提供有益的幫助,也将為内地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有利于全面推動内地與香港經濟的融合。

20年來,粵港兩地不斷完善政府間的合作機制,立足國家發展戰略大局,從區域發展的整體利益出發,強化統籌協調,最大限度凝聚共識,及時解決了合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努力推動各領域合作事項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編輯/麥婉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