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粵港融合20年:共同成長 相互成就

粵港融合20年:共同成長 相互成就

時間:2024-10-21 06:13:22

香港回歸20年,是粵港兩地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一段黃金歲月。兩地的交流合作也是其與内地合作的前沿陣地,雙方形成一種互補互助、合作共赢的關系。兩地不僅攜手締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迹,更逐步構建起一個為兩地民衆帶來便利和幸福的優質生活圈。

廣九直通車成為粵港兩地往來、交流合作的重要通道,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改革曆程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圖/陳遠鵬香港回歸20年,紫荊花芬芳滿香江。2017年4月12日,習近平在會見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指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功。憲法和基本法規定的特别行政區制度有效運行,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國際社會給予高度評價。與此同時,作為一項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也需要不斷探索前進。20年來,香港經曆了不少風風雨雨,這個階段有挑戰和風險,也充滿機遇和希望。

粵港一體,有地緣、血緣、文緣多種優勢,粵港多年來一直交流密切,尤其香港回歸以來,兩地在經貿、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交流更為緊密頻繁。而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中,粵港合作面臨着新的重要機遇。

更緊密更深入對接國家戰略

“一國兩制”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習近平指出:牢牢堅持這項基本國策,是實現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整體和長遠利益,符合外來投資者利益。

數據顯示,從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産總值由1.37萬億港元增長至2.49萬億港元,持續保持穩定增長。回歸20年來,香港始終保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并連續多年被有關國際機構評為全球最具競争力地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近日發布《2017年世界競争力年報》,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争力的經濟體。到2017年,香港已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香港不僅保持了繼續的繁榮穩定,也成功處理了一些危機。比如,回歸不久就遭遇的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的沙士疫情,2008年的國際金融風暴等。香港平穩應對危機,而且保持了經濟社會的較快發展。這些得力于中央政府的強力支持、内地同胞的傾力扶助、香港人的攜手努力……

香港回歸推進了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也推動了香港與國家發展戰略的緊密相連。“回歸不單是換一面國旗、區旗,更換一些名稱便能落實,還要經過一段心路曆程,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特區政府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如此表示。

多年來,為支持促進香港與内地的互融互通,共同發展,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内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及系列補充協議、國家珠三角規劃綱要的出台,此外還有開放人民币業務、推動國企到港上市、滬港通、深港通等一系列的惠港政策。而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提升為國家戰略。寫入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在以下4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打造綜合服務平台;瞄準資金融通,推動人民币國際化和“一帶一路”投融資平台建設;聚焦人文交流,促進“一帶一路”沿線民心相通;深化與内地合作,共同開辟“一帶一路”市場。今年3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北京宣布“擴容”,接納香港作為該行新成員。這些中央政策的支持都使香港特區更緊密、更深入地與國家發展戰略連接在一起,為香港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據了解,目前,内地是香港第二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和最大的出口市場,而香港也是内地最大的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第二大貿易夥伴、内地企業首要的離岸人民币樞紐以及國際融資中心。香港現今擁有近4000家中資企業,為香港提供逾7萬個就業崗位。截至2017年3月,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由回歸前71家增至1013家,占全港上市公司總數的50.4%,由占港股總市值比重的8.5%提升至63.7%,達2萬億美元。

梁振英(左)與馬興瑞(右)握手。20年來,粵港合作成效顯著

粵港同處嶺南文化圈,就像連襟兄弟倆,從喝水呼吸到發展大計密不可分。兩地的交流合作也是其與内地合作的前沿陣地,雙方形成一種互補互助、合作共赢的關系。

2017年5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馬興瑞在發言中表示,回顧香港回歸20年的曆程,粵港合作成效顯著,為兩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強大動力,得到兩地民衆的高度認同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

馬興瑞說,深化粵港合作,是中央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央交給廣東的重要責任。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中央賦予粵港合作的定位要求和各項政策,全面落實CEPA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深入推進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粵港合作在制度層面、基礎設施建設、平台建設、科技合作、經貿合作、民生領域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合作體制體系日益健全。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粵港合作機制日益完善、創新政策不斷推出。2008年,中央在CEPA框架下出台在廣東先行先試政策;2010年,粵港雙方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14年,粵港率先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兩地在政府層面建立了高層會晤、聯席會議、專責小組等合作機制,合作模式不斷拓展。

二是合作平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10年在深圳前海建設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15年,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設立,成為粵港合作新的高水平平台;2016年,“深港通”正式開通;今年1月,與香港簽署《關于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合作建設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三是重大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順利合龍,廣深港客運專線内地段建成通車,深圳東部過境高速公路等加快推進。口岸建設和通關便利化取得重大突破,深圳灣口岸、福田地鐵口岸等順利建成投入使用,口岸自助查驗模式全面推行,全面落實内地居民赴港“個人遊”等便利政策。兩地要素流動越來越便捷,2016年粵港兩地人員往來超過2億人次,日均往來人員超過60萬人次。

四是經貿科教人才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依托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政策,兩地服務貿易合作迅猛發展,一大批香港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在粵設立分支機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成開學,6所香港院校在廣東省設立8家研發中心。支持香港青年到内地創新創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平台加快發展,有力促進了粵港雙創資源的融合、開放和共享。青少年交流合作廣泛開展,打造了粵港暑期實習計劃、香港青年服務團、粵港姊妹學校、香港青少年國防體驗營等一批品牌項目。實施粵港創新領域聯合資助計劃,對粵港聯合科技創新項目予以支持。

五是民生合作務實有效。圍繞建設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兩地深入推進珠三角空氣質量聯防聯控、東江水質保護等合作,區域環境質量穩步改善。醫療衛生合作成效明顯,全省共有港資醫療機構30家,粵港共同有效應對H7N9、登革熱等疫情。東深供水工程安全運行52年,廣東供港食品農産品連續19年優質、安全、穩定供應。體育、養老、消防等社會民生領域全面拓展,合作成果更廣泛惠及兩地民衆。

粵港合作力度前所未有

馬興瑞表示,回顧香港回歸20年的曆程,粵港合作成效顯著,為兩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強大動力,得到兩地民衆的高度認同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

經貿往來上的成績有目共睹,2016年廣東的進出口最大流經地和貿易對象依然是香港,而香港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仍是廣東企業最認可的選擇。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廣東累計設立香港直接投資項目約14萬個,實際吸收外資金額2559.3億美元,分别占全省的72%和63.9%。

“長期以來,廣東通過與港澳合作,引進了大量資金、技術,接入了國際市場。特别是近兩年來,廣東在吸引港資參與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服務業已經占據香港在粵投資總額的半壁江山。”馬興瑞說。

廣東省港澳辦主任廖京山此前接受媒體采訪談到,粵港合作在香港回歸之後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别是近二十年來,中央重視和支持粵港合作力度前所未有,從國家戰略高度謀劃推進了粵港合作發展藍圖;兩地推動合作發展力度前所未有,簽署實施了“一國兩制”下區域合作首份綜合性框架協議;兩地先行先試力度前所未有,率先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攜手共建優質生活圈,為深化内地與港澳經濟合作探索出寶貴經驗。兩地合作機制建設成效明顯,逐步形成政府與民間“雙輪驅動”合作模式,在共謀發展中收獲了互惠互利豐碩成果。他指出,化粵港合作新藍圖為現實,無疑是推動兩地創新轉型、促進兩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對國家戰略大局有利、對港澳繁榮穩定有利、對廣東加快發展有利。

而粵港合作新藍圖實現過程中,兩地負責粵港合作的相關機構和平台也積極搭建合作往來的橋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推進粵港合作,使得粵港合作打開了全新局面,合作層次不斷提升、領域縱深拓展,合作面貌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香港回歸後的2006年,廣東省政協就推動廣東省市縣三級的政協委員在香港成立了廣東各級政協委員社團。“現在看來像這樣的組織就比較多了,但是在2006年香港還沒有任何一個以政協委員名義成立的社團,廣東省算是全國第一在香港成立這樣的組織。”廣東省政協港澳台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艾特莎接受《小康》記者采訪談到。

“當時成立時候就要2000多的會員,發展到今超過3000的會員。我們當時把分散在廣東各市各縣的香港的政協委員都組織起來,建立了這樣一個大平台,發揮他們在粵港兩地的雙重積極作用。”艾特莎介紹說,一方面在内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上發揮他們的作用,還有通過政協組織他們提案;另一方面,通過他們維護香港繁榮穩定,支持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在“一國兩制”這方面發揮作用。

“香港政協委員都對參政很熱情的,對廣東的建設很關心。很多人對内地的公益事業捐資不少,像汶川大地震他們都非常熱心做慈善。”廣東省政協機關副巡視員、駐港聯絡員覃大可對《小康》記者說,香港是一本很好的書,值得好好研究。而香港的立法很完備,香港的市民有法制觀念,對于粵港合作關涉民生的層面很關注也很支持。

《小康》記者在走訪有代表性的粵港合作機構和企業、緻力粵港合作交流人士時,發現粵港兩地的人們得益于兩地的互惠互通,也非常期盼兩地能夠更為緊密融合、互相促進。比如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内地發展的港資企業嘉利集團、生益科技等,受惠于粵港“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獲得了飛躍發展,此外,不少采訪對象也談到粵港兩地不僅攜手締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迹,更逐步構建起一個為兩地民衆帶來便利和幸福的粵港優質生活圈。

2017年6月24日,粵港青年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慶回歸杯”足球友誼賽。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将實現

“香港廣東各級政協聯誼會首席會長戴德豐就說我們‘粵港澳合作天下無敵’,當時他講這個對我還是很震撼,感覺很有前瞻性。那時候我們去香港為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去搞調研。”艾特莎認為香港有它的優勢,但是随着發展很多東西已經承載不下,而廣東成了香港的福地,香港必須依托廣東這個縱深結合起來一起發展。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陳恩同樣認為廣東是香港福地,“因為香港的空間太小,香港青年就業、老年養老都需要依靠内地尤其廣東。現在香港很多人在深圳買房子生活,然後到香港上班,老了到深圳養老,内地也幫忙推動香港經濟進一步升級轉型,接受香港一些産業的轉移,跟香港産業合作。”

通往香港,被譽為“珠三角黃金通道”和“中國最繁忙高速公路”的廣深高速,在今年也迎來營運20周年。“那裡要是堵車的話,世界所有的電子廠商、半導體廠商、出口廠商都叫急。”陳恩說。而随着珠三角城市之間邊界的“消亡”,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在交通上也深度融合。

“高鐵明年建成通車後,香港前往深圳隻需14分鐘,到廣州48分鐘,通車後首年乘客運輸量每天近11萬人次。”港鐵公司高鐵項目發展經理林衛華介紹,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将由藍圖變為現實。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香港至珠海的公路交通将由4小時縮短為45分鐘。

據了解,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是國家高速鐵路網的一部分,從西九龍總站起,經全長26公裡的地下隧道延伸至深港邊界,并與内地段連接。工程于2010年動工,截至今年5月底,高鐵香港段工程已完成93%,預計明年第三季度通車。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認為,粵港澳各個城市資源互補、強強聯手,能夠将粵港澳大灣區從“世界工廠”升級打造成為“世界市場”。而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大背景,也為香港帶來了新的機遇,“香港将做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和中國内地之間的超級聯系人”。

“粵港澳大灣區實際上也推動着廣東經濟和香港經濟的進一步轉型,是香港和内地包括廣東的一個深進。”陳恩說,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是一流的,經濟總量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灣區紐約灣區城市群的三分之二。粵港澳大灣區平均GDP增長率是百分之八左右,但是紐約灣區的平均GDP增長率不到百分之二,估算5年之内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會超過紐約灣區的經濟,從而成為世界上最繁榮、最有生命力、經濟總量最大的灣區。

粵港合作正面臨新的重要機遇

近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廣州與時任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一行座談。雙方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及建設等事宜交換了意見。

馬興瑞指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廣東将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批示精神,積極配合國家高水平做好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希望粵港澳三地緊密合作,發揮優勢,錯位發展,共同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良好生态環境等重點工作,攜手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聯通,努力建設世界級灣區。

梁振英表示,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希望繼續加強與廣東密切合作,充分發揮高度國際化和經濟結構多元化的優勢,積極參與粵港澳世界級城市群規劃建設,共同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這篇文章。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粵港合作正面臨新的重要機遇。中央對粵港合作高度重視,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廣東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的紀念香港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馬興瑞表示:廣東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精神和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與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和各界人士一道,全面深化粵港各領域更緊密合作。

一是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标,深入實施粵港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攜手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二是加強兩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突出抓好港珠澳大橋、粵澳新通道等跨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動口岸通關創新,加快形成粵港澳1小時經濟圈。

三是以改善社會民生為重點,加強兩地水、大氣環境協同治理,建設國家級森林城市群,打造國際化教育高地,全面深化粵港兩地科技創新、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使粵港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兩地民衆,更好促進粵港共赢發展。

此外,青年之間的交流合作也是粵港兩地融合的亮點和前景所在。由于工作的緣故,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界别)陳丹丹經常要在粵港兩地之間穿梭,在兩地也結識了一大批青年朋友。

她對《小康》記者表示,“廣東完備的制造業産業鍊條,對于很多有設計專長、立志有所作為的香港青年人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他們天馬行空的設計理念在這裡都可以得到實現;而對于在專業服務業方面有建樹的香港青年才俊來說,廣東廣闊的市場容量可以讓他們進一步大顯身手。與此同時,廣東的青年朋友對于香港發達的信息和成熟的營商環境非常感興趣。身處其間,我就覺得大有可為。”随着CEPA的不斷完善和逐步落實,廣東與香港的經濟貿易更加緊密,合作更加廣泛。編輯/韓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