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玉米和吸血鬼

玉米和吸血鬼

時間:2024-10-20 11:20:12

在采獵時代,古人的食譜非常符合今天的膳食指南

雲無心:美國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玉米的馴化是人類發展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在7000年前,或者更早,墨西哥人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選育,把一種不易種植、不易采收、不便食用的野草,變成了高産美味的糧食。通過種植玉米,人類可以在較小範圍的土地上穩定地獲得足夠的糧食,從而奠定了“定居”的基礎。人類社會,從此由“采獵”向“農耕”轉化。

在采獵時代,古人的食譜非常符合今天的膳食指南:葷素搭配——有獵物,也有野果;組成多樣化——自然界的食物,遇到什麼就采獵什麼;也不會熱量過剩——有時還吃不飽,甚至偶爾還斷糧。

進入農耕之後,食物就趨向單一化——種植了玉米,那麼就大量吃玉米。

不過,玉米的營養組成跟人體的營養需求實在相差太大。最突出的缺陷是缺乏煙酸。人體本來可以把色氨酸轉化為煙酸,但玉米的蛋白質中卻偏偏也缺乏色氨酸。于是,長期大量食用玉米的人群,就處于煙酸缺乏的狀态。

煙酸又叫尼克酸,尼克酸和尼克酰胺就是維生素b3。這是一種很重要的維生素,缺乏的時候可能導緻惡心、嘔吐、腹瀉、頭痛等症狀。如果長期嚴重缺乏,可能出現貧血和糙皮病。糙皮病的典型症狀是皮膚發炎,裸露的皮膚被陽光照射之後,會變黑、變硬、脫落、流血。嚴重的糙皮病還能導緻癡呆。

雖然美洲人很早就把玉米作為主食,但歐洲人對此渾然不知。直到15世紀末哥倫布到了北美,才發現這種美妙的糧食。不過,糧食與物種的傳播曆來衆說紛纭,也有人認為在哥倫布之前玉米就傳到了歐洲。

總而言之,歐洲人引入玉米的曆史并不長。很快,他們就接受了這種高産的作物,也把它作為主糧。沒想到的是,大量吃玉米的人們逐漸出現了糙皮病。那個時代沒有自媒體,傳統媒體也很不發達,一種疾病從出現到引起關注,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歐洲人注意到了糙皮病的暴發,也鎖定了玉米作為最大的嫌疑對象。

起初,人們猜測玉米中含有某種毒素,或者某種疾病的載體。然而,玉米是從美洲引入的,而“自古以來”就吃玉米的中美洲人卻沒有暴發糙皮病。“毒素”和“疾病載體”的猜測無法解釋這一現象,于是歐洲人開始探讨中美洲人加工玉米的方式。

傳統上,中美洲人要對玉米進行“灰化處理”之後才食用。所謂“灰化”,就是用加了石灰或者草木灰的水去浸泡玉米,并進行加熱熬煮。“灰化處理”之後,玉米變得軟嫩而更加可口。

玉米中也是有不少煙酸的,隻不過成熟玉米中的煙酸絕大部分都與半纖維素形成了複合物,因此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石灰和草木灰都是堿性的,用它們來浸泡并加熱玉米,半纖維素會發生水解,把那些煙酸釋放出來。

歐洲人把玉米帶回了歐洲,卻沒有帶回“灰化玉米”的加工方式,導緻了糙皮病的流行。糙皮病人接觸陽光會引發皮炎,所以他們就會怕光,嚴重的皮炎看起來很恐怖。18世紀之後,歐洲出現了吸血鬼的傳說。吸血鬼外表恐怖,怕光,多少有些糙皮病的症狀。這種症狀和時間上的暗合,使得一些人認為:吸血鬼的原型,其實就是糙皮病人。

學會了種玉米卻沒有學習“灰化”加工的,不止歐洲人,還有美國人。直到1902年,美國人才注意到糙皮病,此後發現病人越來越多。那時候,他們也認為糙皮病的來源是玉米攜帶的病原體或者毒素,自然也就沒有解決辦法。據統計,從1906年到1940年,美國的糙皮病人多達300萬,其中10萬人死亡。

美國人後來終于發現了糙皮病的根源,在食物中強化煙酸。對症下藥之後,問題很快解決,于是“強化煙酸”成了美國食品飲料的傳統。到今天,已經很少有人大量食用玉米,煙酸缺乏也不常見,但美國的強化營養食品中也還經常見到煙酸的名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