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養老機器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養老機器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時間:2024-10-20 01:20:40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批主打“養老”概念的機器人成為衆人關注的焦點。這些養老機器人,可以實現移動輔助、衛生保潔、行動助力、聊天提醒、安防保護、洗澡清潔、睡眠輔助、健康體檢等多項功能,甚至還能替代部分家政工作。

讓機器人陪伴我們養老,這一天還有多遠?

潛在消費者很多,産品還沒有準備好

林中亦(媒體人)

未來,養老機器人到底有多大市場規模,可以算一筆賬:

一二線城市的醫院護工報價200~300元/天,家庭護工工資每月4000~5000元。如果将失能或者半失能老人送到養老院,費用也是相當:民營養老院一個月費用5000多元,公立養老院價格相對便宜,但不一定保證能進去。結合中國龐大的老齡人口,這個市場規模可以想象。

業内主流的服務機器人普遍定價20萬元左右,算起來差不多是一輛私家車的價格。如果真正能夠代替人類護工,發揮照顧老人的作用,對于中等收入群體來說,這個資金壓力并不算大。

關鍵是,就算人們準備好預算迎接一款養老機器人進門,那養老機器人企業準備好了嗎?現在的問題是預期市場規模極大、潛在消費者極多,然而産品還沒有準備好。

最頂尖的機器人企業是波士頓動力,他們研發出了各種酷炫機器人,甚至可以做到人形機器人後空翻等高難度動作。然而,由于其機器人在短期内無法看到實用前景,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命運可謂一波三折,幾經易手,至今仍未盈利。在資本提出的變現要求和着眼未來的科研理想面前,機器人産業發展之難可見一斑。

至于中國,2018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3.9%,高于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然而,體量巨大的背後是橫向越來越寬、縱向進步緩慢的現實。甚至有人開玩笑稱,中國機器人産業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迎賓、擦地、陪孩子。

從市場占比來看,家用服務機器人中技術含量最高、與養老最密切相關的助殘機器人市場占比不足0.1%,市場上更多的是休閑娛樂機器人(30.88%)和家庭作業機器人(67.65%)。

養老機器人作為極其垂直的細分領域,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包括幫助老人翻身、老人摔傷的救助,加上陪伴、交流、做飯等多種功能集成。

令人欣喜的是,在近期閉幕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出現了可以擰瓶蓋、疊毛巾、寫毛筆字的機器人,許多技術吸引了資本的密切關注。在新的發展風口之下,養老機器人的突破性進展可以期待。

提升功能,關注安全與人性要求

趙伯韬(柚瓣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其實在機器人誕生之初,就有人提出将機器人應用于養老服務領域,但直到如今,養老機器人産業發展依然不溫不火。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大部分機器人産品的研究思路依然局限在生活輔助方面,比如智能輪椅、上下樓梯助行系統、上下肢康複按摩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的功能都以助殘為主,對養老的其他要求關注較少。

再看占比很小的陪伴型機器人。其問題首先是産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功能單一且缺乏實用性。産品往往直接套用兒童機器人模式,僅停留在基本交流對話、視頻通信等,不具備老人真正需要的精神撫慰能力,基本可以劃歸為休閑娛樂機器人。第二是操作上親和力不夠。老年人肌體能力、學習能力下降,接觸高科技的門檻較高,對于線上購物、線上支付、叫外賣、線上打車、信息查詢等年輕人習以為常的科技服務操作能力,甚至是認知都非常弱。如果一款機器人提供的服務都需要借助手機App或電腦來操作,那麼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說這個技術門檻就太高了。

功能不足則必然市場推進緩慢,下一階段,在整合升級養老機器人的功能方面,尤其要注意兩個方面。

一是安全問題,無論機器人技術多麼先進,最終還是由人研制和操作,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操作中難免出錯,操作不當就有可能造成傷害。另外,機器人程序如果受到黑客攻擊,或者研發過程中有程序漏洞,也可能産生安全隐患。

二是人性需求。如何讓養老機器人更具有“人性”,這需要諸多學科交叉研究。養老機構需要怎樣的機器人

張文勁(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養老機器人一個很重要的目标客戶應該是各種養老機構,因為養老機器人功能越完善,售價也必然越高昂,由養老機構集中購買專業型、大型養老機器人,為成批量的老人提供服務,應該是市場的合理選擇。

具體到養老院、養老地産項目等應用場景中,我們需要養老機器人來進行陪伴娛樂,但更重要的,還是健康檢測、緊急報警,甚至現場醫療、生活助理等功能。

養老機構可為每個老人在健康服務機器人上建立獨立賬号,存儲個人的健康檔案信息。健康服務機器人可以每天按照一定時間規律對服務對象進行健康檢測,也可根據傳感器感知的數據進行臨時檢測、緊急檢測。如,老人主動向機器人表達“我感覺胸悶”,則健康服務機器人臨時啟動心電監測設備來測試老人實時的心電圖,并對老人的健康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加工處理,将結果實時呈現給醫生等專業人士。

另外,在不需要醫生介入的情況下,養老機構的健康服務機器人可以提供一些醫療、健康、生活類問題的解答,這類解答有針對性地與具體用戶的健康檔案關聯,能在大範圍的答案中進行個性化篩選、匹配,能夠實現上下文、記憶、條件限定與準确判斷等功能。

目前,市面上的養老機器人産品移動能力有限、承重能力一般不能實現托舉老人。未來随着技術與産品的升級疊代,需要養老機構的健康服務機器人有更強的行動能力、負重能力、四肢精準而有力地抓握托舉能力等。另一個進化方向是現場醫療,希望健康服務機器人具備更強大的體檢功能和更強大的現場醫療功能,甚至包括精準手術等。

盡快形成系統化的産業鍊

陳畢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随着國外實力雄厚的知名機器人企業紛紛進軍中國養老市場,中國本土的養老機器人産業面臨着巨大的競争壓力,需要盡快形成研發、生産、制造、銷售、集成、服務系統化的産業鍊,解決養老機器人産業核心技術薄弱、市場份額小、發展速度慢等問題。

首先,研發上應在智能認知、感知技術、新材料應用、複雜動力控制技術方面重點布局,搶占養老服務機器人發展先機。盡管我們的養老機器人技術研發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與日、美等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人機交互、智能決策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尚需要自主知識産權的重大突破。

建議各研發單位可以考慮組建産業研發聯盟,運用市場方式,優化配置研發資源;對符合條件的高端人才按照市場規則給予相關待遇,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培養機器人産業相關專業人才。

其次,在加工制造方面,我們的養老機器人制造資源分散、流程分工并不明确。建議鼓勵民間資本、金融資本加入養老機器人的産業集群,可以培育一批養老服務機器人大型研發機構、數個具有市場競争力的養老服務機器人加工制造企業、若幹養老服務機器人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合力。

另外,銷售模式陳舊、市場渠道單一、售後保障不足等問題也制約了養老機器人的市場拓展。目前,普通消費者對養老機器人的消費觀念與習慣還處于培育早期,承受不起高昂的價格。一般來說,生産出的服務機器人較少直接賣給普通消費者,而是通過運營方來銷售,銷售對象包括地産、展會、養老、醫療等機構消費者。建議用合理的定價吸引家庭消費市場,或者在發展傳統銷售方式的同時,發展養老服務機器人租賃方式,更要重點改進完善售後服務技術支撐、軟件支持、機器維修方面的服務體系,提高用戶滿意度。

萬宏蕾/采訪整理劉章豐/設計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