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嘉興子城在地下

嘉興子城在地下

時間:2024-10-20 12:14:32

今天,我們已經站在了比戰國時期高出5米的地面上

鄭嘉勵:專職田野考古,業餘從事雜文寫作,既為個人抒情遣懷,也為考古工作者與大衆之間的情感、趣味和思想的連接兩宋時期,嘉興府(秀州)城,有内、外兩圈城牆,外城叫“羅城”,内城叫“子城”。子城裡頭,就是衙門。元末明初,拆毀子城,城牆無存。明清時期,嘉興府衙門,坐北朝南,庭院深深,依然設在這裡。

滿清覆亡,浙江嘉興府衙門搬離原址,子城改為軍營,建起營房;1949年後,又改為軍區醫院,從而躲過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城市改造,整體格局得以完整保存。

所謂“格局完整”,指地下遺址而言,地面已看不到明清古迹。民國時期,建設營房,拆毀舊衙門,整體加高台基,把遺址全埋到了地下。唯獨正南門的谯樓,保持着晚清的模樣,巍然挺立于城市中央。

穿過谯樓的門洞,由南而北,徑直走去,衙門的主要建築都串聯在這條中軸線上。敲開現代的柏油、水泥路面,往下發掘一米左右,長長的甬道和儀門遺址,重新暴露出來——民國以來的建設活動,把明代道路埋到了距離今日地面一米以下的深處。

從基址看,儀門是三開間的建築。想當年,中門常年關閉,除非知府大人出門迎接聖旨或高官,平日由左右小門出入。過了儀門,遠遠看見一座牌坊,正面寫“公生明”三字,背後寫“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官箴。這是戒石坊。

牌坊後頭,是五開間的大堂,知府大人,在此升堂辦案。其實,大堂後頭的二堂,才是知府主要的辦公、議事場所。

大堂和二堂,以軒廊連接。這些遺址都在地下,揭開柏油路面,就能顯現。沿中軸線前行,越往後頭,地勢越高。前頭的明代甬道,埋在地下一米深處,後頭的二堂基址,僅在地表下20厘米左右。

二堂的後頭,應該是個小園林的樣子,亭台樓榭,曲徑通幽。可惜,上世紀70年代,地下掏了防空洞,遺迹無存。

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儀門與谯樓之間,稱為“禮制空間”,主要用來增強儀式感,以壯官家威儀;儀門與二堂之間,稱“行政空間”,是官員胥吏的辦公場所;後頭則為“生活空間”。

至于中軸線兩側,分布有通判、主簿、六房胥吏的辦公機構,更有倉庫、監獄、檔案室等,在此不表,把它們全面揭露出來,恐怕需要好幾十年。

以上是明代嘉興府衙門的基本格局。兩宋時期的秀州衙署,疊壓其下。由大堂位置的勘探結果,可知宋代的辦公大樓——設廳,不偏不倚,居于距離明代大堂地面約半米深的地下。

衙門四周,缭以高牆。元《至元嘉禾志》載“子城周回二裡十步”。我繞跑子城一圈,手機記錄的距離是1.1公裡,數據稍大于文獻記載,但基本吻合。因為我繞跑的道路,是當年填平護城河形成的,護城河的圈子,當然較城圈稍大。據1969年2月1日的美國衛星影像圖,除了子城西面,城河已經填平,東北南三面的城河尚存。而今,北城牆的城河,早已填為中山路,是為嘉興舊城區最重要的東西大道。

我們的考古隊,揭露了北城牆,開出一個豁口,做了一條解剖溝。從地表至生土,足有5米多深。最底下是戰國的地層,兩千多年前,這塊土地上已有人生活;上面是三國六朝地層,近1.5米厚,出有大量建築瓦件,間有高規格的瓦當,六朝時期這裡已經形成有規模的區域政治中心;然後,是隋唐的地層;隋唐地層之上,在吳越國割據兩浙期間,這裡建築起5米多寬的城牆,夯土城芯,内外兩側,包砌城磚;元末明初,拆毀城牆,并且将城磚挖掘一空;明清時期5米多寬的城牆,收窄為2米寬的嘉興府衙的北界圍牆,一條用塊石包面的土垣;近代以來,衙門搬離,圍牆拆除,這裡倒滿了建築垃圾,甚至還有露天糞缸;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地面整體水泥硬化,成為軍區醫院門診大樓前的寬敞路面;而城外的護城河,随之填平,化身為車水馬龍的中山路。

兩千多年來,我們的城市就在同一個地方發展,生于斯,死于斯,建了拆,拆了建,地面不斷上漲。今天,我們已經站在了比戰國時期高出5米的地面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