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散煤減量增藍天幸福感

散煤減量增藍天幸福感

時間:2024-10-20 03:34:21

散煤治理比集中燃煤治理具有更高環境效益,對于提升北京及多地民衆冬季藍天幸福感發揮了重要作用。

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開局之年,區域空氣質量表現良好。

今年前8個月,我國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4%。

PM2.5濃度的下降源自過去5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的持續發力。特别是去年秋冬強勢推進的京津冀區域散煤治理,讓北方多地民衆在供暖季享受到了久違的藍天。

“自2013年向污染宣戰以來,2017年全國煤炭消費量首次增長,但大氣質量PM2.5濃度改善成效顯著,有力保障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圓滿收官。其原因在于,2017年的治霾藥方中,散煤治理在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中精準發力。”8月31日,在第三屆中國散煤綜合治理大會上,中國煤控項目散煤治理課題組如此總結。

課題組認為,現階段,中國散煤治理比集中燃煤治理具有更高環境效益,對于提升北京及多地民衆冬季藍天幸福感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中國民用散煤治理的重點,仍是北方農村地區的清潔取暖。

散煤成控煤主要因素

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但由于經濟回暖,去年重點行業煤炭消費在連降3年後出現小幅增長。

據中國煤控研究項目課題組估算,電力、鋼鐵、煤化工行業煤炭消費分别為11.91億噸标煤、4.34億噸标煤、0.5億噸标煤,同比增長3.7%、2%、52%。最終,2017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同比增長0.4%,是自2013年國家對污染宣戰以來,全國煤炭消費量的首次增長。

但同時,全國散煤消費量減少約6500萬噸。據課題組初步估算,統計口徑内散煤消費4.69億噸标煤,同比下降10.7%。

以此數據推算,散煤減量将煤炭消費總量增長率拉低了1.5個百分點,使煤炭消費增長以0.4%的低速率軟着陸。

中國煤控項目分析師李雪玉介紹,在減少的全部6500萬噸散煤中,民用散煤減量約1800萬噸,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際完成“雙替代”(氣代煤和電代煤)近600萬戶,其中“2+26”城市完成475萬戶,建成約一萬平方公裡的散煤禁燃區。

工業燃煤小鍋爐淘汰10萬餘台,其中河北散煤削減量600萬噸;“散亂污”企業整治近30萬家,建材工業小窯爐散煤削減量約3200萬噸。

“2017年磚瓦行業共計減少企業16897家,減少散煤2640萬噸。建築衛生陶瓷和石灰落後産能減少約1/4,初步估算分别減少散燒煤約348萬噸和254萬噸。”李雪玉說。

煤控課題組認為,除了集中燃煤繼續加強末端空氣污染物排放治理外,散煤消費減少6500萬噸對PM2.5濃度和其他污染物排放的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散煤治理對空氣質量改善的季節性貢獻比較突出。

2017年10~12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範圍為49至97微克/立方米,平均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3%。

根據環保部門專家團隊的測算結果,2017年“雙替代”使整個京津冀地區全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少2.3微克/立方米。“散亂污”企業整治、散煤清潔化替代對2017年京津冀地區PM2.5平均濃度下降分别貢獻了27%和21%。北京市冬季PM2.5濃度大幅降低,散煤治理貢獻率達40%左右。

汾渭平原進珠三角退

在7月正式印發的《打赢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有了調整,珠三角退出,汾渭平原進入。

汾渭平原包括山西的晉中、運城、臨汾、呂梁,河南的洛陽、三門峽,陝西的西安、銅川、寶雞、鹹陽、渭南以及楊淩示範區。

汾渭平原處于煤炭産區,産業結構嚴重依賴煤炭,散燒煤問題十分突出。我國北方地區每年冬季取暖消耗的兩億多噸散煤中,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散煤消費就約6000萬噸。

而且,汾河谷地戶均散煤用量高于京津冀同緯度地區,山西戶均用煤量為4到5噸,且煤質較差,硫分約為1.5%。2017年,汾渭平原大氣污染不降反升。

區域内PM2.5排名全國後20位的城市數量由2015年的0個增至2017年的6個,二氧化硫年均濃度超标的3座城市,均位于汾渭平原。

6月20日,生态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國新辦舉行的《打赢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吹風會上表示,在重點區域範圍内,《大氣十條》一個标志性的成果就是珠三角區域總體實現了穩定達标,所以重點區域去掉了珠三角,增加了汾渭平原。京津冀區域調整為京津冀大氣傳輸通道“2+26”城市,也是充分考慮了大氣區域傳輸的客觀規律,使治理範圍更加精準,針對性更強。

“過去5年,汾渭平原大氣污染問題逐步凸顯,成為全國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講,重點區域作了調整,範圍更加精準。”趙英民表示。

目前,汾渭平原已成為“十三五”中後期散煤綜合治理的主戰場之一。

《打赢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确,将集中資源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散煤治理,優先以鄉鎮或區縣為單元整體推進。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對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的山區,積極推廣潔淨煤。

今後,中國民用散煤治理的重點,仍是北方農村地區的清潔取暖。

清潔過冬

盡管去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現“雙替代”約600萬戶,散燒煤減量1800萬噸,但這一數量仍不及北方農村地區冬季取暖散燒煤消費量的1/10。

課題組認為,農村大面積使用散燒煤的局面并未徹底改變。雖然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取暖意願增強,取暖需求增長,但基于傳統習慣和經濟條件等因素,仍大量普遍使用低效爐具燃用劣質散煤,這是造成冬季采暖期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民用散煤治理的重點,仍是北方農村地區的清潔取暖。

中國民用生活散煤消費的核心區域為廣大農村地區,包括城中村和城郊村。農村生活燃煤主要用于采暖、炊事和熱水,其中冬季采暖散燒煤約兩億噸,占民用生活散煤的91%。

在當日的會議上,課題組給出今年的散煤減量目标,即在2017年散煤治理的基礎上,力争2018年散煤減量6000萬噸。其中,民用散煤減少1500萬噸,工業小窯爐散煤減少3000萬噸,小鍋爐散煤減少1500萬噸,力争超額完成2020年減少散煤兩億噸的煤控目标。

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大部分省市已出台相關政策,其中電代煤、氣代煤目标約450萬戶,如考慮尚未公布的個别城市的替代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替代的發展,預計今年有望實現500萬戶的清潔能源替代。

課題組認為,在經曆去年冬季的“氣荒”後,今年重點區域清潔能源代煤項目的推進将更加理性,由于電代煤取暖成本居高不下,“雙替代”補貼期限已過半,未來補貼路徑尚不清晰,财政壓力持續增加等因素的限制,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尤其是“2+26”城市民用散煤治理難度将加大。

應該看到,在強力推進“雙替代”的重壓之下,政府、企業、用戶各有苦衷。

政府有壓力,“雙替代”項目對補貼依賴性較大,地方财政負擔較重,未來新項目的推進及原有項目的運營維護仍需大量投入,部分地方政府進退兩難。

此外,去年冬季“氣荒”的出現使得清潔取暖項目未能完全發揮作用,部分地方政府除了背負清潔取暖的财政壓力,還要承擔溫暖過冬的保障壓力。

對用戶而言,由于政府采取“先用後補”的補貼方式,用戶擔心補貼不到位、運行費用高,不敢敞開用,導緻2017到2018年采暖期普遍感覺不夠溫暖。

至于企業,民用清潔能源替代項目往往需要企業前期墊付資金,資金回收期較長。另外,項目驗收及用戶滿意度評價受用戶主觀因素影響較大,而經曆氣代煤或電代煤的企業,産品成本增加,壓力較大。

各方難處的背後,資源可獲得性和經濟性成為影響農村清潔取暖的兩大重要因素。在重點區域“雙替代”的實踐中,上述兩個因素成了問題和挑戰的根源。

課題組建議,民用散煤治理應科學合理規劃,貫徹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策略,高度重視建築節能和農村用能安全,從成本分攤機制、清潔能源價格改革、供熱體制、技術進步等多維度破解清潔取暖的經濟性問題。

與會嘉賓在中國散煤綜合治理大會上分享觀點。編輯:趙慧美編:楊東儒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