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非遺創業:感興趣的青年多,能留下的少

非遺創業:感興趣的青年多,能留下的少

時間:2024-10-20 02:11:45

吾土吾生手工坊“小時候家裡用的床單、衣服、背袋都是用我們當地的手工布做的,很有質感,每樣東西可以用很久,三五年都不會壞。”老家的布藝承載着布依族青年韋祥龍的童年記憶,“可是後來這些東西就越來越少了。”

大學時,韋祥龍在四川美術學院讀室内設計,在一次走訪中,他被一條晾在外面的間色裙所吸引,“非常華麗”。他一路追尋找到裙主人,卻被告知這條裙子隻是在一個人去世時才穿。這讓韋祥龍感到震驚和無奈。

畢業後,韋祥龍工作一年就辭職了,開始全身心投入非遺傳承和創業中。在2012年的除夕夜,韋祥龍拿着僅有的2000元買了布料,自己做成十幾個電腦包,“我們那兒有個習俗,除夕是不能動剪刀的。我因此還被家裡人說了好半天”。

完工後,韋祥龍把電腦包發布到網店,一周即售罄,營業額達6000多元。他意識到,傳統技藝并非沒有市場。随後,他創辦了“吾土吾生”民藝工坊,涉及布依族手工色織土布、布依族楓香染、水族馬尾繡3大類,以融入現代設計的日常實用産品為載體,“讓民藝回歸日常”。

都去穿快消品服裝,誰來關注傳統手工技藝韋祥龍的家鄉位于黔南山區,人口不過300萬,手工藝發達,但因交通閉塞鮮被外人知曉。在他開始傳承創業前,這項技藝已經斷代,“過去布依族人都是穿手工編織的衣服,花色也都是紮染和楓香染。但現在大家慢慢丢棄了這樣的習慣,隻有在重大節日或祭祀時才會再穿上這些布制衣服”。

“市場上很容易買到機器織的床單,價位也就是100多元,但是人力成本一漲再漲,手工制品動辄八九百甚至上千元。”韋祥龍說,“大家都去穿流水線生産的快消品服裝了,誰還會來關注傳統手工技藝?”

重慶市非遺石雞坨土陶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劉海龍,12歲成為學徒,日夜與土陶為伴。他也曾遭遇長達8年的“蕭條期”,“土陶器具制作周期比較長,需求量小,現在大家更喜歡好看的時尚用品”。

紹興上虞是國家級非遺越窯青瓷燒制技藝的發源地,古窯址上的碎瓷片是顧少波兒時的玩具。他把花紋各異的青瓷片收集起來,閑時把玩,嘗試描繪上面的圖案。2010年,顧少波放棄五星級酒店的廚師工作,回家鄉開辦“顧氏越窯青瓷研究所”。他說,“顧氏”還有“故事”之意,要借青瓷去講述背後的故事。

顧少波說:“古老的東西跟現代的東西放在一起,人們更願意買後者。因為現代工藝品色彩鮮豔,充滿創意。比起背後深藏文化的手工制品,年輕人更願意去買好玩有創意的東西。”

2015年,文化部(現為文化和旅遊部)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通知》,正式在全國範圍實施研培計劃,委托有關高校、設計企業等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的教育培訓。

研培計劃通過組織非遺傳承人群的研修、研習、培訓,幫助非遺傳承人群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提高中國傳統工藝的設計、制作水平,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促進現代設計融入傳統工藝,促進就業增收。

2017年,顧少波成為研培計劃第3期學員,劉海龍也在這一年再次走進校園,在蘇州工藝美術學院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2018年,韋祥龍參加了浙江理工大學織錦技藝傳承及創意設計研修班為期一個月的學習。

非遺要發展,融入日常還得跨界融合在韋祥龍看來,非遺與文創結合,融入日常生活,是讓非遺生存發展下去的良策。“你不可能隻賣給本民族的人,我的理想是讓更多人去了解我們的傳統技藝和文化,通過我的設計,把它變成各個場景都可以用的産品。”

目前,“吾土吾生”在探索複原布依族手工技藝的基礎上,還研發日常用得着的産品,手包、茶旅、絲巾……甚至在航空公司的空乘服上,都有布依族染織的印記。

劉海龍在蘇州工藝美院老師們的指導下,開始嘗試制作工藝性更強的茶具、擺件和裝飾品,一個碗過去賣5元,現在好的能賣上百元。通過各類展售活動和平台推薦,收入從過去的50元一天,一躍到在重慶非遺博覽會上接到了近10萬元的訂單,而且回頭客不斷。

僅融入日常生活還不夠,“非遺創業中,創新才是最關鍵的”。顧少波談起他的創業經時說:“我們要做出新鮮的東西吸引人的眼球,隻有先讓人被吸引,才能更深層次地了解文化。”從創業之初,顧少波就定位于“新越窯”,不能隻滿足于仿制博物館裡的東西,還要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加入新元素。

比如,用傳統原料結合現代造型,或者将越窯和其他窯口的元素相結合,“我們做一個碗,外面的顔色是青色,碗内顔色可以是白的,要是花瓶就可以用漸變色……這些都可以結合”。當然,創新也伴随失敗的風險,有些顔色和器型怎麼搭配都别扭,初期經常會有這種失敗的嘗試。

長期琢磨越窯,讓顧少波練就了事事從越窯出發的思維模式。今年“七夕”前夕,他新開發了一套情人節瓷器——兩組碗筷,筷架呈鴛鴦狀,小小兩隻并排而坐。“古代器具常會借用動物形象,鴛鴦和羊都是比較常見的大型擺飾,我将它縮小可以做成筷架、文具等,寓意很好,也很受顧客歡迎。”

為了尋求創新靈感,顧少波經常漫山遍野地跑,一方面積累碎瓷片上的古老圖案,另一方面去實地學習其他窯口的燒制技巧。在參加研培計劃時,顧少波受到“跨界聯合”的啟發:“我們嘗試與别的行業結合,這樣會有更多的思路。瓷器和木雕的結合,瓷器在文具方面的使用,都是可以探索的方向。”

20個學生報名,5個參加實習,但未滿一個月就全都離開了

非遺創業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顧少波透露,現在他一年的營業額穩定在800萬元左右,旗下有一家研究所和一家公司。不僅如此,伴随而來的還有社會效益。

“當地有很多四五十歲的婦女沒有工作,留在家裡。我當時就想,如果我有一個工廠,集中有手藝的人,不會的人也可以培訓。這樣一來,我既可以做設計,她們也能就業。”韋祥龍說,“我就這樣想的,所以就做了。”

不過,對于非遺創業者來說,還有很多難題亟待解決,最關鍵的還是人才問題。

一項技藝的傳承,離不開新鮮血液的湧入。“國家出台很多政策鼓勵非遺創業,政府部門人員也會經常下鄉來了解情況,想盡辦法幫助我們發展。政府有時候聘請我們去培訓新人,但從商業角度上來說,真正留下來的人太少,總體來說性價比不高。”韋祥龍說。

顧少波也遇到了培訓上的尴尬。當地政府在職教中心開設了越窯青瓷專業,邀請顧少波每周給學生們上課。20個報名學生的課堂反饋很好,但奇怪的是,結課後卻隻有5個人來參加實習,而且實習未滿一個月就全都離開了。

“我問他們原因,是因為報這個專業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覺得看不到前景。做非遺這一塊的沒有大企業,他們覺得那還不如去學數控機械等專業有前途。”顧少波說,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非遺創業未成體系,“招不到人,感興趣的人很多,但沒幾個年輕人願意拿它做事業。”

非遺的創業之路,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探索和檢驗。而它的意義,就像韋祥龍說的:“不僅是一個經濟發展問題,還是所有中國人的靈魂歸宿。”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