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老漂族”生存現狀:專程照顧晚輩比例達43%

中國“老漂族”生存現狀:專程照顧晚輩比例達43%

時間:2024-10-20 12:16:02

2018年5月9日,北京朝陽區某中心小學門口。下午4時20分,放學時間到了。兩位老人跟随人群進入學校大門接孩子。幾分鐘後,奶奶背着書包,爺爺拉着孫子的手走出校門。來到一輛套着灰帆布的三輪車邊,爺爺騎車,孫子坐後座,由于位置太小,奶奶沒有跟随上車,而是用東北口音招呼老伴:“趕緊走,音樂課别遲了”,看來爺孫倆還要趕個場子。孩子奶奶告訴記者,他們來北京照看孫子已經4年了。校門口,熙熙攘攘的接孩大軍中,操着各種口音的老人占了多數,銀發垂髫相伴回家成了普遍場景。

在中國,像上面這兩位東北老人一樣的随遷老人還有很多。本該在故土安度晚年的老人們,為了幫助子女照顧晚輩、操持家務而漂泊異鄉,媒體将他們稱為“老漂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随遷老人近1800萬,占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那麼,他們在異鄉過得好嗎?他們對中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有什麼新要求?記者為此進行了相關調查。

“連根拔起”與“融入難”3年前,北京城市學院公共管理學部副教授、中級社會工作師苗豔梅,帶着學生在北京市昌平區C社區開展随遷老人社會融合服務研究。調查發現,這些随遷老人均來自外省市,其中農村、鄉鎮占了一半,照顧晚輩的占70%。他們對北京的好印象主要集中在能夠家庭團聚、交通方便和“首都光環”,不适應主要集中在環境氣候、語言交流、風俗習慣、人際交往等方面。

在苗豔梅看來,社會交往缺失是很多“老漂族”思鄉的重要原因,“有個老人跟我們吐槽,這邊家家戶戶門都關着,誰也不理誰,哪像我們在老家,住的都是自己建的房子,鄰居之間經常互相串門”。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十分适合用于形容“老漂族”的生活狀态。老人們與子女共同生活,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家庭資源,共同應對養老和育幼的雙重挑戰;另一方面,當一個随遷老人面臨被“連根拔起”的新生活時,家庭成員間的摩擦和沖突很可能加劇。

在和苗豔梅的研究小組認識之前,63歲的韓阿姨對兒媳的生活習慣忍無可忍。從湖北來到北京幫忙帶孫女後,平時很注意節儉的韓阿姨對兒媳的買買買很看不慣。偶爾和兒子說幾句,兒子還勸老人不要過問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她平時做家務、帶孩子本來就很累,心裡的委屈無處訴說,老伴又不在身邊,也沒有認識的朋友,從不參與社區活動,重壓之下她就一直想帶孫女回湖北。

“有的老人甚至将在北京給兒女帶孩子當作‘有期徒刑’,‘刑滿’(孩子上學)就能回家了。”苗豔梅說。

更令人不安的是,由于出現社交行為阻礙和融入困難,很多“老漂族”可能産生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有數據顯示,在老年群體患抑郁症的人群中,尤以随遷老人居多。

“對‘老漂族’來說,離開家鄉的最大風險是與包括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社會交往與熟人熟地等社會支持系統脫離,導緻養老風險被無形放大。”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表示,到了老年期,老年人會固守自己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執着于“熟人圈子”,抗拒“陌生人圈子”,由此産生的壓力感、隔閡感和邊緣感等不良心理感受,會影響他們對老年生活質量的評價。

讓“老漂族”真正快樂起來如何讓“老漂族”們快樂起來?這是苗豔梅在研究中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事。

為了讓“老漂族”之間、他們與本地老人之間熟絡起來,苗豔梅聯系當地社會工作站,組建了“你來我往,快樂分享”文化融合小組、随居而安——随遷老人社會支持小組并開展了促進随遷老人融入社區生活等相關活動。從最基礎的相互認識,到在養生講座、法律講座上踴躍答問,再到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歌詠比賽、志願巡邏,和本地老人結伴買菜,很多随遷老人通過參加小組活動,有了參與社區活動、服務社區的熱情,對融入城市也更有信心了。

經過苗豔梅研究小組的心理輔導,以前看不慣兒媳婦買買買的韓阿姨如今能夠體諒子女的生活方式了,兒子、兒媳也注意考慮老人感受。苗豔梅還鼓勵韓阿姨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如今,韓阿姨走在社區裡随處可以碰到熟人,見面都打招呼,“感覺心情開朗多了,生活比之前有意思”。

“我心安處是故鄉。”苗豔梅說,對于随遷老人來說,最怕的是心不安、在他鄉的感覺。所以,培養社區歸屬感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讓他們住得安心、開心;另一方面,很多老人将來可能留下來養老,越早融入問題越少。

專家表示,漂泊的老年一族要做到老有所安,既要内安其心又要外安其身,這需要家庭支持和社會支持,前者強調孝親敬老的代際反哺,後者重在破除醫養分離的制度藩籬。

“随遷老人要努力讓自己快樂起來。”《快樂老年》一書作者袁志發對記者表示,從随遷老人自身來說,要學會享受五種快樂:一是天倫之樂,因為與兒孫團聚,本身也是一種快樂。二是交友之樂,要在社區多交友,通過談天說地、傾訴心中不快來減少煩惱。三是運動之樂,可以根據自身身體條件,适當做些運動。四是學習之樂,學習能增長知識,提升境界。境界高了,萬事想得開,快樂自然就多了。五是享受興趣之樂,要學會培養書法、繪畫、唱歌、跳舞等興趣,“做出一道好菜,也是一種快樂”。

從兒女來說,要對随遷老人有足夠關愛。“你如何關愛孩子,就應該如何關愛父母。”袁志發說,兒女要對随遷老人多一些包容、忍讓、陪伴、理解。多擠出一些時間,和父母多談心;多帶着孩子和老人外出逛逛。“放長假時,要帶着父母回老家看看,這時候老人一定會有一種特别的快樂。”

此外,為幫助“老漂族”融入城市,政府和社會各方面也要不斷努力。在北京市房山區,由該區社工聯合會開展的集體做美食、集體生日會、歌唱比賽等随遷老人社區融合項目,讓500多名随遷老人在社區找到“家”的感覺。

苗豔梅建議,除了政府購買服務,政府還要做好非獨生子女的外地戶籍随遷老人與遷入地城市社會福利、醫保報銷等方面的制度銜接。同時要立足未來,健全社區養老照護體系,如設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以緩解随遷老人可能面臨的生活難題。

“構建起異地養老的社會支持體系十分緊迫。”穆光宗說,對随遷老人來說,異地養老帶來的不确定性、不适應性的風險很大,要妥善協調處理好戶口登記制度與社會福利制度的分合機制,該分時分,該合時合,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讓“老漂族”将“他鄉作故鄉”。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