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統計發現,2015~2017年,這些新增專業主要集中在中醫康複學(5年制,醫學)、中醫養生學(5年制,醫學)、健康服務與管理(4年制,管理學)等。
比如,繼2016年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率先增設新專業“中醫養生學”後,2017年就有江西中醫藥大學等4所中醫藥院校新設了該專業。
而自2016年開始,共有12所院校新增“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也有4所院校新增“中醫康複學”專業。
“過去我們是治療為主,以疾病為中心,中醫人才培養模式也是圍繞着中醫學這麼一個大專業。但是2016年後,衛生體系開始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這與中醫以預防為主的‘治未病’理念合轍。”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吳啟南向澎湃新聞表示,這兩年興起的中醫康複學、養生學等專業,就是這一思路的體現。
此外,“二孩政策”放開後,婦産科、兒科醫生出現緊缺。河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也相繼新增了“兒科學”“中醫兒科學”等專業。
南京中醫藥大學今年還新設了中醫學(婦産科學)、護理學(助産學)兩個專業方向,“這也是省主管部門結合江蘇未來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動員我們設置的,感覺到目前中醫院産科技術水平和人才儲備還不夠。”吳啟南說。
澎湃新聞注意到,面對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應用的前景,醫學影像學以及醫學信息工程、大數據技術等也是最近幾年中醫藥院校新增較多的專業。不僅中醫類院校,南京醫科大學今年還專門成立了醫學影像學院。
□9月3日澎湃新聞